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能源
生物科技与能源产业的结合为清洁能源开辟新途径

生物科技与能源产业的结合为清洁能源开辟新途径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通过运用生物技术(biotechniques)来研究和利用生物体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已经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特别是在能源产业领域,生物科技的应用为清洁能源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希望。
一、生物科技在能源产业中的应用1. 生物质能源(bioenergy)生物质能源是指将有机材料如植物、农作物废弃物等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通过生物科技的研发应用,可以改良植物基因,提高生物质能源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生物科技还可以通过生物转化过程将生物质能源转化为更为高效的生物燃料,如生物气体和生物柴油,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清洁能源的替代。
2.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废料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通过运用生物科技,可以改良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源转化效率。
这种清洁能源技术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可应用于废水处理、能源回收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等领域。
3. 藻类生物能源(algae biofuels)藻类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质能源来源,其含油量远高于其他植物。
生物科技的应用可以改良藻类的遗传性状,提高其油脂积累能力,从而增加藻类生物能源的产量。
此外,藻类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环境保护的优势。
二、生物科技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带来的好处1. 促进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生物科技的研发应用加速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通过改良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可以提高能源生产的效率和产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生物科技与能源产业的相互融合也推动了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如能源存储和传输技术等。
2. 实现能源可再生与资源循环利用生物科技在能源产业中的应用能够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利用生物质能源和藻类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有限的化石燃料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
生物技术在新能源中的应用案例

生物技术在新能源中的应用案例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作为可再生、清洁、低碳的能源形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而生物技术作为一种能从生物体内提取有用物质和产生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对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个生物技术在新能源中的应用案例。
一、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植物、树木、农作物废弃物、畜禽粪便等有机材料的组成部分,进行热化学转换并用于发电、供热、制氢等的一种新能源。
其中,生物质发电是重要的利用途径之一。
而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物质原料,而这些原料的高效利用和加工处理也需要生物技术的帮助。
例如,在化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代谢产生的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可以有效地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从而提高生物质燃料的利用效率。
二、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农作物废弃物、食品废弃物等可再生原料制造的液体或气体燃料。
生物燃料分为第一代生物燃料和第二代生物燃料两类。
第一代生物燃料主要是以淀粉、糖分等为原料,生产乙醇、甲醇和生物柴油等。
而第二代生物燃料则主要利用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等几乎不与食物竞争的废弃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天然气等。
其中,生物乙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燃料,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生物技术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三、生物甲烷生物甲烷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质进行发酵和分解,产生气体混合物的一种新能源。
生物甲烷的主要原料有农业废弃物、家庭垃圾、畜禽粪便等。
而在生物甲烷的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厌氧发酵和沼气提纯。
而在这些环节中,生物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厌氧发酵过程中,利用好氧培养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发酵液的产气效率和甲烷浓度。
四、生物电能生物电能是指利用微生物通过代谢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一种新能源。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生物电能的重要代表。
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开发产品的技术手段。
在能源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从生物燃料、生物降解以及生物电池三个方面介绍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一、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质资源转化得到的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发电以及热能领域。
其中,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是两种主要的生物燃料。
生物乙醇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将植物糖转化为乙醇。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可再生性以及低排放等优点。
目前,生物乙醇已经成为汽车燃料的重要替代品,可以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
生物柴油是通过生物质的酯化反应制得的燃料,与传统柴油具有相似的性能和燃烧特点。
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更加环保,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二、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指利用微生物降解能力来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过程。
生物降解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利用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生物降解技术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生物质颗粒燃料。
沼气是一种可燃气体,主要由甲烷和二氧化碳组成,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等用途。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将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制成颗粒状的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易储存的特点。
通过生物降解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废弃物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生物电池生物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电流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产氢等代谢过程释放出的电子转化为电能。
生物电池可以利用废水、废料等有机物作为能源,与传统电池相比,其运行成本更低,且具有更低的污染风险。
生物电池在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结起来,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燃料、生物降解和生物电池。
这些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我们的能源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潜力

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潜力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寻找可持续、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替代品变得至关重要。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迅速发展的科学领域,正逐渐展现出在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
生物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生物体系和生物过程来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技术。
在能源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生物燃料、生物制氢、生物发电等多个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是目前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其中,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是两种主要的生物燃料。
生物乙醇通常由富含糖分的农作物,如甘蔗、玉米等发酵制成。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农作物中的糖分转化为乙醇,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提纯和处理,就可以得到可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燃料。
与传统的汽油相比,生物乙醇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低,对环境更加友好。
生物柴油则主要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通过化学反应制成。
它具有与传统柴油相似的性能,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更少。
除了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还有一种新兴的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等生物质中。
然而,由于纤维素的结构复杂,将其转化为乙醇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破解这个难题。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更高效地分解纤维素,并将其转化为乙醇。
纤维素乙醇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对粮食作物的依赖,还能够充分利用废弃的生物质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生物制氢。
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燃烧时只产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传统的制氢方法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
而生物制氢则是利用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的过程。
目前,研究较多的生物制氢方法包括光合生物制氢和发酵生物制氢。
光合生物制氢主要利用藻类等光合微生物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产生氢气。
自然科学知识: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

自然科学知识: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热门话题之一。
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对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别探讨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体制生产出来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能源的主要来源包括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和生物质能。
其中,生物柴油和生物天然气利用微生物菌群群体,通过嗜热细菌(thermophilic bacteria)等生物体系进行发酵产气,从而生成生物柴油和生物天然气等能源。
同时,生物质能是由植物或其他生物来源(如农业和林业废弃物)提炼的能源。
生物能源的发展与利用能够能够有效解决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加强生物能源的研究开发,以解决石化能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生物能源的利用量已经在逐年增长,并将逐步替代石化能源成为人们的主要能源来源。
随着生物能源的使用量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考虑如何合理地利用生物能源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为了增加生物能源的利用效率,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的生物能源产业链,加强生物能源的研发、生产、检测和应用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从而提高生物能源的质量和效率。
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在生物体系中进行分析和应用,制造新的物质或改造已有物质的技术。
生物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医学、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等多个领域。
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需要人们的不断创新与探索。
目前,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在现代化工生产与生命科学的交汇点处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对生物分子、组织和细胞等方面进行研究,制造出具有人类性质的复杂分子和制品,例如重组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从而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同时,生物技术也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农作物的特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耐受性,从而更好地解决全球食物短缺问题。
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减少,生物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替代能源形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
一、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利用生物质能源进行转化和利用的燃料,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气体等。
生物技术在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进而增加生物质的供应量。
其次,通过酶的工程改造,提高生物质的降解效率,加速生物质发酵生成生物燃料。
生物技术不仅提高了生物燃料的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生物燃料更具可行性。
二、生物电池生物电池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电流的一种装置。
生物技术在生物电池的开发和运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筛选特定的微生物,如电致化学微生物和蓝藻菌等,可以提高生物电池的电流产生效率。
其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提高微生物的电子传递能力,从而提高生物电池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生物技术为生物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将其应用于废水处理、电能储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氢能源生物氢能源是利用微生物菌株产生氢气的一种新型能源。
生物技术在生物氢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挖掘和改造具有产氢能力的微生物,提高其产氢效率和稳定性,可以实现生物氢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通过调控微生物菌株的代谢途径,提高其对基质转化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生物氢的产量和质量。
生物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将成为未来生物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结起来,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涵盖了生物燃料、生物电池和生物氢能源等多个方面。
通过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提高生物能源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不仅给生物能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也为我们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技术在能源与环保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能源与环保中的应用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课题。
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中,生物技术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生物技术在能源与环保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医疗领域,生物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能源方面的应用目前,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峻,推进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
而在这方面,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能源问题,还可以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
以下是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几个案例:1、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指利用生物物质、生物反应或生物转化过程产生的能源,如生物柴油、生物酒精等。
在这些生物能源的制备过程中,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出生物酒精等,不仅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减少CO2的排放。
2、生物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新型电源,它可以把无法直接使用的生物质通过生命的代谢产生电能,此过程既环保又节能,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催化,将废弃物或生物质转化成电能。
生物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生物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大气污染等方面。
以下是生物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几个案例:1、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质、微生物等进行污染土壤、地下水、湖泊等环境修复,以达到清洁环境的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修复环境,还可以促进环境的生态平衡,减少地下水污染。
2、废水处置技术废水处置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清理废水的方法。
在这个技术中,微生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生物技术,可以加速污水中有机化合物和氮化合物的降解,降低废水中的COD、BOD、NH4等污染物含量。
3、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是指对恶劣空气进行净化的技术。
其中,生物技术主要是通过植物的生命活动来消化有害气体和微粒,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例如:利用现代高科技推广城市生物气象技术,使大气污染二氧化碳得到排除。
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传统石化能源的储量逐渐枯竭,寻求可持续能源的研究愈加迫切。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已经在能源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利用植物等生物质材料制成的能源。
这类能源与化石燃料存在本质区别,不仅具有可再生性、绿色化、资源广泛性等特点,而且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其生长期内会被植物吸收,避免了对温室气体的贡献。
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
其中,生物质燃料最为常见。
生物质燃料比如生物柴油、生物油、生物煤等可以作为火力发电、交通运输中的燃料。
各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中会涉及到微生物代谢和工业化发酵等方面的技术,而这些都是生物技术的应用范畴之一。
此外,生物质气体燃料也成为新颖的能源开发方向。
在经过生物发酵后,可以获得适量的甲烷,可以被当作一种代替化石燃料的气体燃料使用。
微生物转化工艺也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生物质气体燃料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2.生物电能源生物电能源是基于生物体产生电能进而转换成为电力的一种技术。
目前已经有了众多形式的生物电技术。
例如,固定化的电化学细菌通过吞噬和分解有机化合物来生成电流,这些电化学细菌能效率高、效果稳定,其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
同时,生物材料也可以被利用作为材料一同制成生物电池,像是用生物电合成的聚糖(glucomannan)制作的羊宝玉(Crown Jewels)式薄膜生物燃料电池。
在寻求持续化解决方案方面,生物电成为了一种日益候选的选择。
生物电同时保证了绿色化、可再生性以及地方使用等特点,符合可持续方向的要求。
此外,生物电转化技术还具有其微观发电的优点,在微缩电路等领域,它的应用潜力还被广泛认可。
3.生物制氢生物制氢是利用生物过程产生的废料转化成氢气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特殊的微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代谢过程的副产物产生氢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1 微生物技术与石油开采
10.1.1 微生物勘探石油
地震法、地球物理法和地球化学法
微生物石油勘探技术和优势 微生物石油勘探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1 微生物技术与石油开采
10.1.2 微生物辅助采油技术和优势
微生物石油勘探技术和实验依据 油区底土中的重烃含量与季节变化存在一 定联 系。 抗血清筛选土壤中利用烃的微生物。
酵母菌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2.3 未来石油的替代物——乙醇
产量(10亿升)
A.用于化学工业的乙醇产量;
B.用于汽油混合和替代品的乙醇产量
巴西的乙醇生产情况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2 未来石油的替代物——乙醇
10.2.4 乙醇代替石油的困境
生产乙醇燃料的原材料 淀粉类 纤维素类 玉米 木材 高粱 木屑 小麦 废纸 大麦 森林残留物 木薯 农业残留物 土豆 固体废物 红薯 产品废物 糖类 蔗糖 甜高粱 糖蜜 甜菜 饲料甜菜 甘蔗 葡萄糖 其他 菜花 葡萄 香蕉 乳酪 乳浆 硫化废物
10.3 植物“石油”
10.3.3 藻类产油 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化学合成法、生物酶 解法和工程藻类技术。 提高工程小环藻产油的途径: 设法提高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微藻细胞中 充分表达。 采用工程小环藻制造柴油的优势。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4 传统可再生能源——甲烷
10.4.1 生产甲烷的生化机理 厌氧微生物生产甲烷途径 初步反应:利用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 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及变形杆菌属(Proteus) 等微生物把纤维素、脂肪和蛋白质等很粗糙的 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的混合组分。 微生物发酵过程:低分子质量的可溶性组分 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转化成有机酸。 甲烷形成:通过甲烷菌把这些有机酸转化为 甲烷及CO2。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1 微生物技术与石油开采
10.1.3 微生物二次采油技术
采油基本原理 采用效率和成本 微生物产气采油
风能发电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1 微生物技术与石油开采
10.1.4 微生物三次采油原理与效率
原理:利用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能 产生大量CO2和甲烷等气体的基因工程菌株 或选育能提高产气量的高活性菌株。 目的:目的是让这些工程菌能在油层中不 仅产生气体增加井压, 而且还能分泌高聚物, 糖酯等表面活性剂, 降低油层表面张力, 使 原油从岩石中、沙土中松开, 黏度减低, 从 而提高采油量。 效率:进一步提高采油量15%~3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5.1 氢能
10.5.1.3应用实例
产氢细菌连续流富集装置 A:配水箱; B:计量泵; C:反应器; D:搅拌机; E: 气体流量计; F: 碱收集瓶
10.5 未来新能源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5.2 生物燃料电池 10.5.2.1 产物生物燃料电池
氢氧型大肠杆菌电池装置(引自 施安辉,199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2 未来石油的替代物——乙醇 10.2.1 生产乙醇燃料的生化原理 10.2.2 乙醇作为燃料的益处 产能效率高 不生成一氧化碳 低成本
乙 醇 燃 料 汽 车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2 未来石油的替代物——乙醇
10.2.3
乙醇发酵
常用原材料: 蔗糖或淀粉 微生物: 酵母菌 关键酶: 糖水解酶和酒化酶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4传统可再生能源——甲烷
发酵池结构
家庭式甲烷发酵生产示意图
10.4传统可再生能源——甲烷
生物技术与能源
原材料与甲烷产量
农村常用发酵生产甲烷的原料及沼气产量 原料名称 每吨干物质产沼气量(m3) 猪粪 600 牲畜粪便 300 酒厂废水 500 废物污泥 400 麦秆 300 青草 630 甲烷含量/% 55 60 48 50 60 7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5.2 生物燃料电池
10.5.2.2 去极化生物燃料电池
固定化大肠杆菌电池(引自 施安辉,1990) 1. 固定化大肠杆菌电极(阳极) ;2. 碳电极(阴极) ;3. 葡萄糖液; 4.磷酸缓冲液;5. 隔膜;6. 电流计;7. 记录仪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2.如何利用微生物勘探石油和提高采油量? 3.简述乙醇燃料能替代石油的依据。 4.简述人工生产甲烷能替代天然气燃料的依 据。 5.谈谈你对未来能源的见解。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学习目的 了解人类如何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提 高石油的开采量、降低乙醇燃油及甲烷燃料的生 产成本,并设法提高产量及减少环境污染;了解人 工种植能产“石油”的树木及开发各种未来新能 源的途径, 以满足人类需能的要求。 掌握目前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产能量及开发新能源 的基本知识。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4传统可再生能源——甲烷
10.4.2 应用举例 我国是沼气生产最大量的国家,生产量高 达7×106生物气单位,相当于22×106吨煤 的能量。 印度也是一个生产沼气的大国。按印度现 有沼气的发展计划及规模,预测到2015年 前,可建立1千万~2千万个沼气池,到时 印度的燃料源很可能以沼气为主。
麻风树(小桐子、青桐木 )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3 植物“石油”
10.3.2 油料植物 常见产油的植物 向日葵、棕榈、椰子、花生、玉米、白菜、 香蕉、胡萝卜、棉籽、油菜子和巴巴苏坚 果 提高植物产油量的途径 增加脂肪酸合成底物来提高油脂合成水平。 增加油脂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的基因表达。
生物技术与能源
生物技术与能源
基因工程技术
把能水解纤维素的一个葡聚糖内切酶 基因和一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在能产 生乙醇的菌株中,并研究该菌株利用纤维 素作原料的情况。 把能产生乙醇的基因克隆到能降解纤 维素,但不能生产乙醇的菌株中。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3 植物“石油”
10.3.1 能产“石油”的灌木 兰桉树 油楠的乔木 银合欢树 麻风树 黄鼠草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5.1.1 产氢的微生物
常见产氢的非光合微生物 厌氧菌: 巴氏梭菌、产气微球菌、雷氏丁酸杆菌、 克氏杆菌等。 兼性厌氧菌: 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软化芽胞杆菌、 多粘芽胞杆菌等。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5.1 氢能
10.5.1.2 产氢生化机理
叶绿体膜及氢化酶等组分混合反应产氢示意图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5.1.1 产氢的微生物
常见的放氢微生物 产氢的光合微生物可分为藻类及非藻类 藻类:颤藻属(Oscilayoria) 螺藻属(Spirulina) 念珠藻属(Nostoc) 项圈藻属(Anabaena) 非藻类:绿硫菌属(Chlorobium) 颤藻 红硫菌属(Chromatium) 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2 未来石油的替代物——乙醇
10.2.5 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 生产乙醇原材料化学降解技术 生产乙醇原材料酶解法降解技术 葡聚糖内切酶(ED)、 纤维二糖水解酶(CHB) β-葡萄糖酶(GL) 微生物混合发酵法
巴西种植甘蔗发展乙醇燃料
1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永峰.2006.生物制氢系统产氢菌的富集与培养技术.南京理工大学学 报.30(3):365~370 2. 施安辉.1990.经济微生物.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 3. 世界能源理事会.1998.新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指南.阎季慧等译.北 京:海洋出版社 4. 谢立华等.2005.油菜作为优势能源作物的发展潜力与展望.生物加工过 程.28(1):28~41 5. 于洁等.2006.生物质制氢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6(5): 107~112 6. 志梅.2002.生物化工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7. 仲海涛等.从废水中回收-微生物燃料电池与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30 (3):46~50 8. 周理.2005.氢与甲烷作为代油燃料之比较.23(2):39~43 9. Higgins I.J.et al.1985.Bitechnology i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London: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黄河清编写)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10.5 未来新能源 10.5.1 氢能 10.5.1.1 产氢的微生物 生物质制氢技术 以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热物理化学原理与技 术制氢,如生物质气化制氢,超临界转化制氢, 高温分解制氢;基于生物质的甲烷、甲醇、乙醇 转化制氢。 利用生物途径转换制氢,如微生物发酵、直 接生物光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