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讲37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PPT课件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021
教学内容
▪ 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十九世 纪下半叶的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 局”。面对时局的变化,中国社会各阶级面临 “怎么办”的问题?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 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 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 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 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2021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 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事学堂)
2021
2021
2021
2021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 120名,1881年撤回。 •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 学习造船、驾驶。
1872年,容闳带领中国第一 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
“近代中国留美第一人” 容闳
2021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 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 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 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2021
重点与难点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比 较与评价。
2、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3、维新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
2021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发展与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021
教学内容
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是清朝后期一次由农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 运动,并产生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 篇》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 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加速了 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021
教学内容
▪ 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十九世 纪下半叶的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 局”。面对时局的变化,中国社会各阶级面临 “怎么办”的问题?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 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 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 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 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2021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 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事学堂)
2021
2021
2021
2021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 120名,1881年撤回。 •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 学习造船、驾驶。
1872年,容闳带领中国第一 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
“近代中国留美第一人” 容闳
2021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 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 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 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2021
重点与难点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比 较与评价。
2、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3、维新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
2021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发展与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021
教学内容
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是清朝后期一次由农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 运动,并产生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 篇》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 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加速了 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课件

清道光三十年 十二月初十(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在广西桂 平县金田村宣布 起义,建号“太平 天国”。
该图是金田村全景。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2、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843年建立“拜上帝教” 1844年到广西传教,后洪秀全回广东撰写《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1847年信徒发展为2000多人。 1848年洪秀全撰写《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日》。 1850年拜上帝教发展为万余人,洪秀全下令集中金田村。 1851年1月11日,桂平县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其所遇到的敌 人相对来说比较强大。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 绞杀了太平天国。 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和历 史局限性所决定的:农民既具有革命性,又 有落后性、保守性、狭隘性。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第一、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 理论作指导,无法摆脱宗教迷信和封 建思想的束缚。 第二、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 革命纲领。 第三、组织上,无法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的腐 败和宗派主义倾向,不能长期保持内 部团结。 第四、军事上也犯了一系列错误。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1、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 统治根基:消灭了百万清军;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使清 廷给予汉族地主越来越多的权力,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 (2)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打败“常胜军”、“常捷军” ;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历经14年,转战18个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 3、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的启迪作用 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 最大、影响最深。
该图是金田村全景。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2、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843年建立“拜上帝教” 1844年到广西传教,后洪秀全回广东撰写《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1847年信徒发展为2000多人。 1848年洪秀全撰写《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日》。 1850年拜上帝教发展为万余人,洪秀全下令集中金田村。 1851年1月11日,桂平县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其所遇到的敌 人相对来说比较强大。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 绞杀了太平天国。 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和历 史局限性所决定的:农民既具有革命性,又 有落后性、保守性、狭隘性。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第一、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 理论作指导,无法摆脱宗教迷信和封 建思想的束缚。 第二、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 革命纲领。 第三、组织上,无法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的腐 败和宗派主义倾向,不能长期保持内 部团结。 第四、军事上也犯了一系列错误。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1、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 统治根基:消灭了百万清军;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使清 廷给予汉族地主越来越多的权力,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 (2)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打败“常胜军”、“常捷军” ;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历经14年,转战18个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 3、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的启迪作用 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 最大、影响最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PPT课件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农民阶级自身不能担负起 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 的重任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部分清朝官员从十九世纪六十 年代至九十年代从事的“富国强兵” 的内政: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建设近代海陆军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野及论争
洋务派:奕訢、文祥、曾国藩、李鸿 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崇 厚等
北 伐 形 势 图
太 平 军 西 征 形 势 图
1.《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圣库:“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
2.《资政新篇》
政治:法治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文教:新式学堂、医 院等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 天京事变:1856年9月 2. 天京沦陷:1864年7月
绅商入股 (主) 追求利润 与市场联系密切 以雇佣为主 基本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其他洋务事业
(1)创办新式学堂 (2)派遣留学生 (3)翻译和出版西学书籍
•军事工业
开平矿务 汉阳铁厂 安庆
汉阳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福州 福州船政局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京师同文馆
京师
旅顺
天津武备学堂
北洋海军
天津
天津水师学堂
威海卫
天津电报学堂
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福建海军 福州
南洋海军
三、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

事变的影响: 事变的影响: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 力作用的结果。 力作用的结果。 1.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 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 1.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 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 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 2.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2.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 大的推动作用, 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 了必要的前提, 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 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基本认识] 基本认识]
在抗战期间, 在抗战期间,中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制止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反共倾向, ■ 为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制止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反共倾向, 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 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 对倒退”三大口号。 对倒退”三大口号。 在党内批判放弃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投降主义路线, ■ 在党内批判放弃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投降主义路线,坚持在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得到很大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 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得到很大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实行公 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实行减租减息, 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争取团结了民资、 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争取团结了民资、开明士绅和其他 中间力量。建立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关系, 中间力量。建立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关系,获得 广大的同盟者。 广大的同盟者。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统一战线思想在实践 统一战线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 ■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统一战线思想在实践 中有很大发展:提出独立自主原则;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发展进 中有很大发展:提出独立自主原则;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 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有理、有利、 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有理、有利、有 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等。 节”,“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的坚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成为“三大法宝” 的坚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成为“三大法宝”。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PPT课件

北伐失败,最主要原因是孤军深入,缺乏后方支援。
10
西征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夺取皖、赣,进 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决定 在北伐的同时发动西征。6月3日,太平天国命夏官副丞相 赖汉英等率军二三万、战船千余艘,开始由天京朔江西征。 6月10日占领长江北岸重镇安庆,赖汉英率万余将士继续西 进,连克沿江诸镇,进围南昌。攻城三月不克,撤围北上。 石祥祯、韦俊西援,克九江,败清兵于田家镇,乘胜二克 汉阳、汉口。之后,胡以晃、曾天养从安庆出兵,北占集 贤关、桐城、舒城。1854年1月,克庐州(今合肥),清巡 抚江忠源败亡。2月,石祥祯、韦俊、曾天养再度西进,在 堵城大败清湖广总督吴文镕,三占汉阳。复分兵为三:曾 天养经略鄂北,韦俊渡江围武昌,石祥祯夺取湖南。
3、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 )
14
4、李自成:均田免粮 (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中 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触及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 ) 5、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等 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为 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
从金田起义 到定都天京
4
5
攻占武昌
北伐 建都天京
西征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6
金田起义
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这一天,拜上帝 会众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颁军纪五条:
遵条令; 别男行女行; 秋毫莫犯; 公心和傩; 同心合 力,不得临阵退缩。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13日东出大湟江口, 开始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 加了金田起义
10
西征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夺取皖、赣,进 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决定 在北伐的同时发动西征。6月3日,太平天国命夏官副丞相 赖汉英等率军二三万、战船千余艘,开始由天京朔江西征。 6月10日占领长江北岸重镇安庆,赖汉英率万余将士继续西 进,连克沿江诸镇,进围南昌。攻城三月不克,撤围北上。 石祥祯、韦俊西援,克九江,败清兵于田家镇,乘胜二克 汉阳、汉口。之后,胡以晃、曾天养从安庆出兵,北占集 贤关、桐城、舒城。1854年1月,克庐州(今合肥),清巡 抚江忠源败亡。2月,石祥祯、韦俊、曾天养再度西进,在 堵城大败清湖广总督吴文镕,三占汉阳。复分兵为三:曾 天养经略鄂北,韦俊渡江围武昌,石祥祯夺取湖南。
3、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 )
14
4、李自成:均田免粮 (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中 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触及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 ) 5、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等 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为 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
从金田起义 到定都天京
4
5
攻占武昌
北伐 建都天京
西征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6
金田起义
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这一天,拜上帝 会众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颁军纪五条:
遵条令; 别男行女行; 秋毫莫犯; 公心和傩; 同心合 力,不得临阵退缩。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13日东出大湟江口, 开始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 加了金田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精)PPT课件

——曾国藩
20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2021 表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企业性质
安庆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轮船招商局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1867年 1872年
安庆 上海 福州 天津 上海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李鸿章
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产生背景——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后兴起的
(二)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等
(三)兴办目的 1、镇压农民起义
18
2021
2,“师夷长技以自强”(前期)和“求富”(后 期) 3,加强海防和边防 4,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四)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主要成就 1,兴办近代企业
2021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教学目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大致了解近代中国的农 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 对国家出路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正确认识太 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性 质、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进而发现他们 各自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已经 行不通。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22
2021
二、 洋务运动的性质、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一)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随 着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对其性质的认识逐渐达成一致, 多数人认为,这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地 主阶级搞的一次改革运动。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 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 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 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 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 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革,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 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 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 程中的一个环节。
20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2021 表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企业性质
安庆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轮船招商局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1867年 1872年
安庆 上海 福州 天津 上海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李鸿章
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产生背景——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后兴起的
(二)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等
(三)兴办目的 1、镇压农民起义
18
2021
2,“师夷长技以自强”(前期)和“求富”(后 期) 3,加强海防和边防 4,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四)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主要成就 1,兴办近代企业
2021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教学目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大致了解近代中国的农 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 对国家出路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正确认识太 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性 质、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进而发现他们 各自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已经 行不通。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22
2021
二、 洋务运动的性质、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一)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随 着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对其性质的认识逐渐达成一致, 多数人认为,这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地 主阶级搞的一次改革运动。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 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 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 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 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 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革,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 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 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 程中的一个环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ppt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3.制造华北事变
日占领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华北地区。1935年, 日在华北制造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使华北政权“特殊化” 的要求。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 华北成为日军可以出人的“真空地带”。日又策动华北五 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
[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是历史的功臣。事变后蒋介石解除了杨虎城 的兵权,改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 年9月17日在重庆被杀害。张学良后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1976年 被释放,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 ]
[基本认识]
在抗战期间,中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为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制止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反共倾向, 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 对倒退”三大口号。
■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统一战线思想在实践 中有很大发展:提出独立自主原则;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发展进 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有理、有利、有 节”,“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的坚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成为“三大法宝”。
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日本调整侵华政策: ■ 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 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 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 将主要兵力用于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 行“扫荡”。
1945年5月,德、意法西斯政权彻底垮台。日本企图 继续顽抗,受到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对日作战的坚决打 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日本侵华战争最 终遭到彻底失败。
2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2015)

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革命是19世纪中叶亚洲反对殖民主义斗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 长的一次,对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有着很大影响。
1862年4月,打伤英国海军司令何伯 1862年5月,击毙法国海军司令卜罗德 1862年6月,俘虏“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 1862年9月,“常胜军”头目华尔被打伤毙命
提倡向皇帝 上书言事 取消旗人特 权
经济方面 奖励农工商 业和发明创造
办商学、商 报,设商会 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
军事方面 裁减旧式绿 营兵,改练新军
采用西洋兵 制,练洋操,习 洋枪
文化方面 设学堂,倡 西学,废八股
设译书局, 派遣留学 奖励办报, 准许自由组织学 会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失败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和“自强、求富”的口号 下,以拯救清王朝统治、御侮自强为目的,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 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兴办近代企业
从1860年到1890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2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 最早的是安庆内军械所,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是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的造船厂是福州船政局,设备最先进的兵工厂是湖北枪炮厂。
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11日,在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推动下,光绪 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此后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 政令。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 变法”。
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 构,裁汰冗员
1862年4月,打伤英国海军司令何伯 1862年5月,击毙法国海军司令卜罗德 1862年6月,俘虏“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 1862年9月,“常胜军”头目华尔被打伤毙命
提倡向皇帝 上书言事 取消旗人特 权
经济方面 奖励农工商 业和发明创造
办商学、商 报,设商会 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
军事方面 裁减旧式绿 营兵,改练新军
采用西洋兵 制,练洋操,习 洋枪
文化方面 设学堂,倡 西学,废八股
设译书局, 派遣留学 奖励办报, 准许自由组织学 会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失败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和“自强、求富”的口号 下,以拯救清王朝统治、御侮自强为目的,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 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兴办近代企业
从1860年到1890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2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 最早的是安庆内军械所,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是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的造船厂是福州船政局,设备最先进的兵工厂是湖北枪炮厂。
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11日,在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推动下,光绪 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此后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 政令。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 变法”。
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 构,裁汰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