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2017六中珠江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检测语文问卷和答案

2016-2017六中珠江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检测语文问卷和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六中珠江中学初三级期中检测问卷语 文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绕.道 喧.嚷/渲.染 斗.室/气冲斗.牛 B.殒.命/陨.落 拮据./根据. 宁.静/宁.缺毋滥 C.阴晦./后悔. 折.腰/折.腾 蛮横./涕泗横.流 D.瞋.目/缜.密 诘难./难.处 缔.结/根深蒂.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旁鹜 座右铭起承转和 对答如流 B.凌驾 响当当 开卷有益 无与伦比 C.栈桥 连锁店 重蹈复辙 袖手旁观 D.嘻闹 挡剑牌 孤军奋战 歇斯底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家庭的熏染..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B.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 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C.如果不设法遏制碳排放过量的问题,那么必然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爆发全球性大灾难势必指日可待....。

D.现在的月饼卖的不是月饼,而是包装,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月饼应接不暇....,这也许是商 品经济时代的特点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B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的人。

C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D .网购之所以让很多人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下单时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掺.杂(chān)狡黠.(xiá)憎.恶(zēng)戛.然而止(jiá)B.旌.旗(jīng)雕镂.(lòu)溯.流(sù)摩肩接踵.(zhǒng)C.诓.骗(kuāng)羁绊.(pàn)沉吟.(yín)血.气方刚(xiě)D.颓.唐(tuí)溺.爱(nì)旭.日(xù)殚.精竭虑(dā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嘶哑天骄言不及义相得益章B.呢喃阴翳强聒不舍根深蒂固C.灰烬脏物一意孤行李代桃僵D.飘逸妄想断章取义富丽堂黄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

B.这位国会议员最擅长在公众集会上驳倒诘难..他的人。

C.危急关头,他爆发出歇斯底里....的力量,才死里逃生。

D.老师的启发,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点燃起智慧火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5、以下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富士这才从熟睡中醒来。

B.天上铺了一层淡淡的云,使太阳显得有些害羞了。

C.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

D.寂静的夜晚,当睡神拥抱了大地万物,唯独我难以入睡。

6、请将《格列佛游记》片段中的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听说在我来到这里以前一两年,佛林奈浦险些儿跌死。

②举行这种游戏时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事件,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不幸事件都有记录。

专题0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03期)-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精品解析卷汇编(原卷版)

专题0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03期)-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精品解析卷汇编(原卷版)

2017届九年级模拟精卷汇编专题6: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江苏省大丰区第一共同体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名句默写。

(10分)(1),壮心不已。

(2)晓战随金鼓,。

(3),春风不度玉门关。

(4)衣带渐宽终不悔,。

(5),正是河豚欲上时。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7)《关雎》中以“,”形象深刻地表现了男主人公长夜难眠、连绵不断的忧思。

(8)近年来美国为南海巡航拉帮结派,结果却只能是孤立无援,正可谓《孟子》中所言“,”。

二、【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义务教育小片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诗文默写(12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3)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5)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即从巴峡穿巫峡,___________________ (7)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8)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10)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天下无马!”三、【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从以下8句中任选6句填写)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北京四中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北京四中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运用(共20分)怀古咏史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类。

这类诗词除了追念古人往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抒发诗人内心的共鸣和慨叹。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3题。

(共1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怀古咏史诗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今昔对比、怀古惜今的目的。

诗人往往处于某种特定情形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进而产生共鸣,抒发对古人的慨叹或自己的情怀(bào fù)。

(1)为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括号内注音写出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zhān报负B.shàn报负C.shàn抱负D.zhān抱负(2)怀古咏史诗常常“用典”。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2分)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2.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咏怀项羽的五言诗《夏日绝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1)-(3)题。

(共5分)李清照骨子里.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格的甲,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众人皆醉我独醒”,难免有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

有一本书叫①百年孤独①,李清照则是②千年孤独②,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乙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③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④(1)对文中①②③④处标点符号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①《》B.②“”C.③:D.④!”(2)文段中加点的“里”字是会意字,由“田”和“土”两部分组成,但是由于“土”的笔画与别的笔画串联在一起,因此,“里”字在字典中并不归于“田”部和“土”部。

期中考试(A卷)-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上册)(解析版)

期中考试(A卷)-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上册)(解析版)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3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诗情画意深厚隽永【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画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亵渎..(xièDú)绚.丽(xuàn)睿.智(ruì)尴.尬(ɡài)B.忐忑..(tǎn tè)繁衍.(yǎn)田圃.(pǔ)炽.热(zhì)C.哽咽..(gěng yè)鄙.夷(bì)污秽.(huì)灵柩.(jiù)D.佝偻..(gōu lóu)恣睢.(suī)粗犷.(ɡuǎnɡ)嗤.笑(chī)【答案】D【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给加点字注音,改正画线词语中的别字。

(4分)断壁残垣.()慰藉.()吹毛求此()狂忘自大()【答案】(1)yuán(2)jiè(3)疵(4)妄【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 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阅读短文,注意汉字这个特点,注意易易字,仔细辨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沉默寡言(yǎn)B. 气吞山河(tūn)C. 碧空如洗(bì)D. 碧波荡漾(y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擅长体育。

B. 她非常美丽,大家都喜欢她。

C. 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参加了志愿者活动。

D. 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而且更甜。

3. 下列词语中,与“日薄西山”意思相近的是:A. 日落西山B. 日渐西沉C. 日暮途穷D. 日薄东篱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天空像一块蓝宝石。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6.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是:A. 倾斜B. 倾诉C. 情倾D. 情倾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我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游。

B. 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C. 这本书很有趣,内容丰富,插图精美。

D.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宛如天籁之音。

8. 下列词语中,属于“一……就……”结构的是:A. 一边……一边……B. 一心……一意……C. 一举……一动……D. 一言……一行……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

B. 他的房间乱得像猪窝。

C. 这条河的水深得可以淹没一栋楼。

D. 她的笑容灿烂得像太阳。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了”结构的是:A. 吃饭了B. 睡觉了C. 学习了D. 看书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观书有感》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的景象。

12. 《夜泊牛渚怀古》中,“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人教版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秋季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试题分汉字、阅读、写作三部分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汉字(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wù();便是敬。

一个人对于职业的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了职业之神圣。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③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尽职守。

2、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四字词语。

(2分)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造出来的。

②百姓孰敢不(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欢迎的情形)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3、请根据语境与要求;在下面句子中填写正确的内容。

(2分)从“眼花缭乱”“穷愁潦倒”两个成语中的“缭”和“潦”字;可以判断这两个字属于形声字;那么;可以推断“尞”的读音是liǎo。

“纟”和“氵”作为偏旁部首;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如“缭”就有用针线缝缀、缠绕之意。

据此;以“尞”为声部;有声音响亮之意的字是;有登高远望之意的字是。

4、成语一般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约定俗成的意义。

下列成语前、后两个短语相互调换位置后;意思发生变化的是()(2分)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D、山河易改;本性难移5、这幅书法作品涉及到毛泽东的两首词中的名句;请用规范的简化字分别写在横线上;并注明出处(2分)①;。

《》②;。

《》阅读(60分)一、背诵积累(8分)6、《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的名句是;。

7、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揭示自己和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选择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辩.驳(biàn)蹿.掇(cuān)玄.虚(xuán)死心塌.地(tā)B、狡黠.(xiá)呵.叱(hē)订.正(dīng)穷困潦.倒(liáo)C、埋.怨(mán)搽.粉(chā)嘀.咕(dí)光彩熠.熠(yì)D、谄.媚(chǎn)吞噬.(shì)干瘪.(biě)沁.人心脾(qì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怎么也没有想到,灾难会如期而至....,但苏轼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在这期间创作了光照千古的“两赋一词”。

B、现在一些地方的少数干部对群众感情冷漠,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

C、科罗拉多大峡谷两岸是红色的巨岩断层,大自然用巧夺天工....的创造力将其镌刻得层峦叠嶂,无比壮丽。

D、你不用担心,你的难处,也就是我的难处,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3、下列有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被尊为“亚圣”,生活在战国时期,与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的《孟子》一书,发展儒家“仁”的思想为“仁政”。

B、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非常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她作品的主旋律,她的诗集《繁星·春水》因此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C、《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中范进和孔乙己有着相似的经历,是封建科举制度异化扭曲了他们的人格,两篇文章都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落后和其对读书人的毒害。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段往事,但作者不仅仅是在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也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生活。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期中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 、积累与运用( 共26 分)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2分)A .滞留(zh ì) 麾下(hu ī) 诘难(ji é) 重蹈覆辙(zh é)B .旁骛(w ù) 亵渎(xi é) 聒噪(gu ō) 一抔黄土(p éng )C .睿智(ru ì) 陨落(y ǔn ) 相契(qi è) 廓然无累(gu ó)D .扶掖(y è) 恣睢(z ì) 别墅(y ě) 庶竭驽钝(sh ù)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 .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B .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C .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D .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 )(2分)A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 .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 .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2分)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5.用正楷字默写(7分)①帘卷西风, 。

○2《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 .”○3力尽不知热, 。

○4 ,只有香如故。

○5鸡声茅店月, 。

○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7陆游《卜算子。

咏梅》)写出“梅”高洁坚贞品质的词句 6.名著阅读(5分)A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1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文段中的A 的姓名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2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2分)③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1分)7.综合性学习(共6分)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壮成长。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同学们学习了他的不少作品。

为了展示学习成果,班上将开展“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辨识作品小晴收集了鲁迅的四篇作品,请你帮她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故乡》C.《藤野先生》 D.《阿长与<山海经>》②拟串联词串联词一般需要在两个环节中间穿线搭桥,既要关照先前,又要引导其后,渲染蓄势,把活动的两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恰倒好处地调动活动的气氛。

本次读书活动,有介绍鲁迅作品内容的环节。

小洋向同学们介绍了《社戏》,接下来将由小云介绍《故乡》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将两个同学介绍的内容衔接起来。

(要求:串联词要扣住文内容,60~90字)(2分)③探究名言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

(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2分)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8.诗词鉴赏,完成9--10题(4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10.赏析诗词末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表达作用(2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

(10分)克隆快乐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

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

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心里暗暗为自己的“煽情艺术”叫绝,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说:“今天的作业就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当我阅读完学生的习作后,惊异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虽写出了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却没有写凡卡饱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惨死去的场面。

相反,他们却着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

有的写老板突然良知觉醒,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有的写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收养了凡卡;有的写凡卡成功逃跑,和爷爷一起过上幸福生活……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

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

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咱们班最有爱心的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

”我哑然了,原来她是这么理解作者意图的,我备课时可从来没这样想过。

腼腆的高阳说:“要是凡卡还活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给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黄子涵没容高阳说完就抢着说:“还有我的动画碟片和游戏机。

”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

……咱们班的班长见同学们情绪稍微平静时,接过话茬,无限感慨地说:“要是快乐也能克隆,那该多好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不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班长的,还是送给凡卡的。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里储存的就是阳光,原来孩子们在用自己的“仁爱”给绝望的凡卡找一个生命的出口。

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来禁锢他们的童真呢?为什么要用我的评判来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11.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字数在15字以内)。

(2分)12.根据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4分)(1)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

(注意修辞手法)答:(2)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注意“凝固”一词)答:13.读完全文后,你对题目“克隆快乐”的含义有了哪些认识?(2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8分)公交车上的赢家——萧萧眉儿①和儿子上了公交车,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

公交司机开车很鲁莽,碰上转弯和路口时就来个冷不丁的减速。

我一手抓紧拉环,一手抓紧儿子的胳膊,儿子则抱紧我的腿,我们就这样在车厢来回晃荡了两站,终于等到旁边座位上的人下车,我赶紧捡了便宜似地把儿子推到座位上占住,然后自己也挤着坐下了。

②舒了口气,一抬头,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伯就站在我们旁边。

尽管我刚挂完吊针,脑袋还在药物反应和车厢震荡的双重作用中没有落到实处,但我仍强打起精神拍拍儿子的肩膀,儿子转头看见老爷爷,马上会意,跟我一同站起来把座位让开。

我拉拉老伯的袖子,指指座位说:“您赶紧坐吧。

”老人“哦”“哦”地应着,慢慢挪动着身体正要落座,一个年轻女人拉着一个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迅速斜插过来,那女人身形极为灵巧,斜插过来时就已经保持了坐姿,所以很容易就在老人准备落座而拱起的臀部和座位之间插进去,坐定了,年轻女人迅速恢复优雅的姿态,她用中指在老人不明就里的后背上轻轻一点说:“干什么呀!”老人闻声回头,赶紧站直了身体,一脸的窘迫。

③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还没有等我说什么,她抬起头,也同样看定了我,丢出一句话:“这座位是你的吗?”说完了,完全不屑于知道答案的样子扭过头去,顺便把她美丽的女儿往身边拢了拢。

④我没想到会碰到这么有个性的女人,更没料到她会先我而问出这样一句有个性的话来,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地站在那里。

这时,儿子在身下轻轻碰碰我,说道:“妈妈,阿姨问你这个座位是不是你的?”我无奈苦笑,尽量和颜悦色地回答儿子:“阿姨没有问妈妈,她在问自己呢!”儿子有些奇怪,回头看看那女人,她正傲然注视着窗外,一副凛然的样子。

儿子又看女人怀里的小女孩,小女孩也正看着他,于是,儿子就把同样的问题拿来和小女孩交流:“这个座位是你们家的吗?”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回答:“不是。

”儿子释然地点点头说:“哦,也不是我们家的。

”过了片刻,也不知儿子哪来的突发的智慧,他又一本正经地补充一句:“我还以为这位置是你们家的呢!”话一说完,周围的人都呵呵笑起来。

前面一个中年人站起来把那位老人让到座位上,旁边一个中学生也站起身,把我和儿子让过去坐下。

我们落座的过程中,儿子很骄傲地被几个乘客赞赏地摸了摸脑袋。

⑤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我明白,我宁可输掉许多次世俗的较量,也决不能输掉儿子。

14读第②段横线上的句子,儿子会意了什么呢?儿子的行为是偶然的吗?(2分)15.“我”为什么“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2分)16.“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

”“我”为何而“吃惊”呢?(2分)17.说说你对文中“儿子”、“我”或者“年轻女人”的印象。

(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2分)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