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合集下载

盈利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盈利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盈利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盈利能力是企业运营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

构建一个准确的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精确评估自身盈利能力,并进行实证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盈利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在构建盈利能力评价模型时,可以综合运用一些财务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1. 毛利率毛利率是衡量企业产品成本控制能力和销售价格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2. 净利率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利润比例。

净利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3. 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衡量企业每一单位资产所创造的利润。

资产净利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资产净利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以上只是盈利能力评价模型的一部分指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添加或调整。

二、实证分析在构建盈利能力评价模型之后,可以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应用。

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包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净利润、总资产等。

2.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财务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模型所需的各项指标,如毛利率、净利率、资产净利率等。

3. 模型验证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各项指标后,可以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比计算出的指标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来判断模型的准确性。

4. 模型应用在验证通过后,可以将该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应用于其他企业或不同时间段的同一企业。

通过对比不同企业、不同时间段的指标数据,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5. 模型改进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经验不断改进盈利能力评价模型,使其更加准确、适用于不同行业和企业类型。

通过以上的盈利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情况,找出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层次分析法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以X公司为例

层次分析法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以X公司为例

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来讲,其所指的是通过对目前所具备的的一切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来进肯呢个的帮助企业得到最大的利润的能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其盈利能力是每一个部门共同经营的成果,也是一个企业经营水平的一种有效反映。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的话,那么,这一企业的利润获取水平也就越高。

那么,反过来讲,利润获取能力就越差。

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只有通过对盈利能力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够真正的帮助企业对未来的经营状况,对自身的发展前景等等做出预测,才能够帮助决策者们更好地做出决策。

所以,针对盈利能力,本文以X 企业为例,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对于层次分析法来讲,它最初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由美国的运筹学家T.L.Saaty 教授提出来的。

这是一种对定性问题,做出定量分析的决策方式,这种方式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针对某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划分,通过某种联系的相关顺序,有层次性的将其更合理化,按照一定的客观现实的主观结构,来把专家的意见,和分析者的判断结果做出对比,在经过了两两比较之后,在按照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来做出定量的描述与分析。

在这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方式,来把能够把每一个层次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反映出来的权重值计算出来。

最终通过总的排序,来把各个元素的相对权重计算出来,并最终对其做出排列。

本文的研究,就是通过对层次分析法的充分利用,来对X 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分析和评价,具体可以从经营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以及收益质量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另外,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来看,主要包括了五步,第一步,就是要把层次结构模型构建起来;第二步,就是要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把判断矩阵构建起来;第三步,就是要进行层次单排序,也就是说下一层的所有要素能够对上一层的某一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做出排序;第四步,就是要实施一致性的检验。

第五步,就是要最终进行层次总排序,也就是说要把同一层次上的所有要素对最高层要素的优先顺序排列出来。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已成为投资者、监管部门和公司自身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对现有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综合性的盈利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一、引言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监管部门和公司自身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现有盈利质量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综合性的盈利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二、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1. 财务指标法财务指标法是目前最常见的盈利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

这些方法简单直观,但往往忽略了公司的非财务因素,如市场环境、政策因素等。

2. 非财务指标法非财务指标法侧重于公司的非财务因素,如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质量,但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3. 混合指标法混合指标法将财务指标法和非财务指标法相结合,力求在保持简单直观的同时,更全面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质量。

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标、如何确定指标权重等。

三、综合性盈利质量评价体系构建1. 指标选择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本文选择以下指标构建综合性盈利质量评价体系: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毛利率、净利率、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

2. 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3. 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公司的综合得分,以反映其盈利质量。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各公司的实际数据计算各单项指标得分;其次,根据各单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得分;最后,根据加权平均得分对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排序。

上市公司估值模型构建与财务数据分析

上市公司估值模型构建与财务数据分析

上市公司估值模型构建与财务数据分析估值模型是投资和金融领域中重要的工具之一,用于评估一家上市公司的价值和潜在投资回报。

通过构建合适的估值模型,并结合财务数据分析,可以为投资者、分析师和公司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估值模型的构建过程,并通过财务数据分析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一、估值模型的构建1.1 选择合适的估值模型在构建估值模型之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常用的估值模型有净资产法、市盈率法、现金流量折现法等。

根据上市公司的行业特点、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模型对于准确评估公司价值非常重要。

1.2 收集基础数据构建估值模型需要收集一系列的财务和经营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公司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比率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为后续的估值提供依据。

1.3 确定关键参数和假设在构建估值模型时,需要确定一些关键参数和假设,如成长率、折现率、市场风险溢价等。

这些参数和假设的选择应该基于对公司行业、竞争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预期进行合理的判断。

1.4 计算估值结果根据所选的估值模型和确定的参数,利用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公司的估值结果。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净资产价值法、市盈率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获取到公司的内在价值及相对估值。

二、财务数据分析2.1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报表。

通过分析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其变化趋势。

此外,还可以对比行业平均值和竞争对手的表现,进一步判断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2.2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评估公司财务状况和风险的重要财务报表。

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权益结构、流动性等指标,可以了解到公司的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行业平均值和竞争对手的表现,判断公司的资产配置和财务结构是否合理。

企业盈利能力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企业盈利能力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企业盈利能力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企业环境中,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评估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才能为其持续发展和增长提供稳定的财务支持。

因此,构建一个准确且全面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一、盈利能力评估模型的构建要构建一个有效的盈利能力评估模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财务指标选择:选择正确的财务指标是构建模型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净利润、毛利率、营业利润率、ROE等。

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盈利模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评估。

2.权重确定:将不同财务指标的权重分配到模型中,以反映其在评估企业盈利能力中的重要性。

权重的确定可以根据专家评估、统计分析或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

3.数据采集与整理: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如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

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以便进行模型的计算和分析。

4.模型构建和计算:根据选定的财务指标和权重,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加权总分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等,来计算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评分。

5.模型验证和调整: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模型的验证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与市场预期的对比等方法进行。

二、企业盈利能力评估模型的实证研究在构建完盈利能力评估模型后,需要进行实证研究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一定规模的企业数据,包括财务报表、行业数据和市场数据等。

将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以满足实证研究的要求。

2.样本选择与分组:从收集到的数据中选择适当的样本,并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地区等因素进行分组。

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3.实证研究方法:根据选定的模型和样本,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等。

4.结果分析与解释: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企业盈利能力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解释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可解释性。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华能国际电力为例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华能国际电力为例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华能国际电力为例摘要:研究企业的获利能力,对于股东和对于债权人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企业的获利能力并不是一个或某几个指标就能够反映的,需要结合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杜邦分析体系由于其具有的局限性, 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在分析杜邦分析体系优缺点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杜邦分析法、现金流量法和其他的分析体系相结合设计出一些新的指标,并对华能国际电力公司2007-2009年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力求得到一个全面的获利能力分析体系。

关键词:获利能力税收政策杜邦分析法华能国际现金流量法Abstract:To research the enterprises’ profit ability, regarding the shareholder and regarding the creditor, has the significant significance. And, the enterprises' profit ability are not just several targets which can reflect their needs .So, we should to unify many targets to carry on the generalized analysis. Business finance analysis Dupont system as a result of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it regarding enterprises' profitability analysis is not the especially accurate. By now, we can get a new index. By analyzing the ability of earning profit 2007~2009 from Huadian Pow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imited, we want to obtain a comprehensive profit ability analysis system.Key words: Profit ability; tax policy; Dupont analysis; Huadian Pow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imited; cash flow (Rappaport Model)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一、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因素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4)(一)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因素 (4)(二)现有的指标体系及其局限性 (5)1.现有财务分析指标的构成 (5)2.杜邦分析法的优点 (6)(1)理财目标的确定性 (6)(2)有利于委托代理关系 (7)3.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性 (8)(三)最佳指标体系的构成 (8)二、华能国际电力公司盈利分析 (9)(一)公司概况与公司治理 (9)1.公司概况 (9)2.华能国际电力2007-2009年获利能力的分析 (10)(1)现有指标体系的分析——杜邦分析法分析 (10)(2)最佳指标体系的分析-引入现金流量法进行分析 (11)(3)现金流量与获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12)3.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2)三、结论及建议 (13)致谢 (15)参考文献 (16)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国际贸易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企业存在一定现实和潜在利益的单位、团体和个人越来越多,于是,如何对企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何全面了解企业的投资价值成了一项重要课题。

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

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
和 S的企业 『: 1 ]
资产 负债 观 的引入使得 投 资者关注 的重点变 成
了企 业 的未来 发展 能力 , 而非企 业 的盈利 能力 , 以 所 此处 的 业绩 不 再 是会 计利 润 表上 的净 利润 , 而是 企 业 的全 向收益 。对 于 业绩 的评价 , 本文 的研 究角 度
独立的几个主成份 , 各个主成份 的方差贡献率 ( 主成 各
理 论上, 有 A 所 i的符 号应为 正, 在实 际 中, 但 也 会有 负 号 出现 , 明在这 些样 本 中, 指标与 其他 指 表 该
后 续将 采用 因子分 析法 抽取 主要 因子 ,得 出综
主成份分析思路 :计算每 个样本上市公司收益质 标呈 反 向变化 , 指标超 度 了 。 或
益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中的主成分用收益质量 的 1 4个评 价指标来代 替 。最后得到会计 收益质量 综合评价 指数
E Ie r i g u l t n e)即综合 因子得分 , : Q (a n n sq a yi d x i 为
E I AX+ 22AX+ 44AX+ 66AX+ 88AX+ l l Q = 1lAX+ 33AX+ 55AX+ 77AX+ 9gAo o X
★ 山 西 省社 科 联 重点 课 题 二 等 奖 , 目编号 Slzk2 10 5 项 目主 持 : 海 燕 , 项 s d t0 08 , d 乔 山西 省 上 市 公 司高 管 薪酬 与公 司 业绩 的 关 系
研 究报 告 部 分研 究成 果 。
.4 1・
21. 02 5
阑撩
Xl l =总资产 增长 率
二 、 究 模 型 研
1 业绩评 级单项 指标 的选择 . 下面将按 照资 产负债 观 的理 念 ,选取 能够 反映

如何综合评价企业盈利能力

如何综合评价企业盈利能力

如何综合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摘要:本文在设计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单项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重要性权重,建立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进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及投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权重一、问题的提出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基本指标,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

因此,如何合理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以利润表为基本依据,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比率指标进行。

这些指标虽能从一定角度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但不论是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没有考虑盈利的现金流保障程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因为盈利如果没有现金流入,不仅无法进行分配,而且还会影响到资产质量,误导投资决策。

传统的评价指标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利润进行计算分析,因而不能反映公司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

二是没有考虑盈利的持续稳定性。

从公司持续经营的角度看,盈利能力不能仅仅反映公司某个时期的获利情况,而且还要能反映公司动态的、连续若干期的盈利状况的变动趋势及规律。

三是分析方法综合性差,不能确定各指标对盈利能力的重要程度。

这些比率指标虽能够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信息,但当各指标反映的情况不一致时,分析者就难以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而且单项比率指标也难以对不同的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进行比较排序,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科学、合理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

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一)设计的一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

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元素到构成整体都必须科学、合理,能有效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构造的各指标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等有关规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评价目标与指标特点给每一指标确定权重。一般与评价目标关系越密切的指标,应该赋予更大的权重。因此,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
分析法等。在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该方法是目前综合评价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 nalytic H ierarchy
Process,简称 A H P 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T.L.Saaty)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是把复杂的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
及总准则之下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从而据之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这个过程的核心问题是计算各决策方案对于决策目标的相
检验后,即可利用指标层各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其对应的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出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计算公式
为:某个具体指标在目标层中的合成权重=该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该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 7)所示。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不同的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单位和数量级别。为了消除由此产生的评价指标的不可公
n i= 1 W i
表 3 B1-X 判断矩阵(相对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准则)
B1
X1
X2
X3
X11ຫໍສະໝຸດ 25X21/2


X3
1/5
1/3

表 4 B 2-X 判断矩阵(相对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准则)
B2
X4
X5
X6
X4



X5
1/2


X6
1/3
1/2

后得到的新向量,(MW)i 为 MW 的第 i 个元素。第四,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 验。在构造判断矩阵时,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的判断能力的局限性,人们 在对各元素重要性的判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如在判断元素 x/y=1:4、y/z=1:2 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判断元素 x/z=1:3 的矛盾状况。为此,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 致性检验,以检查所构判断矩阵及由此导出的权重向量的合理性。一般是利用一 致性比率 CR 进行检验,计算公式为:CR=CI/RI。式中,CI 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 标,CI=(λmax- n)/(n- 1),RI 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是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的。部分随 机一致性指标 RI 的数值见(表 6)。当 CR<0.1 时,认为矩阵的不一致程度是可以 接受的,否则认为不一致性太严重,需重新构造判断矩阵或作必要的调整。
一、问题的提出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基本指标,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因 此,如何合理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以利润表为基本依据,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 比率指标进行。这些指标虽能从一定角度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但不论是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没 有考虑盈利的现金流保障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为盈 利如果没有现金流入,不仅无法进行分配,而且还会影响到资产质量,误导投资决策。传统的评价指标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 计利润进行计算分析,因而不能反映公司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二是没有考虑盈利的持续稳定性。从公司持续经营的角度看,盈利 能力不能仅仅反映公司某个时期的获利情况,而且还要能反映公司动态的、连续若干期的盈利状况的变动趋势及规律。三是分析方 法综合性差,不能确定各指标对盈利能力的重要程度。这些比率指标虽能够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信息,但当各指标反映的情况 不一致时,分析者就难以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而且单项比率指标也难以对不同的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进行比较排 序,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科学、合理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高投 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
度性,需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采用广义指数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因为前述评价指标都为正指标,所
以其采用百分制形式的无量纲化值计算公式为:Kxi=100×Xi / XiB(i=1,2…,P),式中,Kxi 为第 i 指标的无量纲化值,Xi、XiB 分别为第 i 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其中标准值有多种取法,本文的模型可采用极值化法、均值化法和理想法。极值化法:当 XiB 取全部参评单元 (n 个)该指标的最优值时,即第 i 指标的标准值:XiB=max(Xi1,Xi2,Xi3,…,Xin)=Xima(x i=1,2…,P)。均值化法:当 XiB 取全部参评单元(n
作者简介: 莫生红(197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 李明伟(1975- ),女,河北石家庄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
41
莫生红 李明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三)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间权重的确定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不同的指标所包含的评价信息量不尽相同,因此需要
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元素到构成整体都必须科学、合理,能有效地反映上市公司 的盈利状况,构造的各指标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等有关规定要求。二是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 必须能够反映盈利能力的各侧面,并且各侧面都有若干个代表性指标来解释。三是层次性原则。设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明 显的层次结构,能为进一步分析盈利能力因素提供必要的条件。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必须是可操作 的,能够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中搜集到准确的数据,并能够有效测度或统计。 (二) 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单项评价指标的设计 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 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等方面。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理,遵循前述构建原则,将上市公司 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层结构。其中目标层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准则层由反映上市公司 盈利能力的上述三方面构成;指标层为与准则层相对应的单项评价指标,本文共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1)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 能力指标包括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销售净利率反映销 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分别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 报酬率和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2)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现金 比率、盈利现金比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销售现金比率和盈利现金比率 分别反映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及净利润之间的比率 关系;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反映公司所有 者权益获取现金的能力。(3)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比率增长 率、营业利润比率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这些增长率指标一般可以 取公司三年或以上的数据,通过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到。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比率 = 主营业务利润 /净利润;营业利润比率 = 营业利润 /净利润。以上各项指标都属于 正指标,各项指标值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如(图 1)所示。
得到的权重分配结果,建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型。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构建了两个评价模型用于不同的评价要求。

第 i个因素与第 j个因素一样重要 务专家,综合大量专家的经验判断,分别构造出各指标间的比较判断矩阵。如(表

第 i个因素比第 j个因素稍微重要

第 i个因素比第 j个因素明显重要 2)~(表 5)所示(注:各表中符号表示的内容与(图 1)中的对应)。第三,计算

第 i个因素比第 j个因素强烈重要 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的权重 W 。求解权值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方根法,其
# 2,…,n);对 G i进行归一化,即为所计算的权重 W i=G i/ G(i i=1,2,…,n),则 W = i= 1

B1
B2
B1


B2
1/3

B3
1/4
1/2
B3 4
(W 1,W 2,…,W n)T 即为所计算的权重向量;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λmax=

2 1
# 1 (M W )i (i=1,2,…,n),式中,MW 表示判断矩阵 M 与权重向量 W 相乘
对重要性系数,而评价指标权重也正是一种重要性的量度。所以,将层次分析法这一决策分析方法引入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可行
的。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盈利能力重要性权重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建立评估对象的递阶层次结构(即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图 1)的层次结构。其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记为 M )。根据所建立的递阶层次结构体系,以上一层元素为准则,将下一

第 i个因素比第 j个因素极端重要
nn
"! 2,4,6,8 i与 j的比较介于上述各等级程度之间 计算步骤是:逐行计算矩阵(M )的几何平均值 G i,G i=
上述各数的倒数 i与 j比较的判断标度为 aij,则 j与 i
aij ,(i为行号,i=1,
j= 1
比较的判断为 aji= 1/aij

表 2 A-B 判断矩阵(相对于盈利能力总目标)
表 5 B 3-X 判断矩阵(相对于持续稳定性准则)
B3
X7
X8
X9
X7



X8
1/2


X9
1/4
1/3

表6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 I的数值
矩阵阶数 1 2 3 4 5 6 7 8 9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