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4-1画组合体三视图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三视图一、引言机械制图是一种图形化表达机械构件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的方法。
在机械制图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通过组合体的三视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组合体的整体形状和结构,有助于设计、制造和装配工艺的进行。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图组合体的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二、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概念组合体是由多个部件或构件组装而成的机械装置。
组合体的三视图指的是以组合体为对象,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绘制的三个视图,即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主视图是组合体的正面视图,俯视图是从上方俯视的视图,侧视图是从侧面看的视图。
通过这三个视图,可以全面地了解组合体的形状和尺寸。
三、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绘制方法1. 绘制主视图绘制主视图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影面,一般选择组合体的最大外形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影面。
先绘制组合体的主视图的主投影线,即组合体的外轮廓线。
然后根据投影线的方向和组合体的形状,确定主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
最后在主视图上绘制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和加工要求。
2. 绘制俯视图绘制俯视图时,将组合体置于平面上,从上方沿垂直方向观察。
先确定组合体在俯视图中的位置和外形,然后绘制投影线,即组合体的外轮廓线。
最后在俯视图上绘制尺寸、标注和加工要求。
3. 绘制侧视图绘制侧视图时,将组合体转到侧面,从侧面观察。
先确定侧视图中组合体的位置和外形,然后绘制投影线,即组合体的外轮廓线。
最后在侧视图上绘制尺寸、标注和加工要求。
四、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注意事项在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视图之间要按照约定的位置关系进行布置,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下方,侧视图在右侧。
2.视图之间应该有充分的间距,便于观察和绘制标注。
3.绘制尺寸和标注时,要注意统一使用标准符号和加工要求。
4.在组合体的主视图中,应该绘制整个组合体的尺寸和标注,并用箭头指向各个部件。
5.绘制视图时要注意比例和准确性,尺寸要与实际相符。
五、总结组合体的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可以全面了解组合体的形状和尺寸。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三视图

11
20
40
24
9
14
8
44
3. 定位尺寸
6 44
24 31
24 8
40
9 11
31
4. 总体尺寸
14
14 6
52 44
总体尺寸
11
8
8
14
7
13
11
ø13
ø8
7
13
15
16
ø15
14 12
ø13
ø15
15
16
(12)
5
ø8
10
13
15
ø15
四、总体尺寸
要标注总体尺寸的图例 不直接标注总体尺寸的图例
§2-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二、尺寸分类和尺寸基准 三、基本形体尺寸注法 四、总体尺寸注法 五、截割体、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六、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七、标注尺寸举例
一、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 尺寸标注要完整,要能完全确定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 遗漏,不重复。 2. 尺寸标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即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机 械制图》(GB4458.4-84)的规定。 3. 尺寸标注要合理,安排要清晰。
例1:
B″
A′ B′
C′
D′
A″
D″
C″
B A
D C
例2:
例3:
D′
E′ B′
E″
B″
D″
A′ C′
E D
B
C
A
A″ C″
例4:
A′
B′
C′ D′
B A
B″ A″
C″
D″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布置视图时,应根据各视图每个方向的最大尺寸,考虑视图间 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间隔,要注意布图均匀合理。
视图确定后,可以先在图上绘制出确定各视图位置的基准线, 这样的基准线有:底面的积聚直线、大端面的积聚直线、对称图形 的中心线(对称平面位置)或回转体的轴线、对称中心线。
当两组成部分的表面不平齐时,中间应有线隔开。如图4-2b所示, 上下两形体的相应表面没有对齐,不在同一平面内,主、左视图中应 画出两表面的分界线。
(a)
(b)
图4-2 两形体表面平齐与不平齐
(2)相交 当两组成部分的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如 图4-3 所示,底板的前后平面分别与圆柱面相交,相交处产 生交线,则主视图中应画出交线的投影。
最常见的形式。如图4-1c所示的轴承座。 需要注意的是:组合体是一个整体,组合形式是我们分
析组合体的方法,而不是它形成的方法。
2.表面连接关系
组合体上相邻两表面的连接关系可分三种情况:平齐与不平齐、相 交、相切。 (1)平齐与不平齐
当两组成部分的表面平齐(即共面)时,两表面之间不应画分界线。 如图 4-2a所示,上下两形体的相应表面平齐连成一个平面,结合出没 有分界线,因而主视图上箭头所指之处不应画线。
图4-3 两形体表面相交 图4-4 两形体表面相切
(3)相切
当两组成部分的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一般不画出分界线。如图 4-4 所示。底板的前后平面分别与圆柱面相切,相切时面与面之间是 光滑的过渡。但在特殊情况下,当两圆柱面的公切面垂直与投影面时, 应画出相切的素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也就是画出了两面的分界线。 如图4-5所示。
3)视图中的虚线最少。 具体的做法是:先将图4-7a所示的组合体按自然位置
《机械制图》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特征面
特征面
15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1)柱体的形成
叠加而成的柱体
16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1)柱体的形成
切割而成柱体
17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1)柱体的形成
特征面拉伸成柱体
18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21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1:画组合体三视图
虚拟 轴承座(视图)
22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2:画组合体三视图
虚拟 组合体(叠加)
23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3:画切割体的三视图
虚拟 切割体1(视图)
24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4:画切割体的三视图
虚拟 切割体2(视图)
25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5:画物体的三视图
虚拟 切割体3(视图)
26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三、物体的尺寸标注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完整、清晰。
正确
完整
是指标注的尺寸要符合国 家标准中有关尺寸标注的
规定;尺寸数字准确
是指标注的尺寸能完全确 定物体形状和大小。尺寸 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机械制图
MECHANICAL DRAWING
总 目 录 TOTAL CONTENTS
项目一 手工绘图规范和基本技能 1 项目二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2
项目三 识读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3 项目四 绘制轴测图 4
项目五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5 项目六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法 6
机械制图 项目5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项目概述
组合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按一定的方式 所组成类似机件的形体,它的结构复杂程度接近零件。
因此,组合体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从 投影理论过渡到识读机械图样的桥梁。掌握组合体的绘 制和识读,能够为识读零件图样打好基础。
一、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5.检查、描深,完成全图
注意:确认正确无误后,按照标准线型描深图线。描深时应注意全图线型 保持一致,切忌选用过粗的实线而影响图形的美观。
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尺寸标注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性 标注尺寸数值应正确无误,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完整性 尺寸必须注写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3)清晰性 尺寸的布置要整齐、清晰、美观,便于看图。
形体分析:相邻表面A、B两处相交 视图分析:相交处画交线投影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描述
按图示位置绘制支座的 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知识链接
按图示位置绘制支座的 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一、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形体分析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知识链接
一、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的 物体称为组合体。
形体分析法是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 基本形体,分析它们的结构形状、组合方式 和相对位置,分析形体间相邻表面的连接关 系,从而清楚了组合体的结构形状。这种将 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简单的几何体进行分析 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机械制图——画组合体零件三视图

组合体零件三视图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机 械设计、制造、
维修等领域
发展趋势:数 字化、智能化、
自动化
技术进步:三 维建模、虚拟 现实等技术的
应用
挑战与机遇: 提高效率、降 低成本、提高
产品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确定组合体零 件的三视图位 置关系
画出组合体零 件的主视图
画出组合体零 件的俯视图
画出组合体零 件的左视图
检查三视图是 否正确并进行 修改和完善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的位置:在视图的适当位置便于阅读和理解 尺寸标注的格式:采用国家标准如GB/T 14691-2008 尺寸标注的内容: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直径、半径等 尺寸标注的精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
机械制图——画组合 体零件三视图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组合体零件三 视图的识读
02
机械制图基础 知识
05
组合体零件三 视图的绘制实 例
03
组合体零件三 视图的画法
06
组合体零件三 视图的绘制技 巧与提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投影法分类
正投影法:将物体 投影到与视线垂直 的平面上得到物体 的正面、侧面和顶 面视图
04
组合体零件三视图的识 读
读图的基本要领
识别尺寸:注意尺寸标注的 位置和含义如长度、宽度、 高度等
观察视图:了解视图的种类 和特点如主视图、俯视图、 左视图等
分析结构:分析零件的结构 和组成如螺纹、键槽、孔等
理解技术要求:理解图纸中 的技术要求如公差、表面粗
机械制图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17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2徒手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1.
R13
Φ 60 通孔 至底面27
第18页
12
5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2徒手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12
1.
Φ 26 Φ 14 27
R13
答案
12
25 60
18 24 40
第18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2徒手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第20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2. 分析组合体的不同形状,补画出主视图中的漏线 答案
第20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3. 补画出主、左视图中的漏线 答案
第20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1. 答案
D
第19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2. 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并在俯视图、主视图、左 视图中分别用a、a´、a"指出平面A。 答案
a´
a"
A
a
第19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3. 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并在俯视图、主视图、左 视图中分别用a、a´、a"指出平面A。
4. 补画出主、左视图中的漏线 答案
第20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5. 补画出主、左视图中的漏线 答案
第20页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1. 根据给出的两个视图,想出空间形状,补画第三 视图。 答案
《机械制图》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选择原则: 1)安放平稳; 2)反映形状特征及其相对位置; 3)其余视图虚线少。
B C
D A
综合考虑,选择A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6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3.选比例、定图幅
视图尽量选择1:1的比例,根据 物体三个视图所占面积,视图间标 注尺寸的位置、间距,标题栏所占 位置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机械制图
MECHANICAL DRAWING
目录
CONTENTS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以轴承座为例绘制三视图
3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
组成 位置关系 相邻表面连接方式
4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
该轴承座可以分解成四 部分。
支撑板
底板
圆筒 肋板
5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2.选择主视图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步骤
1、形体分析 2、选择主视图 3、选择比例、定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5、画底稿 6、检查、描深 7、标注尺寸 8、填写标题栏
2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练习
画下面组合体的三视图,尺寸自定。
23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looking
2 6
圆筒的转向轮 廓线在支撑板 内,不再画线
2 13 13
16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画底稿
1)画底板 2)画圆筒 3)画支撑板 4)画肋板
17
圆筒的转向轮 廓线已在肋板 内,不再画线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画底稿
1)画底板 2)画圆筒 3)画支撑板 4)画肋板
18
支撑板与肋板结合面 已融在组合体内,不 再画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课件
画组合体三视图 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看成是由若干个 基本体组合而成的。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基本体组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体的类型 组合体的类型有叠 加、切割、综合三种。
.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组合体中的基本形体经过叠加、切割或穿孔后 ,相邻表面之间可能形成共面、不共面、相切、 相交四种特殊关系。 1).共面——无线 在共面处不应有邻接表 面的分界线。 2)、不共面——有线 邻接表面不共面时, 有线隔开。
相切——无线 (图a)切线的投影不画。 相切处画线是错误的(图4b)。
a 正确
b 错误
C
相交——有线 如图C所示 两形体表 面相交,相交处必须画出交线。
例1: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
例2 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
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
例3
17 – 1(5)
返回
答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 1(6)
返回
答案
同步习题集练习 画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