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的、地、得”
“的、地、得”的区别与应用

例如:看了这场电影,她 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区分词组中的主和次
打个比方:如果说洋娃娃的身体是 “主”,而洋娃娃身上穿戴的,如:发 卡、衣服、围巾、鞋子等装饰品起修饰 美化作用,则是“次”。
美丽的花朵
碧绿的树叶 →
(修饰限制的词)+的+(中心词)
认真地上课 大声地朗读
(次)+的+(主)
三个“de”的主要区别:
(修饰限制的词)+的+(中心词) → (修饰限制的词)+地+(中心词)→ (中心词)+得+(补充说明的词)→ (主)+得+(次) (次)+的+(主)
→“得”前主后次 → “的”前次后主(名)
(次)+地+(主)
→“地”前次后主(动)
一、看主次把“得”与“的”“地”区分开
感动 得流泪 美丽的花朵
“的、地、得”的区别
(主)+得+(次) (次)+的+(主) (次)+地+(主)
→“得”前主后次 → “的”前次后主(名) →“地”前次后主(动)
(修饰限制的词)+地+(中心词)
感动得流泪 跑得很快
→ (次)+地+(主)
(中心词)+得+(补充说明的词)→ (主)+得+(次)
三个“de”的主要区别:
(修饰限制的词)+地+(中心词) (中心词)+得+(补充说明的词) 主要区别: “的”和“地” 前次后主, 因此,一般情况下,“的” “得”前主后次。 和“地”字前面的词语要去掉,“得”字后面 的词语要去掉。
的、地、得

“的、地、得”别放错地方
“的、地、得”它们都读“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为了区分三者,我们把“的”叫“白勺的”,把“地”叫“提土地”,把“得”叫“双人得”。
为了避免出错,下面是三者的区分:
一、“的”用在名词前。
比如,“愤怒的小鸟”,“小鸟”是名词,“愤怒”是形容词,“愤怒”是用来形容“小鸟”的:什么样的小鸟?是愤怒的小鸟。
这里就要用“的”来连接。
再比如:“疯狂的石头”、“闪闪的星星”、“湛蓝的天空”等。
二、“地”用在动词前。
比如,“认真地读书”,“读书”是动词,“认真”是形容词,用来修饰读书:怎么样读书?认真地读书。
这里就要用“地”来连接。
再比如:“愉快地学习”、“目不转睛地看着”、“渐渐地消失了”等。
三、“得”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后面。
比如:“拿得起来”,“拿”是动词,结果怎样——拿得起来。
还有“红得发紫”,“红”是形容词,红得怎么样——红得发紫。
这里都要用“得”来连接。
再比如:“跑得气喘吁吁”、“写得龙飞凤舞”、“哭得呼天抢地”等。
最后,总结一个顺口溜,帮助大家记住三者的用法:名词前面“白勺”跳,动词跟着“提土”跑;“双人”前面是动词,形容词也来凑热闹;遇到“的、地、得”不要慌,分清词性最重要。
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及区别

的、地、得是我们写作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汉字,口语交流中我们不用区分这三者的用法和区别,但是在语文基础知识考察以及写作当中我们就一定要注意这三者的用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它们的区别以及用法,欢迎大家阅读。
用法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
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
当作助词都读“de”。
说明
1、在句子中,用在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的,要用白勺“的”字。
如:我爱勤劳的妈妈。
句中的“妈妈”、“景物”都是名词,前面应该用“的”字。
2、在句子中,用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前面的,要用土也“地”字。
如:他积极地回答问题。
句中的“回答”、“下”都是动词,前面应该用“地”字。
3、在句子中,用在动词后面的多数要用双人“得”字。
如:地被扫得很干净。
句中的“扫”、“笑”都是动词,后面要用“得”字。
“得”字后面的词语补充说明了前面动作的效果如何(地扫得怎么样?地扫得很干净)。
举例
“的”
奔腾的骏马、洁白的羊群、绿绿的草原、皎洁的月光、当头的烈日
“地”
认真地看、仔细地瞧、飞快地跑、快速地奔跑、努力地学习
“得”
洗得干净、刷得干净、摆得整齐、写得漂亮、玩得开心。
“的”“地”“得”的用法区别

“的”“地”“得”的用法区别的”、“地”、“得”的用法区别本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常识,但在使用中也最容易发生混淆,再加上一段时间里,中学课本中曾将这三个词的用法统一为“的”,因此造成了很多人对它们的用法含混不清进而乱用一通的现象。
结合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
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
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的、地、得”用法区别

“的、地、得”用法区别01“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③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02例句分析,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03“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的区分

的地得的区分“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总结:的+名词;地+动词;动词+得+形容词。
动作后双人旁,动作前提土旁,一动不动白字旁。
顺口溜中的“一动不动”就是指“的”的前面和后面都不是表示动作的可爱(的)小鸟雪白( 的)梨花清清(的)河水认真(地)写字大声( 地)读书专心( 地)听讲跑(得)很快跳( 得)很远说( 得)响亮在这方面许多老师创造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们不讲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而是具体地告诉学生,表示动作的词语,比方“说”“跑”,前面用“地”;表示一件东西或者人的词语,比方“书包”“小明”,前面用“的”;表示一个动作、一种状态进行的程度,比方“高兴”,高兴成什么样呢?高兴得跳起来;“笑”,笑成什么样呢?笑得直不起腰来。
那么,在这个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后面就用“得”。
这样,在遇到不知道该用“的、地、得”哪个词的时候,就想一想,这个字的前后各是什么。
还有的老师让学生记住:〔什么〕的〔东西〕,〔怎么〕地〔做什么〕,〔做〕得〔怎么样〕,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的、地、得”的用法“的”用在描述或限制人物、事物时,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
如:“漂亮的衣服”;“辽阔的土地”;“高大的山脉”。
“地”用在描述或限制一种运动性质、状态时,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
如:“飞快地跑”;“匆匆地离开”;“慢慢地移动”。
“得”用在说明动作的情况或结果的程度时,说明的词语与被说明的词语之间。
的地得的区分

LEARN FROM THIS MOMENT
我会认
“得”:左边两人双人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怕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细,参天大树长得粗。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 灿()花园。他兴奋()东瞧瞧,西看看, 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 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的”“地”“得” 区分
曾亚
我会认 “的”: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的、地、得”用法区别

斩钉截铁地说
总结:“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3
“得”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 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 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 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走得很快 踩得稀烂 疼得直叫唤 瘦得皮包骨头 红得发紫 理解得十分深刻
用“得”的两种特殊情况
01
02
如果“de”的后面是 “很、真、太”等这 些词,一般用“得”。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 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 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 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
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小试牛刀
气(得)双脚直跳
乐(得 )合不拢嘴 鲜艳( 的)红旗 用力(地)踢 一次又一次(地)握手 动听(的)歌声 大(得 )很
小试牛刀
惊讶(得)目瞪口呆 著名(的)诗人 热闹(的)学校 沙沙(地)直响
陈述“哭了”, “激动”是对 哭的样子的修 饰。
小朋友,现在你会了吗?
小试牛刀
扫( 得)真干净 从容不迫(地)申述 笑( 得)多甜啊
例句分析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 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 的 + 名词。
例句分析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 地 )点头微笑。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 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 地 + 动词。
“的、地、得” 用法区分
1
“的”
初识“的”
敬爱的总理 戴帽子的男孩 鸟的天堂 有趣的情节 可疑的情况 他的妈妈 谁的橡皮
慈祥的老人 珍贵的教科书 伟大的祖国 优雅的环境 团结友爱的集体 可爱的花儿 清清的河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地
)春天。
• 小莉莉伤心(
• 弟弟已经长(
)哭了。
)很高了。
得
•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彤彤的话改为: 今天早上,我戴上漂亮的新发夹,高高兴兴地去 学校,同学们见了都说这发夹长得真好看!
随堂一练:“的、地、得”你要谁?
• 我热爱美丽(
区分“的、地、得”
三只小猪:的、地、得(1)
的
我是老三,两个哥哥都比我大。
爸爸经常把我举到头顶,当成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丽的小毡( zhān )帽。 妈妈却说我是她贴心的小棉袄。
其实,我的名字叫“的”也叫 “白勺”,可他们都不这样叫我。 真搞不懂!
三只小猪:的、地、得(2) 我是老二, 名字叫“地 ”。 不过,我喜欢人 家叫我“土也”。
地
我最大的乐趣是 把高尔夫球当做足球, 快乐地踢来踢去。
三只小猪:的、地、得(3) 嘿嘿,我是老大“得”, 你也可以叫我“双人得”! 我很喜欢弟弟“地”和妹妹 “的”,我经常把他们逗得 哈哈大笑。
得
如果爸妈太忙,弟弟会高 兴地刷锅,妹妹会在锅里倒 上新鲜的菜油,让我把饭菜 做得香喷喷的!
“的、地、得”已经长大,它们可以为小 朋友们的作文作贡献了!
彤彤很高兴地请来“的地得”,写下 了这么一段话:
今天早上,我戴上漂亮地新发夹,高高兴 兴得去学校,同学们见了都说:“这发夹长的 真好看!”我感到很快乐。
的:说明事物是什么样的
灿烂(的)阳光
地:说明动作怎样
开心( 地 ) 大笑
得:说明动作的结果怎样
打扮(得 )很漂亮
地 的
得
合力编一首《“的、地、得”用法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