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和工业知识点归纳总结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42张PPT)

耦犁→一牛挽犁 曲辕犁(特点)
第八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二、古代(gǔdài)手工业的发展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 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丝 织(苏州、杭州)。 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 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 ;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热点聚焦•学以致用
模块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热点问题
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定位 ,制定和出台(chū tái)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 举措。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的热议“十二五” 民生发展关键词:强农惠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闻名,中国古代的重大(zhòngdà)文明成就 ,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农业和手工业存 在着密切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 本特点。
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重要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 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nèiróng)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 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 场。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考情播报
1.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过程,主要生产工具的变迁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jīběn)特点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租佃关系的产生,中国 古代不同时期土地制度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
3.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
农业、工业复习(共32张PPT)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2讲 农业、工业
首页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和发展
知
识
要
点
农业
知识点1
1.农业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即_______。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首页
种植业
2.农作物的分布(1)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北以______为主(长城以北为春小麦,长城以南为冬小麦),秦岭-淮河以南以_______为主。(2)油料作物①花生:渤海沿岸、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为主要产区。②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首页
3.高新技术产业(1)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①发展迅猛;②是带动我国工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③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3)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4)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5)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6)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大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聚集地,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的特点。
首页
A
(2022·岳阳)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回答6~7题。6.据图可知,近五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A.基本持平 B.有增有减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
首页
D
中国制造
7.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A.家具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农副产品加工业 D.棉纺织工业
首页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和发展
知
识
要
点
农业
知识点1
1.农业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即_______。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首页
种植业
2.农作物的分布(1)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北以______为主(长城以北为春小麦,长城以南为冬小麦),秦岭-淮河以南以_______为主。(2)油料作物①花生:渤海沿岸、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为主要产区。②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首页
3.高新技术产业(1)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①发展迅猛;②是带动我国工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③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3)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4)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5)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6)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大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聚集地,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的特点。
首页
A
(2022·岳阳)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回答6~7题。6.据图可知,近五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A.基本持平 B.有增有减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
首页
D
中国制造
7.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A.家具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农副产品加工业 D.棉纺织工业
中国的农业完整版PPT课件

四、 水产业
•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 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 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 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 东南部。 ②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③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④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 辽宁等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
2、小麦:
耐寒、耐旱 春小麦:长城以北 ,岷山、大雪山以西的地区 冬小麦:
北方: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最大)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① (春小麦) 、松嫩平原① (春小麦)、 江淮平原② (冬小麦)、太湖平原③ (水稻)、鄱阳湖平原③ (水稻)、江汉平原③ (冬小麦、水稻)、洞庭湖平原③ (水 稻)、珠江三角洲③ (水稻)、成都平原③ (水稻)
中国的农业
一、种植业
种植业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北方:旱地 小麦、棉花、花生、甜菜 南方:水田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 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第四十二讲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交通运输、商业和旅游

煤炭工业——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
石油、天然气工业——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 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四川天然气基地和新疆 石油基地 石油化学工业——黑龙江的大庆、吉林的吉林、 辽宁的辽阳、北京的燕山、山东齐鲁和西北的 兰州等地
三峡 龙羊峡
小 浪 底
秦 山 葛洲坝 五强溪 大亚湾
二滩
辽中南工业基地
4. 紧靠山西能源基地
5. 有石油管道联结华北 和东北 的油田
二.主要城市
北京 天津 机械 冶金 化工 纺织 食品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唐山---- 采煤 冶金 陶瓷
沪宁杭工业基地
一.有利条件
1. 有丰富的资源 2. 雄厚的技术力量 3. 统一的电网 4. 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二.主要城市
上海---- 钢铁 化工 纺织 机械 造船 食品 南京 无锡 苏州 家用电器 丝绸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杭州
服装
珠江三角洲
一.有利条件
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便于利用外资
二.主要城市
广州
家用电器 服装 食品 玩具制造
深圳
珠海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范围: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 头、厦门、海南)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 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 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和经济开放 区(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 角洲、广西沿海等)。 2.地位:是我国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型企 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带。 3.发展方向:现在,大秦铁路和秦皇岛煤炭输出 港的建成,以及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和一批水电 站,火电站的建成,将给本地带内的工业发展提 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南昆铁路
4.1中国的农业-课件(47张PPT)

3. 读图,我国农业各部门中,产值比例最大的是( )
A. 种植业 B. 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4.把以下食品与相关的农业类型连线:
谷物、蔬菜
畜牧业
肉、蛋、奶
种植业
鱼、虾
林业
水果
渔业
牧业35%
渔业11%
4% 林业
种植业50%
学习目标
农业(第二课时)
1.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 分布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 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使许多 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条 件得到改善,农业生产空间大 大拓展。
课堂活动
2.讨论:发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 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读图,
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
“一骑红尘妃 子笑,无人知 是荔枝来”的 时代已尘封于 历史的记忆中!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的概念
➢ 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 的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
农业就是种 植农作物吗?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农业的分类
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
自动收割机在收割水稻
温室大棚里的草莓
农田滴灌设施
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 不到4500千克/公顷,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突 破12000千克/公顷,使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 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的工业和农业汇总

金三角
中国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存在问题:能 源、矿产缺乏
1、交通便利 2、有统一电网 3、历史悠久,基 础雄厚 临海型 4、技术力量雄厚
发展方向:结构轻型 化、实行内联外引,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开拓国际市场
主要特点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
有利条件 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 通,统一的电网;雄厚的技术力量。
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南疆(长绒棉)
两个都是的:江淮平原、江汉平原
二、林业
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横断山区(第二大天然林区) 东南部台湾、福建、江西等山区(人工林)
三、畜牧业
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载畜量最多)(三河马、三河牛) 青海牧区(牦牛) 西藏牧区(牦牛) 新疆牧区(细毛羊) 滩羊——宁夏
煤铁复合体型
发展方向:更新 设备、提高质量、 限制能耗大、当 地又缺乏原料的 工业发展。
(1)丰富的资源
(2)便利的交通
(3)雄厚的基础
主要特点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辽宁、大连、鞍山、本溪、辽阳 有利条件 丰富的煤铁资源
便利的交通
1、丰富的煤、石油、海盐、铁、棉花等资源
北方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2、靠近山西能源基地,有统一的电网。
3、交通便利 4、农业基础好
煤铁复合体型
5、高新技术产业有科研机构和高校依托
存在问题: 水源不足
重点发展钢铁、电子、石 油、化工、轻纺等,朝 “高、精尖”方向发展
主要特点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北京、天津、唐山
有利条件 丰富的铁、石油和海盐资源;便利的交通; 紧靠山西能源基地,统一的电网。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课时农业、工业+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

1
(1)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 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有利于耕作的地区,适宜 发展种植业(如我国华北平原适宜种植小麦)。 宜林则林:地势起伏大的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如我国东北林 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
1
宜牧则牧:降水较少、地形较平坦、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适宜发展畜 牧业(如我国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北、以西地区)。 宜渔则渔:气候湿润、河湖较多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如长江中下游平 原淡水渔业发达)。 (2)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比如,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肉、蛋、奶等的生产。
1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条件: (1)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 (2)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 (3)农业发达。 (4)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1
[针对训练]
3.下图是我国两个著名的工业区,甲、乙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
条件是 ( C )
①两区的钢铁工业都很发达
②两区都有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
上海、南 京、杭州
广州、珠 海、深圳
历史悠久,⑭_______工___;业科基技力础量好雄厚;⑮
___________
交通发达
港澳、东南亚
地理位置优越,邻近⑯____________,多侨乡,便于引 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交通便利
1
3.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主要部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 (2)分布 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 中、西部地区。 聚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西部
灌溉水源
主要分布在有②
中国的农业培训课件(共58张PPT)全文

灌溉农业 培训专用
7.农业大的分类
培训专用
8.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宜粮则粮
宜渔则渔
培训专用
8.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南方低山丘陵立体农业模式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黄淮海平原低湿地鱼塘—台田模式
培训专用
9.农业产业结构
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它可以分为3个层次布:
四大牧区:
优良畜种: 畜牧方式:放牧(游牧) 区位优势: 降水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有许多优良畜种; 牧业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国家政策扶持;
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地位:牧区生活和经济收入的 主要源泉,也是皮毛、肉奶的 重要供应地
地位: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 主要地位,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 禽、蛋的主要来源。我国的猪、牛、 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寒耐旱,适应性强
春小麦——春播秋收
c.分布地区:分布广泛
冬小麦:长城以南、分布在
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长
江以南
华北
春小麦:长城以北、分布
平原
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
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东
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
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
春小麦
东北平原
冬小麦
冬小麦——秋播夏收
培训专用
玉米
性喜暖湿,集中分布在黑龙江至云贵 高原的东北-西南向的长形地带。以吉 林,黑龙江等产量最多。
①生产结构:主要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如种
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
②产品结构:主要表现为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产品之间 的结构,如种植业中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作物之间的 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总结
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9条) 2、东北、华北、南方地区种植业的差异? 3、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春小麦和甜菜、油 菜、甘蔗、花生)?
4、九大商品粮基地及补充内容? 5、三大林区及补充内容? 6、四大牧区及补充内容 ? 7、三大产棉基地的生产条件分析? 8、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 9、工业的区位因素?(12条) 10、四大气区? 11、 (1)西北、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各是什么1?
(2)内蒙古高原、东部沿海地区风能丰富的原因? (3)核电站建设的条件 12、陇海-兰新线沿线及长江沿线工业带主要的工业 城市及主导产业? 1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发展条件、存在问 题 14、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特点?
2
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9条) 2、东北、华北、南方地区种植业的差异? 3、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春小麦和甜菜、油 菜、甘蔗、花生)?
4、九大商品粮基地及补充内容? 5、三大林区及补充内容? 6、四大牧区及补充内容 ? 7、三大产棉基地的生产条件分析? 8、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 9、工业的区位因素?(12条) 10、四大气区? 11、 (1)西北、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各是什么1?
(2)内蒙古高原、东部沿海地区风能丰富的原因? (3)核电站建设的条件 12、陇海-兰新线沿线及长江沿线工业带主要的工业 城市及主导产业? 1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发展条件、存在问 题 14、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