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19课滴水藏海,心怀感恩德育
教案滴水藏海心怀感恩

滴水藏海心怀感恩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和生活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感恩的意义,认识到感恩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关爱他人。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行动表达对他人和生活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恩的素材。
2. 如何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情感。
3. 如何培养学生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事例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3.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活动道具,如感恩卡片、感恩礼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感恩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对感恩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对个人成长的作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感恩的故事和事例,让学生从现实中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身边值得感恩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5. 表达感激:让学生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他人和生活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感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恩的素材,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和生活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活动:制作感恩墙1. 准备一面墙或者一块板,用于展示学生的感恩作品。
2. 学生可以写下他们对家人、朋友、老师等人物的感恩之情,也可以写下对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的感激。
3.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文字、图片、画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4. 展示作品时,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恩。
七、教学活动:感恩日记1. 学生开始写感恩日记,每天记录下至少三件他们感激的事情或者人物。
刘莹《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说课稿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说课稿》《心理健康》第五单元第19课广东省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刘莹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滴水藏海,心怀感恩》。
这节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俞国良教授主编的《心理健康》第五单元第19课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这本教材由“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职业篇”共五个篇章构成,本课是第三篇“生活篇”中的内容。
在第一、二篇讲授了心理基础知识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关识知例如悦纳自我、调整情绪、应对青春期烦恼等知识后,第三篇内容重点探讨“生活中的我”。
学生要生活,要健康成长最离不开学校与家庭,所以他们要健康成长就必须要处理好学校中与同学及老师的关系,处理好亲子关系,懂得感恩与孝顺父母。
一个人如果跟自己的父母都处理不好关系,如果连生我养我的父母都不懂得感恩与尊重,那他肯定处理不好其他关系更谈不上尊重与感恩其他人。
而第四、第五篇则讲授了如何高效学习与更好的适应职业,取得职场的成功。
学习的成功与职场的成功也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第三篇“生活篇”中的“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与“滴水藏海,心怀感恩”,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
承接着前篇的“自我成长”,又为后面的“学习篇”和“职业篇”打下良好的人际基础。
本课内容选自第五单元第19课。
在第五单元中本课也是极为重要的一课,继学校中的友爱,师爱的学习后,将学生回归到最重要的家庭中来,让学生理解感受父母的艰辛与伟大,懂得感恩父母与回报父母,继而感恩一切其他的人和事物。
“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情操,也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需要提升的一种做人的修养。
因此,《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一课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十分有必要。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认知什么是感恩,明白亲情的可贵,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能说出做哪些事情最能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如何用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及他人。
教案滴水藏海心怀感恩

滴水藏海心怀感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认识到感恩对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滴水藏海”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教学活动一:让学生列举自己要感恩的人和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教学活动二:分组讨论,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恩之情。
4. 教学活动三:让学生写下给父母、老师、同学等的一封感恩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5. 教学活动四:进行感恩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滴水藏海”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感恩的主题。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和写作,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恩之情。
4. 竞赛法:组织感恩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滴水藏海”的故事材料。
2. 准备感恩演讲比赛的场地和评委。
3. 准备学生写作的文具和信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演讲和写作中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传达。
3. 学生感恩意识: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评估他们对身边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感恩的意义,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感恩与回报的关系。
六、教学活动五:感恩行动实践1. 让学生制定一个月的感恩行动计划,每天选择一个人或一件事进行感恩。
2. 学生通过记录每天感恩的人和事,培养感恩的习惯。
3.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感恩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并进行反馈。
七、教学活动六:感恩心融入生活1. 教师引导学生将感恩的心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对家人、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滴水藏海,心怀感恩》教学设计

课件展示父母辛苦工作的照片:
学生看照片,听老师的深情述说,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看完照片后每个人想想:父母亲都为你做过了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父母亲说吗
老师小结: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
父母给予我们健康的体魄,为我们哭也因我们而笑;
父母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起早摸黑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视频,描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刻骨铭心的痛。意在让学生体验到,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亲情是非常可贵的,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及时向他们表达感恩,别一味的等待,错失良机。
三、
付
诸
行
动,
践
行
感
恩
教学过程
10分钟
时间分配
老师出示触目惊心的握着逝世老人的手的照片,自然过渡: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希望同学们不要等,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马上向他们表达感恩。
分小组开展讨论
学生活动
播放家长的视频、照片、录音,学生有意外的触动。懂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行动更有目标。
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得出结论,把感恩的思想外化为实际行动,突破难点。
四、
引
思
明
理,
升
华
感
那你们知道父母对你们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吗?你们想知道吗?
教师播放课前走访家长所拍摄的视频、照片、录音及信件,学生认真观看与聆听。
小组讨论,组长记录:
最能向父母表达感恩的10件事情
教学内容
老师出示触目惊心的照片,自然过渡:
播放课前走访家长所拍摄的视频、照片及录音,
老师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认真观看与聆听,非常意外,也很感动与感触。体会到感恩贵在行动,做一些父母希望自己做的事,回报父母亲。
滴水藏海-心怀感恩教学设计

滴水藏海 -心怀感恩教学设计
一起坠入黑暗无边的废墟。所幸的是母女都完好无恙。惊吓后的 孩子在母亲怀里睡着了。醒来后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是饿了, 忙开怀喂奶,一天一夜后滴水未进的母亲奶水枯竭,孩子的哭声 越来越弱,绝望的母亲这时触摸到毛衣针,心里猛地一动,用毛 衣针刺破手指,塞进孩子嘴里。
一周之后,人们发现了母女。孩子一息尚存,小嘴仍吮着 母亲的手指头;母亲气绝。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的个个手指头 都有一个小洞,脸色像雪一样洁白。
3 、不随地乱扔垃圾;夜深人静时不要大声喧哗。 4 、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 5 、主动为你身边的人做件好事。 设计理念:感恩不只是停留在头脑里,更应落实在行动上,通 过几个行为作业检验教学成果。 教师点拨:生活是美好的,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 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 芬芳,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诗歌《感恩》这一环节使学生在阅读的过 程中情感得以共鸣。 【美文欣赏 情感共鸣】(3 分钟) 多媒体展示诗歌《感恩》 (屏幕显示诗句,学生齐读) 伴着舒缓的音乐学生诵读诗歌结束今天的内容。 设计理念:前面几个环节使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 朗读,一方面使学生受到美文的熏陶, 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感情得以宣 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始终贯穿以情动人的教育理念, 以案例教学为主线, 设置 “手语表演、 故事放送、 对照反思、 视觉冲击、 思维解放、 快乐成长、 课堂小结、爱心作业、美文欣赏 ”等环节,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 深入,学生从有感触、有感悟一直到有行动,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达到知行统一。 本节课从导入新课、情景分析、自主探究、讨论总结都强调学生 为主,教师为辅,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图片更能引发学生共鸣。 存在的问题是: 由于设计的环节较多,时间有限,有些环节学生回答不尽兴,如 在故事放送环节, 好多学生准备了, 但由于时间关系, 不能一一讲述, 学生有点遗憾。
心理课:滴水藏海,心怀感恩

心理健康课: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课题】滴水藏海,心怀感恩【教学目标】了解感恩的含义,学会感恩,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感恩、学会感恩、,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体贴父母。
教学难点:过感恩的生活、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
【教学方法】讨论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心灵故事看一看xx的故事。
讨论:案例中的小山做的对吗?他应该怎样做?小组同学分享,然后讨论一下从子女的角度出发,父母应该尽一切所能地满足子女的要求吗?自己有没有看到、听到类似案例的故事,讲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分析一下主人公那样做应不应该,为什么。
心海导航无私的爱与奉献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
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有爱的支持,没有什么是做不到。
一、什么是感恩1.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个舶来词,xx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感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感谢我们的父母,由于他们的言传身教,我们懂得了分辨是非曲直。
感谢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的谆谆教诲,我们懂得了用丰厚知识和美好德行来自我武装。
感谢我们的朋友和同学,是他们的友情和包容,让我们明白了情谊无价…2.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一种品德。
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
备注由学生讨论完成教师讲授时间4分钟20分钟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滴水藏海,心怀感恩”教学设计

“滴水藏海,心怀感恩”教学设计作者:刘芳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从解教材、定目标、选方法、讲过程四个方面对“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一课进行了教学设计,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学会感恩,用行动报答父母的爱,并学会与之沟通。
关键词:中职生;感恩;说课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E 收稿日期:2016-01-15一、解教材1.教材解析本课内容选自由俞国良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心理健康》,第19课——家庭、社会中的我。
2.了解学情我的讲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生,他们性格各异,而我们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将紧紧围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来开展,促进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本课内容主要针对人际适应、体验幸福而设计。
二、定目标1.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让学生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感恩品德和行为习惯。
(2)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懂得感恩,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及社会的感恩意识。
(3)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回报社会。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唤起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号召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爱。
(2)教学难点:学生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的树立;感恩行为的具体实施。
三、选方法1.教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有心理发展水平,本节课主要选用角色扮演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进行教学。
2.学法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参与积极性等,选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和体验学习法。
四、讲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有关感恩的故事,并上传到班级交流群。
(2)准备歌曲《感恩的心》及手语视频,上传到班级交流群,并在课前练习好手语表达。
(3)多媒体课件。
2.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简单介绍西方感恩节的背景、意义,导入本堂课的主题——感恩。
中专中职心理第19课-滴水藏海心怀感恩

课本P95 ①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② 感恩是一种品德;
③ 感恩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课本P96-97 启示:生活中其实处处充满感恩,关键在于你有没有 用心去体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课本P96 ① 每当全家用餐,杨梅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时,都会 以微笑和“谢谢”来感谢父母对她的关爱; ② 田新想买一双价值600多元的名牌运动鞋,妈妈嫌 太浪费,他怨妈妈不疼爱自己;
第19课 滴水藏海心怀感恩配套教案及其它资料请点击我的用户名“庄泽敏”下载。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关于这首歌空中缆车失灵事故,缆车以疯
狂的速度下坠,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一对夫妇同时举
起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夫妻双双遇难,儿子(潘子灏)
于是,她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 “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2根蜡
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 两根来送你。” 这一刻女子非常自责懊悔,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 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启示:现实生活让我们充满了猜忌,但请不要忘了你 最初的本心。
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我们 又该怎样学会过感恩的生活呢?请将你的想法写出来。
要求: 不少于150字。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游子吟
孟郊 【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欣赏:《两道选择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亲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潸然泪下。在读 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 现在才知道,那些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董事长说:“现在 我才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很大的苦,您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 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如果不是您,我还从来没握过母 亲的脚,我只有她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 她受苦了。” 董事长点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在感激的世界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见识。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
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相反,如果我们像孩子一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由学生讨论ຫໍສະໝຸດ 成教师讲授联系生活实际
讨论,谈感受
让学生课后完成
1分钟
4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二、怎样过感恩的生活
1.学会体谅
学会把“行”、“谢谢”和“对不起”时时挂在嘴边;学会“在乎”、尊重和感谢他人的付出;这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不随地乱丢果皮纸屑,因为整洁的环境属于大家;课间与午休时不大声喧哗,因为安静属于大家……如此的学会,能使我们懂得更多,关爱更多,得到更多。
2.学会负起责任
自己有没有看到、听到类似案例的故事,讲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分析一下主人公那样做应不应该,为什么。
心海导航
无私的爱与奉献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有爱的支持,没有什么是做不到。
一、什么是感恩
1.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感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2.感恩是一种品德
“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一种品德。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忘恩负义,不懂得知恩图报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美丽瞬间,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记录下来,和你周围的人分享。
成长工作坊
集思广益
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感恩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过感恩的生活呢?请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拓展性训练
在家主动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或主动参与社区服务,或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如访问敬老院、做义工,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当你看见父母欣慰满足的笑容,当你看到受助者感激的眼神,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第19课滴水藏海,心怀感恩
【课题】滴水藏海,心怀感恩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感恩的含义,学会感恩,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感恩、学会感恩、用行动报答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体贴父母。
教学难点:过感恩的生活、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
学会感恩,不要再认为所有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会承担自己在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心理体验
一个小女孩哭着让妈妈给自己买新鞋子,直到她看见了一个没有脚的小女孩。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失盗,一位朋友闻讯后写信来安慰他,他在给朋友的回信里这样写道:“感谢上帝!贼只是偷了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性命;贼只偷了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面对失盗,罗斯福没有怨天尤人,反倒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度和智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景模拟法、问卷法、表演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时间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心灵故事
看一看小山的故事。
讨论:案例中的小山做的对吗?他应该怎样做?小组同学分享,然后讨论一下从子女的角度出发,父母应该尽一切所能地满足子女的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