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湖南文艺版)】学会聆听音乐:管弦乐《我爱你,中国》高一年级 音乐鉴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中国流行音乐》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中国流行音乐》

《中国流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并能说出每个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

2.尝试演唱2—3首教材上的中国流行歌曲,如《春天里》《黄土高坡》《外婆的澎湖湾》等,体验歌曲的情感和韵味。

3.聆听感受中国流行歌曲的风格特色,能指出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所融入地域或民族风格的音乐元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和探究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掌握流行音乐的时代特点和它所包含的地域以及民族特色。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欣赏歌曲《夜上海》设问:是否熟悉歌曲?大概是什么时候的歌曲?属于流行歌曲吗?2.师生交流探讨后老师小结这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在中国上海歌厅的舞曲,也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主要以时代为背景来了解每个时期流行音乐的特点。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说历经时代的锤炼和洗礼,成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纵观历史,我们大致把它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三)新中国成立前的流行音乐1.介绍这一时期中国歌曲创作的大致分类。

①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的大众进步歌曲。

②以黎锦晖和贺绿汀为代表的通俗歌曲。

2.欣赏贺绿汀的《春天里》。

看谱跟唱,感受歌曲韵味3.介绍贺绿汀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东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

在近八十年的音乐生涯中,他把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在我国音乐届产生重大影响。

他的创作,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练,感情真挚自然,有鲜明的时代感使他成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位优秀的人民音乐家。

4.再次聆听歌曲思考:旋律有什么特点?歌曲传播方式是什么?5.小组讨论,老师小结歌曲特点:这首作品是电影《十字街头》的插曲,歌曲以轻松活泼、简洁明快的节奏表现了年轻人虽然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当中,仍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心迎着困难为美好的明天大干一场的乐观主义精神。

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

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

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海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学院:完成日期: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3)关键字 (3)第一章《我爱你,中国》的创作背景 (4)第二章《我爱你,中国》的曲式结构 (4)第三章《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征 (4)第四章声乐技巧剖析 (5)1.引子部分的声乐技巧 (5)2.主体部分的声乐技巧 (6)3.结尾部分的声乐技巧 (6)第五章感受游子浓浓爱国之情 (7)结语 (10)参考文献: (11)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摘要:歌曲《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一首插曲,是1979 年由瞿宗作词,郑秋枫作曲的一首颇受欢迎的声乐作品。

朴实无华的歌词涌动着动人心魄的旋律。

歌曲《我爱你中国》把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本文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以及创作特征等音乐要素方面分析作品,希望对人们更好地诠释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我爱你,中国》;艺术特征Abstract:the song "I love you" is the movie "China haiwaichizi" is a song from 1979, written by Qu Zong Zheng Qiufeng, composing a popular vocal music works. Chastity lyrics surging strike a deep chord melody. The song "I love you" to China infinite affection overseas Chinese motherland to express the most incisive thoughts.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creation background, musical structure and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al elements analysis of works, people want to better interpret the works to provide some help.Key words:"I love you, China"; artistic features第一章《我爱你,中国》的创作背景电影《海外赤子》于1980 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背景下拍摄。

《我爱你中国》鉴赏 高中音乐教案.全新

《我爱你中国》鉴赏 高中音乐教案.全新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我爱你中国》鉴赏教案
【课题】:
艺术歌曲创作
【教学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内容】:
鉴赏《我爱你中国》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作品的体裁形式。

2、聆听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

3、通过聆听《我爱你中国》激发学生对亲人和祖国的爱。

【教学重点】:
鉴赏《我爱你中国》
【教学难点】:
分析、探究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及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思考】:
当下的我如何看爱国?你是如何来爱国的?
【课堂总结】:
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唤起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弘扬了社会上的正能量,激人奋进。

给生活足够的热量,让他充满温度,虽说一份情会随着时间而平淡,但一颗心却可以铭记到永恒,时光可以带走美丽的曾经,却难以覆盖一份心念。

岁月的风沙可以苍老面容,但绝不可以让它石化我们的温情,心暖情自在,时光就不会老去,莫忘给心灵加温。

生活承受着岁月的打磨,一路踩着旅途的平仄,虽不能尽数完善自己的梦想,却也燃起了生命的火热。

心若懂得,一切得失就无关风月,心若明媚,又何惧季节的沧桑。

当血脉涟漪,奔放的节拍就不会搁浅在岁月的泥流中,一束心花也会随时光生成,绽放在尘世的枝头上,悠远着醉人的醇。

——《一抹浅念,岁月留香》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高一【音乐(湖南文艺版)】学会聆听音乐:管弦乐《我爱你,中国》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湖南文艺版)】学会聆听音乐:管弦乐《我爱你,中国》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湖南文艺版)】学会聆听音乐:管弦乐《我爱你,中国》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课题教科书出版社:XXX出版日期:2019年6月教学人员授课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单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赏析管弦乐曲《我爱你,中国》主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2.感知作品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分析音乐要素,感受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3.准确且富有表现力的视唱主题。

教学重点:1.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主题;2.视唱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1.能用准确的语言从音色、力度、情绪等方面分析音乐主题;2.有表现力地视唱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学科音乐年级高一学期第一学期学会聆听音乐——管弦乐曲《我爱你,中国》主题赏析书名:高中《音与鉴赏》主要师生活动导一、总述音乐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入二、复管弦乐队编制,为聆听作品做好铺垫。

三、聆听作品引子段落1.听辨乐器;2.了解引子部分的音乐动机;3.感触感染铜管组乐器的音色关于作品情感的表达起到的作用;新授环节4.完整欣赏引子部分。

四、主题赏析1.复旋律;2.了解歌曲背景;3.分析主旋律歌词,了解音乐表达的情绪;4.识读乐谱,视唱主题。

五、对比聆听主题,从四个方面分析音乐要素,完成表格,感受三段主题旋律的音乐表现。

聆听乐段第一乐段主要乐器大提琴力度变化轻柔吹奏特点气息连接音乐情绪宽广空阔第二乐段弦乐组管弦乐双簧管+合唱管弦乐增强活泼流动喜气平和第三乐段非常强拉宽饱满汹涌澎湃六、聆听尾声,感受作品首尾呼应的创作手法。

七、课堂小结8、课后功课1)有施展阐发力地背唱作品主题旋律;2)完整聆听管弦乐曲《我爱你,中国》,结合课上对主题乐段的分析。

进一步感触感染作品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3)自立选择聆听《康乐的女战士》、《过山》,感触感染不同乐器的音色对塑。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中国汉族民歌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中国汉族民歌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中国汉族民歌音乐欣赏之中国汉族民歌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呈现这堂课:1、说教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3、说教法学法4、说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中国汉族民歌中国汉族民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一课——《五十六朵芬芳的花》第二节——《汉族民歌》。

本课将主要介绍的是中国汉族民歌的体裁与其特点,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依据新课标中的“知、过、情”三个维度,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分辨中国民歌的体裁与特点。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汉族民歌的特点与体裁。

难点:(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中国汉族民歌的体裁。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堂课面对的是幼师班的学生,全是汉族,原来学唱过一些民歌,对中国汉族音乐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职高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音乐知识基础浅薄,所以不能讲的太深,太广。

本节课分2个课时,这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探究中国汉族民歌的特点与体裁,重点学习当中的“山歌”。

三、说教法说学法教法:我将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具体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运用钢琴教学,弹唱示范,随琴哼唱,互动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采用欣赏法、聆听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法。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湘艺版音乐鉴赏高一第五单元知识点

湘艺版音乐鉴赏高一第五单元知识点

湘艺版音乐鉴赏高一第五单元知识点一、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用心爱心专心81、《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作于1980年。

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主要作品有《五朵红云》、《毛主席关怀咱山里人》、《拖拉机开进苗山寨》、《我爱梅园梅》等)2、《马赛曲》法国作曲家、诗人鲁日.德.里尔,1792年4月24日写下的《莱茵军战歌》后,改名为《马赛曲》被定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

3、《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作于1980年夏。

谷建芬主要作品还有《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4、《菩提树》作者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菩提树》是舒伯特1827年根据德国诗人威廉.缪勒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冬之旅》24首歌曲中的第五首小曲。

舒伯特主要作品有歌曲《纺车旁的格蕾卿》、《魔王》、《野玫瑰》、《鳟鱼》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等,被誉为“歌曲之王”。

5、《和未来有约》是一首在世纪之交的伟大历史时刻,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创作出来的流行歌曲。

6、《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对唱)(6)《黄河怨》(女声独唱)(7)《保卫黄河》(轮唱)(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冼星海的主要作品有大合唱:《黄河》、《生产》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在太行山上》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冼星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

7、清唱剧(康塔塔)《亚历山大.捏夫斯基》曲作者是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普罗科耶夫。

主要作品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声乐交响曲《冬日的篝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清唱剧《保卫和平》,歌剧《战争与和平》等。

我爱你中国弦乐版

我爱你中国弦乐版

我爱你中国弦乐版**标题:《我爱你中国弦乐版》文档****引言:**《我爱你中国》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这个文档中,我们将聚焦于《我爱你中国》的弦乐版,通过深入分析音乐的表达方式、音调的变化以及曲调的美妙之处,以更丰富的视角呈现这首歌曲。

**一、背景介绍:**《我爱你中国》是由刘家昌作曲,卢瑟填词的歌曲,是中国爱国歌曲的代表之一。

其原版旋律朴实悠扬,歌词真挚感人。

而弦乐版通过将原曲进行重新编排,将乐器演奏的独特性与歌曲的深情融合,使得这首歌曲更加具有情感共鸣力。

**二、音乐元素分析:**1. **旋律的婉转动人:**弦乐版通过巧妙的编曲,使得原曲的旋律更为婉转动人。

弦乐器的高低音交替,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情的音乐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悠扬的山谷之中。

2. **节奏的变化与情感表达:**弦乐版对节奏进行微妙的调整,让曲调更为流畅而富有层次感。

节奏的变化与乐器的和谐演奏,将歌曲的情感层次展现得更加丰富,仿佛在讲述一段深情厚谊的故事。

3. **和声的巧妙运用:**弦乐版通过精心的和声设计,使得不同部分的乐器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这种和声的巧妙运用,让整个音乐更为和谐,使人不禁为之沉醉其中。

**三、情感表达与文化共鸣:**弦乐版《我爱你中国》通过音乐元素的精湛运用,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音符之间仿佛蕴含着对家园的眷恋,乐器的和谐共鸣彰显了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尊重。

这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文化的共鸣。

**四、弦乐演奏者的艺术表达:**在弦乐版的演奏中,演奏者通过对乐器的精准掌握和情感的准确传递,将音乐提升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

他们的演奏既是对音乐的呈现,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五、结语:**通过对《我爱你中国弦乐版》的分析,我们深刻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弦乐版不仅是对原曲的再创作,更是对情感的升华,对文化的传承。

在这美妙的旋律中,我们感受到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高中音乐课程说课稿(完整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高中音乐课程说课稿(完整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

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最后我来总结“腾格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③完整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④接下来我将有请本班学习舞蹈的同学配合《草原放牧》的音乐,展示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⑤然后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性格特征,让学生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中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
新授环节
一、总述音乐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二、复习管弦乐队编制,为聆听作品做好铺垫。
三、聆听作品引子段落
1.听辨乐器;
2.了解的作用;
4.完整欣赏引子部分。
四、主题赏析
1.复习旋律;
2.了解歌曲背景;
3.分析主旋律歌词,理解音乐表达的情绪;
4.识读乐谱,视唱主题。
五、对比聆听主题,从四个方面分析音乐要素,完成表格,感受三段主题旋律的音乐表现。
聆听乐段
主要乐器
力度变化
演奏特点
音乐情绪
第一乐段
大提琴
轻柔
气息连贯
宽广辽阔
第二乐段
弦乐组
加强
活泼流动
喜气祥和
第三乐段
管弦乐
双簧管+合唱
管弦乐
非常强
拉宽饱满
波澜壮阔
六、聆听尾声,感受作品首尾呼应的创作手法。
2.感知作品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分析音乐要素,感受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3.准确且富有表现力的视唱主题。
教学重点:
1.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主题;
2.视唱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1.能用准确的语言从音色、力度、情绪等方面分析音乐主题;
2.有表现力地视唱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音乐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学会聆听音乐——管弦乐曲《我爱你,中国》主题赏析
教科书
书名:高中《音与鉴赏》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年6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引导赏析管弦乐曲《我爱你,中国》主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作业
(1)有表现力地背唱作品主题旋律;
(2)完整聆听管弦乐曲《我爱你,中国》,结合课上对主题乐段的分析,进一步感受作品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3)自主选择聆听《快乐的女战士》、《过山》,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对塑造音乐形象起到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