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实验教案2PSTN接入
接入网技术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课件

以前,传统的电信网络没有独立的接入网 接入网的原型:最初的接入段—用户环路 附属于电话网甚至附属于特定程控交换机
接入网概念的提出
*
1975年,格拉斯哥会议,英国电信BT(Britain telecommunication)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 基于电信接入业务需求 基于电话线介质 1976年,曼彻斯特,接入网组网的可行性试验 1977年,苏格兰和伦敦地区,较大规模推广应用 1978年,正式命名为“接入网组网”
接入网的定义
ITU-T第13组于1995年7月通过关于接入网框架结构新建议G.902,其对接入网的定义如下: 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网管接口Q3进行配置和管理。
*
业务端口功能(SPF)
作用: 一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核心功能进行处理;二选择有关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进行处理。 功能: 终结SNI。 将承载要求、时限管理和操作运行映射进核心功能组。 特定SNI所需要的协议映射。 SNI的测试和SPF的维护。 管理和控制。
韩国:1998年7月开始相关设备和技术的试验和测试,1999年7月正式开始宽带接入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韩国宽带接入技术选用ADSL技术,在全国已开通了400万线的ADSL设备,并拥有近400用户的规模。
美国:美国大西洋贝尔等多家公司计划投资500~600亿美元为美国的1000多万用户更新用户环路;Future Vision公司在新泽西州进行了包含MPEG-2、ATM和PON在内的网络建设,最终用户将达38000户。2000年,美国约有4000万家庭使用光纤接入网。
通信网与接入网技术教案

通信网与接入网技术讲义广域网连接方法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不对称数据用户线: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 Data Network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帧中继:Frame Relay1、拨号线连接借助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通过电话线以拨号方式接入网络的广域网连接方法。
方法的主要特点1)、PSTN是普遍存在的,适宜单个计算机接入网络,是家庭电脑联网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2)、使用电话线,采用电路交换技术,传输速率比较低,一般为9.6kb/s~56kb/s。
3)、话音传输和计算机数据通信不能同时进行4)、PSTN提供的是一条模拟信道,通信双方都必须使用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工作原理: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可以通过普通电话线支持话音、数据、图形、视频等多种业务的通信,通过ISDN可以实现局域网的远程互联,也可以实现单机入网。
ISDN提供两种服务类型:1)、PRI:Primary Rate Interface 主速率接口(集群速率),可提供30B+D(欧洲标准)或23B+D(北美标准)信道。
其中:B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数据(包括声音和数据),数据传输率为64kb/s.D信道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数据传输率为64kb/s.带宽:2Mb/s2)BRI:Basic Rate Interface基本速率接口,可提供2B+D信道,2B信道可以分别用于数据信号和话音信号的传输,允许用户在打电话的同时进行计算机通信。
其中:B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数据(包括声音和数据),数据传输率为64kb/s.D信道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数据传输率为16kb/s.特点:●可连接的终端类型和数目多达8个、可同时让其中的两个设备工作。
电子科大-接入网技术-ADSL接入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学号2010063XXXXXX 学生姓名:XXX课程名称:接入网技术实验项目名称ADSL接入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 ADSL 接入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熟悉客户端的配置过程;2、了解一个用户独享账户和多个用户共享 ADSL 接入的过程;3、熟悉用户终端通过 ADSL 桥接接入的接入原理和配置方法;4、熟悉用户终端通过 ADSL 路由接入的接入原理和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1、ADSL 桥接方式接入配置与测试2、ADSL 路由方式接入配置与测试三、实验器材用户端设备:PC 机4 台/组,以太网交换机1 台,ADSL 接入设备1 台(MT800);局端设备:程控交换机,DSLAM(MA5103),PPPoE 服务器,RADIUS 服务器、交换机等。
四、实验原理(简要描述)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是一种基于电话铜线的宽带接入技术,与传统的电话业务共享电话用户环路。
ADSL业务频带为25KHz~1.104MHz,远高于话带(300~3400Hz),虽然ADSL业务与POTS业务共享同一电话线,但采用频分复用能实现数话同传:ADSL业务不经过程控交换机,除了占用电话线外,不占用电话网的其他资源,而是在局端通过分离器分离后直接进入数据网,因此ADSL业务不需要交电话费。
另外,ADSL可以一直在线,只有在传输数据时才真正占用网络资源。
ADSL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用户侧ADSL 设备包括一个分离器和一个ADSL Modem(有的商家将此两个设备合二为一),其中分离器由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高通滤波器组成,在接收方向上实现POTS与ADSL业务的分路,在发送方向上实现POTS和ADSL信号的合路,通过电话用户线传送到局端;ADSL Modem对数据信号进行调制/解调,一方面将PC机的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和编码后送入电话用户线,另一方面将从用户线收到的信号解调成数据信号送到PC机,实现ADSL 数据的正确收发。
第二章 综合宽带接入技术-接入网的接口与协议

DVB/ MPEG-2接口(I)
DVB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标准提供 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不同媒介(卫星、有线电 视及开路电视)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规范。 系统采用 MPEG压缩的音频,视频及数据格式作 为数据源。 系统采用公共 MPEG-2传输流(TS)复用方式。 调制与其它附属的信道编码方式,由不同的传输 媒介来确定:数字卫星电视(DVB-S)、数字有线 电视(DVB-C) 、数字开路电视(DVB-T) 。 使用通用的加扰方式以及条件接收界面。
V5.1 与 V5.2 的比较
V5.1 接口 V5.2 接口
支持 E1 的数目 集线功能 动态时隙分配 支持 ISDN-PRA 故障链路切换保护 多链路管理
1
1~16
V5接口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V5接口作为一个新型的数字用户接口正日 益受到各国电信部门的重视并在接入网建 设中应用。但由于V5接口提出的时间还不 长,标准化工作亦在不断完善之中。V5接 口的应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管理困难 (2)维护测试不便
数字的UNI-U接口
在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基本接入的应用 中,将网络终端(NT)和交换机线路终端(LT)之 间的传输线路称为数字传输系统,又称U接口。 在引入接入网之后,U接口是指接入网与网络终 端NT1之间的接口,是一种数字的用户网络接 口。 双向传输方式和传输码型:无国际标准
Z NT1 T T
V5.1
V5.1接 口模块
接 入 网
程控交换机
永久租用线 业务节点
网络接入方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网络接入方式分析队别姓名李王丁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目的 2.实验要求 3.实验环境 4.实验作业5.问题及解决6.思考问题7.实验体会【实验目的】1.复习Wireshark抓包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包分析方法;2.分析iNode(802.1x)的认证过程;3.分析PPPoE的协议流程。
【实验要求】用Wireshark1.4.9截包,分析数据包。
抓取iNode登陆过程的数据包,参考RFC3748等文档,分析802.1x的认证过程。
阅读RFC1661等文档,并根据提供的PPPoE数据包及文档,分析PPPoE的协议流程。
【实验环境】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起来的windows 7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通过iNode客户端接入Internet。
【实验中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1.1.4.3中在分析802.1x认证过程的数据帧时,对17、18帧的分析无法进行,因为这两帧的EAP数据代码类型显示为未知(Unknown),且后面Length长度的数据没有解释。
推测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Wireshark版本较低,无法解析该数据代码。
也有可能是当前802.1x协议有补充文档,即EAP数据被定义有新类型的代码。
另外,还有可能是学校的网络协议含有一些不同于一般802.1x接入方式的定制项目。
2.区别于数据链路层的EAP协议,1.2中的DHCP虽然属于802.1x认证过程,但是它属于应用层的网络协议,实质上并不在建立链路的认证过程中。
为了使分析802.1x认证过程完整,查阅参考了有关DHCP 协议的相关资料,比较全面地了解之后做了简要的分析。
3.2.3.3中“编码”字段的多个编码及LCP的多个配置选项的代码未知,还有一些与课本上介绍的内容不符。
例如,LCP配置选项中认证协议是03,环数是05;还应有13/0d-回调控制协议CBCP;IPCP 编码中还应有81-DNS服务器IP地址等。
后来,通过网站MSDN找到了全面而准确的答案。
实验六__Internet用户接入方法与配置操作(ADSL接入技术)

实验六 Internet用户接入方法与配置操作
---ADSL接入技术
一:DSL-Modem
DSL-Modem接口图如1所示。
图1 DSL-Modem接口
二:Cloud-PT的配置
1:配置5个PT-CLOUD-NM-1AM模块
2:配置5个PT-CLOUD-NM-1C模块
3:配置完模块后,点击物理页签,如图2所示。
图2 电信局段连接用户DSL-Modem的设备
4:配置完模块后,点击配置页签,如图3所示。
图3 Cloud-PT(Cloud0)的配置
5:点击图3左侧的DSL,配置电信局端Modem与以太网口的关系如图4所示。
6:DNS服务器的IP地址配置如图9所示。
13:主机PC0动态获取IP地址,如图16所示。
14:主机PC1动态获取IP地址,如图17所示。
15:通过主机PC0或PC1访问网页,其运行效果如图18所示。
至此,这个实验配置已经成功。
接入网实验教案3--ADSL接入

《ADSL接入》指导书适用专业通信技术课程名称接入网技术实验地点第二实验楼编制执笔人杨志冰审核人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在学完ADSL的基本原理后,通过参观和操作,加深对ADSL设备的直观理解,了解各种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功能,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准备实验类型:自主型预习内容:ADSL接入结构及原理、设备的功能实验前要思考的问题:ADSL的用户端设备有哪些?ADSL的局端设备叫做什么?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DSLAM设备、ADSL modem、分离器、电脑。
三、实验仪器仪表使用注意事项仪器小心轻放;关掉电源再拔插线路。
四、实验内容简介、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实验简介ADSL是一种为了满足宽带业务传输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宽带接入网技术。
该技术采用特殊的调制解调技术,在传统的电话线或3~5类双绞线上同时传送电话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且互不干扰。
它利用频分复用的方法把传输线路划分为三个部分,低频部分(0~4KHz)用于传送话音信号,上行区(20~50 KHz)用于传送从用户端发往局端的数据信号,下行区(140~1100 KHz)用于传送从局端发往用户端的数据信号。
ADSL的上行传输速率和下行传输速率不相等(即非对称),最高上行可达到640kb/s,而最高下行可达到8Mb/s,非常适合传输一些宽带非对称的数据业务,如高速国际互联网访问、视频点播、远程教学等。
2、实验步骤指导(1)到机房参观ADSL的局端设备——DSLAM设备,结合课堂理论,了解DSLAM设备的接口及功能,以及整个接入的结构,学会如何在电话用户的基础上增加ADSL业务。
(2)动手连接ADSL的用户端设备,并验证连接成功。
步骤如下:硬件连接:电话外线接到分离器的line口;用电话线将分离器与modem连接;用直通网线将modem与PC连接。
建立拨号连接:单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网络连接”,在“网络任务”栏选择“创建一个新的连接”,下一步。
宽带接入技术实验

宽带接入技术实验实验名称:ADSL开局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组号:第4组实验时间:第12周星期一5-8节ADSL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DSLAM——中兴ZXDSL9806H相关的硬件结构及管理方式。
2.了解宽带接入服务器BAS-MydBAS200的相关结构,典型的组网及硬件参数,还有其功能简介(eg. Radius协议)。
3.了解并学会一个modem仅两个PC可以进行拨号成功用Radius开户。
二、本组实验设备及型号宽带接入服务器BAS(MydBAS 2000)、RADIUS服务器、DSLAM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ZX9806H(DSLAM2)、ADSL modem、二层数据交换机、PC、网线及电话线三、实验步骤第一步:设置各组管理PC的静态IP地址,与DSLAM的带外网管在同一网段,ping通带外网管IP,登陆DSLAM(1)右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进入如下界面:(2)右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进入如下界面:(3) 选择“常规”-“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进入如下界面:如上图所示,配置管理PC的静态IP地址。
IP地址设置好后,点击“确定”。
(4) 回到WINDOWS界面,点击屏幕左下角“开始”-“运行”,再输入“cmd”,点击“确定”,进入命令输入界面。
输入“ping 172.24.15.101”,测试能否ping通DSLAM 2带外网管。
(5)Ping通后,在命令输入界面中,输入“telnet 172.24.15.101”,即可登陆DSLAM 2,进入DSLAM 2远程配置模式。
DSLAM 2远程配置模式如图:第二步:9806H宽带业务配置在DSLAM远程配置模式下,输入相关配置命令,完成宽带业务配置第三步:拨号测试(此接入方式为DSLAM+BAS,由BAS进行认证)(1)连线:将操作台下方贴有标签”DSLAM n 用户线m”的网线插入adsl modem 的“DSL”口,再用一根网线分别接入“用户PC”的网口和adsl modem的“Ethernet”口,应看到网口显示灯亮(2)拨号测试:点击桌面的“宽带连接”输入账号:test1,密码:1,点击“确认”看能否连接上网络第四步RADIUS服务器调试1、管理PC,登陆认证计费管理系统的方法:在网页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192.168.4.2:8080/radius/admin.jsp,默认用户名是admin,密码是radiu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TN接入》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在学完接入网的基本知识后,通过参观和操作,加深对电话网设备的直观理解,了解各种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功能,并且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排除,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准备
实验类型:自主型
预习内容:接入网的定义及电话接入网的结构
实验前要思考的问题:PSTN的核心设备是什么?PSTN接入网的业务节点是什么?
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元器件、材料、工具等:程控交换机(开机)、实验配线架、卡接刀、电话机、大对数电缆、万用表。
三、实验仪器仪表使用注意事项
1、请勿碰程控交换机的开关;
2、万用表用后请关掉电源;
3、所有工具用过后请放回原处。
四、实验内容简介、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1、实验简介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T)对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由业务结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线路和传输设备组成,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系统,经过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因此,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 与业务结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由Q3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2、实验步骤指导
学会将电话号码从程控交换机接入到用户端,并测试成功接入。
步骤:
(1)参观并讲解实验室的电话通信网(传输、交换、接入)。
了解:先配线再施工。
(2)不能通过颜色来识别线对的电缆,应通过线对在配线架上的位置来识别。
(3)了解接入网的三个接口:SNI、UNI、Q3
(4)安装过程:选号→在配线架上用电话机测试→跳线,用电话机测试,记住线对颜色或位置→接上保安器→交接箱→找出线对颜色或位置,用万用表测试→跳线,用万用表测试,记住线对颜色或位置→分线盒→找出线对颜色或位置,用万用表测试→接线至用户→接上电话测试。
(5)换号:在配线架前端,将用户原来的跳线拆下,再将跳线接至所选号码对应的端子。
3、注意事项
(1)保安器一定要接好,否则交接箱处不通,还要返回原地调整,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当电缆无法通过线对颜色来识别时,一定要注意线对在配线架上的位置。
(3)跳线接在配线架的下端子。
五、实验报告
1、画出电话网接入结构框图,要加文字说明;
2、说明配线的注意事项;
3、写300字左右的实验总结。
六、实验思考题
PSTN的核心设备是什么?PSTN接入网的业务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