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公共管理学院(系、所)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级MPA-E)(12月28日公共管理学学位评估分委员会讨论通过)一、培养目旳为各级政府和公共部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中国公共领导人才。

该学位获得者应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认知中国国情,切实理解和把握全球化发展旳趋势,具有爱国奉献、明德为公旳思想境界,熟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对现实公共管理问题既能进行专业而独到旳分析与研究,也能切实掌握详细旳运作、协调与沟通技巧,卓有成效地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旳现实问题。

二、学分规定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期间,需获得基础课程18学分,应用能力与技巧课程15学分,现代公共管理前沿9学分,专业实践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44学分。

三、学制及学习方式弹性学制(2~4年),采用学分制。

学习方式以分段集中形式为主。

修完课程后回工作单位做毕业论文。

四、课程设置1、公共管理基础课程(18学分,考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70590113) 3学分(考试)●公共管理(70590103) 3学分(考试)●公共政策分析(70590193) 3学分(考试)●政治学(70590133) 3学分(考试)●公法学(80590453) 3学分(考试)●公共经济学(80590373) 3学分(考试)2、应用能力与技巧课程(15学分,考试)●英语(60640413) 3学分(考试)●政府、市场与社会(70590413)3学分(考试)●战略思维与决策(80590523)3学分(考试)●领导科学与艺术(80590213) 3学分(考试)●论文设计与写作(70590363)3学分(考试)3、现代公共管理前沿(9学分,考试))●公共管理前沿(70590403)3学分(考试)●公共政策专题(80590463)3学分(考试)●国际公共管理专题(80590543)3学分(考试)(国际公共管理专题学分获得方式:境外调研后交汇报或参与5次以上国际学者旳讲座、汇报或研讨,并提交有关分析汇报。

公共管理学院硕士专业学位(MPA)研究生培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硕士专业学位(MPA)研究生培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培养方案
(2011年12月29日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植根中国、面向世界、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

毕业生及学位获得者应秉承清华大学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追求我院明德为公的思想境界,面向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实践前沿,面向全球治理与国际发展的实际需求,系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卓有成效地推动组织创新与社会变革,从而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

二、学分要求
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核心课程17学分,选修课15学分,前沿课2学分,专业实践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三、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制为2-4年,采用学分制。

学习方式包括:
1、周末及晚上学习;
2、分段集中学习,每学期集中一次6-8周,每年集中2次,课程学习共集中4次。

四、课程设置
4、专业实践(80590732 2学分,考查)
学生应参加专业实践,内容及要求包括拓展训练或实地考察或参加讲座及
我院组织面向MPA同学的公共管理论坛等。

5、学位论文
学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学位论文。

鼓励学生选做案例分析报告和政策分析报告,20000字以上。

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当代公共管理的实践。

论文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并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具体参见《清华大学MPA研究生论文基本要求》。

mpa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mpa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mpa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MPA 是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缩写。

它是一种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公共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

在我国,MPA 教育是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其一级学科是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MPA 的二级学科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1. 行政管理:研究政府组织、管理、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2. 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3. 公共财政:研究公共财政的预算、收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4. 城市管理: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5. 非政府组织管理:研究非政府组织的组织、管理、运营等方面的问题。

6. 公共安全管理:研究公共安全的预防、应对、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7.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公共卫生的预防、控制、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8. 教育管理:研究教育组织、管理、运营等方面的问题。

9. 社会保障管理: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管理、运营等方面的问题。

以上是 MPA 教育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一些基本情况,不同学校和专业可能会有所不同。

李国正MPA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公共管理

李国正MPA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公共管理

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公共管理英文名称(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课程编码:5150111203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授课对象:MPA学员任课教师:李国正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累加计算与期末考试计分相加方式先修课程:无课程简介: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基础课,涉及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概念和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培育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一种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以及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政府和市场关系,以及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行政、经济、管理、法律等手段和途径履行职能,进而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一门学科。

公共管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发展历程、公共管理代表人物及主要理论、政府与治理、组织与协调、领导与战略、政策制定与执行、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信息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法治与监督、公共责任与伦理、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等内容。

2.课程具体安排三、实验、实践环节内容与要求1.要求学员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能够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2.要求学员能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分析国外内重大公共管理治理方面的问题。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建议教材李国正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竺乾威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二)参考书目【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戴维·罗森布鲁姆等.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撰写人:李国正学科责任教授签字: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签字:学院主管研究生教学院长签字:。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5200)本方案适用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管理、经济、法律、政治、政策等途径,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凸显,公共治理的社会化,公共管理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愈来愈重要,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将会得到蓬勃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以“提升决策和管理创新能力”为核心,整合河南师范大学的优势教学资源,密切结合地方政府与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突出公共事业(教育、科技)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公共信息管理等专业方向,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公共管理人才。

一、培养目标以“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决策和管理创新能力”为核心,结合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能够深入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掌握公共管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工具,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介绍序号:1 课程编号:13P001课程名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任课教师:高旭红英文译名: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先修要求:无内容简介:《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是公共管理硕士的核心课程。

课程研究范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夺取全国政权后,以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为宗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活动。

课程立足于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宏大背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同时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战略等重大理论问题;分类探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执政党建设与对外关系;集中分析当今时代新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

主要参考书:(1)李景治,薄国良主编:《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高放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序号:2 课程编号:13P002课程名称:MPA英语任课教师:张鹏先修要求:内容简介:该课程主要是针对MPA研究生所开的必修课程。

主要讲授的是与MPA相关的知识、以及MPA的基本专业词汇,同时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巩固。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对外交往中用英语进行会话、发言、讨论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主要参考书:(1)《MPA英语教程》. 陶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MPA英语听说教程》. 任林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序号:3 课程编号:13P003课程名称:公共管理学任课教师:杨瑾庞小宁英文译名:Publik Management先修要求:行政学、管理学内容简介: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一道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并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达到良好治理目标的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硕士(MPA)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硕士(MPA)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硕士(MPA)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5200授予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华北电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旨在为政府能源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及能源企事业等单位培养具有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熟悉能源电力行业发展规律,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其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热爱祖国,忠于事业,具有“三严三实”的精神。

2.掌握较宽广的中外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3.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应变、判断、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4.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且有处理外事事务及一般对外交往的能力。

二、专业方向1.能源战略与治理2.政府改革与社会治理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1)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进行。

(2)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各政府部门和共用事业等部门与企业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管理人员参加。

(3)采用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要少而精,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

(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论坛和学术讲座等形式,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和有关学科专家教授到校演讲或开设讲座。

社会实践可按照学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深入调查研究政府、公共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管理经验与问题,也可以采用案例编写与分析和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充分运用调查研究、咨询等方式,促使MPA研究生深入一线部门,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参考书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参考书
的研究生。
【关于咨询】 1.我们提供任何关于中国人民大学专业课考研信息的免费咨询,包括报考 人数、录取人数、录取分数等考研信息 2.专业课考研复习方面的任何问题,童鞋可以发到我们的 QQ 邮箱,我们保 证会给童鞋及时的回复 3.凡是通过初试的同学,我们可以帮忙联系导师
一考考研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辅导机构
【关于更新】 专业课资料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的,除非有新的消息,目前就掌握的信息来 看,这些资料结合教材复习足够了。我们本校的同学现在复习考研也无非使用 这些资料。如果再有新的消息,会相应的补充和增加资料,增加的资料都是做 成电子版免费发送 QQ 邮箱。增加了我们会在 QQ 签名中说明,保持联系即可。
一考考研中国人民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课辅导与其他考研机构相比,授课的老师都为中国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校博士生、硕士生,从事考研辅导多年,专业基础夯实,授课经验 丰富、同时熟悉公共管理学院各专业的招录情况、出题态势,他们既是学员的专业课辅导老 师,同时也是学员日后的师兄师姐,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用最大的努力帮助学员实现考取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梦想。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真题解析(两套)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历年考点考频分析
公共管理学手写框架
《公共政策概论》全套资料 公共政策概论笔记(综合版) 公共政策概论笔记(精要版) 公共政策概论笔记(本科生课堂笔记) 公共政策概论课件(谢明课堂 ppt) 公共政策概论真题(2000~2014年) 公共政策概论手写框架
一考考研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辅导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及参考书目介绍
喜报:在公管院 3 月 23 日结束学术型硕士复试之后,我们团队师
兄和学院老师沟通后第一时间取得消息,去年我们团队师兄辅导的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选题的含义
二、 选题标准
三、 选题的来源及方式
四 、选题的过程
五 、研究设计
第三讲社会研究中的测量
一 、测量的概述
二 、概念化与操作化
三 、指数与量表
四、 测量质量的评估
第四讲 案例研究方法
一、适用范围
二、案例研究的的原则
三、案例研究的实施步骤
四、判断案例研究的评估
第五讲 访谈研究方法
一、含义及类别
四 、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参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周海涛译.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二、访谈的程序
三、控制访谈过程
四、访谈者的行为规范及应具备的条件
五、小组访谈法的优缺点
第六讲 观察研究方法
一、 含义、特征与类型
二、影响观察的信度的因素
三、 提高观察信度的措施
四、影响观察的效度的因素:
五、 提高观察效度的措施
第七讲 问卷研究方法
一、定义及基本要求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
三、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开课学期: 2
总学时/讲授学时:48/32
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专长
吴 淼
副教授
政治学
32
中国政治
刘彩虹
讲师
行政管理
33
比较公共行政
教学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讲社会研究导论
一 、社会研究的概述
二、 社会研究方法的过程(研究内容)
二 、社会研究的类型
第二讲选题与研究设计
四、 问卷设计的技术要求
五、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的实施方式
六、高质量问卷的标准
第八讲 定量资料常用统计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方法
二、统计推断基本原理
三、相关和回归分析
第九讲 文献研究方法
一、含义
二、既有资料分析的方法
三、 内容分析
第十讲撰写研究报告
一、 概述
二 、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
三 、普通研究报告的撰写
表3.
课程名称:社会研究方法—MPA(必修)
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Social Research MethodsⅠ: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课程类型:√讲授课程□实践(实验、实习)课程□研讨课程□专题讲座□其它
考核方式:考查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MPA
适用层次: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