《科学测量》PPT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课件37张)

×。
× 物块的长度为 3.8 cm 。
× 物块的长度为 3.79 m 。
思考讨论
宽度
用刻度尺测量一下,《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宽:
长是_26.0_0_c_m__,宽是_1_8.35 c_m___。
26.01 cm
18.36 cmcm
长 度
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铅笔的长度为 5.52 cm ; 其中准确值: 5.5 cm ; 估计值: 0.02 cm 。 读数时,估计值可能会因人而异。
④记正确:
读数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数据。记录时,应注明单位。(没有单位的
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录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 物块的长度为 3.79 cm 。
物块的长度为 3.79
3.测量之前要确定测量的标准。 如,测量长度的标准一般为“米”,测量温度的标准一般为“摄氏 度”,测量体积一般为“立方米”等。
4.测量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如,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液体体 积的测量工具是量筒等。
交流讨论
如果你的书桌在现有高度的基础上提高或降低一个茶杯的高度,你会 有什么感觉? 我们使用太高或太矮的书桌时,会感觉不舒坦、 久了还会感觉累,不利于身体健康……。
4.滚轮法 测量较长的曲线长度时,用已知周长的轮子沿线滚动的测量方法。如, 测量操场的周长。
5.化曲为直法 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软尺或一根没有弹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 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重合,在棉线上做 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6.组合测量法 用刻度尺将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 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 如测量硬币的直径等。
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测量-ppt优秀精选课件

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
和水的温度,那么酒精的温度是 -2 ℃,水的温 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
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
12.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7.5 ℃上,某同学在未甩的 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 次为37.5 ℃D,第二次38.5 ℃,第三次38.5 ℃。则( ) A.只有第一次正确 B.只有第二次正确 C.只有第三次正确 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1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
制成的。“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需经过下列5个步骤,请填上正
确的顺序 BACED 。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8.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般人的体温约为39℃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在65℃左右 D.房间温度在23℃左右人体感觉比较舒适
4.小金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是 35.5℃,所测量温度低于实B 际温度,其原因不可能是 () 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 B.没有及时读数 C.体温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够长 D.体温计显示的是腋下温度
5.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 ℃,若没有甩,又 用该体温计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 别为36.8 ℃、38.1 ℃),则两次读数将是( B )
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测量》优秀公开课ppt1

1km = 1000 m = 103 m 1dm = 0.1 m = 10-1 m 1cm = 0.01 m = 10-2 m 1mm = 0.001 m = 10-3 m 1μm = 10-6 m 1nm = 10-9 m
测量工具:
直尺
卷尺
三角尺
刻度尺
是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
精密的测量工具:
一些物体的长度,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长度 基本单位:米 符号:m
量程20cm,分度值0.
01 m = 10-2 m
注意: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量程100cm,分度值1mm ①学生用的课桌的高度 ≈ 80cm
1米到底有多长呢?
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方法
01 m = 10-2 m
一些物体的长度,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是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
轮子的周长 × 滚动的圈数 = 跑道的长度
1.累积法: 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测量 2.平移法: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测量 3.化曲为直: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方法,也称“等效替代法” 4.滚轮法:用轮子代替刻度尺,可以测量跑道的长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 基本单位:米 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 1000 m = 103 m 1dm = 0.1 m = 10-1 m 1cm = 0.01 m = 10-2 m 1mm = 0.001 m = 10-3 m 1μm = 10-6 m 1nm = 10-9 m
长度单位分为两类:
1km = 103 m 1m = 103mm 1mm = 103μm 1μm =103m
测量工具:
直尺
卷尺
三角尺
刻度尺
是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
精密的测量工具:
一些物体的长度,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长度 基本单位:米 符号:m
量程20cm,分度值0.
01 m = 10-2 m
注意: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量程100cm,分度值1mm ①学生用的课桌的高度 ≈ 80cm
1米到底有多长呢?
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方法
01 m = 10-2 m
一些物体的长度,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是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
轮子的周长 × 滚动的圈数 = 跑道的长度
1.累积法: 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测量 2.平移法: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测量 3.化曲为直: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方法,也称“等效替代法” 4.滚轮法:用轮子代替刻度尺,可以测量跑道的长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 基本单位:米 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 1000 m = 103 m 1dm = 0.1 m = 10-1 m 1cm = 0.01 m = 10-2 m 1mm = 0.001 m = 10-3 m 1μm = 10-6 m 1nm = 10-9 m
长度单位分为两类:
1km = 103 m 1m = 103mm 1mm = 103μm 1μm =103m
七年级上科学_科学测量_ppt完美课件浙教版2

升不3(能.L仰如)视、、何毫俯升视(测ml)量一块不规则体积的小石块
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
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
立方米(m3)、 立方厘米(cm3)-------固体常用体积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00
.
先量出一定的水
使用量筒(量杯)的方法:
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
1L = 1000ml 长、宽、高分别为1cm、5dm、10m的长方体的体积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
被测液体体积变小(读数偏小)
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
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
1L = 1dm 请你写成科学计数法的形式 量筒平放在__________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
长、宽、高分别为1cm、5dm、10m的长方体的体积
量筒呈圆柱形,刻度均匀;
测量结果==测量值+ _单_位___
读数: 要平视,
不能仰视、俯视
仰视: 被测液体体积变小(读数偏小) 俯视: 被测液体体积变大(读数偏大)
小组合作:
1. 边长为1cm的正、体积 高分别为1cm、5dm、10m的长方体的体积
升(L)、 毫升(mL)-------液体常用体积
使用量筒(量杯)的方法:
1.选正确: 选择合适的量筒(量程和最小刻度)
C.量筒只能测液体体积不能测固体体积
2. 放正确: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被测液体体积变大(读数偏大)
量筒平放在_水_平__桌__面__上__上
升(L)、 毫升(ml)
(放平稳,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C.量筒只能测液体体积不能测固体体积
科学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课件(共23张PPT)高一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三

五、误差分析
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 主要来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 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 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 误差。
值Rx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C__。
A.1×10-2 Ω·m
B.1×10-3 Ω·m
C.1×10-6 Ω·m
D.1×10-8 Ω·m
3.某中学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撰写关于未知材料电阻率的实践报告,设计 了一个测量电阻率(被测电阻丝的阻值约为25 Ω)的实验方案,可提供的 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Rg=120 Ω,满偏电流Ig=3 mA B.电流表A,内阻约为0.2 Ω,量程为0~0.1 A C.螺旋测微器 D.电阻箱R0(0~9 999 Ω,0.5 A) E.滑动变阻器R(5 Ω,1 A) F.干电池组(3 V) G.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②在测量阻值较小的圆柱体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 要求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在测量其电阻时应选择的电路 是___D__。
πD2R (3)若圆柱体电阻用R表示,则该圆柱体的电阻率ρ=__4_L___。(用所给的 字母表示)
2.小李同学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 (1)因电表内阻未知,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判定电流表该内接还是外接。 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适位置。单刀双 掷开关K掷到1,电压表的读数U1=1.65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将K掷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2=1.75 V,I1=0.33 A。由此 可知应采用电流表__外___(填“内”或“外”)接法。
科学测量ppt课件

新知讲解
一、测量
1、测量: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注:这里的公认的标准是指单位。) 2、科学测量基本类型:
常见的科学测量有: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质量的 测量、温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等。 3、国际单位制:
国际计量大会采纳和推荐的统一的测量标准。
科学阅读
国际单位制
思考讨论:
新知讲解
(3)特殊仪器的长度测量法: 一些特殊的测量场合,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时,人们还会用到一些其
他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如,利用波从发送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 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
①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常用声呐来测量潜水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②雷达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测量飞机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③测距望远镜将激光测距仪和望远镜系统相结合, 集观察和测量于一体。
;
宽是
。
评价标准:
①选择的刻度尺量程合适;
②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③记录是否带单位。
讨论交流
在实际的测量中,是不是选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 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如,测量窗玻璃的长和宽,一般要准确到1毫米;测量跳 远的成绩,一般要准确到1厘米;若要测量高速公路的长度, 一般准确到1米就可以了。
是多少?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少?
量程:10cm
零刻度线
分度值:0.1cm或1mm
注意: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度。
活动:
2)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刻度尺,并填空:
100cm 20cm 12cm 10cm 5m
1mm 1mm 1mm 1mm 1mm
《科学测量》PPT课件

换算为主单位
科学计数法
1千米
1分米 1厘米 1毫米 1微米 1纳米
1000 米
1米 10
1米
100
1米
1000
1米
1000000
1
米
1000000000
103 米 10-1 米 10-2 米 10-3 米 10-6 米 10-9 米
长度单位的换算
例1: 600毫米=_______米
计算:
600毫米=
*液体体积测量
工具:量筒或量杯
量筒使用注意
1、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 最小刻度 2、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 在桌面上 3、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 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 4、读数时,视线要与凹 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不溶于水不规那 么物体体积的测 量
①先量出一定的水V1
②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
然后测出体积V2
③后把两者相减的差
1、没有消毒
2、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 量完后再次测量时,应用力甩一 下,使水银回位。
四、其它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
辐射温度计
光测温度计
回家作业:
1、完成出门考(3) ——科学测量 2、完成学案及出门考中的错题集整理 3、复习学案中知识点并完成学案中的回家作业
可以细针把木块压入水中 可以用细沙代替水。 可以用铁块或重物把物体绑着沉下去 “悬垂法〞
“悬垂法〞
1、先读取悬挂重物浸没于量 筒中液体时对应的体积V1 ,
2、然后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 起浸入量筒中读取此时的体积
V2。
3、两者的差值便是石蜡的
体积V。
V=V2-V=218.0ml-22.0ml=6.0ml V1
V
2
一、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单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科学测量PPT精品课件27

第4节 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为什么要测量
单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物体 的长度进行估计和判断,不够准确。
什么叫做测量
测量:就是把“被测量”与“公认的标 准量”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的应用
●门窗的大小 ●家具的高度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原子的半径
●楼房之间的距离 ●奥运会跳远成绩
●人的高度 ●地图的绘制
25毫米=______分米=______米。
1千米= 0.1米= 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纳
⑵填入单位:a、某同学身高17.0
b、教室的长度约为8 c、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⑶下列物体中,长度最接近40厘米的是 A、钢笔的长度 C、铅笔盒的长度
、
、 。 ( )
B、热水瓶的高度 D、墨水瓶的高度
(一)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m 1千米(km)=1000米(m) 1米=10分米(d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1000000微米(μm) =1000000000纳米(nm)
应掌握km、 m、 dm、 cm、mm、μm、nm、七种单 位间的换算。其中km→m→mm→μm →nm每一级都是千 进位;m→dm→cm→mm 每一级都是十进位。
3、最小刻度是: 毫米 , 被测物的长度是: 2.54厘米 。 2.55厘米
0
1
2
3
4
5
6
7
8
9
10
3、最小刻度是: 毫米 , 被测物的长度是: 9.40厘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什么要测量
单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物体 的长度进行估计和判断,不够准确。
什么叫做测量
测量:就是把“被测量”与“公认的标 准量”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的应用
●门窗的大小 ●家具的高度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原子的半径
●楼房之间的距离 ●奥运会跳远成绩
●人的高度 ●地图的绘制
25毫米=______分米=______米。
1千米= 0.1米= 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纳
⑵填入单位:a、某同学身高17.0
b、教室的长度约为8 c、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⑶下列物体中,长度最接近40厘米的是 A、钢笔的长度 C、铅笔盒的长度
、
、 。 ( )
B、热水瓶的高度 D、墨水瓶的高度
(一)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m 1千米(km)=1000米(m) 1米=10分米(d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1000000微米(μm) =1000000000纳米(nm)
应掌握km、 m、 dm、 cm、mm、μm、nm、七种单 位间的换算。其中km→m→mm→μm →nm每一级都是千 进位;m→dm→cm→mm 每一级都是十进位。
3、最小刻度是: 毫米 , 被测物的长度是: 2.54厘米 。 2.55厘米
0
1
2
3
4
5
6
7
8
9
10
3、最小刻度是: 毫米 , 被测物的长度是: 9.40厘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明今年才十六岁,可身高已达173__c_m_ 2.小明的爸爸,信今年四十岁,身高也只有1.69_m___ 3.我的科学课本宽168_m_m__ 4.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为200__m__ 5.我们的床单长2__m__,宽1.5__m__ 6.我的拇指尖与小指尖的距离约为20_m_m__ 7.上海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__m__,为亚洲第一,世
动手做:
1.请你用手中的刻度尺测出《科学》课本 的长宽并填在书上.
不同的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可能不同, 因为不同人的估读能力不一样.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一 些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1.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
2.7cm + 0.03cm == 2.73cm
准确值 + 估计值 == 测量 思(最考小:刻用度米决尺定值)测得一张纸的长为1.0925
米,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1_m_m___.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③读正确:
测量长度要求比较精确: 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即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分米 = 10厘米(cm)
1千米(km)=1000米 1毫米 = 1000微米
1米 = 1000毫米(mm) 1微米 = 1000纳米
思考: 1米等于多少纳米?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长度单位的换算:
例1: 600毫米=_______米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你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吗?
①放正确:
(1)将被测物体的一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 零刻度已磨损的,可灵活地设某一完好的刻 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
(2字)将。刻度尺与待测物体并齐正(平确行放放法置)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测量某一物体长度之前首先应该做什么?
刻度尺的选择:
看测量范围(即量程)和准确程度(即最小刻度) 刻度尺的准确程度由最小刻度(即分度值)决定
刻度尺的观察:
零刻度线: 观察零刻线位置及是否磨损 最小刻度(分度值): 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测量范围(量程): 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2.测量较大距离:千米(km)
测量较小距离:厘米(cm)、毫米(mm) 研究天体:光年 研究微观世界:微米(μm)、纳米(nm)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1米 = 10分米(dm) 1厘米 = 10毫米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第4节 科学测量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聪明的阿凡提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 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的这条渠里 的水有多少桶吗?” 阿凡提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一样大 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这桶有这 条渠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如果 这桶有这条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话,那这 条渠就有十桶水·····”
准确值 + 估计值 ==测量 读数练习: 值
65..0800ccmm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1.77厘米
99..3504ccmm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读读看,哪个准确?
1.0cm
4.0cm
2.00cm
5.00cm
思考:同一物体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读数,
哪一个更准确?说明了什么?
测这量个需故要事有告统诉一我的们标一准个什么道理呢?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什么叫测量?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 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 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
计算:
600毫米=
600
×
1
1000
米
= 0.6米
练1、 完成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并写 出其过程
1 、 150厘米=___1._5___米 2、 150千米=_1_5_00_0_0__米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请将长度单位符号填入下列数字后面:
界第三。
8.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mm ;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请列举:长度测量工具有哪些?
米尺钢卷尺
皮尺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高科技的测量工具:声纳.雷达.激光
(3)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体(将尺侧立)
放法二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放法一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②看正确:
在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读一读:
AB
最小刻度值: 0.1cm=1mm
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④记正确: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不要漏写单位, 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是无意义的。 测量结果=准确测值量+估计值值+单位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影响 误差 大小 因素
测量工具 准确程度 测量人的 估读能力
选择精密仪器
提高估读能力 多次测量取其平均
减少 误差 方法
2.测量误差==X===测量错误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三、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 累积法 测纸的厚,细丝直径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动手做:
1.请你用手中的刻度尺测出《科学》课本 的长宽并填在书上.
不同的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可能不同, 因为不同人的估读能力不一样.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一 些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1.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
2.7cm + 0.03cm == 2.73cm
准确值 + 估计值 == 测量 思(最考小:刻用度米决尺定值)测得一张纸的长为1.0925
米,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1_m_m___.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③读正确:
测量长度要求比较精确: 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即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分米 = 10厘米(cm)
1千米(km)=1000米 1毫米 = 1000微米
1米 = 1000毫米(mm) 1微米 = 1000纳米
思考: 1米等于多少纳米?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长度单位的换算:
例1: 600毫米=_______米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你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吗?
①放正确:
(1)将被测物体的一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 零刻度已磨损的,可灵活地设某一完好的刻 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
(2字)将。刻度尺与待测物体并齐正(平确行放放法置)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测量某一物体长度之前首先应该做什么?
刻度尺的选择:
看测量范围(即量程)和准确程度(即最小刻度) 刻度尺的准确程度由最小刻度(即分度值)决定
刻度尺的观察:
零刻度线: 观察零刻线位置及是否磨损 最小刻度(分度值): 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测量范围(量程): 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2.测量较大距离:千米(km)
测量较小距离:厘米(cm)、毫米(mm) 研究天体:光年 研究微观世界:微米(μm)、纳米(nm)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1米 = 10分米(dm) 1厘米 = 10毫米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第4节 科学测量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聪明的阿凡提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 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的这条渠里 的水有多少桶吗?” 阿凡提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一样大 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这桶有这 条渠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如果 这桶有这条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话,那这 条渠就有十桶水·····”
准确值 + 估计值 ==测量 读数练习: 值
65..0800ccmm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1.77厘米
99..3504ccmm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读读看,哪个准确?
1.0cm
4.0cm
2.00cm
5.00cm
思考:同一物体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读数,
哪一个更准确?说明了什么?
测这量个需故要事有告统诉一我的们标一准个什么道理呢?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什么叫测量?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 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 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
计算:
600毫米=
600
×
1
1000
米
= 0.6米
练1、 完成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并写 出其过程
1 、 150厘米=___1._5___米 2、 150千米=_1_5_00_0_0__米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请将长度单位符号填入下列数字后面:
界第三。
8.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mm ;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请列举:长度测量工具有哪些?
米尺钢卷尺
皮尺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高科技的测量工具:声纳.雷达.激光
(3)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体(将尺侧立)
放法二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放法一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②看正确:
在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读一读:
AB
最小刻度值: 0.1cm=1mm
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④记正确: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不要漏写单位, 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是无意义的。 测量结果=准确测值量+估计值值+单位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影响 误差 大小 因素
测量工具 准确程度 测量人的 估读能力
选择精密仪器
提高估读能力 多次测量取其平均
减少 误差 方法
2.测量误差==X===测量错误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
三、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 累积法 测纸的厚,细丝直径
《 科 学 测 量 》PPT课 件-完 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