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污染论文

合集下载

研究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研究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研究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例如,氧化剂可以将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而络合剂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其毒性。

此外,化学技术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来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其次,化学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气污染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

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利用催化剂来催化有害气体的转化,从而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例如,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可以通过催化转化为氮气,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化学技术还可以利用光催化材料来分解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光催化剂可以将臭氧分解为氧气,从而改善大气质量。

另外,化学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来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例如,化学还原剂可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无毒的金属,从而降低其毒性。

此外,化学技术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土壤的修复。

最后,化学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垃圾、废弃塑料等。

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来降解固体废弃物。

例如,垃圾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甲烷,从而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此外,化学技术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来将废弃塑料转化为可再生的燃料或化学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研究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

化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

毕业论文课程名称: 环境与化学论文题目:化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化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从很大程度上看,环境问题与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很多的环境污染都源于化学的不合理发展,化学领域的不科学管理。

本文介绍了当今世界生活环境的现状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综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内容。

指出绿色化学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研究课题,绿色化学的发展对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问题化学发展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进程中,特别是20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急剧增长,使化工污染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不可否认,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化学的发展也不例外。

所以,化学发展为人类获得很多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的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

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本来绿色平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黑色的污水,黄色的烟尘,五颜六色的废渣和看不见的无色毒物。

大气污染在大气污染方面,著名的有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

特别是伦敦烟雾事件,其致死人数最多。

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着大灯。

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

化学与环境污染论文003

化学与环境污染论文003

化学与环境污染
当今社会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应用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的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

托普弗撰文指出威胁人类十大环境祸患有:
1、土壤遭到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
4、森林面积减少;
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6、化学工业污染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
7、人口爆炸、土地退化、贫穷等因素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
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9、空气污染严重;
10、极地臭氧层空洞。

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

此外,还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恶英、赤潮、白色污染等。

所以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环境保护篇一: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化学与环境保护从环境保护出发,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现状、防治方法及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取得的成绩,综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内容。

指出绿色化学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研究课题,绿色化学的发展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进程中,特别是20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急剧增长,化工污染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不可否认,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但另一方面,由于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

在水体方面,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污染,诱发水俣病,使一些人四肢麻木、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惨痛而死。

而大气方面,有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

原因就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雾,导致人们胸闷、咳嗽、呕吐,年老体弱者因而死亡。

环境污染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环境污染与治理水污染及治理水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是构成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引起天然水体发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变化,造成水污染。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热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无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

在水污染防治技术上,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历时五年的“甲基汞污染综合防治与对策研究”取得可喜成果;“长江中下游浅水湖生态渔业研究”通过了专家鉴定;无磷洗衣粉的研制生产??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化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应用论文

化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应用论文

化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应用论文化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应用论文摘要:化学技术是应用于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

本文简单阐述了化学技术的特征,分析了应用于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化学技术类型,并探讨了其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化学技术;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伴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现治理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也正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扶持各类环境保护工作。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形势,传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改善治理手段。

1、化学技术的特征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化学技术其实质就是一种绿色化学技术,其是通过利用化学原理以减少对生态环境或是人体健康具威胁性的有害物质的产生,并将化学反应物变成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以达到治理环境污染、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1]。

化学技术具以下特征:第一,所使用的原材料均为无毒、无害的新型材料,以保证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不会污染环境,而且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从根源上治理污染。

第二,对环境要求较高。

为保证化学反应的无毒、无害、无污染和零排放,就必须保证反应环境的无毒、无害和安全性。

第三,可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因利用化学技术进行处理后的物质无毒、无害、无污染,所以其仍可再次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应用于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化学技术类型2.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即是通过利用生物资源以实现生产清洁、资源节约以及其他化工技术难以实现的化工过程的化学技术。

生物技术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与基因工程等。

2.2催化技术实际上,多数化学反应都是非常慢的,其工作效率较低,无法达到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需求,而催化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度,实现了化学技术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高效率工作。

化学与环境论文

化学与环境论文

摘要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约占80%-90%。

环境化学即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

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环境化学除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

随着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化,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环境污染,方法原理,环境科学目录摘要 (1)引言 (3)1化学所面临的挑战 (4)1.1化学的形象正在被与其交叉的学科的巨大成功所埋没 (4)1.2化学正被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困扰 (4)2.绿色化学的产生及其背景2 (4)2.1绿色化学的概念 (4)2.2绿色化学的产生及其背景 (4)2.3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4.环境概况及解决方法 (5)4.1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5)4.2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控制 (6)结论 (8)参考文献 (8)致谢 (9)引言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各种存在形态及特性、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科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化学与环境污染论文 (1)

化学与环境污染论文 (1)

建立绿色化学减少环境污染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

为此,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

“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

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

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1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1.1 原料选择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

化学与环境论文3000字

化学与环境论文3000字

化学与环境论文3000字篇一: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大气污染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院目录摘要关键词引言酸雨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及其控制对策光化学烟雾及其控制对策结语参考文献摘要: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环境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污染引言: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

就大气的环境问题而言,主要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等。

一:酸雨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很多,其污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为自然物质,其二为人为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绿色化学,减少环境污染姓名:***学号:***********班级:14文科8班专业:经济学系别:文理基础学院建立绿色化学减少环境污染王思朋2014066013014文科8班经济学专业摘要:化学污染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讲述了化学和污染之间的关系。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

“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

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

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原料选择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

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

前者已经投入生产。

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

溶剂的选择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

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

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

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

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

固相反应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应更为有效并达到更好的选择性。

它是避免使用挥发性溶剂的一个研究动向。

以水为溶剂的反应由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许多试剂在水中会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应介质。

但水作为反应溶剂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水是地球上自然丰度最高的“溶剂”,价廉、无毒、不危害环境。

此外水溶剂特有的疏水效用对一些重要有机转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时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更何况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

水相有机合成在有机金属类反应,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应现都已取得较大进展。

因此在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开发利用以水作溶剂是大有可为的。

超临界流体作为有机溶剂超临界流体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流体。

在无毒无害溶剂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SCF),特别是超临界CO2作溶剂。

超临界CO2是指温度和压力在其临界点(31.10℃,7 477.79KPa)以上的CO2流体。

它通常具有流体的密度,因而有常规常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它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

而且,由于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流体的密度,溶剂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

其最大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廉等。

催化剂的选择许多传统的有机反应用到酸、碱液体催化剂。

如烃类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这些液体酸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对人身危害和产生废渣污染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多年来人们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开发固体酸烷基催化剂。

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较为成熟,这种催化剂选择性高,乙苯收率超过99.6%,而且催化剂寿命长。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当今合成方法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

合成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区域、非对映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为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弃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为此,化学化工工作者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减少“中转”、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减少中间产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护基或离去基,避免副产物或废弃物的产生。

实现原子经济反应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赘述。

绿色化学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中转向治本。

绿色化学的发展不仅将对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为我国的企业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化学所面临的挑战化学的形象正在被与其交叉的学科的巨大成功所埋没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化学与生命、材料等八大朝阳科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但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形象反而被其交叉学科的巨大成就所埋没。

化学这门重要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反而被社会看作是伴娘科学(bridesmaid science)而不受重视。

化学正被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困扰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另一方面把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归结为化学的原因,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森林锐减、沙尘暴和煤的燃烧等。

这当然与化学没有树立好自己的品牌有关系,在最早的化学工艺流程里面,根本没有把废气和废渣的处理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很多化学工艺都是会带来环境污染的。

现在,有些人把化学和化工当成了污染源。

人们开始厌恶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结果造成凡是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受欢迎,有些化妆品厂家也反复强调本产品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事实上,这些是对化学的偏见,监测、分析和治理环境的却恰恰是化学家。

绿色化学是应对挑战的必然科学不但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

化学也如此,为了应对化学所面临的挑战,提倡绿色化学是刻不容缓。

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的防止化学污染,从而在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所以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环境友好化学。

绿色化学的产生及其背景当今,可持续发展观是世人普遍认同的发展观。

它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

绿色化学正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1984年,美国环保局(EPA)提出“废物最小化”,这是绿色化学的最初思想。

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

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了“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将污染的防止确立为国策,该法案条文中第一次出现了“绿色化学”一词。

1992年,美国环保局又发布了“污染预防战略”。

1995年,美国政府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了第一份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标志着绿色化学的正式产生。

我国也紧跟世界化学发展的前沿,在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确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的院士咨询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