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画法
16种山石画法,非常齐全,初学者收藏练习!

16种山石画法,非常齐全,初学者收藏练习!山石是山水画最基本的内容,石是山的局部,山石的绘画,要经过勾、皴、擦、点、染等几个基本步骤或再增加提的程序。
勾是用中锋或侧锋画石块的轮廓,确定其形状,勾的线条可依石的特征灵活运用。
勾石的顺序是先左后右,小的石块可由两笔勾成,大的石块可由三笔或三笔以上勾成。
勾石的线条不能太简单,需有曲折、欹正的变化。
皴是依山石的纹理以各种线条或点画出石头的质感或立体感。
皴笔要简练,不宜过于密集,否则笔法就显示不出来,墨色也容易呆腻。
擦是用干枯的笔肚依据山石的阴阳起伏稍加轻擦。
擦是皴的一种补充,使山石的造型更具整体感和立体感。
一般先皴后擦,也可以边皴边擦。
染是以淡墨大笔湿画石之暗面,依据原有的明暗加以渲染,使造型显出立体感,调节石与石之间的空间感。
点是用浓墨或焦墨点出山石上的苔点或苔草。
画完之后,若觉得黑色不足,可用浓墨或焦墨依原用的勾皴再提一次;提的线条并非依样重描,而要略相错开。
先以较淡的墨勾或皴,后以浓墨提,且提后较为浑厚,富有变化。
山石绘画的基本步骤步骤01:用中锋勾出山石轮廓,注意线条干、湿、浓、淡的变化。
↓↓↓步骤02:在暗部的轮廓内加皴,加强山石的立体感。
↓↓↓步骤03:在皴的缝隙间加皴,加强山石的质感。
↓↓↓步骤04:在皴擦间用淡墨渲染暗部,要多用水分。
↓↓↓步骤05:用焦墨加点苔或苔草。
↓↓↓步骤06:最后用淡墨加少量藤黄渲染出山石的颜色。
对不满意的地方或勾、或皴、或点、或染,直至完成。
斧劈皴画石法斧劈皴的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梭角分明的岩石。
斧劈皴源于五代卫贤,盛行于唐宋,南宋的山水画家以斧劈皴用于水墨山水,加生了披染,出现水墨苍劲的风格。
画斧劈皴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然后以侧锋横刮出皱纹,再用淡墨渲染。
斧劈皴分为大斧劈和小斧劈。
大斧劈皴画石法大斧劈是一种偏锋直笔皴,起笔较重,直势皴出。
大斧皴笔势宽阔,清晰简洁,适宜表现大块面的山石。
9-12岁 《中国山水画之山石画法》-美术课件

国画画山石时,勾出轮廓后,再用淡
干墨侧笔而画,叫做皴。 皴是中国山水画技法之一,即用干、湿不
同的笔墨画出树、石、山体的纹理,增强其质感。 唐以前,山水画中的石头无皴,到了唐代后
期至五代,山石才出现了皴法有了皴法,山石就有了立体感、体积感、重量 感和质感。在千百年的积累下,皴的技法复杂,名目繁多,如大、小斧劈皴, 刮铁皴、折带皴、雨皴、牛毛皴,大、小披麻皴等,皴法的变革往往是新的 山水画风诞生的契机。
注意虚实疏密关系。画时可以皴擦兼用,先以干笔作皴擦,以求骨力,逐渐过渡 到湿笔,注意体现“干湿球风,润含春雨”的效果。
披麻皴法易用积墨法,先从淡墨画起,可改可救,次笔增添。可得到浓淡适 宜的的效果,由苍茫浑厚之感。
披 麻 皴
斧劈类皴法分为大斧劈和小斧劈,利用劈斧皴要以方折挺劲
之笔出之触,但不能妄生圭角,要以方笔之侧锋,根据山石的形态结构, 爽快地“劈”过去,不易重叠,或直劈或横劈,要恰到好处。斧劈皴法 笔触多呈三角形,笔中含墨要饱和,下笔要用力,速度要快,才能得到 峻爽之效。通常用以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石纹断裂的高耸 山岩,多用大斧劈皴法来表现;侧面悬崖、石纹细碎则宜用小斧劈皴。
披麻皴中,笔线条长的称为长披麻皴;
短的为短披麻皴;线条更短的被称为豆瓣皴或雨点 皴;线条硬挺而作不规则的交叉时则称为乱柴皴; 线条松而屈居者,叫解索皴。还有荷叶、乱麻、折 带等皴法大致都是从披麻皴派生来的。因此披麻皴 被视为画山石的基本功来训练,可得到举一反三的 效果。
披麻皴法用笔要干要毛,线条要求流畅活泼,松而不散,同时还要
这是由于各地山石不同的地质情况,形成了上是不同的地质和地貌,在 画法的表现上也产生了较多的皴法。这些都是历代山水画家从客观事物中体 验得来的。
国画山石的画法跟技法

国画山石的画法跟技法我有个朋友叫阿强,这人对国画那可是痴迷得很,尤其是国画里山石的画法,颇有研究。
有一天,我去他家玩,正赶上他在画一幅山水画,那画纸上刚起了个山石的轮廓。
我凑过去好奇地问:“阿强,你这山石咋画得这么有模有样的?快给我讲讲。
”阿强放下笔,笑着说:“这国画里的山石啊,可不是随便画的,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一样,得先把轮廓勾勒好。
你看这线条,得有粗有细,有浓有淡。
就像山有棱有角,还有些地方比较平缓。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那线条画得像蚯蚓一样歪歪扭扭。
”这时候,阿强的国画老师李老走了进来。
看到我们在讨论,就说:“画山石啊,轮廓勾勒很重要,但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皴法了。
皴法就像是给山石穿上不同的衣服,有斧劈皴、披麻皴等等。
”我疑惑地问:“这皴法为啥有这么多花样啊?”李老耐心地解释:“你想啊,不同的山石质地不一样。
像那种陡峭坚硬的山石,就适合用斧劈皴,就像用斧头劈砍出来的痕迹,方方正正,很有力量感。
我曾经去黄山写生,看到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岩石裸露,表面比较光滑,用斧劈皴来表现就特别合适。
我在山上找了个好位置,支起画架,一笔一笔地描绘。
那时候,太阳晒得我满头大汗,但我完全沉浸在创作中。
旁边有个游客看了我的画,惊叹道:‘这画出来的山怎么就跟真的一样,连石头的纹理都那么逼真。
’”阿强接着说:“那披麻皴呢?”李老说:“披麻皴就比较适合表现那些土质的、纹理比较细腻的山。
就像山坡上的土坡,一道道的纹理就像披散的麻线。
我记得有一次在乡村采风,看到远处的小山丘,长满了青草,在阳光的照耀下,那山丘的纹理若隐若现。
我就用披麻皴来画,先用淡墨轻轻地勾勒出大致的纹理,然后再慢慢加重墨色,让它有层次感。
画的时候,还得注意线条的疏密,不能太密,像一团乱麻,也不能太疏,不然就看不出山石的纹理了。
”我又问:“那画完皴法就完了吗?”阿强笑了笑说:“还早着呢。
接下来得染墨上色了。
这就像给山石化妆,让它更有立体感。
一般是先用淡墨染,把山石的明暗关系表现出来。
孙其峰示范石头画法,很详细!(1)

孙其峰示范石头画法,很详细!(1)
关于转折与搭转者圆无棱角,折者方笔见棱见角。
搭多为人所忽,可见稿中所示。
第一道墨干后,其不足之处再以干笔提醒一二,意足即可。
点染与散锋皴结合画石法。
人多知转折而不知用搭。
积墨画石法左重右轻,左紧右松,亦形成反差之重要方法。
散锋画石竹叶与石头重叠处石要松,画笔须简。
设色可平涂,亦可浓淡间施。
点染与勾皴结合画石法勾笔要有分有合,时里时外,力求变化。
破色画石法。
先以大笔散锋写出大形,趁湿用重置勾皴,或浓或淡,或粗或细,信手任意,以自然为主。
这是勾皴兼戳点的画石法,贵在各种笔法结合得自然。
以勾为主,兼以少量皴擦的画石法,轮廓要注意转折变化,尤其要注意用搭(见有○处)。
勾勒与点染画石法
侧锋方笔画石法
点染兼勾皴画石法
擦笔画石法用擦笔须与渴墨结合方可称意。
(未完待续)。
石头画制作方法步骤

石头画制作方法步骤石头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利用自然界的石头来表达创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制作石头画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材料,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以详细的步骤介绍石头画的制作方法。
步骤一: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块合适大小的石头。
石头可以是任何形状和大小,但最好选择有平滑表面的石头,这样会更容易画出细节。
另外,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绘画工具,比如石头颜料、颜料刷和细密的画笔等。
步骤二:选择主题和规划设计在开始绘画之前,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主题或者故事来表达。
可以是大自然景观、动物、人物或者抽象的形象等等。
然后,在脑海中规划设计石头画的构图和布局。
可以通过草图或者素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展示我们的创意。
步骤三:清洁和抛光石头在进行绘画之前,我们需要先清洁和抛光石头的表面。
首先,用水和肥皂清洗石头,以去除污垢和灰尘。
然后,用细砂纸或砂砾轻轻地打磨石头的表面,使其变得更加光滑和平坦。
这样可以确保画上去的颜料更加均匀和持久。
步骤四:绘制草图在石头上绘制草图是一个很好的先行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布局石头画。
可以用铅笔或者蜡笔轻轻地在石头上画出整体的形状和轮廓。
这可以作为我们后续工作的指导,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判断和调整细节。
步骤五:深化轮廓和细节当我们满意草图后,可以用石头颜料和细密的画笔深化轮廓和细节。
可以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调色板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饱和度。
需要注意的是,石头颜料需要较长时间来干燥,所以在上色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并避免颜料晕染和混合。
步骤六:添加细节和纹理一旦轮廓和基本颜色完成,我们可以继续添加细节和纹理,来丰富石头画的表现力。
可以用细密的画笔或绘画刷来勾勒出更多的细节,如阴影、纹路和质感等等。
这可以使石头画看起来更加逼真和生动。
步骤七:修饰和装饰在绘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考虑一些修饰和装饰,来增加石头画的细节和独特性。
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如珠子、丝绒、羽毛等来点缀我们的作品。
宋代石头画法步骤

宋代石头画法的步骤如下:
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在山石大的纹路基础上添加小的皴点。
继续加皴笔,注意根据山石的体面关系,安排皴点的疏密关系和墨色浓淡。
用淡墨罩染,待墨色干至七成的时候,进行复皴。
需要强调的位置可以加以提笔。
在完成皴笔的基础上用干、松的侧锋笔触在石块的凹面予以轻擦,注意不要与第一遍用笔重合,将笔意略微错落开来。
这样可以调和皴笔,加强体感。
注意不能擦腻。
依照上述步骤,继续加深明暗关系。
在前一遍干透的基础上,进行多次皴擦,注意积墨时要避免腻和粘滞的问题。
用淡墨烘出凸面,高处少染或不染,石头的阴暗面处要多染,墨法色要淡于皴擦的墨法。
一遍不够可以二、三遍再染,进一步加强石块的体感。
烘染的墨必须淡于皴笔墨色,不然必僵。
上色,浅绎上色法主要以花青和赭石为主,石头下方背阴面花青加墨,向阳面赭石调水即可加苔点,表示石块上苔草之类的植物。
点要经心,使山石能锦上添花。
上色应淡,一般是一次完成。
完成以上步骤后,宋代的石头画法就基本完成了。
工笔画中石头的画法教程

工笔画中石头的画法教程
石头本是山水画中必有的,主要是铖擦来画,一般多用侧锋用笔,以干、湿、浓、淡、飞白等多种笔调变化来表现山石和树木的纹理,效果苍厚见笔,工笔画中的枝杆坡石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表现。
但是在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表现对象的结构、生长规律灵活用笔,笔中的墨色不要调的太均匀,水分要少些,这样墨色不单调,有变化、有韵味。
李老师也讲过画石头,也有部分牡丹作品有石头,大家都可以借鉴观摩。
我顺便扫描了一些白描有石头背衬的作品,供大家学习,参考。
画石头课件ppt

实践练习
练习步骤
首先,挑选一块具有特色的石头,观 察其形状、纹理和颜色。然后,使用 画笔和颜料,参照石头的特点进行绘 画。练习过程中,注意细节的刻画和 整体感的把握。
练习指导
在实践练习中,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 观察石头,如何选择合适的画笔和颜 料,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石 头的特点。同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提高绘画技能。
画石头课件
目 录
• 画石头简介 • 画石头的步骤与技巧 • 画石头的实践与创作 • 画石头的拓展与提高 • 总结与展望
01
画石头简介
画石头的历史背景
古代时期
画石头艺术起源于古代,作为祭 祀、装饰和象征用途。
近代发展
随着艺术和文化的演变,画石头 艺术逐渐发展并受到更多关注。
画石头的文化意义
传统与习俗
画石头常被视为传统和习俗的载体,反映了特定地区或民族 的文化特色。
艺术与情感
画石头作品不仅是艺术表现,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画石头的技巧与风格
技巧分类
根据不同的技巧和风格,画石头可以 分为具象、抽象、写实和印象派等类 型。
个人风格
每位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 画石头作品展现其艺术特点和审美取 向。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画石头的学习经验
01
学习内容
在画石头课件的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如何运用不同的笔触和色彩来表
现石头的纹理和质感。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构图和布局来营造画
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02
学习技巧
我发现通过临摹现实中的石头和观察他人的作品,能够更好地理解石头
的形态和特点。此外,多加练习也是提高绘画技巧的关键,只有不断地
炭笔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石头的画法,我能初步掌握画石头的 表现技巧,并能了解石头组合的基本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自己在学画石头及组 合中存在的疑惑。 3.我能够欣赏优秀画家的山水画作品,并从中感 受出山石之美。
自学指导 1.石分三面是什么意思? 2.山石的组合规律有哪些?
石头的绘画步骤:
一、勾
二、皴
三、擦
四、点
五、染
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有关石 头的知识,完成一幅石头作品。 要求:画出石头的体积感。
石分三面
画石是画山的基础,因此从画石头 开始。一个立方体有六个面,但是人们 一般只看得到三个面,而山的形状不规 则,凹凸不平,是个多面体,所以能在 三个面中看到许多小面,看起来就丰富 具立体感。
● 石分三面,表现 体积。 ● 轮廓左右要有浓 淡之分,表现阴阳 向背。
● 石的组合要大小相间、 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