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解析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教案:电子测量技术《2》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并能够应用于电子测量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2.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3.电子测量技术的实例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理论讲解1.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范围-电子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和校准方法2.实验操作2.1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示波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多用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频谱仪的使用和操作方法3.实例应用3.1电子测量技术的实例应用-温度测量-电压测量-频率测量-电流测量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来进行,考察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多用表、信号发生器、频谱仪等2.教材和参考书籍3.实验报告模板和评估表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电子测量技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电子测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课件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高频电子技术 电视、调频广播 雷达、导航、气象
• 2.1.3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框图如图2.2所示,主要由振荡器、变换器、 输出电路、电源、指示器五部分组成。
振荡器
变换器
输出电路
输出
电源
指示器
• 图2.2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框图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 (3)频率稳定度 •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稳定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仪器输出频率准确度的变 化,它表示了信号源维持工作于某一恒定频率的能力。信号发生器的 频率稳定度是由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来保证的。频率稳定度可分为短 期频率稳定度和长期频率稳定度。
• 2.输出特性 • (1)输出形式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被 测 设 备
输出 响应
测 试 仪
图2.1 信号发生器的用途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 一般来说,信号发生器的用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1.用作激励源 • 2.用作信号仿真 • 3.用作校准源
• 2.1.2
• •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信号发生器一般可分为通用信号发生器和专用信号发生器两大类。专用信号发 生器是为某种特殊用途而设计生产的仪器,能提供特殊的测量信号,如电视信 号发生器、调频信号发生器等。 通用信号发生器根据其工作频率的不同,可分为超低频、低频、视频、高频、 甚高频、超高频几大类。信号发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见表2.1。
电子测量技术与 仪器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 类)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电
电子测量原理

电子测量原理电子测量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电子设备测量物理量的数值。
电子测量的原理主要包括测量基本原理、测量仪表原理、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电子测量原理进行探讨。
1. 测量基本原理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子仪器测量物理量的数值。
测量基本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原理、数据采集原理以及数据处理原理。
(1)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是电子测量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它能将一种待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电子仪器进行处理。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2)信号处理原理信号处理是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便更好地观测和分析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3)数据采集原理数据采集是利用模拟-数字转换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必要的编码和校验,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
(4)数据处理原理数据处理是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计算、显示等操作,从而获得所需的测量结果。
2. 测量仪表原理测量仪表是进行电子测量的工具,它包括测量仪器、测量传感器、测量电缆等。
测量仪表的原理可以分为仪表传感器接口、测量电路、显示装置等方面。
(1)仪表传感器接口仪表传感器接口是将传感器和仪表连接起来,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传递给测量仪器,实现测量功能。
(2)测量电路测量电路是测量仪表中的核心部分,它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将传感器接口传递过来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3)显示装置显示装置是用于展示测量结果的部分,常见的显示装置有数码管、液晶显示屏等。
3. 测量方法电子测量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对比测量法。
(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测量方法,它通过测量仪表直接测量待测量物理量的数值,如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等。
(2)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已知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的方法,通常需要通过公式或者其他方法来计算得到待测量物理量的数值。
任务 1 认识电子测量(电子测量技术)

任务 1 认识电子测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如用尺子测量物品长度,用体温计测量体温,用 血压计测量血压等,测量可以说无处不在 。
不仅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测量,生产制造和科学研究 等领域更离不开测量技术 。
测量是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 、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以获得被测对 象量值的过程 。
电子测量是测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本任务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电 子测量,以及电子测量的特点 、内容 、分类等,逐步培养工程意识 。
1.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 (1) 电子测量的定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
本课程所说的电子测量是指利用 电子技术对各种电参量 、电性能进行的测量,如用万用表测量电压 、电流 、电阻等,即对各种电 参量 、电性能的测量技术和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
(2) 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① 电能量的测量,如电流 、电压 、电功率等的测量 。
② 电信号特征的测量,如电信号的频率 、周期 、相位 、失真度等的测量 。
③ 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如电阻 、电感 、电容以及晶体管 、集成电路等元件各种参数的 测量 。
④ 电路性能参数的测量,如增益 、通频带 、灵敏度 、信噪比等的测量 。
⑤ 特性曲线的测量,如半导体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等的测量。
2.电子测量的特点 (1) 测量频率的范围宽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新元件 、新工艺的采用使电子测量的频率范围越来越宽 。
电子测量不 仅能测量直流电量,也能测量交流电量,其频率范围可达 10-6~1012Hz 。
但是需要注意,不同 的测量仪器,即使测量同一种电量,其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也各不相同,所能测量的频率范围 也是不同的 。
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
(2) 测量仪器的量程宽量程是指仪器所测量参数的范围 。
电子测量仪器的量程很宽,如数字式万用表可以测量 的电压范围从纳伏至千伏,量程可达 12 个数量级 。
电子与电气工程中的电气测量与仪器技术

电子与电气工程中的电气测量与仪器技术电气测量与仪器技术是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对电力、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量的测量和分析,以及设计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来实现这些测量。
这项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子设备、通信网络等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电气测量技术电气测量技术是电子与电气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对电气信号的测量、分析和处理。
电气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1.1 电气测量的基本原理电气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来推导出电路中的其他参数。
例如,通过测量电流和电阻,可以计算出电压;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功率。
1.2 电气测量的常用仪器在电气测量中,常用的仪器有万用表、示波器、电能表等。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等多种参数。
示波器可以用来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对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
电能表用于测量电能的消耗和产生。
二、仪器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仪器技术在电气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电气测量,还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和保护。
2.1 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络组成的系统。
仪器技术可以用于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以及监测电力设备的温度、振动等情况。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问题,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
2.2 电力系统保护电力系统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仪器技术对故障进行检测和处理,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例如,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以防止电力设备受损。
2.3 电子设备测试与调试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仪器技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各种测试仪器,可以对电子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电子测量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电子测量设备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介绍电子测量设备是一类常用于测量和检测电子信号的仪器和设备。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电子测量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测量和分析电压、电流、频率、电阻等多种信号参数,帮助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
常见的电子测量设备包括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等。
它们基于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技术,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并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子测量设备及其原理介绍:1.1 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设备,用于观察电压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示波管和电子束的发射和偏转。
当输入电压信号进入示波器时,电子束在示波管内偏转,形成波形图像。
通过观察波形和幅度,可以了解信号的频率、相位、幅度等特性。
1.2 万用表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的仪器。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当万用表与待测电路连接时,根据测量范围选择不同的量程和功能,万用表可以测量电压,通过测量电流以及电阻来计算其他参数。
1.3 频率计频率计是一种用于测量信号频率的设备。
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基于信号的周期性。
当信号输入频率计时,频率计通过计数信号周期的方式来测量频率的大小。
频率计可以用于测量不同范围的频率,它的精度和分辨率决定了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应用场景电子测量设备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2.1 电路设计和测试电子测量设备在电路设计和测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使用示波器、万用表和频率计等设备,工程师可以测量和分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信号特性,从而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这些测量结果能够帮助工程师进行电路的优化和改进。
2.2 故障排查和维修当电子设备发生故障时,电子测量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设备,技术人员可以测量和分析故障信号,定位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这些测量结果能够指导维修人员快速准确地修复设备,减少停机时间和损失。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仪器:数字电压表(DMM)、示波器(OSC)和信号发生器(SG)。
实验原理:1. 数字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采用数码显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电路中需要将表针式电压表或模拟电压表替换为数字电压表,以便更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2.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具有测量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等特性的功能。
示波器内置了扫描信号发生器和偏移电压源,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
3.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稳定的信号源,包括正弦波、方波、脉冲等。
可以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来产生所需的信号。
实验步骤:1. 将数字电压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电压接线点,将测量量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2. 将示波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电压接线点,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量程,观察并记录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
3.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实验结果:1. 使用数字电压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压,记录并比较了不同量程下的测量结果。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了待测电路在不同时间段内电压的波形变化,分析并记录了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
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了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并观察了待测电路对信号的响应情况,记录并分析了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并通过示波器显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以及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信号源,验证待测电路对信号的响应情况。
电子与电气工程中的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研究

电子与电气工程中的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研究电子与电气工程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电子设备、通信技术等。
其中,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是电子与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子仪器是指用于测量、检测、控制和分析电子信号和物理量的设备。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子仪器的研究与发展,不仅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精确、可靠的测量手段。
测量技术是电子仪器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信号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
在电子与电气工程中,测量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它是测量技术的基础。
传感器的研究旨在提高其灵敏度、精度和可靠性,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测量的需求。
目前,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型传感器如纳米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也逐渐应用于电子与电气工程中。
其次是信号处理技术。
信号处理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变换等处理,以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在电子与电气工程中,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信号处理两个方向。
数字信号处理通过数字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而模拟信号处理则主要应用于高频信号和模拟电路的处理。
此外,测量技术还涉及到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在电子与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模拟采集和数字采集两种方式,它们可以将被测量的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
数据传输技术则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它们通过电缆、光纤、无线网络等手段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的终端设备。
最后,测量技术的研究还包括标准与校准技术。
标准与校准是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标准是对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的规定,而校准则是通过与标准进行比较,确定仪器的准确度和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知识点总结电子测量课程的设置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学生增加必要的电子测量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能解决今后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
为此,该课程开办的特点:•本课程是以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为基础,注重联系实际、提高能力,正确使用、操作各种电子测量仪器。
•本课程以典型的电子测量仪器组成、原理、性能和使用操作为主线,全面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并能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电子测量的实验环节,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移动通信领域及电子行业中无论是从事生产、研发、系统集成、工程建设、设备质量检验、系统验收、网络互连和管理、设备故障排除、维护和检修以及系统升级等工作都需要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及由测试仪器提供的准确、可靠的测量和监控、检测数据来确保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与应用电子信息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它的三大支柱是:信息获取(测量技术)、信息的传输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三者中信息的获取是首要的,而电子测量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电子测量主要应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电信号、元器件、电路及电子设备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同时还通过各种传感器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来测量。
因此,电子测量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广大同学在大一第二学期学习电子测量这门课程应该重点从电子测量的任务及特点;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测量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与应用等方面重点学习。
另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电子测量领域里边的相关概念。
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点的总结:第一章绪论1、电子测量的内容及任务?1)电能量测量电能量测量包括各种频率和波形下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的测量。
2)电信号特性及所受干扰的测量电信号特性测量包括信号的波形、时间/频率、相位、脉冲参数、失真度、调幅度、调频指数、信号的频谱、信/噪比以及数字信号的逻辑状态等测量。
3)元器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电路的元器件参数测量包括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及电子器件(例如,电子管、晶体管等)和无源器件(例如,功分器、耦合器、衰减器等)等参数的测量。
电子线路的测量,测量电路的频率响应、增益、通带宽度、相位移、延时、衰减等参数测量。
4)电子设备的性能测量电子设备,例如,收发信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直放站、移动终端(手机)、卫星接收机等的性能指标的测量。
通常测量的参数是增益、衰减、灵敏度、输出功率、频率特性、噪声系数、驻波比、三阶互调等参数。
在通信领域测量的三大基本电参数是频率(时间)、功率(电压)和阻抗,也是其它参数测量的基础。
2、常用电子测量仪器:3、测量方法分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4、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转换功能信号处理与传输功能显示功能5、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指标及其定义:1)精度:是指测量仪器的读数或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从精度的含义来分析,精度高,表明测量误差小;精度低,则误差大。
2)稳定度:也称为稳定误差,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仪器示值变化的大小。
3)影响量:由于电源电压、频率、环境温度、湿度、气压、震动等外机外界条件变化而造成仪器示值的变化量,称为影响量。
4)灵敏度:表示测量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一般定义为测量仪器指示值增量△y与被测量增量△x之比。
5)线性度:表示仪器的输出量(示值)随输入量(被测量)变化规律。
若仪表的输出为y,输入为x,两者关系用y=f(x)为xy平面上过原点的直线,则称为线性特性。
6)动态特性:表示仪器的输出响应随输入变化的能力。
6、常用测量仪器的分类和测量方法的分类:1)按功:超低频、低频、高频、甚高频和超高频及微波测量仪器2)按精度和使用环境分:Ⅰ、Ⅱ、Ⅲ组3)按工作原理分:模拟式电子测量仪器和数字式电子测量仪器7、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概况模拟测量仪数字测量仪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四个阶段。
第二章误差及其分析8、测量误差的产生的原因:通过电子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包括测量数据和图形,这些测量数据和图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测量手段(常指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等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等影响,从而引入了一定的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使用价值。
所以,必须对测量误差进行必要的研究,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设法加以防止和改善。
9、测量误差的分类:1)按表示方法分为:绝对误差ΔX=X(结果)–X0 (真值)、按误差性质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2)相对(真)误差γ= (ΔX/X0)×100% 、容许误差;3)按误差来源分为:仪器误差、使用误差、人身误差、影响误差、方法和理论误差;10、测量精度及其与误差的关系三种指标: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
11、系统误差及其处理:1)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测量装置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测量方法的因素、测量人员方面的因素。
2)系统误差处理的方法:检查系统误差是否存在、采取技术措施,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设法估计出残存的系统误差的数值和范围。
3)系统误差的检查:恒定系统误差检查:理论分析法、校准对比法、改变测量条件法变值系统误差检查:累进性系统误差检查、周期性系统误差检查4)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零示法:消除指示仪表不准而造成的误差。
替代法: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选择一个适当大小的标准已知量去替代测量电路中原来接入的被测物理量,替代后应保证示值不变。
12、测量数据处理方法:1)将测量结果(数据),列成表格;2)求出算术平均值;3)检查计算有无错误;4)计算标准偏差;5)检查有无粗大误差(差错)检查系统误差;6)求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7)写出最后结果。
第三章示波器13、时域信号测量:信号大都是时间的变量,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函数f (t)来描述。
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可用X轴代表时间,用Y轴代表f (t),描述出被研究的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时域测试或时域分析)。
电子示波器是时域分析的最典型测量仪器。
14、常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框图: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
示波器是由示波管、Y通道(探头、耦合电路、输入衰减器,Y前置放大器、延迟线和Y输出放大器等部分)、X通道(扫描发生器、同步触发电路和X输出放大器组成。
扫描发生器环和触发电路产生所需的扫描信号,X放大器放大扫描信号)和电源部分组成。
原理图如下:15、示波器的分类:通用示波器、取样示波器记忆、存储示波器、专用示波器。
通用示波器:模拟(单踪、多踪/双踪) 、数字(存储)式示波器。
16、 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电压的测量(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时间的测量、 相位的测量(线性扫描法、李沙育图形法)17、数字示波器(DS1102E )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8、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采样存储过程 读取显示过程t t t t t tv第四章 频率测量19、 无线电波的频率f 、波长λ和速度ν之间的关系:f 为频率(Hz );λ为波长(m );v(c)为光速(3×108m/s )20、 频率f 的单位为赫兹(Hz ),周期T 的单位为秒(S ),则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21、 时间导出频率的重要公式1) 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2)信号的瞬时相位、瞬时角频率和瞬时频率:22、 通用计数器测量频率和周期的主要误差1) “±1”误差:是计数器的一种量化误差,通用计数器所测得的结果总是整数的,它不能测量末位数字以下的零头数,这是产生“±1”误差的根源,常称为末位误差。
该误差的根源是决定于数字化仪器的基本方法,经建立在一定的标准时间内对脉冲进行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测量的。
2) 时基误差:时基误差是由于晶体振荡器的标准频率不准确和不稳定性所引起的 测量误差。
1f T =[][]00()()sin 2()V t V t f t t υπϕ=++0()2()t f t t φπϕ=+0()2()()2()t f t t f t ωπφπϕ===+[]00000()()()()11()2t f t f t f f f t f f y t f ϕδδπ⎡⎤=+=+=+=+⎢⎥⎣⎦3)触发误差:由于存在噪声和触发电平抖动均会在触发器转换过程中引起误差,这种误差常称为触发误差。
这种触发误差大小决定于输入信号的沿的斜率、噪声幅度和触发电平抖动幅度等因素。
23、频率源的频率不稳定性的起因:①频率源的参数系统变化、②外界干扰影响信号的频率不稳定性、③频率源信号的噪声引起频率不稳定性、④信号的杂散(或寄生信号)引起频率不稳定性、⑤交流干扰(或称哼扰调制)。
第五章电压测量24、电压测量仪器的分类:按频率范围来分,可分为低频电压表和高频电压表两种;按电路形式来分,可分为模拟式电压表和数字式电压表两种。
按检波形式来分可分为峰值电压表、均值电压表和有效值电压表。
25、直流电子电压表:由磁电。
当需要测量高直流电压时,在输入端接入由高阻值电阻构成的分压电路。
(模拟指针式三用表:电阻、直流/交流电压、直流/交流电流测量)26、交流电压的测量:电信号的交流电压V(t)的大小,可以用交流电压的峰值Vp、平均值或有效值V来表征。
在交流电压表中,交流电压的测量都采用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常采用检波器来完成交流/直流变换,其原理是把被测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流,然后驱动直流电流偏转,根据被测交流电压大小与直流电流的关系,表盘直接以电压刻度。
现代的交流电压表的指示器是采用数字显示,将检波器输出的直流电流(电压),通过A/D变换,再进行数字显示。
27、电压表分类及其原理:1)峰值电压表:检波(二极管峰值检波器)-放大式(桥式直流放大器)电子电压表,为了提高检波-放大式电压表的灵敏度,采用斩波式直流放大器,以解决一般直流放大器的增益与零点漂移之间的矛盾。
斩波式直流放大器是利用斩波器是把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电压,并用交流放大器放大,最后再把放大的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压,故称为直-交-直放大器。
由于交流电压的波形不同: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梯形波、脉冲波、方波、阶梯波等;在测量时必须代入波形因数及波峰因数进行换算才能减少测量误差。
2)峰值检波器:峰值检波器是峰值交流-直流变换器,它使检波器的输出直流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峰值成正比。
峰值检波电路通常有三种形式,即输出中包含被测直流成分的串联式(串联式峰值检波电路)、不包含被测直流成分的并联式(并联式峰值检波电路)和输出被测峰至峰值的倍压检波电路。
应用运放的检波电路。
3)均值电压表:放大—检波式电子电压表,在均值电压表中,检波器对被测电平的平均值产生响应,通常,采用二极管全波或桥式整流电路作为检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