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1梁筋在钢筋的计算过程中,梁筋的计算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计算上部通长筋、支座钢筋、中部钢筋(腰筋、扭筋)、底筋、箍筋、拉筋、吊筋,当遇到有悬挑的时候还需要锚固长度还与非悬挑不一致,因此,需要详细了解03G-101,在此以上图为例进行说明。
1.1上部通长筋1)上部通长筋=通跨净长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中间楼层)2φ25=(7.2*4-0.45*2+38*0.025*1.2*2+2*38*0.025)*2说明:搭接长度以12米为定尺长度,即12m一搭接。
该工程为一级抗震,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锚固长度按表1-1取38d,表1-1搭接长度按照下表1-2以1.2*锚固长度取值表1-22)上部通长筋=梁总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基础层,该部分钢筋锚固到梁底)2φ25=(7.2*4-0.03*2+38*0.025*1.2*2+2*(0.7-0.03*2))*2保护层按照下表1-3取值:(在本工程中取30)表1-33)当然,有时候遇到悬挑钢筋的时候,如下图,还需要计算弯折部分的钢筋,详见国标。
1.2支座钢筋○1轴支座筋6Ф25 4/2其中2Ф25是通长的,所以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2Ф25=(1/4*(7.2-0.45-0.325) +38*0.025)*2○3轴支座筋8Ф25 4/4所以上2Ф25=(1/3*(7.2-0.325-0.325)*2+0.65)*2(相邻两跨净跨取大值)下4Ф25=(1/4*(7.2-0.325-0.325)*2+0.65)*4○4轴支座筋2Ф25/ 2Ф22所以下2Ф22=(1/4*(7.2-0.325-0.325) +0.325)*26Ф25 4/2上2Ф25=(2/3*(7.2-0.325-0.325) +0.65)*2下2Ф25=(2/4*(7.2-0.325-0.325) +0.325+1.2*38*0.025)*2 ○5轴支座钢筋同○3轴支座钢筋上2Ф25=1/3*(7.2-0.45-0.325)*2下2Ф25=1/4*(7.2-0.45-0.325)*2○6轴支座钢筋同○1轴支座钢筋8Ф25 4/4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4Ф25=(1/4*(7.2-0.45-0.325) +38*0.025)*48Ф10(2)指的是吊筋处的箍筋1.3架立钢筋○1~○34Ф12=(1/3*(7.2-0.45-0.325) +2*0.15)*4○3~○44Ф12=(1/3*(7.2-0.325-0.325) +2*0.15)*4○4~○54Ф12=(1/3*(7.2-0.325-0.325) +2*0.15)*4○5~○64Ф12=(1/3*(7.2-0.45-0.325) +2*0.15)*41.4腰筋腰筋=跨净长+搭接长度+2*15*d(当为抗扭筋时,+2*锚固长度)所以在本题目中,配G6Ф12=(7.2*4-0.45*2+2*15*0.012+1.2*34*0.012)*61.5底筋1)、当为通常筋=净跨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2)、当为本题中时,分别进行计算○1、每跨的5Ф25为通常的,所以5Ф25=(7.2*4-0.45*2+2*38*0.025*1.2+2*38*0.025)*5 ○2、○1~○33Ф25=(7.2-0.325-0.45+38*0.025+1.2*38*0.025)*3○3~○4(即不伸入支座的钢筋=净跨-2*0.1*ln1)8Ф25 3(-3)/5=3*(7.2-0.325*2-0.1*(7.2-0.325*2)*2)○4~○6其中的2Ф25=(7.2*2-0.325-0.45+1.2*38*0.025*2+38*0.025)*2 ○4~○5其中的1Ф25=7.2-0.325*2+1.2*38*0.025*21.6箍筋箍筋单长=(长+宽)*2-8*保护层+20*d(二肢箍)箍筋数量=加密区/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吊筋处增加数量箍筋单长φ10=(0.3+0.7)*2-8*0.03+20*0.01箍筋数量=(1.2+2*0.7*7)/0.1+(7.2*4+0.15*2-1.2-2*0.7*7-0.35)/0.2+8(○1~○3跨中次梁宽为250,则8φ10相当于间距为50)(1.2是图中注明的加密区范围,未注明按照规范进行计算)注:二肢箍是箍筋中最简单的类型,当出现多肢箍时,需要小心计算,多肢箍在柱箍筋中举例。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基础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 度-50)/加密间距+1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变截面
c/hb>1/6情况 上筋下插1.5LaE 下筋上弯折如图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4、剪力墙钢筋讲解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纯剪力墙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加门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加洞口后钢筋构造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5号筋外侧=2150+150-15*2+15*12 5号筋内侧=钢2筋1工5程0量+计1算5案例0解-1析5图文*2+15*12*2
-1层钢筋 计算
5号筋内外侧根数=5号筋布筋范围/间距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1层钢筋 计算
6号筋外侧=1800+600+400-15*2+15*12 6号筋内侧=18钢0筋0工+程6量0计0算+案例4解0析0图-文15*2+15*12*2
钢筋工程量计算案例解析图文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 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 高+(梁高-保护层)
+12d 当柱纵筋伸入节点区 竖直长度>=Lae,则不
钢筋混凝土钢筋算量

钢筋混凝土钢筋算量一.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1.带形基础,(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4)杯形基础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 )V3=a×b×h3式中:h3——杯颈高度;V3_——杯口槽体积(m3 )V4= h4/6+[A×B+(A+a)(B+b)+a×b]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V=V1+V2+V3-V4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4.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5.砼基础垫层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二)柱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式中:V——柱体积;H——柱高(m);F——柱截面积2.带牛腿柱如图所示V=(H ×F)+牛腿体积×n=(h ×F)+[(a ×b ×h1)+a ×b×V2×h2/2]×n =h ×F+a ×b ×(h1+h2/2) ×n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3.构造柱:V=H ×(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m); A.B—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n—马牙槎边数(三)梁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V=L×h×b式中:h—梁高(m);b—梁宽;L—梁长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V=L×F式中:L—梁长;F—异型梁截面积3.圈梁: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4.基础梁:V=L×基础梁断面积式中:V—基础梁体积(m3);L—基础梁长度(m)。
梁钢筋算量例题及解析

梁钢筋算量例题及解析一、梁钢筋算量例题(一)例题咱就说有这么一个简单的梁啊,梁的长度是6米,截面尺寸是300mm×500mm(宽×高)。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C30,抗震等级为二级。
梁的纵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
梁的上部纵筋是2根直径为20mm的钢筋,下部纵筋是3根直径为22mm的钢筋,箍筋是直径为8mm的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那咱来算算这个梁的钢筋量。
(二)纵筋计算1. 上部纵筋纵筋长度计算呢,咱得考虑锚固长度。
对于HRB400钢筋,在C30混凝土、二级抗震等级下,锚固长度是按公式算的,这个公式有点复杂,不过咱们就按照规范来,锚固长度LaE取35d(d为钢筋直径)。
那20mm直径的钢筋,锚固长度就是35×20 = 700mm。
纵筋长度 = 梁长+ 2×锚固长度= 6000 + 2×700 = 7400mm。
2. 下部纵筋同样的道理,22mm直径的钢筋,锚固长度LaE = 35×22 = 770mm。
纵筋长度= 6000 + 2×770 = 7540mm。
纵筋重量计算呢,按照公式,重量 = 钢筋长度×每米重量。
每米重量可以查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20mm的钢筋每米重量是2.47kg/m,直径22mm的钢筋每米重量是2.98kg/m。
上部纵筋重量= 7400×2.47÷1000 = 18.278kg(保留三位小数)。
下部纵筋重量= 7540×2.98÷1000 = 22.469kg(保留三位小数)。
(三)箍筋计算1. 加密区长度按照规范,二级抗震等级下,加密区长度为梁高的 1.5倍且大于等于500mm。
梁高500mm,1.5×500 = 750mm,所以加密区长度取750mm。
2. 加密区箍筋数量加密区箍筋数量=(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 1)。
钢筋工程量计算例题

1、计算多跨楼层框架梁KL1的钢筋量,如图所示。
柱的截面尺寸为700×700,轴线与柱中线重合
计算条件见表1和表2
表1
表2
钢筋单根长度值按实际计算值取定,总长值保留两位小数,总重量值保留三位小数。
2、已知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1,共计5根。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求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图1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l平法施工图
3、某6m长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见下图),试计算各型号钢筋下料长度。
4、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5、某框架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为4级,共有10根框架梁,其配筋如图5.23所示,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锚固长度LαE为30d。
柱截面尺寸为500mm x 500mm。
试计算该梁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配料单(参见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l-l构造详图)。
6、试编制下图所示5根梁的钢筋配料单。
25(3.853kg/m)。
7、某建筑物第一层楼共有5根L1梁,梁的钢筋如图所示,要求按图计算各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配料单。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钢筋工程量计算、计价案例

钢筋工程量计算、计价案例案例1:某层高为4.20m的现浇框架结构建筑,抗震等级为四级,图为其中框架梁KL1,共10根。
砼标号为C30,保护层厚度为25mm。
请根据题图计算设计钢筋用量(除箍筋为Ⅰ级钢筋其余均为Ⅱ级钢筋月牙纹,且为满足最小设计用量。
伸入柱内锚固钢筋弯起部分按15d),并按三类工程套用04定额。
解题:(一)列表计算钢筋设计用量1.根据题图,按钢筋编号计算用量2.根据综合定额子目的步距,分别汇出工程量钢筋用量表编号规格简图根数单根长度计算式重量(kg)1 Φ18 20 15×0.018+6.25-2×0.025+0.40-2×0.025+20×0.018×2+1.414×0.35 =8.033212 Φ16 10 15×0.016+0.45-0.025+3.85/3=1.95313 Φ1620 3.85/3+0.45+1.50-0.025=3.21 1014 Φ1630 15×0.016×2+4.75-2×0.025=5.18 2465 Φ1620 15×0.016+1.50-0.025=1.73 556 Φ14 20 10×0.014×2+0.35×1.414×2+0.55=1.82447 Φ14 20 10×0.014×2+0.35×1.414×2+0.95=2.22548 Φ8 420 (0.40-2×0.025+2×0.008)×2+(0.25-2×0.025+2×0.008)×2+24×0.008=1.36226Σ: Φ12以内:226 kg Φ25以内:852 kg (二)根据工程量,套用综合定额单价4-1注:3421.48-330.46+330.46*1.03+(330.46*1.03+57.83)*(1+25%+12%)=4-2注:3241.82-166.14+166.14*1.03+(166.14*1.03+84.40)*(1+25%+12%)=案例2:如图所示,现浇钢筋混凝上梁100根,设②号筋弯起角度为45度,箍筋弯钧角度为135度,混凝上强度等级为C25。
钢筋计算例题详解(精选五篇)

钢筋计算例题详解(精选五篇)第一篇:钢筋计算例题详解钢筋计算例题详解:某建筑物有3根现浇钢筋混凝土梁L1,配筋如下图,③、④号钢筋为45°弯起,⑤号箍筋按抗震结构要求,试计算各号钢筋下料长度及3根梁钢筋总重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取25mm,。
注:各种钢筋单位长度的重量为:Φ6(0.222kg/m),Φ10(0.617kg/m),Φ20(2.47kg/m)1号钢筋:下部通长筋2根,单根长度=6+0.24-0.025*2=6.19m,2根重6.19*2*2.49=30.83kg 2号钢筋:上部通长筋2根,末端180°弯钩,单根长度=6+0.24-0.025*2+6.25d*2=6.315m,2根重量6.315*2*0.617=7.79kg 3号和4号钢筋长度相同,由图可知锚固长度为200,弯起钢筋增加长度=(500-25*2)*(1/sin45°-1)*2=373mm,则3号和4号钢筋长度均为6+0.24+0.025*2+0.2*2+0.373=6.963m,重量均为6.963*2.47=17.20kg 5号箍筋末端135°弯钩,双肢箍,根数=(6000-240-50*2)/200+1=30根,单根长度=【(0.5-0.025*2)+(0.2-0.025*2)】*2+4.9d*2=1.2588m,总重量为1.2588*30*0.222=8.38kg 以上全部加起来乘以3为三根梁钢筋的重量第二篇:计算案例题1.风险与保险风险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大量的损失资料加已分析,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估测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损失概率:损失机会用分数或百分比来表示损失程度:发生一次风险事故平均损失额度预期损失:期望值损失变异性:损失幅度(方差或标准差)损失的期望值方差与标准差的计算损失的平均数=(10+20+30+40+50)/5=30方差=1000/5=200标准差=√200=14.142.技术说立足于保险的数理基础,认为保险是将处于同等可能发生机会的同类风险下的多数人和单位集中起来,测算事故发生率,根据概率计算保费,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支付一定保险金额。
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含计算实例

基础钢筋⼯程量计算含计算实例第5章基础构件钢筋⼯程量计算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重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基础可分为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独⽴基础、条形基础和桩承台基础等。
本章将主要讲解的是常见的独⽴基础和条形基础。
第⼀节独⽴基础钢筋⼯程量计算⼀、独⽴基础平法识图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法(1)G101平法识图学习⽅法G101平法图集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来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
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的内容,见图5.1。
⼀是该构件按平法制图有⼏种表达⽅式,⼆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
图5.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法(2)《G101-6》独⽴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G101-6》第6~20页讲述的是独⽴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1所⽰。
表5.1 《G101-6》独⽴基础2. 《G101-6》独⽴基础平法识图(1)认识独⽴基础的平⾯注写⽅式独⽴基础的平法制图,⼯程中主要采⽤平⾯注写⽅式,故这⾥也主要讲解平⾯注写⽅式。
独⽴基础的平⾯注写⽅式是指直接在独⽴基础平⾯布置图上进⾏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如图5.2所⽰。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布置图上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竖向尺⼨、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标⾼、基础底⾯标准标⾼不同时的标⾼⾼差和必要的⽂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不知图上标注独⽴基础的平⾯尺⼨。
图5.2图5.3(2)集中标注1)独⽴基础集中标注⽰意图独⽴基础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竖向尺⼨、配筋三项必注内容。
如图5.3。
2)独⽴基础编号①独⽴基础编号(《G101-6》第6页)独⽴基础集中标注的第⼀项必注内容是基础编号,基础编号表⽰了独⽴基础的类型,见表5.2。
表5.2 独⽴基础编号识图例如:DJJ 2,表⽰阶形普通独⽴基础,序号为2;BJP3,表⽰杯⼝坡形独⽴基础,序号为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案大全1梁筋在钢筋的计算过程中,梁筋的计算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计算上部通长筋、支座钢筋、中部钢筋(腰筋、扭筋)、底筋、箍筋、拉筋、吊筋,当遇到有悬挑的时候还需要锚固长度还与非悬挑不一致,因此,需要详细了解03G-101,在此以上图为例进行说明。
1.1上部通长筋1)上部通长筋=净跨长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中间楼层)2φ25=(7.2*4-0.45*2+38*0.025*1.2*2+2*38*0.025)*2说明:搭接长度以12米为定尺长度,即12m一搭接。
该工程为一级抗震,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锚固长度按表1-1取38d,表1-1搭接长度按照下表1-2以1.2*锚固长度取值表1-22)上部通长筋=梁总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基础层,该部分钢筋锚固到梁底)2φ25=(7.2*4-0.03*2+38*0.025*1.2*2+2*(0.7-0.03*2))*2保护层按照下表1-3取值:(在本工程中取30)表1-33)当然,有时候遇到悬挑钢筋的时候,如下图,还需要计算弯折部分的钢筋,详见国标。
文案大全1.2支座钢筋○1轴支座筋6Ф25 4/2其中2Ф25是通长的,所以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2Ф25=(1/4*(7.2-0.45-0.325) +38*0.025)*2○3轴支座筋8Ф25 4/4所以上2Ф25=(1/3*(7.2-0.325-0.325)*2+0.65)*2(相邻两跨净跨取大值)下4Ф25=(1/4*(7.2-0.325-0.325)*2+0.65)*4○4轴支座筋2Ф25/ 2Ф22所以下2Ф22=(1/4*(7.2-0.325-0.325) +0.325)*26Ф25 4/2上2Ф25=(2/3*(7.2-0.325-0.325) +0.65)*2下2Ф25=(2/4*(7.2-0.325-0.325) +0.325+1.2*38*0.025)*2○5轴支座钢筋同○3轴支座钢筋上2Ф25=1/3*(7.2-0.45-0.325)*2下2Ф25=1/4*(7.2-0.45-0.325)*2○6轴支座钢筋同○1轴支座钢筋8Ф25 4/4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4Ф25=(1/4*(7.2-0.45-0.325) +38*0.025)*48Ф10(2)指的是吊筋处的箍筋1.3架立钢筋○1~○3 4Ф12=(1/3*(7.2-0.45-0.325) +2*0.15)*4○3~○4 4Ф12=(1/3*(7.2-0.325-0.325) +2*0.15)*4○4~○5 4Ф12=(1/3*(7.2-0.325-0.325) +2*0.15)*4○5~○6 4Ф12=(1/3*(7.2-0.45-0.325) +2*0.15)*41.4腰筋腰筋=跨净长+搭接长度+2*15*d(当为抗扭筋时,+2*锚固长度)所以在本题目中,配G6Ф12=(7.2*4-0.45*2+2*15*0.012+1.2*34*0.012)*61.5底筋1)、当为通常筋=净跨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2)、当为本题中时,分别进行计算○1、每跨的5Ф25为通常的,所以5Ф25=(7.2*4-0.45*2+2*38*0.025*1.2+2*38*0.025)*5○2、○1~○33Ф25=(7.2-0.325-0.45+38*0.025+1.2*38*0.025)*3○3~○4(即不伸入支座的钢筋=净跨-2*0.1*ln1)8Ф25 3(-3)/5=3*(7.2-0.325*2-0.1*(7.2-0.325*2)*2)○4~○6其中的2Ф25=(7.2*2-0.325-0.45+1.2*38*0.025*2+38*0.025)*2 ○4~○5其中的1Ф25=7.2-0.325*2+1.2*38*0.025*21.6箍筋箍筋单长=(长+宽)*2-8*保护层+20*d(二肢箍)箍筋数量=加密区/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吊筋处增加数量箍筋单长φ10=(0.3+0.7)*2-8*0.03+20*0.01箍筋数量=(1.2+2*0.7*7)/0.1+(7.2*4+0.15*2-1.2-2*0.7*7-0.35)/0.2+8 (○1~○3跨中次梁宽为250,则8φ10相当于间距为50)(1.2是图中注明的加密区范围,未注明按照规范进行计算)注:二肢箍是箍筋中最简单的类型,当出现多肢箍时,需要小心计算,多肢箍在柱箍筋中举例。
1.7拉筋拉筋单长=梁长-2*保护层+6.25*d*2φ8拉筋单长=0.3-2*0.03+6.25*0.008*2φ8拉筋数量=箍筋数量/2*3拉筋的数量满足隔一拉一1.8吊筋吊筋=次梁宽度++2*0.05+2*斜长+2*20*d斜长=(梁高-2*保护层)*1.414(当梁高《800)或*1.732(当梁高>800)因图中和说明的吊筋直径不一致,按照图中注明的2Φ16进行计算2Φ16=(0.25+0.05*2+1.414*(0.7-0.03*2)*2+2*20*0.016)*21.9总结以上只是以03国标为例(部分以04)说明梁的计算过程,当遇到不同的情况或者是别的标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以使计算的工程量更准确。
2柱筋柱筋相对于梁筋来说,简单一些,主要注意基础层、顶层钢筋的锚固长度(因为在实际中一般不搭接,都是焊接(每根柱子每层一焊接)——焊接按照每个接头进行计价,只算出焊接个数即可),还有箍筋的长度的计算,中间层的长度按照层高计算即可。
因此,在此以基础层和顶层为计算对象进行说明。
2.1基础层柱子因为受力问题,所以焊接时是接点是错开的,为简单计算,当接头率为50%时,基础层伸入到一层的高度一半按照0.75*一层楼层净高,一般按照0.5*一层楼层净高。
在本题中假设为桩承台柱,柱底标高为-2.1m,柱配筋为6Φ25,一层净高为3.6m。
则柱钢筋的计算长度为:6Φ25中其中 3Φ25=(12*0.025+2.1-0.05+0.5*3.6)*3另外 3Φ25=(12*0.025+2.1-0.05+0.75*3.6)*3当处于基础层时,保护层一般比楼层的保护层要厚,在本题中基础取50mm。
2.2中间层中间层按照层高进行计算,如果若该楼为5层,1~4层高均为4.6m,配筋均为6φ22,则每层6φ22=4.6*62.3顶层顶层柱钢筋锚固跟屋面梁的锚固有关系,具体见03G101-1(P55,P56),○1在本题中,首先以此种情形为例,说明顶层钢筋的计算,假设屋面梁高为700mm,层高为3.6m,柱配筋为6Φ20则6Φ20中其中3Φ20=(3.6-(4.6-0.7)*0.5-0.03+12*0.02)*3另3Φ20=(3.6-(4.6-0.7)*0.75-0.03+12*0.02)*3假设梁高为700mm,此时屋面梁的钢筋长度为净跨+柱宽-保护层+1.7la○2当按照这种方式锚固时,同样是按照上面的条件,则钢筋为3Φ20=(3.6-(4.6-0.7)*0.5-0.03+1.5*34*0.02)*3另3Φ20=(3.6-(4.6-0.7)*0.75-0.03+1.5*34*0.02)*3虽然上面柱有三种锚固方法,不过可均以1.5la进行计算。
2.4箍筋柱底标高为-2.1m,基础顶标高-1.1m,柱配筋为6Φ25,一层净高为3.6m。
则柱钢筋的计算长度为:中间层按照层高进行计算,如果若该楼为5层,1~4层高均为4.6m,假设梁高为700mm,层高为 3.6m,以以上的四肢箍为例进行计算,柱的界面尺寸均为b*h=600*600,箍筋的单根长由三个二肢箍组成,假设配筋为φ8@100/150,则φ8单长=(0.6*4-0.03*8+20*0.008)+((0.6-0.03*2)*2+0.2*2+20*0.008)+(0.2*2+(0.6-0.03*2)*2+20*0.008)φ8数量={1/3*(2.1-1.1+4.6-0.7)+(1/6*(4.6-0.7)*2+0.7)*3+(1/6*(4.6-0.7)+0.7+1/6*(3.6-0.7))+(1/6*(3.6-0.7)+0.7)}/0.1+{2.1+4.6*4+3.6-1/3*(2.1-1.1+4.6-0.7)+(1/6*(4.6-0.7)*2+0.7)*3+(1/6*(4.6-0.7)+0.7+1/6*(3.6-0.7))+(1/6*(3.6-0.7)+0.7)}/0.23板筋相对于梁、柱钢筋来讲,板筋的计算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板筋主要有底筋、面筋(负筋、分布筋)、马凳筋等几种。
3.1底筋=长度+2*6.25*d从下图中,我们计算○1φ6@200,假设墙体为240mm,轴线位置即为中线位置φ6单根长=1.2+2.4+0.12*2-0.03*2+6.25*0.006*2 φ6数量=(2.7+0.12-0.03)/0.2○2φ8@150φ8单根长=2.7+0.12-0.03+6.25*2*0.008φ8数量=(1.2+2.4+0.12*2-0.03*2)/0.153.2负筋=横向长度+纵向长度(板厚-2*保护层)○8φ8@165(此处仅计算○D)(假设板厚120mm)φ8单根长=0.65+0.24-0.03+(0.12-0.03*2)*2φ8数量=(1.2+2.4+0.12*2-0.03*2)/0.1653.3分布筋(一般有支座负筋需要固定的时候都需要分布筋,它的作用就是固定支座负筋的,因此它的长度为该部分支座负筋覆盖的长度加上弯钩(若是一级钢),分布区间是该处支座负筋的横向长度)假设分布筋为Φ10@200则Φ10单根长=1.2+2.4+0.12*2-0.03*2Φ10数量=(0.65+0.24-0.03)/0.23.4其他其余的板筋基本也同上,具体的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