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典型案例

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典型案例

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典型案例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关键。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各国纷纷开展巾帼行动,鼓励和支持女性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来自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典型案例,探索女性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医学科研领域巾帼行动案例一:曹彬曹彬是中国科学院神经与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国内领先的神经科学家之一。

她在神经系统发生发育和成瘾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彬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仅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还指导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她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关于神经科学的认识。

巾帼行动案例二:詹妮弗·多莉尔詹妮弗·多莉尔是一位美国的生物学家,她通过研究植物基因组学,开创了一种高产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式。

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成功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提升。

这一突破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领域巾帼行动案例三:劳拉·哈德克劳拉·哈德克是一位英国的计算机科学家,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

她的研究涉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尤其是在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中,她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译模型,实现了更加准确和流畅的翻译结果。

这种模型不仅在商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也在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巾帼行动案例四:玛丽·杰克逊玛丽·杰克逊是美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她在计算机网络与安全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卓越成就。

她致力于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多种安全保障方案,为网络通信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她也是全球知名的网络安全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为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工程技术领域巾帼行动案例五:郭晓冬郭晓冬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她在载人航天技术和空间站建设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巾帼创新业带头人先进事迹2篇

巾帼创新业带头人先进事迹2篇

巾帼创新业带头人先进事迹巾帼创新业带头人先进事迹精选2篇(一)巾帼创新业带头人先进事迹是指一些具有杰出表现和影响力的女性企业家或创业者,她们在创新业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巾帼创新业带头人的先进事迹:1. 刘瑞芹:中国电力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她在电力行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通过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力工程技术创新,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梁稳英:中国高科技企业家,北京声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她领导并推动了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语音交互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马云: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和前任董事长,他通过创新业模式和技术,将阿里巴巴从一个小小的创业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对中国电商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唐婉婉:中国在线教育巨头咪咕集团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她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移动在线教育平台,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技术,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在线教育资源。

5. 陈琳: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汽车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她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技术,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只是一些巾帼创新业带头人的先进事迹的例子,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女性创业者和企业家在不同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巾帼创新业带头人先进事迹精选2篇(二)1. 王军霞:作为一名航天英雄,王军霞是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

她在1991年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并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一级飞行员。

王军霞展现了女性在科技领域的聪明才智和勇气,成功地打破了性别壁垒。

2. 刘诗诗:作为一名优秀演员,刘诗诗在中国电视剧《步步惊心》中饰演的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她通过出色的演技和形象塑造,成功地将角色形象深入人心,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巾帼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简介范文

巾帼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简介范文

巾帼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简介范文巾帼致富带头人是指在经济建设中具有杰出贡献和领导作用的女性。

她们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她们以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跑者和标杆人物。

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一位巾帼致富带头人,她的名字叫王芳。

王芳,1975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家境贫寒。

在家里排行老大,从小就背负起了养家的重担。

她的父母都是务农的农民,生活并不富裕,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都不是很好。

她嫁给了一个农民,也生下了一个儿子。

在那个年代,女性的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在农村,女人的责任就是生孩子、种地、带孩子。

但是王芳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而气馁,相反,她非常努力,一直在寻找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

2005年,王芳开始在家养殖兔子。

在当时,这种经营方式在农村并不是很常见,许多人都认为这是非常冒险的一步。

但是,她并没有被外界的质疑打倒,而是继续学习和尝试,最终在养殖业中取得了成功。

通过她的努力,她创办了自己的养殖场,生意越做越大。

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学会了很多经营管理的知识,包括市场营销、产品推广、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技能。

她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去尝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也希望能够为周围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经营兔子养殖的同时,王芳还在自己的家乡办起了一所农民学校,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所学校里,王芳邀请了很多本地的老师和专家,为这些孩子们提供免费的教育培训,包括农业技术、家庭经济管理、文化课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她的帮助,许多孩子有了改善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对于整个社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2008年,王芳在家乡办起了一家兔肉加工厂。

在这之前,当地的农村不仅没有这样的工厂,就连这样的生意都是非常少见的。

她看到了这样的商机,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这位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叫李婷,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小时候,她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和勤劳。

在村里的电视工作室里,她主动请缨负责掌握摄像机和剪辑。

通过勤奋的学习和不断努力,她在摄影和剪辑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深受师傅和同事的赞赏。

李婷年轻时更加坚定了学习科技的决心。

她进入了一所知名的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大学期间,她成为了学校计算机协会的主席,并组织了多个科技项目和比赛。

她在大学期间的努力和成就赢得了许多人的认可,被评为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毕业后,李婷决定创办自己的科技公司,用自己的技术实力和想象力来改变世界。

她成立了巾帼科技,并成为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她带领着一支团队,专注于研发和创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科技解决方案。

刚开始的时候,巾帼科技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资金和人才都紧缺。

但是,李婷从来没有放弃过,她凭借着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

为了扩大公司的影响力,李婷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展览和大赛,展示巾帼科技的创新成果。

她通过这些机会结识了许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除了科技方面的努力,李婷也非常注重公司文化和员工的发展。

她坚信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和员工的专业能力。

她定期组织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

在她的领导下,巾帼科技的员工们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公司文化也变得充满活力。

如今,巾帼科技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广泛的合作伙伴。

李婷的事迹在业内广为传颂,她成为了许多女性企业家的榜样和榜样。

李婷的成功离不开她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态度。

她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奋斗,任何困难和挑战都能被克服。

她的事迹鼓舞着无数的人,尤其是女性,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追求卓越。

总之,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李婷以她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卓越的能力,为巾帼科技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6篇)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6篇)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1971年出生的刘小燕原籍广东肇庆,1993年她为爱远嫁到了古井镇文楼新坑村,成为了当地的外来媳妇。

结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贫、生活艰苦,刘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的微薄薪水来养家。

1996年刘小燕和丈夫用多年来外出打工的积蓄承包了8亩甘蔗田,正式开始了与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

一开始因为缺乏种植经验,对甘蔗的生长习性不了解,第一年他们连投下的成本都亏了。

面对这巨大的挫折,刘小燕和丈夫没有放弃。

没有资金,他们厚着脸皮向肥料店赊肥,等甘蔗收成卖出之后再还钱;没有经验,他们就积极往别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别人怎么种,虚心请教,如果碰到其他种植难题,他们就自己去书店买相关的书籍回来学习。

凭着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在交了连续亏损四年的学费之后,他们的甘蔗田从当初的8亩扩大到23亩,2003年再次扩大到45亩,一直到现在的50多亩,他们还充分利用甘蔗田周边的小块土地来种植新会柑,多样化的种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产值超过几十万元。

另外,刘小燕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做起了甘蔗北运的工作,为附近的种蔗农户提供了广阔的销路和市场,没有车就自己去联系车队,没有熟人帮忙就自己北上联系想代理甘蔗批发的客户,经过几年的市场勘察和开发,他们一年收购的甘蔗超过了400万斤,每年为他们带来了40多万的收入。

2009年他们用种甘蔗挣到的30几万建了90几平方的二层小洋楼。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小燕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甘蔗种植大户。

现在,她的甘蔗田有53亩,亩产甘蔗1.5万斤,年产值达50多万元,而她的南蔗北运收购队辐射了古井镇十几户蔗农,为他们甘蔗的销路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

女性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女性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女性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几年前,**和丈夫一起街上摆摊卖杂货,通过几年的打拚,有了肯定的积蓄。

后来在一个帮别人养猪的亲戚的影响下,也萌发了进展规模养猪的想法。

2022年2月份,**便在**县畜牧局的指导下引进"斯洛克'种猪2头,母猪50头开头了养猪的道路。

通过几年的努力,夫妻俩修建起了3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两口50立方的沼气池和1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生猪存栏已达500余头,出栏400余头。

可是好景不长,2022年以来,由于生猪价格的持续下滑以及饲养成本的提高,**夫妇的养殖场游走在倒闭的边缘。

就在夫妻俩一筹莫展的时候,县科协的一次培训让她看到了养殖黑山羊的商机,在县科协的帮扶指导下,夫妻俩在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边建起了1000余平方米的羊圈,购置了100多头黑山羊,利用自己房前屋后100多亩的荒山林地搞起了黑山羊养殖,同时夫妻俩还用自养的黑山羊办起了农家乐餐馆。

当年年底,夫妻俩就扭转了养殖场的亏损,净盈利5万余元。

富了之后的**,时刻不忘回报社会,不忘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她常说:"要不是各级部门的支持她也不会有今日,所以她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2年,"9.07'地震之后又是"9.11'洪灾,让饱受地震摧残的**同胞雪上加霜,也让我县的畜牧业患病严峻损失,部分养殖农户、规模化养殖场的圈舍、设备被毁、牲畜死亡。

**的养殖场也深受其害,圈舍倒塌11间,严峻受损20余间,生猪死亡41头。

灾难过后,灾后的牲畜处理和疫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在得知畜牧兽医部门要开展灾后牲畜处理和紧急注射后,她主动找到正愁缺人手的**镇畜牧站站长,说自己懂这方面的技术,盼望能与他们一起开展工作。

在她的参加下,县镇畜牧站工作人员2天就完成了养殖大户、大路沿线、集镇和受灾农户的死亡牲畜处理及灾后免疫注射,累计处理灾后死亡牲畜26头(只),免疫注射牲畜3000余头(只),消毒圈舍及周边环境20000余平方米。

科技致富明星事迹申报材料

科技致富明星事迹申报材料

科技致富明星事迹申报材料第一篇:科技致富明星事迹申报材料科技致富奔小康——记乡村养猪致富能手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开辟出一片依靠科技致富的新天地,成为了当地产业养殖的带头人。

他就是乡的养猪致富能手——。

他是村上燕组人,今年57岁,曾种过田,当过木匠,做过生猪生意。

1995年回村开办养猪场,靠着科学化、集约化的经营,使养猪事业由小到大,现在已拥有一个600平方米的猪场,年收入达几十万。

生意场上的几年奔波,使结识了不少朋友,也了解了生猪的市场运作。

后来,经过反复琢磨,他觉得只有走规模化养殖道路才能真正走上致富之路,于是义无反顾的回乡开办养猪场。

都说家庭养殖风险大,而生猪养殖的风险主要在于市场的波动以及疾病的防控。

从实践中体会到了要养好猪必须掌握好熟练的养猪技术,于是他买了许多关于科学养猪的书籍,一有时间就认真研究养猪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向内行老师请教。

通过十几年的学习、摸索、实践,现在猪场出现的常见病不用请兽医就能自己医治。

对猪的防疫,保健消毒,管理程序熟记在心,他靠科学养猪,生猪生产井井有条,全年出栏生猪达500多头,一家人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一花独放不是香,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自己富了的同时,总想着带动附近村民共同致富。

他传播技术、提供市场信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养猪经验传授给父老乡亲。

组上、村里哪家猪有了毛病都请他去看,大家都说,要是治不好的话,那更不用去找兽医了。

那年,本村大托组的养殖户黄文辉刚开始搞规模化养殖,帮着他选址、建猪舍,头批购进了五十只仔猪,但是不久小猪出现了5号病的症状,接连生病,眼看着猪场就要面临着血本无归,黄文辉心急如焚,不得不向经验丰富的求救。

凭着多年的养猪经验,亲自帮助他配药、医治,最后小猪只死了两头,损失降到了最低。

黄文辉的第一栏猪不但没有使他血本无归,还盈利了一万多元,开始尝到了致富的甜头。

不仅给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还帮助养殖户到厂家购买优质饲料,大大节省了饲料成本,对于困难户,主动把饲料、猪仔赊给他们。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

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1王连,1966年出生在右玉县高家堡乡宋官屯村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家有兄妹7人,她排行老四。

少年时因为体育非常好,10岁就选上田径运动员,14岁被评为省三好生,15岁那年,全县实行包产到户,因其父亲重病在身,不能务农,三个姐姐都出嫁,她就辍学回家,扛起家庭重担,一边干活,一边怀念幸福的校园生活,因为她想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当时因为家庭原因,她告别了心爱的校园,从此放弃心中理想。

20岁时,经人介绍与高家堡乡小屯村农民徐秀成结为夫妻,两个人一边干农活,一边想如何能走出贫穷,创出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1992年,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来到县城打工,夏天的时候丈夫做技工,她背着孩子做壮工;冬天,天气冷了,她就开始卖瓜子、蔬菜、水果。

过了小雪,就开始收购牛羊皮,贩往河北唐县等地。

她夫妻二人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用7年的时间,一共攒了6万元积蓄。

1999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街上贴的“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标语,她们夫妻二人商量着用积蓄共买了80头生产母牛,从此走上了养殖生涯的道路。

因为没有圈舍,她白天放牧,晚上和丈夫轮流看牛。

整整度过了三年时间,2003年,通过借高利贷在南移民村建起5亩大场地,为了节省饲草饲料,每年开春,她和孩子们把牛赶到没有人烟的地方放牛,早上五点背上干粮,带上水壶,晚上9点再回到住的土窑周围,不管刮多大的暴风雨,每天和牛在一起,整整度过了16个春秋,就靠着这样吃苦耐劳的精神,王连得到右玉县领导的赞扬和老百姓的信赖,她被选为两届县人大代表,多次获得市、县“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和省“脱贫致富的领头雁”、“经济人资格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1997年,35岁的在市水泥厂干业务员,因厂子经营不善,面临困境,
要下岗一批工人,主动要求下岗,自愿为厂里分担困难。

下岗不落志,再闯就业路。

回到自己的家乡——市区街道烟墩岭村,
当时村里有一个面积100亩的大茶园,决定公开招标承包,以价格高出四个竞争对手5\d{2,3}元而一举中标。

中标后,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是家庭压-
力,百亩茶园的重担全靠一人挑。

二是资金压力大,承包费每年XX.X
万元,税金1万余元。

三是茶叶销路难,既没关系又没门路。

四是茶园管理、茶叶炒制是难读的两篇文章。

这一连串的压力压的她透不过气来,她曾萌
发过打退堂鼓的念头。

关键时候,她丈夫的支持鼓舞了她,人生在世,如
果没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没有敢为人先的品质,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路是人走出来的。

她坚定信心,背起铺盖,带着煎饼,吃住到了茶厂。

为了XX.X万元的承包费,她倾其所有,又东凑西借总算凑齐,并贷款6万
元用来添置设备和用作流动资金。

白天,茶园就是她的家,晚上茶园管理
书籍成了她的伴,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茶叶
的生产与炒制及包装技艺。

打品牌,抓质量,重信用。

先后注册了“”、“凤眉”两大品牌,聘
请专业技术人员,在质量上狠下功夫,用良好的商业信誉,很快赢得了市
场的认同。

承包网头一年,“”、“凤眉”茶就名声在外,供不应求,茶
叶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1998年获纯收入8万余元。

从下岗到再就业仅一年时间,就已初战告捷,但她没忘记和她一起下
岗的姐妹们。

在用工上,她立了一条规矩,只要是下岗职工,都优先使用。

1998年,她聘用了下岗女工在茶园采茶的就有XXX人,1999年又安排下岗
女工XXX人。

只要下岗职工愿意到她这里。

来,茶场的大门对他们永远是敞开的。

茶园的经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茶
叶生产质量,她经常走出去看,请进来教,把茶叶生产、炒制、包装精深
水平学到家、用到手,永不满足现状。

她说,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市场制
高点。

“绿色食品”、“无公害”,是茶场的新名词,茶场在街道办事处积
极引荐和科学技术局的多次论证下,通过技术引导、资金扶持,建立起了
市第一块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

基地的茶产品在技术监督和食品卫生等部
门的质量抽检中,各项理化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发个短信随意喷灌茶园,这在茶场,已不是梦想。

茶场成功开发出茶
园节水喷灌自动化控制系统,即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适宜的灌溉技
术相结合,根据土壤湿度,由手机发出信息,通过电脑下达到自动化控制
系统发出指令,从而实现了自动喷灌。

该系统的开发应用目前国内领先。

使用该技术不仅能达到节水的目的,还可有效改善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可使茶叶亩产增加XX%,节水XX.X%,每亩年省工3人,每亩年增收
3\d{2,3}元。

茶场通过不断吸收消化新技术,经济效益连年创新高,近几年纯收入
达XXX万元。

茶园成为全街道茶叶“样板园”,被列为区级“巾帼科技示范园”,成为市唯一一家“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

她本人在1998年还当选
为市区六届政协委员,被区妇联授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又将目光投向了朝阳产业——旅游业,她投资近百万元,依托茶文化,建起了集观光旅游、品茶、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广场,
以其自然舒适的环境,沁人心脾的茶香,优美清新的旋律,吸引着美国、
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的游人纷至沓来,她正用一首豪迈的茶之歌唱响着自
己不平凡的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