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
运动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运动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1. 对着镜子练习发音呀!就像你学唱歌时看着自己的口型一样。
比如,你试着说“啊”,仔细观察自己的嘴巴动作,不断调整,这不就能让发音更准确了吗?
2. 呼吸训练很重要哦!你想想,唱歌需要好的气息支撑,说话也一样呀!可以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吐出来,感受气息的流动,就像吹气球一样,多练几次,你的气息控制肯定能变好!
3. 进行唇部训练呗!噘嘴、咧嘴,这么简单的动作却超有用。
你试试看把嘴巴噘起来,像亲亲一样,哇,是不是感觉唇部力量增强了呢?
4. 舌头也得锻炼呀!试试把舌头在嘴里转圈,就像在嘴里跳芭蕾一样,这能让舌头更灵活呢。
说“啦”“啦”“啦”,感受一下舌头的变化呀!
5. 朗读文章怎么样?找一篇喜欢的故事,大声地读出来。
哎呀,就像你给小朋友讲故事一样,不仅能训练构音,还能增加乐趣呢!
6. 模仿各种声音呀!动物的叫声、车辆的喇叭声。
嘿,你学一声狗叫“汪汪”,是不是感觉很有趣呀,还能锻炼发音呢!
7. 多和人交流呀!别老是一个人闷着,和朋友聊天、打趣,说错了也没关系呀,笑一笑就过去了,还能进步更快呢!
8. 唱歌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呢!那些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会帮你更好地掌握发音。
你唱一首熟悉的歌,哇,说不定会发现自己能唱得更清晰啦!
我的观点就是这些方法都很实用,只要坚持去做,肯定能看到效果呀!别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吧!。
儿童构音障碍康复训练

儿童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儿童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嘿,这可不是个小事儿。
想想看,小朋友们说话的时候,那些可爱又稚嫩的声音多么动听。
可他们的嘴巴和舌头就像在开玩笑,搞不清楚该怎么发音,这可就让人揪心了。
家长们常常焦虑,心里想:“我的宝贝怎么就说不好话呢?”别担心,构音障碍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就像是路上的小坑洼,只要用心走,没啥大不了的。
训练的过程,听起来好像很严肃,但实际上,它可以变得超级有趣。
比如说,游戏!谁说练习一定要乏味?我们可以把发音练习变成游戏时间。
比如,拿着一些可爱的玩具,让孩子们模仿动物的叫声。
小猫的“喵”,小狗的“汪”,这不就练习了发音吗?孩子们总是乐在其中,连大人都忍不住跟着一起叫。
这一喊一叫,简直像在开派对!每一次成功发出声音,都是一次小小的胜利,孩子们会因为自己的进步而开心得像个小太阳,温暖得不得了。
再说说口腔运动。
这可不是简单的嘴巴运动,而是个神奇的过程。
你知道吗,嘴巴里那些小肌肉可重要了,就像运动员的腿一样。
我们可以做些简单的口腔操,比如“啃苹果”,想象自己在吃脆脆的苹果,牙齿咬下去的声音,那种“咔嚓”的感觉,孩子们想象力丰富,简直会笑得合不拢嘴。
再比如,吹泡泡。
谁不喜欢五颜六色的泡泡呢?吹的时候,嘴巴的动作得多好!这样一来,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嘴巴就练出来了。
口腔运动让他们在欢笑中提升,简直一举两得。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唱歌。
唱歌可真是个好主意。
小朋友的童声天籁,简直可以打动任何人。
让他们跟着简单的儿歌唱,慢慢来,不急不躁。
我们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强、旋律简单的歌曲。
随着音乐的节拍,孩子们不仅在练习发音,还在培养语感。
看看,唱歌不仅能让孩子们开怀大笑,还能帮助他们练习发音,太妙了吧!谁能抵挡得住“拉啦啦”的诱惑呢?这可是开心的源泉。
家长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跟孩子一起参与训练,打打气,做做伴儿,孩子们就会觉得这个过程不再孤单。
每天坚持一点点,慢慢就能看到变化。
家长们可以在旁边陪着,给孩子讲故事,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孩子们自然就会表现得更好。
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通用课件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逐步实现,以确保训练的持续性和 有效性。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康 复进程。
06
构音障碍的预防与 控制
预防措施的推广与实施
孕期保健
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避免胎儿发育异 常。
早期教育
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促进语言、认知、社交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
公众教育
加强构音障碍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和 重视程度。
专业培训
加强康复治疗师、语言病理学家等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认证,提高专 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和推动构音障碍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康复训练后的评估 与调整
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
观察法
观察患者的语言表现,包括发音清晰度、语调、 语速等,以及与正常人的差异程度。
问卷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 情况,包括与人沟通、表达情感等。
测试法
进行构音测试,评估患者的发音能力,包括音准 、音量、音色等。
训练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减少环境刺激
减少接触电子屏幕等不良环境刺激,多参与户外活动和社交互动。
早期筛查与干预的重要性
1 2
早期发现
定期进行儿童语言和发音检查,及时发现构音障 碍问题。
及时干预
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进行 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3
预防恶化
通过早期干预,避免构音障碍的进一。
嘴唇运动
让患者通过撅嘴、微笑、鼓腮等 动作来锻炼其嘴唇肌肉,以帮助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17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语言治疗师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指导,采用运动性构音障碍评定(中康法)进行训练前后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得到改善,交流质量的到提高。
结论:对运动性构音障碍进行家庭式康复训练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运动性构音障碍家庭康复训练语言清晰度运动性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语言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病因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肌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多发性硬化等。
此种障碍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语言障碍同时存在,如失语症合并运动性构音障碍。
[1]构音障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发声说话,使构音器官重新获得运动功能,构音障碍的矫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在医院对患者实行的言语治疗是短时间的集中训练。
患者出院后,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才能使言语训练得到延续、巩固和强化。
为此,我们于2014年开始,采用言语治疗师为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及家属同时参与治疗,并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诊断为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者17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0岁。
5例合并严重的吞咽障碍,其他均未合并失语症,认知障碍,听力障碍等。
1.2 评定方法采用李胜利等依据日本构音障碍检查法和其他发达国家构音障碍评定方法的理论,按照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发音的特点和我国文化特点在1991年研制的中康版评定法进行评定。
要求房间安静,患者和检查者一对一相对而坐。
备录音笔、鼻息镜、压舌板、单词检查50张图片等。
此评定包括呼吸情况、喉、面部、口部肌肉、硬腭、鄂咽机制、下颌、反射等九个方面进行详细评定。
最后将单词、音节、文章、构音运动检查发现的异常分别记录到表格并加以分析,指导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
2.掌握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
实验用品准备:
压舌板、笔式手电筒、长棉棒、指套、秒表、叩诊锤、鼻息镜等。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
(1)构音器官评定;
(2)构音检查。
2.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
(1)轻度至中度构音障碍的治疗;
实验用品准备: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箱:包括实物、图片、镶嵌板、操作性课题用具(1套)。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用品:包括实物、图片、操作性课题用具、强化物。
实验内容与步骤:
1.语言发育迟缓检查
2.未学会言语符号儿童的训练
3.手势符号训练
4.言语符号——词汇的扩大
5.词句训练
6.语法训练
7.表达训练
8.文字训练
(2)重度构音障碍的治疗;
(3)脑瘫儿童构音障碍的治疗。
注意事项:
1.国际音标的发音。
2.构音类似运动判定标准。
3.构音障碍不伴随语迟,训练中不应有语迟训练。
4.交谈过程中身体的姿势和态度要适合。
问题与讨论:
实验题目: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及训练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
2.掌握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
关系开始检查的阶段。
2.对患者的要求、报告、提问及患者的视线情况,表情如何等进行分析并加以记录。
3.能够根据患者的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阶段选择正确的训练内容。
4.交谈过程中身体的姿势和态度要适合。
5.治疗师对儿童误反应的处理。
问题与讨论:
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

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一、概述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系统的病变或发育不良,导致发音困难、发音不清或发音异常等症状。
构音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沟通困难,影响其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构音障碍治疗方法,通过系统的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功能,提高沟通能力。
二、康复训练目标1. 提高患者发音清晰度,改善沟通能力。
2. 增强患者口腔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3. 促进患者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4. 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发音功能。
三、康复训练方法1. 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是构音障碍康复的基础,通过呼吸练习,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呼吸控制能力,增强发音力量。
a. 腹式呼吸: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增加呼吸深度,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b. 呼吸节奏练习:患者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呼吸,提高呼吸与发音的协调性。
2. 口唇和面部肌肉训练:通过口唇和面部肌肉的练习,可以增强口腔肌肉力量,提高发音清晰度。
a. 唇操:包括闭唇、嘟唇、唇角上抬等练习,增强口唇力量。
b. 面部操:包括皱眉、微笑、努嘴等练习,锻炼面部肌肉。
3. 发音器官定位训练:帮助患者明确发音器官的位置,提高发音准确性。
a. 发音部位图:向患者展示发音器官的位置图,让其了解发音器官的正确位置。
b. 模仿练习:患者模仿治疗师的发音,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4. 音素练习:针对患者发音困难的声音,进行音素分解和针对性训练。
a. 音素对比练习:对比正常发音和患者发音,找出差异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b. 音素强化练习:针对患者发音困难的声音,进行重复练习,提高发音准确性。
5. 句子练习:通过句子练习,帮助患者将发音技能应用到实际沟通中。
a. 简单句子练习:从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步提高句子难度。
b. 复杂句子练习:让患者尝试表达复杂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 家庭练习:鼓励患者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巩固治疗效果。
a. 制定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家庭训练计划。
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脑血管病、假性球麻痹、脑瘫、 自主运动出现异常模式,伴 脑外伤、脑肿瘤、多发性硬化 有其他异常运动,肌张力增 强,反射亢进,无肌萎缩或 废用性萎缩,病理反射阳性
脑神经麻痹、球麻痹、肌肉本 身障碍、进行性营养不良、外 伤、感染、循环障碍、代谢和 变性疾病 肌肉运动障碍,肌力低下, 肌张力降低,腱反射降低, 肌萎缩
舞蹈病、肌震挛、手足徐动
异常的不随意运动
帕金森病
运动范围和速度受限,僵硬
威尔森病、多发性硬化、肌萎 缩性侧索硬化症
多种运动障碍的混合或合并
器质性构音障碍
定义
由于构音器官的形态异常导致 机能异常而出现构音障碍。
病因
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面裂、巨 舌症、齿列咬合异常、外伤致构 音器官形态及机能损伤、先天性 腭咽闭合不全。
THANK YOU
04
05
06
鼻咽 喉
肺 气管、
支气 管
胸廓 横膈膜 辅助横
膈膜运
动的腹 肌群
构音的发生过程
A
1.呼吸运动:呼气产生声 音的能源
B
2.喉头运动:将呼气气流变 成声音(发声、喉头调节)
C
3.调音运动:将音源进行各种变 调,给予语言的音色。
二.构音障碍的概念及表现
定义 指由于发音器官 神经肌肉的病变 或构造的异常使 发声、发音、共 鸣、韵律异常。 表现 发声困难、发音不准、 咬字不清、声响、音 调及速率、节律等异 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 听觉特征的改变。
03
可以用冰块摩擦面部、唇以促进 运动,每次两分钟,每日3~4次。
减慢言语速度
语调训练
训练时要指出患者 的音调问题,训练 者可以发音由低到高,乐器的 音阶变化也可以用来克服单一 的音调。另外,也可以利用“可视 语言音量训练器”帮助训练。
康复医学科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康复医学科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二、喉功能评定...........................................................三、口唇评定.............................................................四、下颌评定.............................................................五、软腭评定.............................................................六、舌评定...............................................................七、反射评定.............................................................八、言语评定............................................................. 第二节治疗技术.............................................................一、舌感觉运动技术.......................................................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三、下颌运动技术.........................................................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五、声带运动技术.........................................................六、呼吸训练技术.........................................................七、发音训练技术.........................................................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1、定义观察安静时患者的呼吸状态以及发音时呼吸控制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功能性构音障碍
指错误构音呈固定状态,但找不到作为构音 障碍的原因,即构音器官无形态异常和运动机 能异常,听力在正常水平,语言发育已达4岁 以上水平,即构音已固定化。
病因
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语音的听觉接受、 辨别、认知因素、获得构音动作技能的运动因 素、语言发育的某些因素有关,大多病例通过 构音训练可以完全治愈。
主要的言语症状
1.鼻咽腔闭所不全所致的构音问题 共鸣异常、鼻音化:由于爆破时摩擦音所需的口 腔内压不足所致辅音歪曲、省略; 声门爆破音:声门闭所后又急剧开放而出现干咳 似的声音 咽喉头爆破音:舌跟后缩而发出的声音 咽喉头摩擦音:由下咽头到喉头所发出的声音
2.与鼻咽腔闭所无关的构音问题 上腭化构音:舌尖音的构音点向后移所致 鼻咽腔构音:舌后部与软腭接触时,呼气从鼻中 放出而发出的声音 侧音化构音:舌向侧方移动,呼气不是从舌中央 部呼出
三.构音障碍的评价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价法 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科研制,包括构 音器官检查及构音检查两大方面,通过检查, 能判断构音障碍的类型,找出错误的构音及错 误构音的特点,对指导构音障碍的训练有重要 的指导作用。 1.构音器官检查 2.构音检查
1.构音器官检查
1)目的: 通过构音器官的形态及粗大运动检查来确定构音 器官是否存在器质异常和运动异常。 常常需要结合医学、实验室检查、言语-语言评 价才能作出诊断。 此外,病史、交往史、听觉和整个运动机能的检 查有助于诊断。
5.运动过多型:椎体外系病变,如舞蹈病、肝 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脑瘫等,发音高低、 长短、快慢不一。嗓音发哑紧张,言语缓慢, 为构音肌不自主运动造成。 6.混合型: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如肌萎缩侧 索硬化症、脑干病变等。
(2)器质性构音障碍
由于构音器官的形态异常导致机能异常而出现 构音障碍。 病因: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面裂、巨舌症、 齿列咬合异常、外伤致构音器官形态及机能损 伤、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
q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送气音: p t k 不送气音:b d g
清音和浊音:汉语拼音中,只有m n l r为浊音 ,其余为清音
儿童语音发育顺序
年龄 90%标准 75%标准 1.6 d、m d、t、m、n、h 2.1-2.6 n b、p、g、k、x、j、q 2.7-3.0 b、t、f、h、x f 3.1-3.6 g、k 3.7-4.0 p 4.1-4.6 t、s、j、q、r、l l、s、sh、z 4.6 sh、zh、ch、z、c zh、ch、z构音:说话者把说话意图(意思、情报)通过 发声发语变成声音传达给对方,这个过程叫构 音。 构音器官:参与构音的各个末梢器官叫构音器 官或发声发语器官。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包括:肺、支气管、气管、胸廓、横 膈膜和辅助横膈膜运动的腹肌群组成。
构音的发生过程
1.呼吸运动:呼气产生声音的能源。说话时的 呼吸符合下列条件: (1)呼气时要有一定的压力 (2)呼气时压力能维持一定的时间 (3)能适当控制呼气压的水平 (4)以上的条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呼吸都是 在无意识中实现(5)说话时,吸气相在0.5秒 左右,呼气相在5秒以上。
二.构音障碍的概念及分类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病变或 构造的异常使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异常。 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 、音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 听觉特征的改变。
(1)运动性构音障碍
指由于参与构音的诸器官(肺、声带、软腭、 舌、下颌、口唇)的肌肉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疾 病所致运动功能障碍,即言语肌肉麻痹,收缩 力减弱和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2)用具:压舌板、手电筒、长棉棒、 指套、秒表、叩诊锤、鼻息镜等。 3)范围 肺(呼吸情况)、喉 、面部 、口部肌肉 、硬 腭 、软腭、腭咽机制、舌、颌、反射
2.喉头运动:将呼气气流变成声音(发声、喉 头调节) 3.调音运动:将音源进行各种变调,给予语言 的音色。
调音
语音产生时,声门以上各个器官的作用叫调音 。 调音器官包括:唇、齿、腭(软腭、硬腭)、 咽、舌、下颌、鼻腔等。受舌下神经、面神经 、三叉神经、舌咽神经等支配。
语音学基础
音素:是可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1.元音:是发音时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2.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并 冲破阻碍发出的声音 音节:是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自然语音 单位
一般分为六种类型
1.驰缓型:下运动神经元损伤。鼻音过重、音 量低、字不清伴吞咽困难。病因主要有外伤、 炎症、变性性疾病、循环障碍、代谢障碍等。 2.痉挛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说话缓慢费力 、字音不清、鼻音重,如为双侧大脑损伤,伴 强哭强笑,吞咽困难。病因主要有外伤、中风 、脑肿瘤、脑瘫等。
3.运动失调型:小脑或脑干传导束病变。发音 不清、含糊,语音语调差,声调高低不一,间 隔停顿不当,言语速度减慢。发音低平、单调 ,可有颤音,音量控制差. 4.运动过少型:椎体外系病变,构音肌群不自 主运动和肌张力改变主要为构音肌群强直造成 发音低平、单调。多见于帕金森氏综合征。
发辅音时,对气流能够形成阻碍的发音器官就 是主要的发音部位: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面音 j q x 舌根音 g k h
发音方法: 1.塞音:b p d t g k 2.擦音:f s sh r x h 3.塞擦音:z c zh ch j 4.鼻音:m n 5.边音:l
言语症状
1.在正常语言发育中见到的构音错误:如k→t,g → d 等位置替代 2.构音点后移:齿音的构音后移,成为腭化构音,不 使用舌尖或舌前部,如t、d → k、g;z、c、s → g、k
3.侧音化构音:呼出气流不是从口腔中部而是由 侧方漏出。如z、c、s,zh、ch、sh部分或全 部 4.声母、韵母的歪曲、省略 5.鼻咽腔构音:用舌背闭锁口腔,从鼻腔发出气 流和声音,如i、u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