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药物过敏得应急预案

药物过敏得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药物过敏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防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药物过敏预防措施,组织培训和演练。

2. 应急小组:负责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包括现场救治、信息上报等。

3. 医疗救治组:负责对患者进行救治,包括药物治疗、病情观察等。

4. 护理组:负责患者护理,包括观察病情、记录信息等。

5. 信息报告组:负责及时上报药物过敏反应事件,协助调查和处理。

四、预防措施1. 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做好记录。

2. 严格执行药物过敏试验,确保试验结果准确。

3. 使用易致敏药物前,必须询问患者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

4. 对过敏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禁用该药物,并在病历夹上注明。

5. 抗生素类药物现用现配,青霉素水溶液需避光保存。

6.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7.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药物过敏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五、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药物过敏反应后,立即停止用药,更换输液器。

2. 通知医生,遵医嘱给药,安抚患者及家属。

3. 对症状较轻者,遵医嘱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

4. 对发生过敏性休克者,协助医师采取抢救措施:a.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b.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c.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记录。

5. 抢救结束后,做好护理记录,按程序上报不良事件。

六、信息报告1. 发现药物过敏反应后,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

2. 科室负责人及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及院领导。

3. 医务科、护理部及院领导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4.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七、总结与评估1. 定期对药物过敏应急预案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预案内容。

2.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能力。

3. 加强对药物过敏反应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一、引言药物过敏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由于个体体质差异,产生的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可轻可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预防和应对药物过敏反应,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药物过敏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药物过敏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 药物过敏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药物过敏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三、预防措施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等,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

2. 按照药物说明书和临床指南,严格执行药物过敏试验,对过敏体质者禁用或慎用相关药物。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定期检查、维护药物储存设备,确保药物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5. 加强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监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四、应急处理程序1. 发现药物过敏反应后,立即停止使用可疑药物。

2. 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3. 根据患者症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1)轻症患者: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如氯雷他定、赛庚啶等。

(2)重症患者: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过敏药物、激素、利尿剂等治疗。

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5. 通知家属,告知病情及治疗措施。

6. 协助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7. 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五、后期处理1. 对药物过敏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对应急处理小组进行总结,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 定期开展药物过敏知识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药物过敏的认识。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药物过敏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药物过敏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另行制定补充规定。

药物过敏患者应急预案

药物过敏患者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药物过敏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药物过敏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2. 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过敏导致的死亡和伤残;3. 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过敏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三、应急预案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在给患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等过敏史;(2)对于易致敏药物,应在使用前进行过敏试验,如皮试等;(3)医护人员应熟悉各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提高对药物过敏的警惕性。

2. 应急处理(1)发现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通知医生;(2)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如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肾上腺素等;(3)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抗组胺药等;(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意识、呼吸、血压等,做好记录。

3. 抢救措施(1)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a. 保持患者平躺,头低足高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b. 吸氧,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c. 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d.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e. 如有条件,给予抗过敏药物、抗休克药物等;f. 病情稳定后,转至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2)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以下处理:a. 停止使用过敏药物;b. 给予抗过敏药物、抗组胺药等;c.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 后期处理(1)对药物过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过敏的认识;(2)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药物过敏的识别和救治能力;(3)完善药物过敏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医院医务科负责组织实施;2. 医院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3. 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药物过敏的识别和救治能力;4. 医院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药物过敏的应急预案

药物过敏的应急预案

一、引言药物过敏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可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二、预防措施1. 严格掌握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用药。

2. 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相关药物。

3. 对需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患者,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4. 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使用正确无误。

6.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药物过敏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

2. 通知医生,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3. 立即给予患者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4.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分钟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

5. 给予患者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6.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7. 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抢救措施。

8. 如有必要,请专科医生会诊。

9. 抢救过程中,确保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

10. 抢救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心理。

四、应急处理流程1. 护士发现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立即通知医生。

2. 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抢救方案。

3. 护士按照医生指令执行抢救措施。

4. 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5.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6. 抢救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完善应急预案。

五、总结药物过敏应急预案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应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同时,加强药物过敏反应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降低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一)当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通知医生。

二)迅速停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三)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剂量为1:1000,0.3~0.5ml,可重复使用。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六)如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等危急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七)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安慰患者和家属。

抢救流程】通知医生→停用药物→注射肾上腺素→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心肺复苏→心理护理。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并进行抢救。

同时,应迅速报告医生。

治疗过程中,需平卧患者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每隔30分钟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同时,应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气管切开。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输入抢救药品,维持血压和解除支气管痉挛。

发生心脏骤停时,应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

抢救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

对于低血糖的急救预案,怀疑低血糖时应立即测定血糖水平,以明确诊断。

如果无法测定血糖,暂按低血糖处理。

意识清楚者可口服15-20克糖类食品,意识障碍者应给予50%葡萄糖液20ml静推或胰高血糖素0.5mg-1mg肌注。

血糖≤3.9mmol/L时,应再给予15克葡萄糖。

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小时以上,可给予含糖的饮料。

低血糖恢复后,需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并监测生命体征。

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避免低血糖再次发生。

为患者提供糖尿病教育,并提供糖尿病急救卡。

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的家属,应进行相关的培训。

如果患者的血糖仍未恢复,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等。

同时,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糖,以确保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

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药物过敏应急预案药物过敏反应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及时有效地处理药物过敏反应,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过敏反应的预防1.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及过敏史,特别是有青霉素、头孢菌素、解热镇痛药、生物制品等易过敏药物史的患者。

2.用药前应做好必要的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型等。

3.使用易过敏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用药规定,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情况。

4.严格遵守药物皮试规定,对于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必须按照规范进行皮试。

5.对于首次使用的药物,应备有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发生过敏反应时能及时处理。

二、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1.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更换其他药物。

2.迅速通知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3.如患者症状较轻,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等;如症状较重,应立即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如患者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同时给予吸氧、补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

5.若出现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三、注意事项1.对于已经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2.对于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急救处理,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救治工作。

3.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对于易过敏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守用药规定,并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5.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询问病史和过敏史,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

6.在进行急救处理时,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和通风。

7.对于出现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救治工作。

8.在处理过敏反应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9.在处理过敏反应时,应注意避免患者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药物引起过敏应急预案范文

药物引起过敏应急预案范文

一、应急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处理药物过敏反应,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因药物使用引起的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三、预防措施1. 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并按要求做过敏试验。

2. 有过敏史者禁忌使用该药物,并做好相关记录。

3. 对于过敏试验阳性的患者,应在药物标签上标注“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

4. 首次注射药物后,应观察患者20~30分钟,以确保无过敏反应。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使用准确无误。

四、应急处理程序1. 发现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

2. 询问患者过敏反应的症状,如皮肤瘙痒、丘疹、皮肤发红等。

3. 根据症状给予相应处理:a. 皮肤瘙痒、丘疹、皮肤发红: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赛庚啶片等)治疗,并使用炉甘石洗剂或樟脑乳膏涂抹患处。

b. 呼吸困难、休克: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如给予吸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

4.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5. 做好过敏反应的记录,包括患者信息、药物名称、过敏反应症状、处理措施等。

五、后期处理1. 对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进行评估,必要时暂停使用。

2. 对过敏反应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3. 对医护人员进行过敏反应处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对过敏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药物过敏反应应急预案的培训。

2. 通过医院内部刊物、会议等形式,宣传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知识。

3. 鼓励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现药物过敏反应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医疗机构对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一、前言药物过敏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发生的药物过敏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过敏性休克、皮疹、荨麻疹、哮喘等症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疗机构成立药物过敏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药物过敏应急预案的执行。

2. 医疗机构设立药物过敏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3. 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应熟悉本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四、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过敏反应(1)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

(2)立即通知药物过敏应急处理小组。

2. 抢救措施(1)药物过敏应急处理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

(2)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过敏反应的程度。

(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4)根据患者症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5)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CPR)。

3. 通讯与报告(1)药物过敏应急处理小组应立即向医疗机构领导报告药物过敏反应情况。

(2)医疗机构领导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

4. 后续处理(1)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直至过敏反应症状消失。

(2)详细记录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地点、症状、处理措施等。

(3)对涉及药物进行核查,确保药物质量。

五、培训与演练1. 医疗机构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药物过敏应急预案培训。

2. 定期开展药物过敏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六、总结药物过敏应急预案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与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本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支。

素1(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0.5ml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 h三、【程序】(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该药标记、告知家属→阴性患者30 min20~→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立即停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
救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