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2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_图文_图文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_图文_图文

④真空冷冻干燥法 加有保护剂的菌悬液在冻结状态下予以真空干 燥。 适用于各种微生物,便于大量保藏,菌种存活 时间长,是目前最好的保藏方法。 ⑤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置于保护剂中,预冻后保存在液氮超低 温冰箱中( -196℃)。 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较理想的保藏方法。
几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
方法名称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_图文_图文.ppt
内容提要
• 分离 • 纯化 • 形态观察
(1)接种
•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 • 液体培养基接种 • 普通琼脂培养基: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接种,斜
面划线接种 • 浅盘固体接种
划线接种注意要点
• 划线时接种环与平皿约成30-40度角,轻轻接触, 以腕力在琼脂表面轻快滑动,不能划破琼脂.
同一细菌在不同的培养平板上形成不同的特征菌落
(4)菌种保藏
• 最常见的保藏方法:斜面 • 细菌的保藏:甘油保藏 • 真菌的保藏:石蜡油保藏、孢子保藏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 种 保 藏 方 法

连续在培养基上(内)移种
生活态 传代培养保藏法 连续在活宿主上(内)移种
固体斜面
湿法 半固体琼脂柱
真菌分离
• 利用低碳/氮比的培养基可使真菌生长菌落 分散,利于计数,分离和鉴定。这里主要是 利用营养成分的减少而使生长减慢,并由此 限制真菌的迁涉生长。
• 一般采用PDA培养基 • 改变培养温度将有利于不同嗜温区真菌的分
离。 • 有时,真菌子实体形成必须有光线,这在分
离培养时应加以考虑。
(2)纯化
2、琼脂平板在使用前应置于37℃培养箱中孵育l 、2天。
3、培养基的生物物理学参数,如pH及盐分也应 调节到与试样的生态系统参数值相近。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ppt课件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ppt课件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概念 筛选及纯化的方法 培养基的选择
细菌的筛选:选择性培养基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
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其功能是
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
菌的筛选效率。
ppt课件
7
概念 筛选及纯化的方法 培养基的选择
细菌的保存: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配方(g):牛肉膏3,蛋白胨10,氯化钠5,琼脂15,
蒸馏水1000ml,pH7.2。
ppt课件
8
二、微生物筛选纯化的流程









稀培ຫໍສະໝຸດ 养释养平




线




ppt课件
9
三 微生物筛选纯化的操作
注意事项: ①筛选之前,提前制作好试验用的培养基。 ②与培养微生物相关的试验器材需要灭菌,方法为 在 121 ℃的条件下高压灭菌20分钟。 ③与微生物相关的操作需要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 操作之前15分钟打开紫外灯。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混杂着大量的微生物, 从中分离可得到只含有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
ppt课件
4
概念 筛选及纯化的方法 培养基的选择
微生物筛选的方法有: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法:将土壤溶液稀释成一定的梯度,将其 涂布到固体平板培养基上。
平板划线法:挑取稀释涂布后长出的菌落,在固体 平板培养基上划线培养,获取纯菌落。
ppt课件
19
将接种菌株的斜面放入4 ℃冰箱中保存。 至此,已经完成了微生物的初筛。有关微 生物的更多信息可以用鉴别培养基对其进 行复筛,或者运用其他手段对其进行鉴别。

实验十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PPT

实验十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PPT

三、实验器材
1、土壤样品(自带) 2、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牛 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 3、溶液和试剂:10%酚,链霉素,盛9ml无菌水的试 管,盛99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 4、仪器和其他用品: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无菌 培养皿等。
四、操作步骤
五、实验报告
1、将培养后菌落计数结果填入表格(实验教材P34表II-5) 2、你所做的涂布平板法是否较好地得到了单菌落?如果不 是,请分析其原因。 3、在3种不同的平板上你分离得到那些类群的微生物?简 述它们的菌落形态特征。
六、思考题
1、如何确定平板上单个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2、如果要分离得到极端嗜盐细菌,在什么地方取样,分离培养基有何 特点?说明理由。 3、怎样判断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数据是否可靠?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 4、为什么高氏Ⅰ号培养基和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中要分别加入酚和链霉 素?如果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分离一种对青霉素具有抗性的细 菌,你认为应如何做? 5、某单位希望检测一种干酵母粉中的活菌存活率,请设计1-2种可行 的检测方法。
2、稀释土样
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 的三角烧瓶中,振摇约20分钟,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用 一支1ml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 吹吸三次,使充分混匀。然后再用一支1ml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 1ml注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10-6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 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 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因此,土壤是 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人们可与从 中分离、纯生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纯培养。 因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 等综合考虑。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的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 (产酸产气情况、染色情况、营养要求、氧气需求、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 鉴定方能得到。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 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实验八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一、目的1.了解从土壤中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掌握几种常用的分离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原理在自然界中,土壤是微生物生活中的最适宜的环境,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但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因此,为了研究某一微生物的特性,或者要大量地培养和利用某种微生物,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中分离出来。

从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

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之为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三、器材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l号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

2.盛有100毫升无菌水的三角瓶,9毫升无菌水的试管,无菌吸管,无菌玻璃涂抹棒,10%的酚液,25%的乳酸,土样,接种环,标签。

四、方法(一)涂抹平板分离法1.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样10克,放入装有玻璃珠和100毫升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摇15—20分钟,使土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静止片刻,用吸管从中吸取1毫升土壤悬液注人盛有9毫升无菌水试管中,吹吸三次,并振摇使之充分混匀,然后再吸取1毫升注入另一支盛有9毫升无菌水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10-1、10-2、l0-3、10-4、l0-5……的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悬液。

2.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溶化。

待冷至50—60℃时,在高氏l号培养基中加入10%酚2滴,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中加入25%乳酸2滴,然后分别倒平板,每支培养基倒一皿(用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左手拨出棉花塞,试管口在火焰上灭菌,然后左手将培养皿在火焰附近打开少许,迅速注入培养基,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平放在桌面上,待凝后即成平板。

(见图18)。

3.涂抹将上述每种培养基平板标上10-3、10-4、10-5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从10-5、10-4、10-3稀释度的试管中吸取土壤悬液,每一平板注入0.2毫升,再用灭菌玻璃涂抹刮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静止5分钟。

实验 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 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四、操作步骤(1)
1. 2. 3. 4. 5. 6. 7. 8. 制备土壤稀释液 涂布平板 培养 挑菌落 平板划线分离 转入斜面 观察菌落特征、制片镜检菌体形态 菌种保藏
四、操作步骤(2)
1. 制备土壤稀释液
四、操作步骤(3)
2. 涂布
四、操作步骤(4)
3. 培养:高氏Ⅰ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
实验十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 技术; 2. 初步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
二、实验原理
1.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要研 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首先须使该微生物处 于纯培养状态。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 只含有某一种或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 物的分离与纯化。
于28℃培养箱中培养3~5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 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3 d。
四、操作步骤(5)
4. 挑菌落
接种和分离工具
1. 接种针;2.接种环;3.接种钩;4.5.玻璃涂棒;6.接种圈;7.接种锄;8.小解剖刀
四、操作步骤(6)
5. 平板划线分离
四、操作步骤(6)
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
2.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可以从中分离 到很多有价值的菌株。本实验将采用三种不 同的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三、实验器材
1. 土样:采集校园土壤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细菌 高氏Ⅰ号培养基——放线菌 马丁氏培养基——真菌 3. 其他:无菌的培养皿、盛90mL无菌水并带 玻璃珠的三角瓶、盛9mL无菌水的试管、小 铁铲、吸头、移液器、无菌玻璃涂棒、接种 环、显微镜、染色液等。

土壤细菌的分离及纯化课件

土壤细菌的分离及纯化课件

生物塑料合成
02
土壤细菌可以用于合成生物塑料,如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蛋白质和酶的生产
03
土壤细菌可以用于生产各种酶和蛋白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
药、化工等领域。
05 土壤细菌的研究前景
土壤细菌的基因组学研究
土壤细菌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土壤细菌的 多样性和进化机制,为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 稳定性提供基础数据。
01
02
03
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土壤样品稀释后涂布在 培养基平板上,通过培养 获得单菌落。
划线分离法
将土壤样品划线接种在培 养基平板上,通过培养获 得单菌落。
富集培养法
通过选择特定的培养基和 培养条件,使目标细菌大 量繁殖,再从中分离。
分离步骤
2. 制备培养基
根据分离目标选择适合的培养 基配方,按照要求制备培养基 。
通过研究土壤细菌的代谢途径,可以发现新的生物合 成途径和酶,为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等领域提供新的
资源和工具。
代谢途径研究还可以帮助了解土壤细菌在碳循环、氮 循环和硫循环等过程中的作用,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可
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土壤细菌的生态学研究
1
土壤细菌的生态学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土壤细菌与其他微生物 和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纯化步骤
样品采集
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 壤样品,保证样品无 污染。
样品处理
将土壤样品进行破碎 、研磨、稀释等处理 ,使细菌充分释放。
分离纯化
根据纯化方法的不同 ,在固体或液体培养 基上进行细菌的分离 纯化。
菌落观察
观察菌落的形态、颜 色、大小等特征,初 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观察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观察

实验结果
➢ 详细描述实验中各种微生物在斜面上、半固体和液体 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思考题
➢ 一个好氧的具周生鞭毛的菌株分别在斜面、半固体和 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 用斜面检测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接种时,为什么不要划 多条线或蛇形,而只要划一条直线?
➢ 接种环(针)接种前后灼烧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 接种前一定要将其冷却?如何判断灼烧过的接种环已 冷却?
法和步骤; ➢ 掌握干热灭菌法和加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
法。
培养基的种类
➢ 按成分不同分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
➢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 按培养基的用途分 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 称量:按照配方正确称取各种原料置于搪瓷杯中; ➢ 溶化: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补足水
(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存 在),再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使其均匀分布于培 养皿中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内,最后根据在平板上长 出的菌落数计算出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实验器材 ➢ 土壤稀释液的三种不同培养基的培养平板 ➢ 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 ➢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仪器或其他用具: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
灭菌
干热灭菌 ➢ 火焰灼烧法 ➢ 干热灭菌法(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 加压蒸汽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火焰灼烧法
直接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主要用于实验室接种针(环)、试管口、三角瓶口和金属小 工具等的灭菌。
干热灭菌法
设备:电热烘箱 适用于耐高温器皿,160-170℃,维持2小时 注意事项:

实验-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PPT课件

实验-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PPT课件
1. 试拟出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的主要实验步 骤。
2. 如何检验平板上某个单菌落是不是纯培养?
2021
2021制备土壤稀释液制备土壤稀释液涂布平板涂布平板培养培养挑菌落挑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平板划线分离转入斜面转入斜面观察菌落特征制片镜检菌体形态观察菌落特征制片镜检菌体形态菌种保藏菌种保藏2021制备土壤稀释液制备土壤稀释液2021涂布涂布2021培养
实验十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2021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 技术;
平板线法
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
1.斜线法;2.曲线法;3.方格法;4.放射法;5.四格法
2021
四、操作步骤(6)
平板划线分离
2021
四、操作步骤(7)
6. 转入斜面
斜面接种时的无菌操作
(1)接种灭菌; (2)开启棉塞; (3)管口灭20菌21; (4)挑起菌苔; (5)接种; (6)塞好棉塞
六、思考题
2021
三、实验器材
1. 土样:采集校园土壤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细菌
3.
高氏Ⅰ号培养基——放线菌
4.
马丁氏培养基——真菌
3. 其他:无菌的培养皿、盛90mL无菌水并带 玻璃珠的三角瓶、盛9mL无菌水的试管、小 铁铲、吸头、移液器、无菌玻璃涂棒、接种 环、显微镜、染色液等。
2021
四、操作步骤(1)
于28℃培养箱中培养3~5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 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3 d。
2021
四、操作步骤(5)
4. 挑菌落
接种和分离工具
1. 接种针;2.接种环;3.接种钩;4.5.玻20璃21涂棒;6.接种圈;7.接种锄;8.小解剖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
四 操作步骤(2)
1制备土壤稀释液
.
19
四、操作步骤(3)
挑菌落
接种和分离工具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刀
.
20
四、操作步骤(4)
.
21
四、操作步骤(4)
.
22
四、操作步骤(5)
常用的接种方法: 划线接种 点接种 穿刺接种 涂布接种 液体接种 注射接种
.
9
四、实验步骤——无菌水的制备
1.用量筒量取90ml水于带玻璃珠三角瓶中, 塞上棉塞,包扎牛皮纸。
2.用10ml吸管取9ml水于试管中,塞上棉塞, 包扎牛皮纸。
.
10
四、实验步骤——器皿的准备
1.培养皿的包装:每10套一包,用旧报纸或 牛皮纸包扎(或放在特制铁皮圆筒里,加 盖扣严)。
2.吸管的包装:首先在吸管的上端塞上一小 段棉花,用长纸条包扎、打结。
.
7
三、实验器材
1.药品及试剂:根据所要制备的培养基准 备所需试剂。
2.仪器及其它:试管、三角瓶、烧杯、量 筒、玻棒、天平、药匙、高压蒸汽灭菌锅、 pH试纸(5.5-9.0) 、棉花、牛皮纸、记号 笔、麻绳、纱布、干燥箱、培养皿、涂布 棒、吸管(1ml)、玻璃珠、pH试纸等
.
8
四、实验步骤——培养基的制备与分装
3.进一步熟练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 方法。
.
4
二、实验原理(1)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 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在 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 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中,一 般应含有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素等。不同微 生物对 pH 要求不一样,霉菌和酵母的培养基的 pH 一般是偏酸性的, 而细菌和放线菌的培养基的 pH 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的 ( 嗜碱细菌和 嗜酸细菌例外 ) 。所以配制培养基时,都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将 培养基的 pH 调到合适的范围。
2.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营,可以从中 分离到很多有价值的菌株。本实验将采 用平板划线分离法。
.
16
三、实验器材
1. 土样 2. 培养基 3. 无菌的培养皿、三角瓶、水、玻璃珠、
玻璃刮刀、吸管、枪尖等
.
17
四、操作步骤(1)
1. 制备土壤稀释液 2. 涂布平板 3. 培养 4. 挑菌落 5. 平板划线分离 6. 菌种保藏(留作鉴定)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基、半 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用途分:基础培养基 、营养 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 择培养基 。
.
6
二、实验原理(3)
目前已有各种商品化的“干燥培养基”成品出 售。这种培养基是将新鲜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用 喷雾干燥法、真空干燥法、低温干燥法或蒸发 干燥法等将培养基内所含的水分去掉;或将培 养基内的各种固形成分,经适当处理、充分混 匀,便成干燥粉末而成。使用时只要按比例加 入一定量的水,经溶解、分装,高压蒸气灭菌, 即可使用。这种培养基的优点是配制省时,携 带方便,使用简易,质量稳定。
.
23
四、操作步骤(6)
斜面接种时的无菌操作 (1)接种灭菌 (2)开启棉塞 (3)管口灭菌 (4)挑起菌苔 (5)接种 (6)塞好棉塞
.
13
第二部分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
14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细菌,掌握微生 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2.初步掌握微生物的菌种保藏技术。
.
15
二、实验原理(1)
1.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 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首先须使该 微生物处于纯培养状态。从混杂的微生 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株微生物的过 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2.灭菌完毕,将试管培养基搁成斜面,搁置的斜面长度以 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一半为宜。培养基冷至50℃左右, 倒平板。
3.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h,以检 查灭菌是否彻底。
.
12
五、思考题
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 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菌是无菌的?
2.加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什么?是否只要 压力表上的指针指到所需的压力时就能达 到所需灭菌温度?为什么?
此外,由于配制培养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因 此,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果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 箱内,以防止其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的酸碱 度所带来不利的影响。
.
5
二、实验原理(2)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 基的类别如下:
按成分的不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 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
实验二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1
一 、目的要求
1.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细菌,掌握培 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分 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2.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
.
2
第一部分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
3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配制培养基的原理,并掌握配制培 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学习几种常用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灭 菌的操作方法.
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药品。 2.熔化:在沸水浴锅中或电炉上加热熔化。 3.调pH :用1mol/LNaOH或1mol/LHCl调pH至培养基所需pH。 4.过滤:趁热用多层纱布过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过滤) 5.分装:将溶化的固体培养基趁热加至漏斗上,装试管时,注 意管口不要沾上培养基。液体分装装量不超过试管的1/4,固 体分装装量不超过试管的1/5,分装三角瓶的量不超过三角瓶 容积的一半,半固体分装装量为试管的1/3,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棉塞: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瓶口塞上棉 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 好的通气性能,然后包扎一层牛皮纸。试管应先捆成一捆后再 于棉塞外包扎牛皮纸,贴上标签,注明培养基名称、日期、组别。
3.玻璃涂布棒的包装:方法同吸管的包装。 4.枪尖的包装:放入枪尖盒,牛皮纸包装。
.
11
四、实验步骤——高压灭菌
1.将所要灭菌物品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根据需要设定 灭菌温度和时间(一般121℃,20min灭菌,若培养基 中含有葡萄糖等成分时,113 ℃,30min灭菌)。如因 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