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主要症状

合集下载

麻疹的症状及消毒方法

麻疹的症状及消毒方法

麻疹病的症状及消毒方法
麻疹潜伏期一般10-11天。

麻疹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畏光,眼分泌物多,结膜充血,发病后第4—5天全身出现皮疹,先耳后发际,渐渐蔓延到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手掌,脚底。

皮疹消退后留有浅褐色色素斑。

消毒方法:
1、对病人可能接触或污染的门把手、用具、玩具、水龙头等用84消毒液(比例按说明)擦拭或浸泡方法加以消毒。

厕所、地面等物品表面,应及时用84消毒液(比例按说明)进行喷洒消毒。

2、开窗通风。

这是一种最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在短时间内不能杀灭这些病原微生物,而通风能起到稀释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

3、物理消毒:可使用紫外线灯消毒。

4、终末消毒:使用1:200的84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

作用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3O分钟,以去除残留消毒剂。

麻疹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麻疹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麻疹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导读:典型的麻疹患者发病的时间一共会出现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

下面我们的小编就着重于这四个阶段和在这四个阶段的每个时期都会有怎样的症状开始展开和大家全面的剖析和科普一下“麻疹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典型的麻疹患者发病的时间一共会出现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

下面我们的小编就着重于这四个阶段和在这四个阶段的每个时期都会有怎样的症状开始展开和大家全面的剖析和科普一下“麻疹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患者患麻疹前会出现一个6-21天左右的麻疹潜伏期,如果发现接触了麻疹的患者,可在5天之内进行接种预苗,还是有可能会进行有效预防的。

接受过接受过免疫制剂或曾接种过麻疹疫苗而发病时,则潜伏期可延长至3~4周,在潜伏期末1~2天已可从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麻疹病毒,有些患者于接触麻疹患者数小时后,可出现暂时性轻度上呼吸道症状及低热,甚至有一过性皮疹,但甚罕见,麻疹典型病程如果按照严格来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

接下来,下面和大家全面介绍一下麻疹前驱期的症状。

前驱期的一般时间会持续3-5天,若是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则会延长至7-8天,但是曾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有被动免疫力者则可短至1天,此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包括眼结合膜)炎症的卡他症状,有发热,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畏光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发热常日低夜高,逐日升高,可达39~40℃,婴幼儿可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或成人常诉头痛,头昏,乏力,嗜睡,咳嗽渐加重,多半为干咳,因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常下延至喉部,气管,支气管,咳嗽往往带嘶哑声,年幼儿甚至出现呼吸急促和困难,常伴胃纳减退,甚至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体格检查可见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明显,发病后2~3天可在第一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出现科氏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有麻疹早期诊断价值,此种细小口腔内疹,呈白色,为0.5~1mm 针尖大小,散在于鲜红湿润的颊黏膜上,初起时仅几个,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扩散至整个颊黏膜,以及口唇内侧,牙龈等处,也偶见于眼睑结合膜上,极少发生于硬,软腭,斑点数目少时易在日光下见到细小白点,周围红晕,数目众多时可融合成片,仅见充血的颊黏膜上有细盐样突起颗粒,科氏斑一般维持2~3天,迅速消失,有时在出疹后1~2天还可见到,个别患者在前驱期开始时见到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数小时内就消退,称为前驱疹,有时在腭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可发现棕红色斑点,出疹期初迅速隐去。

麻疹出疹顺序

麻疹出疹顺序

麻疹出疹顺序文章目录*一、麻疹出疹顺序1. 麻疹出疹的顺序2. 麻疹有哪些症状3. 麻疹如何确诊*二、麻疹易发哪些并发症*三、麻疹如何护理麻疹出疹顺序1、麻疹出疹的顺序麻疹出疹期:发病3-4日,先从耳后、发际渐及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足心,2~5日布及全身。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

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部可有罗音。

嗜睡或烦躁不安。

咳嗽加重,结膜红肿、畏光。

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及脾大。

肺部常闻干、湿性罗音。

2、麻疹有哪些症状麻疹自潜伏期到出疹后5天内都具有传染性,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发热、流涕、头痛、流泪、怕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皮肤疹状等。

麻疹早期的症状和感冒症状比较相似,患者会有发热的情况,体温在38℃-39℃,伴有咳嗽、流涕、鼻塞、头痛等,有些患者还会眼睛结膜发炎、流泪、畏光、眼睑水肿等。

在发热3天后,患者的口腔首先出现灰白色的小斑点,叫做麻疹黏膜斑或科氏斑,这是最早出现的麻疹症状,也是比较可靠的症状,主要分布在牙龈黏膜和下唇内侧,多数在出疹后1~2日自行消退。

如果麻疹病毒进入到胃肠道,就会影响消化系统,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佳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

3、麻疹如何确诊 3.1、一般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好。

若白细胞数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3.2、血清学检查抗体检测: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但igm的阳性率与取血时间有关,有研究认为,在患者出皮疹后3天至4周内取血,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率达97%,而在出皮疹后3天内取血其阳性率只有77%或更低。

抗原检测: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内的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

有人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和鼻咽分泌物并本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扩增麻疹病毒的n、h基因来检测麻疹病毒。

麻疹名词解释儿科

麻疹名词解释儿科

麻疹名词解释儿科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麻疹病毒引起。

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释放的病毒颗粒可被其他人吸入,导致感染。

麻疹的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疹子等。

特征性的麻疹疹子从耳后开始蔓延至全身,通常持续5-6天。

麻疹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脑炎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的发病率已大大降低,但仍然是儿科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治疗包括对症治疗、休息、补充液体和预防并发症的处理。

麻疹有几种你知道吗

麻疹有几种你知道吗

麻疹有几种你知道吗*导读:大家都知道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斑、红色斑丘疹等。

其实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麻疹,也就是典型麻疹,麻疹还有好几个分类,统称非典型麻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大家都知道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斑、红色斑丘疹等。

其实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麻疹,也就是典型麻疹,麻疹还有好几个分类,统称非典型麻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轻型麻疹:轻型麻疹一般发生在具有麻疹抗体或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中,轻型麻疹的症状较轻,不会出现口腔黏膜斑和并发症,只出现一些分散的皮疹或者不出疹,疹退后不会留下色素沉着,病程也比较短。

无皮疹型麻疹:这种麻疹的患者通常为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如白血病、恶性肿瘤、先天免疫力低下者等。

患上这种麻疹时可能不会出现皮疹和黏膜斑。

重型麻疹:重型麻疹的患者一般为免疫力低下的人,或者患有肺炎、心血管功能不全的人。

患者发病时高烧、气促、心率加快、昏迷、惊阙。

麻疹非常密集,甚至可能呈出血性,皮肤表面可见大片瘀斑,内脏也可能发生出血。

新生儿麻疹:若孕妇产前几天患上麻疹,那么新生儿也可能随之出现麻疹,患儿可见卡他症状、发热,身上会长出密集的皮疹。

成人麻疹:成人麻疹主要表现为高热、腹泻、呕吐、背部和关节痛、并发症较多、麻疹症状较严重等。

成人麻疹一般发生在对麻疹病毒不具有免疫力的成人身上。

患了成人麻疹的孕妇很可能出现流产或死胎的情况。

异型麻疹或称非典型麻疹综合征:这种类型的患者一般是曾接种麻疹活疫苗而没有进行加强免疫,然后接触了麻疹患者。

患者会发生高热、呕吐、咳嗽等全身症状,麻疹从四肢发生,向心蔓延。

麻疹开始为黄红色斑丘疹,后来变为瘀点、水疱和荨麻疹等形态。

麻疹的应急预案

麻疹的应急预案

麻疹的应急预案
《麻疹的应急预案》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和皮疹。

麻疹病毒非常容易传播,因此在出现麻疹暴发的情况下,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麻疹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

隔离措施包括将病人单独安置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确保他们不接触其他人。

同时,病人的家人和密切接触者也需要接受隔离观察。

另外,对于尚未感染的人群,可以采取疫苗接种来预防麻疹。

尤其是对于医护人员、学校教师和幼儿园工作人员等高风险群体,应及时接种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在麻疹暴发的情况下,卫生部门应加强对社区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醒民众重视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疑似感染者,并及时就医。

同时,要加强对医院和学校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病毒的传播。

总之,麻疹的应急预案需要有序、及时地进行隔离、疫苗接种和宣传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麻疹的传播和伤害。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控制和预防麻疹的暴发。

小儿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麻疹的症状有哪些幼儿麻疹的发病主要是由小儿麻疹的病毒感染所致,主要是影响到皮肤及其呼吸道的一种高度传染疾病。

因为小儿麻疹在一定的程度上属于呼吸道的疾病,所以在发病时期类似于感冒发烧的症状都会体现,但是不仅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其特定的症状,2.前驱期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三、四天左右,在此期间,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1)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而且一般温度都较高。

(2)咳嗽、流涕、咽部充血。

这一阶段孩子们的眼睛部位有较大问题,可能会发炎、水肿、流泪,最明显的特征是下眼睑边上会有充血的横线。

(3)KOPLIK斑,这种斑点一般在发疹前1-2天出现,斑点不大,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颜色呈灰白色,但斑点外围有红晕。

一开始斑点并不多,只在下磨牙附近的颊粘膜上,但是其增长速度十分快,过不了多久整个颊粘膜上都会出现,甚至会蔓延到唇部的粘膜上。

不过粘膜上的斑点会在皮疹出现后慢慢消退,只剩下暗红色点状物。

(4)还会有一些不常见的疹子,比如荨麻疹等,不过这些不常见的疹子一般也在典型的皮疹出现时慢慢消退。

(5)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口不佳、精神不济、身体不适等症状。

3.出疹期皮疹一般在发烧后3-4天开始出现,这时体温会骤然提高,甚至可达到40-40.5度。

皮疹在刚出现时为红色丘斑疹,较为稀疏,没有规则的形状,并且大多存在于耳朵后、颈部和发际线的边缘。

但一天以内,皮疹开始蔓延,覆盖整个面部、躯干和手臂,到了第三天就会蔓延至身体下部。

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皮疹常常会融于一处,身体开始水肿,尤其是面部会浮肿变形。

此外还可能出现淋巴结和脾肿大问题,不会很快转好而是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会伴随拉肚子、呕吐等症状;阑尾粘膜的小儿麻疹可能还会引起阑尾炎;在身体处于极高温度的时候,孩子们会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情绪失常、易怒、嗜睡等症状;不过家长无需担心,这些只是短暂的症状,只要烧退就不会再有此类现象,也不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

4.恢复期小儿出疹时间不会过长,一般3-4天便能消退。

麻疹

麻疹

麻疹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麻疹英文名称:measles定义:以初热期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2~3天后口腔颊黏膜粗糙,有细小白点(麻疹黏膜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 ;儿科疾病(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目录[隐藏][编辑本段]中医辩证引起麻疹的病因为麻毒时邪,从口鼻吸入,侵犯肺脾。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麻疹病毒司呼吸,毒邪犯肺,早期表现为肺卫症状,类似感冒,此为疹前期。

脾主肌肉和四肢,麻毒邪入气分,皮疹出现全身达于四肢末端,属正气驱邪外泄,为出疹期。

疹透之后,邪随疹泄,热去津伤,为疹回期。

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正气虚亏不能托邪外泄,或因邪盛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疹透布不顺,产生合并症。

如麻毒内归于肺,闭阻肺络,则发为小儿肺炎;麻毒内炽,上攻咽喉,可发为喉痹;麻毒逆传心肝,则神识昏迷,惊厥谵妄等;麻毒内灼阳明,循经上炎,发为口疮;麻毒移于大肠,引起腹泻不止;热传营血,迫血妄行,则引起鼻窍出血等。

少数患儿因正气不足,正不胜邪,可出现内闭外脱的险证。

麻疹有顺证和逆证。

顺证麻疹按正常顺序透发,自初热、透疹直到收没,经过良好,麻疹红润,无合并证;逆证麻疹透发艰难,疹毒内闭,不能外透,或疹出不透,一出即收,或疹色稀疏淡白,或紫暗成片等,常发生合并症。

[编辑本段]病毒分析麻疹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与其它的副粘膜不同之处为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呈球形颗粒,麻疹病毒电镜下呈球形,直径约100~250nm,衣壳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的主要症状
一、麻疹的主要症状二、麻疹患者的护理措施三、麻疹的发病原因
麻疹的主要症状1、麻疹潜伏期的症状
此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体格检查可见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明显,上呼吸道(包括眼结合膜)炎症的卡他症状,常伴胃纳减退,甚至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有发热、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畏光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

发热常日低夜高,逐日升高,可达39~40℃,婴幼儿可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或成人常诉头痛、头昏、乏力、嗜睡。

咳嗽渐加重,多半为干咳,因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常下延至喉部、气管、支气管,咳嗽往往带嘶哑声,年幼儿甚至出现呼吸急促和困难。

2、麻疹前驱期的症状
有发热、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畏光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

发热常日低夜高,逐日升高,可达39~40℃,婴幼儿可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或成人常诉头痛、头昏、乏力、嗜睡。

咳嗽渐加重,多半为干咳,因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常下延至喉部、气管、支气管,咳嗽往往带嘶哑声,年幼儿甚至出现呼吸急促和困难。

常伴胃纳减退,甚至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体格检查可见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明显,发病后2~3天可在第一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出现科氏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有麻疹早期诊断价值。

3、麻疹出疹期的症状
首先从耳后发际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渐及头部前额、脸面、颈部,自上而下扩展至胸、腹、背,最后达四肢,直至手心脚底,2~3天就波及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