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中国药典》分享解读

合集下载

2015版药典内容及特点

2015版药典内容及特点

附:2015版药典内容及特点1.体式逐渐统一规范。

《中国药典》2015年版将原各部的附录内容从各部中分列出来,统一合并为“总则”,由凡例、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等组成。

药品标准正文部分由一部、二部、三部组成,一部为中药(分上、下两卷);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

一、二、三部包括标准正文和索引。

明确了独立一卷的名称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总则”,包括现有药典一部、二部、三部的附录(现改为“通则”)内容和药用辅料品种正文。

对通则部分编码作出规定:通则编码按照“XXYY”四位罗马数字表示,其中XX代表现有附录编码的大罗马字母(Ⅰ、Ⅱ、Ⅲ……),YY代表现有附录编码的英文字母(A、B、C……)。

2. 技术不断发展创新。

(1)制定药典标准要与同品种同类型上市药品做同步研究和比对,择优录用。

(2)研究系列品种采用“一标同列”的标准体例和标准执行的可行性。

即要尝试研究建立系列品种的通用标准,将多个标准并入一个“源标准”中,统一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法和指标,分别规定因剂型不同所致的不同要求,解决和改变同品种多个标准的不统一的问题。

(3)中药品种大幅度增加安全性检查项目,制定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重金属及有害残留物(农残、二氧化硫、真菌毒素、钴-60辐照残留、溶剂残留等)控制的方法、限度。

加强高风险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控制,研究建立中药注射剂异常毒性、过敏反应、高分子聚合物、蛋白、树脂等有关物质检查的新方法。

引入一测多评、指纹和特征图谱、DNA分子鉴定、生物测定等新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

(4)化学药品进一步扩大现代分析技术在药典中的应用,如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粒度测定仪等,提高方法的科学性。

加强用理化测定方法替代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加强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研究并在标准中予以体现,提高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针对属OTC的感冒药建立各组分通用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制订各类生化药品(如酶、多糖、肽及蛋白、核酸、多组分混合物等)的标准研究与标准制订的指导原则。

2-1 中国药典2015版及使用

2-1 中国药典2015版及使用

2015版《中国药典》内容结构——一、二、三部
一、二、三 部
2015版《中国药典》内容结构——四部
凡例
制剂通则
38个,如:片剂、颗粒剂通则检验方法来自240个,如重金属检查四部
指导原则
30个,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用 辅料
通则
标准物质与 试液试药
9类,如滴定液的配制
通则规定的内容
2015版《中国药典》内容结构——凡例
通则目次
1953年版 1963年版 1977年版 1985年版 1990年版 1995年版 2000年版 2005年版 2010年版 2015年版
2015版《中国药典》基本情况
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 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方制剂等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 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等 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笔画数:
(十一划…. 羟液维)
维生素C
1237页
正文品种
质量标准
2015版《中国药典》的使用
第二步:查阅凡例,明确标准中的共性问题
标准内容
本品含量范围为99.0%~101.0%。
凡例规定
2015版《中国药典》的使用
第三步:查阅通则,确定标准中的通用方法
2015版《中国药典》的使用
第四步:确定检验所需试液种类及配制方法
标准品与对照品
计量 05
04
检验方法和限度
03
精确度 06
项目与要求
02
试药、试液、指 07
示剂
01
名称与编排
凡例是对药典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共计:十二类三十八条
2015版《中国药典》的使用——查阅维生素C质量标准

5-《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张伟)

5-《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张伟)
现代分析技 术的应用进
一步扩大
药品的安 全性控制
增强
药典
收载 品种
2005年 版
2010年 版
2015年 版
1967 2271 2603
新增 品种
327 330 492
保留上 修订 不收载 版品种 品种 上版品种
1640 522
2
1941 1500
29
2110 415
28
药典名称
《美国药典》 34版
《英国药典》 2014版
《日本药典》 16版
《中国药典》 2015版
原料药 1315 1870 852 933
制剂 2303 1816 489 1670
总数 原料药/总数
3618
36.3%
3686
50.7%
1341
63.5%
2603
36.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品种名称 盐酸丁咯地尔 盐酸丁咯地尔片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 盐酸丁咯地尔胶囊 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 阿米三嗪萝巴新片
1930年,国民党政府卫生署参照英美药典编写了《中华药典》。目 前台湾地区药典仍叫《中华药典》,2013年出版第7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在卫生部成立药典委员会,开始组 织编纂药典。1953年版《中国药典》为新中国第一部药典,中药、 化药合为一部。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十部药典。
外审 内审 内外结合
药典委落实拟提高品种,安排起草单位,网站发布
起草单位对品种所有函,征集申报资料和样品


起草单位通过实验室工作完成标准起草,报药典委


药典委组织召开专家会审评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

我国药典是规范和标准化我国各类药品的权威性参考书,是指导医务人员、药师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指南。

2015年发布的我国药典明确了一系列药品的规范用法用量、适应症等临床用药须知,为临床医生和药师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用药指导。

以下将就我国药典2015版中的临床用药须知做出详细说明,以期对临床医生和药师的用药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儿童用药须知1. 儿童用药的特点儿童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体重和身高均较成人小,药物的代谢、吸收、分布等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用药需根据儿童的芳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调整。

2. 儿童用药原则(1)首选口服给药,儿童用药剂型应尽量选择口服液、颗粒剂等儿童适用的剂型;(2)合理计算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儿童体表面积或体重进行用药剂量的计算;(3)注意用药安全,避免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和家长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药品;(4)对于特殊用药需慎重,一些对儿童特别敏感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精神病药等,需特别谨慎使用。

3. 儿童常用药品用法用量我国药典2015版中明确了一些常用儿童药物的用法用量,例如退烧药布洛芬、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抗生素头孢噻肟均有详细的儿童用药须知,包括适应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

二、孕妇用药须知1. 孕妇用药的注意事项孕妇用药需特别谨慎,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甚至引发流产、先天畸形等严重后果。

对于孕妇用药需慎重考虑,必须在严格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孕妇常用药品避免使用一些药物在孕妇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如维生素A、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这些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择。

3. 孕期常见疾病用药指南孕期常见疾病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需要用药治疗,我国药典2015版明确了这些疾病在孕期的用药指南,包括禁忌药物、适宜药物、用药剂量等,对临床医生和孕妇用药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老年人用药须知1. 老年人用药的特点老年人由于生理退行性改变,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肾功能下降等特点,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需特别谨慎。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材的取样和鉴定通则【药品检验研究院】 ppt课件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材的取样和鉴定通则【药品检验研究院】  ppt课件
3、理化鉴别系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药材和饮片中所含某些化学
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包括一般鉴别、光谱及色谱鉴别等方法。 (1)如用荧光法鉴别,将供试品(包括断面、浸出物等)或经酸、碱 处理后,置紫外光灯下约10cm处观察所产生的荧光。除另有规定外,紫外 光灯的波长为365nm。
(2)如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取金属片或载玻片,置石棉网上,金属片
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4、聚合酶链反应鉴别法是指通过比较药材、饮片的DNA差异来鉴别药 材、饮片的方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三、供试品如已破碎或粉碎,除“性状”、“显微鉴别”项可不完全相同 外,其他各项应符合规定。 四、“性状”系指药材和饮片的形状、大小、表面(色泽与特征)、质 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及气味等特征。性状的观察方法主要用感官 来进行,如眼看(较细小的可借助于扩大镜或体视显微镜)、手摸、鼻闻 、口尝等方法。 1、形状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外形。 2、大小是指药材和饮片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薄,一般应测量 较多的供试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留样保存。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0212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
量测定”等。检定时注意下列有关的各项规定: 一、检验样品的取样应按药材和饮片取样法(通则0211)的规定进 行。 二、为了正确检验,必要时可用符合本版药典规定的相应标本作对 照。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

二、八个变化
1.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 准
2.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 素、以及中药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3.研究制定了人参、西洋参标准中增加有机氯等 农药残留的检查
4.对《中国药典》 收载的莲子等14味,易受黄曲 霉感染药材及饮片标准中增加“黄曲霉毒素” 检查项目,并制定相应的限度标准
全面提高和完善中药材(包括民族药)、中药饮片质量 标准,重点研究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野生与栽培药 材品质的特异性和常用中药材专属性检测方法,深入研 究并建立能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方法。
3.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逐 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 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 及和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 大作用。
编制目标
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
1.建立符合中药特点、能够从整体上有效 反映中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一稳定 等特征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
2.建立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逐 步做到每个品种都要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 数据,要有与活性直接相关的有效性控制 方法和专属的能反映整体特征的质量标准。
八个变化
5.建立了X单晶衍射的检测方法对滑石矿中可能伴生 的有害成分-石棉进行检查
6.完成了67个中成药薄层色谱检测中使用的展开剂 中毒性溶剂的替换(67个品种苯替换成甲苯)
7.取消紫河车药材饮片和含紫河车中药材品种的收 载
8.修订银杏叶提取物测定银杏酸的方法,质控能力 提升
(一)品种变化情况
1.品种遴选原则 1、覆盖临床各科并能满足临床的需要的品种。 2、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剂型与

中国药典2015年版抑菌效力检查法解读

中国药典2015年版抑菌效力检查法解读

中国药典2015年版抑菌效力检查法解读我国药典2015年版抑菌效力检查法解读1. 引言我国药典是我国用于规范药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法律文件,其中关于抑菌效力检查法的规定对药品抑菌效力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解读我国药典2015年版关于抑菌效力检查法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抑菌效力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2. 抑菌效力检查法的概述抑菌效力是指药品在规定条件下对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是评价药品杀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药典2015年版包含了对于抑菌效力的检查方法和标准,主要涉及了试验菌种的选择、培养基的配制、药品浓度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

3. 抑菌效力检查法的步骤我国药典2015年版对抑菌效力的检查方法包括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试验菌种的选择:根据药品的适用范围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试验菌种进行检测。

(2)培养基的配制:按照规定的配方和方法制备含有试验菌种的培养基。

(3)药品浓度的确定:确定药品的最小抑菌浓度,即在不同浓度下对试验菌种的抑菌效果。

(4)培养时间和条件:根据试验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培养。

(5)结果的判定:根据试验的结果判定药品的抑菌效力符合标准要求。

4. 抑菌效力检查法的标准我国药典2015年版对抑菌效力检查的标准包括了对于不同药品的抑菌效力的具体要求,主要从抑菌率、抑菌效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这些标准不仅明确了药品的抑菌效力要求,也为药品质量的检测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抑菌效力检查法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抑菌效力检测有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我国药典2015年版对于抑菌效力的检查方法和标准的详细规定,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药典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总结我国药典2015年版关于抑菌效力检查法的相关内容对于药品抑菌效力的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方法和标准,有助于规范药品质量标准,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得应用李峰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于2015年6月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颁布。

2015年版《中国药典》最大得变动之一就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并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第四部,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范,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得问题。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就是保证《中国药典》执行得重要基础,就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水平与特色得重要体现,也就是系统阐述药品检测技术、传播药典知识得良好教科书,对于强化药品监管手段,保障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先进检测技术应用与行业健康必将发挥积极得作用。

一、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内容包括凡例、通则与药用辅料。

药典通则涵盖了通用性要求、检验方法、指导原则以及试剂与标准物质等药品标准得共性要求,就是药典标准得基础,不但反映了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整体状况与药品检验技术水平;同时也对规范药品研究、生产、检验、加强药品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现就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整体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修订整体情况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将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制剂整合后共计38个,检测方法附录287个,其中新增通则28个 (检定方法通则27个、制剂通则1个),整合通则63个,修订通则 67 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指导原则共计30个,其中新增15个,修订10个。

辅料收载总数约270个品种,其中新增137 个,修订97个,不收载2个。

2、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主要特点2、1 整体提升质控水平《中国药典》凡例、通则、总论就是药典得重要组成部分,对药品标准得检测方法与限度进行总体规定,对药典以外得其她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通过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内容得全面增修订,全面完善了药典标准基本共性规定,从整体上提升对药品质量控制得要求,形成了以凡例为统领,通则为同类药品基本准则、各论作为基本要求得药典标准体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根据中医药特点, 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或成分
“妇必舒阴道泡腾片” 标准中,根据其“功能主治” 为“清热燥湿, 抗菌消炎,杀虫止痒” 的内容, 建立“苦参、 蛇床子” 的含量测定, 控制处方中与上述功能主治相关联的药味。
“便通胶囊” ,其“功能主治” 为健脾益肾, 润肠通便” 。处方中“ 白 术” 具有健脾的功能,“肉苁蓉” 滋阴益肾,“芦荟” 润肠通便, 据此,建立了“白术、 芦荟” 的薄层色谱鉴别和“肉苁蓉、 芦 荟” 的 HPLC 含量测定, 使得质量标准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特色,从有 效性方面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
新增品种各论 13 个, 其中包括预防类 4 个品种,治疗类 9 个品种
不收载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品种 6 个
四部:附录和药用辅料标准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 并 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 第四部
内容包括凡例、 通则和药用辅料
对提升药用辅料质量,特别是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 弥补我国药用辅料 标准短缺、 提高药用辅料监管能力、 推进药用辅料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3.标准注重中药质量控制的整体性, 采用指纹图谱 和特征图谱技术来尽可能地表达中药作为复杂体系 的特点
•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 一部) 在部分中成药、 中药材和中药提取物 质量标准中采用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技术来控制药品质量, 共在 29 个标准中新增加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控制要求。
• 沉香药材标准,采用特征图谱控制苯乙烯色酮类成分; • 心脑健胶囊和心脑健片的标准中, 建立了儿茶素类成分的特征图谱要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四部通用性附录整合后,除生物制品收载个性 通则外, 一部、 二部不再单独收载通则,对中药和生物制品的特殊性检 定方法通则予以单列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四部新增药用辅料品种 139 个,修订 95 个,收 载总数达 270 个
可供注射用辅料品种由 2010 年版得 2 个增加至 23 个,增加了聚乙二醇 300、 聚乙二醇 400、 聚山梨酯80、 活性炭等常用的可供注射用辅料标 准的制定
h
新版药典收录药品数量达5608个,比2010年 版药典新增1082个,覆盖基本药物目录和医 疗保险目录的大部分品种,更加适应临床用 药。
h
一部:中药 二部:化学药 三部:生物制品 四部:附录和药用辅 料标准
一部:中药
收载品种2598种 新增品种 440 个 修订品种 517 个
h
不收载品种7种
二部:化学药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二部: 共收载品种2603个 其中新增品种 492 个, 修订品种 415 个, 保留 2010年版《中国药典》 二部品种 2110 个
不收载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二部品种共 28 个: 因不良反应多而撤下的有 12 个,如酮康唑片和酮 康唑胶囊 因剂型不合理而撤下的有 12个,如醋酸可的松眼膏 因标准不完善需继续实验提高而撤下的有 4 个,如 色甘酸钠气雾剂
1.更加注重质量标准在安全性方面的控制, 进一步 h 提升药品标准安全性保障水平
对海洋药物如珍珠、 牡蛎、 蛤壳、 海带和昆布增加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 量要求;
人参、 西洋参增加了 16 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限量要求;
对易霉变的柏子仁、 莲子、 使君子、 槟榔、 麦芽、 肉豆蔻、 决明子、 远志、 薏苡仁、 大枣、 地龙、 蜈蚣、 水蛭、 全蝎 14 味中药材及其饮片增加黄曲霉毒 素的限度检查要求。
h
• 《中国药典》是为保证药品质量可控、确保人民 用药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药品法典。”是国家 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 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遵守 《中国药典》
2015版
2010版 2005版 2000版 1995版 1990版 1985版 1977版 1963版 1953版
总 《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全面满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体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用药的需要; 目 标 ( 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中药标准引领国际发展,

4.增加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别, 保证质量标准 的可控性
注重质量控制指标的专属性、 有效性, 由测定指标成分逐渐向测定活性 成分转变,由单一指标成分定性定量向有效成分、 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 转变。
采用液相-质谱串联技术, 建立了专属的肽类二级质谱特征图谱鉴别方法 ; 可有效区分阿胶、 黄明胶等不同胶类药材;
颠茄片和颠茄酊标准中, 建立了特征的 L-天仙子碱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 法, 同时增加特征谱图控制, 不再只以阿托品为指标控制质量,从而增 加了标准对质量控制的专属性,防止人为造假。
枣仁安神胶囊标准种建立了“丹参、 五味子” 的特征图谱要求,同时增 加丹参、 五味子、 酸枣仁的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从而增强标准的可 控性。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中,庆大霉素 C 组分项下仅规定了 4 种组分的相对比例,而未规定 4 组分在原料药中的含量;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在控制 4 组分相对比例的基础上, 增 加了 4 组分在原料药中的含量不得低于 50. 0% 的规定。
三部:生物制品
收 载 内 容 包 括 凡 例、 生 物 制的增修订情况汇总见表 1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
3

角 国家药品标准体系: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 度 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引导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优

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优质的药品 。
2015年版《中国药典》于
h
2015年6月5日正式发布(生效)
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h
• 化学药品活性成分的通用名称一般按照 INN 中文 名称命名
埃索美拉唑钠 还原型谷胱甘肽
艾司奥美拉唑钠 谷胱甘肽等
制剂一般遵循“活性成分 + 给药途径 + 剂型” 的原 则命名
药品的有效性控制进一步完善
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 硫 酸 庆 大 霉 素 系 以 庆 大 霉 素 C1、 C1a、 C2、 C2a 等组分为主的混合物的硫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