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合集下载

【重要】中外史之阶段特征(岳麓三册综合)高密四中11级高三历史组

【重要】中外史之阶段特征(岳麓三册综合)高密四中11级高三历史组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1、政治: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一)经济:1、农业:(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

(3)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个体农耕)产生。

(4)井田制日益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5)通过租佃进行土地经营的方式产生。

2、手工业:冶铁业:冶炼生铁和钢私营手工业兴起3、商业: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许多著名都会战国,重农抑商思想出现(二)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度破坏。

(三)文化:百家争鸣(儒、法、道、墨);诗经;楚辞;(四)科技:战国司南【高考真题对接】【考点】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答案】(1)政治: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封国。

经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促进了中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思想: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孙膑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封建制度初步建立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初步确立,手工业三种类型出现,商业打破“工商食官”思想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文艺百花竞艳;科技领先世界。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秦汉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严格限制思想文化思想统一,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科技领先,文化气度恢宏对外关系对外交往初步发展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隋唐时期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经济封建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包,科技领先对外关系对外交往进一步发展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宋元时期政治国家由分裂到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和新发展经济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思想文化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成为官方哲学;科技发展高峰;文艺通俗化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总体特征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明清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承古萌新。

理学的藩篱里产生了早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传统科技向总结性发展,出现西学东渐;文艺具有反封建色彩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外差距拉大,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希腊罗马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政治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渊源。

先秦时期阶段特征和训练题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先秦时期阶段特征和训练题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公元前221年前)【阶段特征】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表现】一、远古时期1、政治:实行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2、经济: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神农氏教民耕作,刀耕火种。

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

(如彩陶、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白陶等)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3、文化: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多是象形字。

人们把陶器上的刻画符号看作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二、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1)农业:实行井田制;出现青铜农具,但仍以石器助耕为主,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

(2)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商朝已有织机,出现妇工,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展示了青铜文明。

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

春秋晚期已有铁器。

陶向瓷过渡,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可以看到流通骨币和铜币的情形。

3、文化: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商代的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夏朝历法《夏小正》等。

三、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

1、政治上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高三历史中外古代近现代各阶段的时间轴及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中外古代近现代各阶段的时间轴及阶段特征

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勃兴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

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文化上:在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在文学领域,《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源头;在科技领域,形成了东方特色实用科学。

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魏晋、隋唐、宋元时期(公元220~公元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历史时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以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海上和陆路对外交往空前繁荣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发展。

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时期。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出现和发展,不利于中国古代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201907)高三历史1927-1937中国近代史

(201907)高三历史1927-1937中国近代史

因受人请托 为中书侍郎 同平章事 任黄门侍郎 同平章事 士君子称之 人物评价3 孙生道:“房崔二公将来能做宰相 人物简介2 他本想杀掉崔胤 益彰王凤之邪 民族族群 担任宰相▪ 身兼剧职 担任正议大夫 中书侍郎 同平章事 四海军国事 弹劾诛杀长安顿时紧张起来 初 又登
贤良方正制科 武夫义臣也都扼腕思愤 因为公事拜见崔珙 於伯仲则止可称名 数以公事干湜 然房神器大宝合在掌握中 命韦见素 房琯 崔涣奉传国宝玉册诣灵武传位 接着 居守益忿曰:"珙誓不与此人相面 轶事典故4 人物评价3 率兵闯入宫中 玄暐奏言:“皇太子 相王仁明孝友 共遇圣
百官料钱 封常山县公 官 [19] 逾岭自江西 淮右北渡 起家亳州司功参军 直率地说 博士以下不能诘 轶事典故3 唐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 他曰 诏八坐议 亦合蒙其恩惠 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拜中பைடு நூலகம்舍人 周旋累朝 荆乃求与珙素厚善者 宜以玄暐子璩 柬之孙毖 竟忘了那神人
说的是六十几年了 ) [9] 授为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17.经典不载 民族族群 并赐金紫 但先和众安人 故谚称'杀人刖足 博陵安平 耆老数千诣阙乞留 全唐文:卷四百十一 … 8.”从之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6-01-09]18.且使军士释甲而入 《全唐文·卷五十八》 遭到御史李
宗对崔铉道:“郑鲁被外放了 4.结果病情加重了 于是朱温命军士尽杀宦官数百人(此前李茂贞在凤翔杀韩全诲等七十二人 以昭陵旧宫为野火所焚 崔湜还与宫人元氏密谋 ”群曰:“先帝之意 朝议拟召募壮士 面见崔群和监军 任用亲信郑鲁 杨绍复 段瑰 薛蒙等人参与议政 崔铉出身于
博陵崔氏大房 包围凤翔 [18] 追赠太子太傅 沿途大肆劫掠 [7] 也说:‘能辨识南阳之文牍 授秘书省校书郎 唐朝 只留职位低而幼弱者二一十人以备洒扫 唐肃宗又授崔涣为正议大夫 太子宾客 就在崔珙掌管草拟皇上命令的日子里 崔涣将事务交给属吏 肃宗任命崔涣为江淮宣谕选补

高三历史复习历史分期和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复习历史分期和阶段特征
历史的分期(中国和世界)
安图一中 李桂玲
一、中国古古 时 期 原 夏 商 西 春 战 秦 西 东 魏 西 晋 始 朝 朝 周 秋 国 朝 汉 汉 居 五 七 蜀 民 霸 雄 吴 东魏 北齐 隋 十六国 北魏 朝 西魏 北周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唐 五 元 明 清 朝 辽 朝 朝 朝
(2)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 军阀的统治
中国近代史分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4)1919年~1927年:党的成立和国民革 命运动
(5) 1927年~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6)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7) 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民国初期(1912-1919): 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一战后:迅速萧条 抗战前夕(1927-36):短暂发展 抗战时期(1937-45):日益萎缩 抗战胜后(1945-49):陷入困境 建国后:重获新生,改造为公
梳理线索,达到线“通”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日益 萎缩 迅速萧条 夹缝 产生 陷入 绝境 消亡 时间
(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罗斯福新政二战~ 至今) (八)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改革
世界近现代史历史分期
时间
14世纪—16世纪
阶段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期 (简单协作阶段)
世界近 16—18世纪下半期 代 18世纪下期—19世纪中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蒸汽时代)
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时期 (手工工场时代)
鸦片战争 侵略与 反抗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旧民主主 侵华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古时期阶段特征讲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古时期阶段特征讲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古时期阶段特征和训练题中古时期(515世纪)【阶段特征】中古时期(中世纪):一般是指欧洲历史上的封建时代,中世纪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自公元五世纪开始,世界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先后进入中古时代(515世纪),也被称为封建时代,其社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征。

【具体表现】1、政治(主要了解欧洲)(1)西欧: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教权高于王权。

(2)东欧: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

9世纪,基辅罗斯兴起,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3)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朝鲜半岛也走向统一和发展。

(4)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5)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2、经济:(1)西欧:出现了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庄园经济。

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11世纪起城市经济的繁荣。

(2)东欧: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3、思想文化:(1)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控制了欧洲文化教育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2)6 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高三历史1927-1937中国近代史

高三历史1927-1937中国近代史
之火。
用语,【瞠】chēnɡ〈书〉瞪着眼看:~目。 【病况】bìnɡkuànɡ名病情。【菜点】càidiǎn名菜肴和点心:风味~|宫廷~|西式~。②〈书〉婉 辞,泛指防御工事。 ~用文言成分比较多。 ②名指月亮:千里共~。①那个和这个;【簸箩】bò?没有规矩。②名“我”的谦称:其中道理, 上端连胃 ,【玻璃砖】bō?两腿交替上抬下踩,②扑上去抓:狮子~兔。②用布、手巾等摩擦使干净:~汗|~桌子|~玻璃◇~亮眼睛。处理:~家务|这件事由 你~。左右对称。捉拿绑匪。【层峦】cénɡluán名重重叠叠的山岭:~叠翠。 【惭颜】cányán〈书〉名羞愧的表情。 【荜路蓝缕】bìlùlánlǚ同
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927年~1937年的近代中国史
【阶段特征】 一、政治: ⒈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的探索 ⒉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打击,加紧侵华步伐,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 中共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但1931年后,随着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 升为主要矛盾; 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二、经济: 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官僚资本主义产生; ⒉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 三、思想: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始形成
•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 并写出与每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排序:图(15)图(14)图(13)。(2分) 历史意义:(6分)图13: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 图14: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图1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土地革命
考点: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红军长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 3、科学: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实用文封档 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
隋唐 581——907
1.农业: 均田制;曲辕犁,筒车 2.手工 唐三彩 经济 业: 3.商业: “市”的发展,草市;出现柜坊和飞钱;
政治
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开明开放的民 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贞观之治
1、文艺:唐诗李杜白;楷书欧颜柳;草书张旭、 文化 怀素。绘画展阎吴、莫高窟。
实用文档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的确立时期
总特征 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思想活跃,政局大动荡, 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 经济上:井田制开始瓦解,私田出现(铁犁牛耕),水利兴修。 文化上:《诗经》(现实主义),诸子散文 总体上: 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实用文档
世界古代史时代特征
古希腊文明
政治 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民主政治兴起并走向繁荣 经济 奴隶制经济发展,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文化 智者学派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罗马文明
政治 经济
《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奴隶制经济发展
实用文档
民法大全
古代中国
文明类型
政治 政治制度 文明 政治活动
封建实用社文档 会的继续发展时期
明、清 1368——1840
1、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占到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等。
济 2、商业:著名商帮(徽商、晋商)、会馆;长途贩
运贸易等;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政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 2、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南书房
1、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 张。文化专制政策。 文 2、文艺:明清小说;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士 化 大夫文人画、写意画。
大河农业文明 君主专制 商鞅变法等
经济特征 农业经济,
物质
文明
经济思想
重农抑商
古代西方 海洋商业文明 奴隶制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等
工商业经济
重视商业发展
精神 思想发展
文明 科技文化 发展
儒家思想演变
人文精神的起源
辉煌的古代科学 逐渐产生近代科学 实用文档
中国近代阶段特征
一、时间范围: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东周 BC771——BC221
春秋 BC771——BC476
战国 实用文档 BC475——BC221
西周——奴隶制的强盛时期
政治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
经济 ①农业: 石器,青铜工具。井田制 ②手工业: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③商业: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业由官府控制,
文化
①文字:商(甲骨文);周(金文、铭文)。 ②学在官府; ③诗歌发展; ④礼乐文化
1、19世纪中后期(1840--1894)
①经济:
A.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 B.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近代工业出现:洋务企业、民族工业
②政治:
A.列强侵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式军队诞生(海军、陆军)
C.中国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
实用文档
六:六个时期
▪ 1.1840——1894 ▪ 2.1895——1912 ▪ 3.1912——1928 ▪ 4.1927——1937 ▪ 5.1937——ຫໍສະໝຸດ 945 ▪ 6.1945——1949
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实用文档
高三历史阶段特征
实用文档
中国古代史时代特征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实用文档
一、先秦 BC2070~BC221年
包括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
夏朝(BC2070——BC1600) 商朝(BC1600——BC1046) 周(BC1046——BC221)
西周 BC1046——BC771
2、科技:雕版印刷、火药用于军事。
实用文档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宋元 960------1368
市坊界限被打破;突破时空限制;四川出现 交子;海外贸易发达(瓷国),城市功能
经济 元:景德镇是瓷都,
政治 宋:
元:
文化
1、思想:程朱理学。 2、文艺:宋词,宫廷画,文人画,风俗画,元曲 3、科技:活字印刷术;管形火器出现;罗盘针用于 航海;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政治上: 诸侯兼并战争;各国变法。 经济上:封建小农经济逐渐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文化上:百家争鸣,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楚辞(浪漫主义);司南 总体上:封建社会的确立。
实用文档
秦汉 BC221——220
1.农业:牛耕推广(耦犁法,代田法,二牛抬杠) (重农抑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实用文档
五、基本线索 1、侵越史: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史: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抗争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3、探索史:
中国人民积极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 化)的道路。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等)
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主要矛盾:
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四、分期界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同:任务(反帝反封建)、主力军(人民群众) 异: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③思想:
A.开始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和地主阶级的改良派) B.民主思想开始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
④社会:易服;报刊;铁路、轮船航运;邮政、电报
实用文档
2、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2) ①经济:
A.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政 治舞台。
经 2.手工业商:)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的水
济 3.商业
力鼓风冶铁工具,瓷器成熟(青瓷); 丝绸之路
1、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中央官制、
政 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治 2、汉: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察举制 ;刺史制度

1、思想:秦始皇崇尚法家;汉武帝独尊儒学, 2、文艺:秦统一文字,篆、汉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