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15版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2015版

中国药典2015版

中国药典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已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67号公告发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BYCFDA 官网就实施《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有关事宜,CFDA公告如下:—、《中国药典》是药品研制、生产(进口)、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相关单位均应遵循的法定技术标准。

二、《中国药典》2015年版包括凡例、正文及通则,实施之日起,所有生产上市的药品标准(包括药品注册标准)应当执行本版药典的相关通用要求。

三、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品种,自实施之日起,原收载于历版药典、局(部)颁的同品种国家药品标准同时废止。

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品种项下未收载的制剂规格,其质量标准按本版《中国药典》同品种相关要求执行,规格项按原批准证明文件执行。

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不再收载的历版药典曾收载品种(因安全性、有效性等问题撤市的除外),新标准未颁布前,仍执行原药典标准,但应符合新版药典的通用要求。

四、药品注册标准中收载检验项目多于(包括异于)药典规定或质量指标严于药典要求的,应在执行药典要求的基础上,同时执行原注册标准的相应项目和指标。

因辅料及生产工艺等差异导致的检测项目差异,生产企业应基于科学、质量可控的原则开展研究,必要时申报药品补充申请。

药品注册标准收载检验项目少于药典规定或质量指标低于药典要求的,应执行药典规定。

五、《中国药典》2015年版发布之日(含当日)前已获批的药品应自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新版药典相应要求。

如涉及药品处方、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等变更的,应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在2015年12月1日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补充申请,审评审批期间仍可执行原标准,审批通过者执行新标准,审批不通过者应立即停产。

仅涉及明确检测项目、指标限度调整但不涉及药品处方、原辅材料来源、生产和工艺变更的,应在实施之日前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口药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2015版中国药典(新)

2015版中国药典(新)

凡例
原辅料
制剂中使用的辅料和生产中所用的原材料,其质量控制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质量控制规程”及 本版药典(二部和三部)的相关规定;
生产用培养基不得含有可能引起人体不良反应的物质,
生产过程使用的过滤介质,应为无石棉的介质
凡例
• 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 “2g” ,
氧化的有机物,按规定制备各自的标准溶液,在总有机碳 测定仪上分别测定相应的响应值,以考察所采用技术的氧 化能力和仪器的系统适用性。
• 采用每升含总有机碳低于0.10mg,电导率低
1.0us/cm(25℃)的高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总有机碳(TOC)限度为不得过0.5mg/L
,即≤500ppb。
中国药典2015版培训
2018年7月
中国药品标准体系
◇省级地方药品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药品标准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药品注册标准 国产药品YB、进口药品J
◇药品国家标准 中国药典、局(部)版标准
药典的定义
•药 典
系国家对所编纂制定的药品标准的统一 集成并对其中共性要求给予统一的规定。
• 室温(25℃),纯化水电导率限度为5.1 μS/cm,注射用
水电导率限度为1.3 μS/cm。
检测方法通则
总有机碳(TOC)测定法
• 检査制药用水中有机碳总量,用以间接控制水中的有机物
含量。制药用水中的有机物质一般来自水源、供水系统( 包括净化、贮存和输送系统)以及水系统中菌膜的生长。
• 通常采用蔗糖作为易氧化的有机物、1,4-对苯醌作为难
灭菌物品而言,绝对无菌既无法保证也无法用试验来证实。
• 一批物品的无菌特性只能相对的通过物品中活微生物的概

2015年版《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中国药典》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 2005、2010年版 现行中国药典为2010年版,2010.10.1—开—始20执15版行药典解析 1953年版:共一部,收载药品531种 1963-2000年版:分一、二两部
一部:中药材、饮片、 中药成方制剂等
二部:化学药品及其制 剂、药用辅料 2005、2010年版:分为一部、二部、三部;
《美国药典》 (USP) 《英国药典》 (BP) 《日本药局方》 (分JP类): 《欧洲药典》 (Ph.Eur.) 《国际药典》 (Ph.Int) 《北欧药典》 《亚洲药典》等
—— 2015版药典解析
我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h.P.)
—— 2015版药典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
2165 2139 132 131
2598 440 517 2603 492 415 270 137 97 137 13 108 1082 1134 316 43 67
不收 载品
种 7 28 2 6
-
43 -
2015版药典 特点二:
—— 2015版药典解析 -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2015版药典 特点八:
—— 2015版药典解析 - 有效性控制水平提升
• 增加对制剂有效性指标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机型特
点的研究,适当增加控制制剂有效性的指标,研究建立科学
合理的检测方法。 化 学 • 进行完善溶出度和释放度检查法,加强对现有常释口服固
体制剂 和缓控释制剂有效性的控制;加强肠溶制剂释放度 药
-新药典变化最多的一部
2015版药典 特点五:
—— 2015版药典解析
-药用辅料标准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的编码
String str1_4="C22-23";
System.out.println(str1_4);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
部是中国药典系列出版的2016年全国药品标准,是国家有关法规所规定的全部国家药品标准的准确、详细、系统及现行有效的法规性文件,《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共有71种国家药品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药品标准、特殊药品标准、抗菌素特殊药品标准、免疫颗粒剂标准、配制剂标准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
部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国家标准,严谨完善,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二是覆盖全面,保证了国家有效的药品监管;三是实施易行,以便监管机关间,便于行业内企业间,更好地推动药品质量管理;四是技术高效,充分发挥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服务;五是审核严谨,使每一批药品都能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六是提供影像及技术支持,使药品管理更加高效、实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草案)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年12月目录一、总纲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二、各部纲要 (10)⏹《中国药典》一部(中药上下卷)⏹《中国药典》二部(化学药)⏹《中国药典》三部(生物制品)⏹《中国药典》四部(附录与辅料)三、支撑工作 (26)⏹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建立药典信息资源平台,构建药品标准信息服务体系⏹加强药典工作管理总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按照《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编写,系统阐述《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部纲要,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及今后五年国家药品标准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科学监管理念,结合当前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医改的重大需求,以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和改革药品标准形成和淘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在药典标准中的应用,支持并保护先进生产工艺,促进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断优化、完善和提高国家药品标准,建立健全最严格的、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大幅提高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水平和《中国药典》的国际地位,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支撑药品科学监管、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建立严格的药品标准、维护公众健康的原则必须坚持把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作为药品标准工作的宗旨,在建立严格的药品质量标准进程中应恪守科学、先进、实用、规范,充分反映和体现本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切实保障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二)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鼓励药品质控技术自主创新,重点加大我国在药品标准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紧紧围绕科研为标准服务,标准为监管服务,监管为公众服务的思路,促进科学研究与标准工作的有效结合,提高我国药品标准中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积极实施保护药用资源,发展绿色药品战略目标,使我国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通过标准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我国药品的国际竞争力。

2015版中国药典电子版

2015版中国药典电子版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电子版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分为一、二、三、四部分。

从内容上看,共有2158种药材和汤剂(618种)、植物油和提取物(47种)、处方制剂和单剂(1493种)等,共2158种。

药典第二部共记载2271种。

《药典》第三部分共有生物制品137种,包括预防一级(48种)、治疗二级(78种)、体内诊断三级(4种)、体外诊断级(7种)。

药典4包含药用辅料(270),一般原则和指南(33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特点-新版《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药材和汤剂618种,植物油和提取物47种,处方药和单味制剂1493种,第二卷2603个品种。

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一、二卷2271篇共记载2165个品种。

-新版《中国药典》是自1953年第一版以来的第十版。

本版《药典》在保持药典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要求。

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经验,提高药典标准化水平,体现我国当前医学发展和检测技术水平,促进中药质量的提高,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继续在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我国医药工业健康发展、提高《中国药典》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说明:-本版《药典》是我国药品质量保证标准。

立足科学、先进、规范、权威,着力解决制约药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药品标准的质量控制水平,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客观反映了我国医药工业的现阶段水平,临床用药及检测技术。

对提高药品质量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中国药典》在世界上的积极影响。

-《中国药典》实施以来,历史药典以来记载的同类药品标准,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发布的新药认证标准,以及升级为国家标准的国家。

-未列入《中国药典》范畴的制剂规格,按《中国药典》中同类品种的有关要求执行,并按原批准文件执行。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

我国药典是规范和标准化我国各类药品的权威性参考书,是指导医务人员、药师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指南。

2015年发布的我国药典明确了一系列药品的规范用法用量、适应症等临床用药须知,为临床医生和药师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用药指导。

以下将就我国药典2015版中的临床用药须知做出详细说明,以期对临床医生和药师的用药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儿童用药须知1. 儿童用药的特点儿童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体重和身高均较成人小,药物的代谢、吸收、分布等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用药需根据儿童的芳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调整。

2. 儿童用药原则(1)首选口服给药,儿童用药剂型应尽量选择口服液、颗粒剂等儿童适用的剂型;(2)合理计算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儿童体表面积或体重进行用药剂量的计算;(3)注意用药安全,避免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和家长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药品;(4)对于特殊用药需慎重,一些对儿童特别敏感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精神病药等,需特别谨慎使用。

3. 儿童常用药品用法用量我国药典2015版中明确了一些常用儿童药物的用法用量,例如退烧药布洛芬、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抗生素头孢噻肟均有详细的儿童用药须知,包括适应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

二、孕妇用药须知1. 孕妇用药的注意事项孕妇用药需特别谨慎,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甚至引发流产、先天畸形等严重后果。

对于孕妇用药需慎重考虑,必须在严格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孕妇常用药品避免使用一些药物在孕妇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如维生素A、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这些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择。

3. 孕期常见疾病用药指南孕期常见疾病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需要用药治疗,我国药典2015版明确了这些疾病在孕期的用药指南,包括禁忌药物、适宜药物、用药剂量等,对临床医生和孕妇用药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老年人用药须知1. 老年人用药的特点老年人由于生理退行性改变,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肾功能下降等特点,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需特别谨慎。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

1.4.2供试品检查
• 供试液制备
– ⑵ 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
• 取供试品, 用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 缓冲液,或 pH7.2 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 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制备成 1:10 供试液。 分散力较差的供试品,可在稀释液中加入 表面活性剂如 0.1%的聚山梨酯 80,使供 试品分散均匀。若需要,调节供试液 pH 值至 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 试液进一步 10倍系列稀释。
1.3.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1. 供试液制备 2. 接种和稀释 3. 抗菌活性的去除与灭活 4. 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
– 平皿法 – 薄膜过滤法 – 最可能数法(MPN 法)
5. 结果判断
1.4 供试品检查
• 1.4.1检验量
–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
或cm²)。
–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 或
• 需氧菌总数是指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 总菌落数(包括真菌菌落数);
•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是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 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细菌菌落数)。
• 若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使霉菌 和酵母菌的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可 使用含抗生素(如氯霉素、庆大霉素)的沙氏葡 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如玫瑰红 钠琼脂培养基)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
1.4.2供试品检查
• 供试液制备
– ⑷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液的供试品
• 膜剂供试品 • 肠溶及结肠溶制剂供试品 • 气雾剂、喷雾剂供试品 • 贴膏剂供试品
1.4.2供试品检查
1. 平皿法
–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 – 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
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菌数测定,每 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 – 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 基平板在30~35℃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 培养基平板在20~25℃培养5 ~7天, 观察菌落 生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必要时 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7 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 。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 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 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 – 若同稀释级两个平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 则两个平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 倍或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2015年版药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2015年第105号)中规定,为符合2015年版药典而需进行补充申请的,应在2015年12月1日前进行申报,2015年12月1日后是否仍可提交相应补充申请?
答:对2015年版药典发布前已上市药品,生产企业应在2015年12月1日前完成原标准与新版药典相关要求的研究和比对,并应按公告要求进行相应的备案或补充申报。

2015年12月1日以后仍可以提交相应补充申请。

2.问:企业的注册标准已经对2010年版药典相关品种进行评估的,且2010年版与2015年版药典品种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无变化的,是否需要重新对产品进行评估?
答:虽然品种正文内容与2015年版药典品种规定无变化,但由于2015年版药典通用性要求,包括凡例、通则、制剂通则以及通用性检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增修订,因此,生产企业仍需针对2015年版药典通用性要求方面对本产品进行相应的评估。

3.问:关于药品执行标准的表述方式的问题。

答:对于注册标准不低于《中国药典》项目的制品,执行注册标准,其执行标准表示方式为:“执行药品注册标准且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

4.问:对于进口药品生产企业,能否使用注册代理公司出具的说明信来代替国外的声明信,进行备案或补充申请的申报?
答:原则上注册代理公司应出具持证商的声明信。

如使用说明信代替国外的声明信,应同时提供进口药品生产企业出具的委托注册代理公司办理该事项的委托书。

5.问:国家食药总局2015年第67号公告中规定,2015年版药典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如何界定产品的执行日期?
答:按是历版药典执行惯例要求,自2015年12月1日起生产或进口的药品应符合2015年版药典的相关规定。

6.问:按照实施公告要求提出备案或补充申请的品种,审评审批期间是否仍可执行原标准,期间若有进口再注册申请的是否可按原注册标准核发新证。

答:申请人应按105号实施公告第五款规定执行。

出现补充申请与再注册申请交叉情形者,建议补充申请与进口再注册合并审评,如2015年12月1日起前已提交补充申请,可在补充申请期间执行原标准的要求。

7.问:制剂中间体是否也需要按照制剂的药典标准进行提高?
答:生产企业根据需求,自行对制剂中间体的质量标准进行评估,确保其生产的制剂应符合2015版药典要求。

按批准文号管理的制剂中间体必须执行105号公告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