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导语:常见的食物有很多,在对一些食物选择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否则在吃的时候,在对自身健康上也是没有任何好处,对一些热量高、脂肪多的食

常见的食物有很多,在对一些食物选择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否则在吃的时候,在对自身健康上也是没有任何好处,对一些热量高、脂肪多的食物,都是要注意它的食用方法,那紫苏子是一个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它的在使用也是有着很多不错方式,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有什么呢?

很多人对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对它选择的时候,也是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很好认识,这样在吃的时候,才能够放心选择。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紫苏叶的作用

1、解热作用

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克/公斤经口给予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用朝鲜产紫苏的浸出液,给予因温刺而发热的家兔,亦有较弱的解热作用。

2、抗菌作用

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3、对血糖的影响

紫苏油0.35毫升/公斤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作成肟后,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将此肟溶于橄榄油中皮下注射,亦有作用,但较缓慢。

紫苏叶的功效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苏子栽培管理技术]苏子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苏子栽培管理技术]苏子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苏子是我国栽培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含油量高达40%以上。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农产品之一,产品大量出口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我国黑龙江省现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苏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特征特性 苏子属月苋科紫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茎四棱形、直立、有分枝;株高1m左右,根圆锥形,叶对生,广卵形,叶缘有锯齿,总状花序,位于茎枝顶端,花白色,双唇形,雄蕊4枚,子房四裂;小坚果卵圆形,内有籽4粒。苏子喜湿润,后期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害,适于各种土壤栽培。苏子生育期110d,需活动积温2200℃,每公顷产量1.5-2.6t。 2、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排水良好、阔叶杂草较少的沙壤土 种植,前茬以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宜。由于苏子子粒较小,千粒重仅3.2-4g,故种子拱土能力较弱,对整地质量要求较严。整地要人工捡净茬子或机械灭茬,重耙两遍后起垄、镇压,垄距65cm。整地应达 到土壤细碎、无残茬、无土块的良好播种状态。 (2)施肥 苏子耐瘠薄,需肥量较少,一般每公顷施纯氮40.5kg、纯磷54kg、纯钾37.5kg,即可满足苏子生长发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每 公顷施有机肥30t。以总肥量的2/3作基肥,1/3作种肥,生育期一般不用追肥。

(3)种子处理及播种 ①种子处理。播前要对种子进行风选,去除小粒、秕粒和杂质,然后用种子量的0.2%的50%多菌灵拌种,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 ②播种。当5em地温稳定通过15℃即始播种,适期早播种能保证苏子正常成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苏子的正常播期为5月10-15日,采用垄上机械精量点播和人工穴播,每穴下种3-4粒,每公顷播种量6-73.5kg,播深2-3cm,不宜过深,播后要及时镇压。如气候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机械播种需进行播前喷灌,人工穴播要坐水播种,确保全苗。 (4)田间管理 ①查田补栽。出苗后应及时进行苗情检查,如缺苗要利用田间多余的苗进行坐水补栽,也可等雨后移栽,雨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②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深松,增温放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当幼苗5-6叶时,结合铲地进行人工间苗,留大

紫苏叶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紫苏叶 药材名称: 紫苏叶 拼音名称: ZISUYE 别名: 苏、苏叶、紫菜 科属: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叶或带叶小软枝。 产地: 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性味: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中成药: 共有184种中成药使用紫苏叶:庆余辟瘟丹藿香正气颗粒午时茶颗粒参苏丸恒制咳喘胶囊儿感清口服液儿童清肺丸解表清肺丸解肌宁嗽口服液解肌宁嗽片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 注意: 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 1.《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 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2.《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附方: 1.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 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2.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 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3.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 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4.治伤寒WAN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5.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 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6.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7.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8.治DIAN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9.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0.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采收储藏: 南方7-8月,北方8-9月,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干, 干后将叶摘下即可。 化学成份:

干紫苏叶竟有这样的功效与作用!

干紫苏叶竟有这样的功效与作用! 干紫苏叶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美食,可以用来泡水饮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干紫苏叶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精氨酸地咚多种营养物质,性温和,可以改善身体风寒,肺部疾病等功效。 紫苏含有挥发油、维生素B1、紫苏醛、精氨酸、丁香油酚等。中医认为,紫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 气宽中之功。紫苏辛香温散,入肺走表而发散风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宽中,对外感风寒、内兼湿滞之症尤为适宜。那么干紫苏叶可 以泡水喝吗? 1、紫苏叶泡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当做茶水来饮用,营养价值非常的高。中医方面认为,紫苏叶具有很好的行气和胃以及解表

散寒的作用,所以如果身体出现了恶心想吐或者是风寒感冒的情况,那么就可以服用紫苏叶 2、除此之外,如果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了恶心想吐的情况,那么将紫苏叶泡水喝也能够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3、另外,紫苏叶也具有非常不错的发汗能力,所以如果身体患有了风寒感冒,那么身体就会表现出怕冷的症状,服用紫苏叶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4、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了脾胃不健康、胸闷气短也能够治疗疾病。平时在服用的时候,也可以将紫苏叶将生姜、陈皮以及香附还有藿香等一起服用。 5、紫苏叶中主要的成分就是紫苏醛,这种物质能够有效的升高体内的血糖含量。所以说,如果你的体质是属于低血压体质,那么日常可以将紫苏叶泡水喝,这对于身体好处多多。

6、中医认为,紫苏叶味辛性温,入脾、肺经,可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吃海鲜出现过敏反应时,可取干紫苏叶(中药店有售)10~12克,放入茶壶中,用开水500~600毫升冲泡后饮服即可。此法对食海鲜引起的瘙痒、风团、丘疹、腹痛等症有奇效。 ★干紫苏叶泡水喝的方法 1、紫苏叶与生姜同时泡制 紫苏叶与生姜是一对理想的搭档,都能起到散寒的作用,在 泡制时可以把新鲜的紫苏叶子收取以后放在阳光下晒制两到达 一天,再切成细丝,把生姜也冼净切成丝状,两者一起放在茶杯中,加入开水冲泡,然后饮用就可以,在冬天中饮用,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2、紫苏叶与红糖一起泡制 紫苏叶是一种含有多种挥发性物质的中药材,它的活血功效特别出色,把它与红糖一起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可以有效缓解女 性的月经不调。具体泡制方法是取三到五克紫苏叶,加入十克红糖,用沸水冲泡以后饮用就可以。

紫苏梗功效和作用

紫苏梗功效和作用 【英文名】 CAULIS PERILLAE 【别名】苏梗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茎。秋季果 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体轻,质硬,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疏松或脱落。气微香,味淡。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5~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1、关于治疗感冒 在中药房中有紫苏、苏叶、苏梗三个品种。紫苏是苏叶、苏梗的混合物。 本品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属辛温解表药。对冬春季和夏季感冒之轻症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临床除发热外,还有恶心、腹痛、腹泻的症状,冬春季与 麻黄、黄芩等同用。夏季与薄荷、佩兰等同用。但其解表药力不是很强,只有弱的解热作用,发热病人退热是不够的,可作配伍药使用。 2、关于治疗胃肠炎和解蟹毒 本品对于轻的胃肠道炎症,有胃不舒、恶心,轻的腹痛、腹泻,尤其是夏天多食生冷 食品而引起的,在二陈汤中加苏梗、生姜等是有效的。紫苏有调节胃肠功能,而其抗菌消 炎作用不是很强,可在复方中使用。 在使用苦寒或甘寒中药,胃不舒时,可加入紫苏或苏梗以和胃,在化疗后胃不舒轻症时,在二陈汤中可再加入紫苏或苏梗,既和胃又增效。

紫苏的繁殖方法

紫苏,是一种调味品蔬菜,也可以入药,种植紫苏悠久的历史,如果要繁殖,主要就是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一般直播适合在生长时间匆忙或生长环境较好的地方,一般为了出苗快而齐,少病害,都会浸种催芽处理之后再进行育苗移栽,这样方便管理。 1、选地整地 在播种之,应该选择一块稍高一些,不积水,向阳,避风的土地,要求土壤是疏松,深层,透气保肥,结构层良好,可以有足够的蓄水时间,也能渗透下去,不会一直在浇水后积水。土地先要翻开,粗耕,然后细耕一下,再施农家肥一亩800斤,混合一起旋耕,建设单独的育苗床,平整土地,然后大田都起垄,宽30厘米,深10厘米。 2、直播 春天播种,气温回后,一般南方三月播种,北方四月播种。直接做畦,宽1.5米,长5米,直接在畦离按条状挖穴播种,一穴播种两到三粒种子,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也可以直接开一条条深3厘米的沟均匀撒施,覆盖土壤1厘米左右。播种后喷水,不要冲走种子,一直保湿,直播比较省事,生长周期短一些。

3、育苗 育苗主要在干旱、水分不足地区环境下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出苗,干旱地直播,难出苗。在大棚内做苗床,有利于保温保湿,大棚要朝向光照好的方向,苗床要施农家肥,播种浇水后撒草木灰。直接均匀播种,覆盖2厘米细沙掺腐殖土,浇水保湿,撒草木灰。出苗后间苗除草,长四片真叶时移栽。 4、移栽 阴天,或是毛雨天,不出太阳时都可以移栽。浇水后一天再移栽,起苗顺利少伤根,一次拔一些移栽,不要一次拔太多,栽不完,苗就放失水了。移栽株距30厘米,开沟15厘米深,沟宽20厘米,穴栽深度4厘米,按压泥土,浇水施淡肥水,是三天一次,三次后蹲苗,不施肥水。

紫苏的药材作用

紫苏的药材作用 说起紫苏,可能大家都很陌生,对紫苏的了解不够,所以今天本文就为大家讲解一下紫苏的功效及药理作用。 小小的紫色叶片蕴含着神奇的药效,它是餐桌上的奇特美味,也是流传千年的圣草名药它就是紫苏。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南亚、台湾、浙江、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 紫苏既是食材,也是药材,在我国本草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在药学上看,紫苏全身都是宝,叶子、苏子、苏梗都做药用。紫苏在古代被当做圣药,采摘的人要穿上干净的衣服,还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一)紫苏能治风寒感冒 紫苏有治疗受寒感冒的作用,因为紫苏有辛味,中医认为辛是辛散,紫苏性温,所以是辛温、发散、解表祛寒。早在两晋南北朝时,《名医别录》记载了它的药用:“主下气,除寒中。”《本草纲目》上说,紫苏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从这里可以看出,紫苏有散寒解表、宣肺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所以它能治风寒感冒,兼有咳嗽、痰喘、或有胃寒疼痛。

中医认为感冒,因四时不同,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概括起来,风寒感冒的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身上没有汗、头疼、身疼、鼻流清涕,脉象特征为脉浮。紫苏用于治疗感冒,在春夏秋三季可购买新鲜的紫苏叶,捣烂后取汁服用即可。还可以拿紫苏跟薄荷或其他的时蔬凉拌食用,这样既能药食两用,也能对感冒轻症有治疗的作用。若想不受季节的影响,可选择购买紫苏的干品,作家居常备。为预防和治疗轻症,可以直接以干品紫苏取代茶饮,高教授推荐“紫苏姜糖茶”,做法是:用紫苏、生姜、红糖煮食。 治疗孩子感冒的药膳推荐,有“紫苏红枣粥”,以紫苏叶、粳米、红枣熬成米粥,取红枣和粳米和胃,以紫苏散寒解表、理气宽中,小孩因为脾胃虚弱,感冒常伴有“夹食”的问题,这是一道很好的药膳。 (二)紫苏能治鱼蟹中毒 紫苏能改善鱼蟹中毒传说在古代,华佗和一群青年共住一家客栈,期间进行吃螃蟹比赛,青年不顾华佗的阻止,大量进食螃蟹,导致腹泻,华佗就是使用紫苏叶帮他们医治的。《金匮要略》中提到“治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西汉的歌赋有“鲤鱼片缀紫苏”和明代文献记载“(紫苏)叶可生食,与鱼做羹味佳”,通过历代文献可查证,紫苏对鱼蟹中毒确有妙效。具体做法,可以把干紫苏叶煎汤放温外敷,或鲜紫苏叶煎浓汁代茶饮,可加姜汁调服。除此以外,紫苏还有脱敏的作用,研究表明紫苏有抗组织胺,能有效缓解过敏,因此可把紫苏与海鲜配合食用。

紫苏的科学种植

紫苏的科学种植 紫苏对于土壤要求不严,是一种野生的植物,但是良好的环境能较大程度的提高紫苏的产量,排水良好,沙质壤土、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均可栽培,阳光充足。 1.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667m2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400kg。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 2.繁殖方法 (1)直播春播,南北方播种时间差一个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播种前在床面喷洒300倍除草通药液除草。喷药后4天播种,直播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60厘米开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士并稍压实,有利于出苗。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浅覆土。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湿润,播种量每公顷15-18.75千克,直播省工,生长快,采收早,产量高。 (2)育苗移栽在种子不足,水利条件不好,干旱地区采用此法。苗床应选择光照充足暖和的地方,施农家肥料,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4月上旬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播种,覆浅土2~3厘米,保持床面湿润,一周左右即出苗。苗齐后间过密的苗子,经常浇水除草,苗高3~4厘米,长出4对叶子时,麦收后选阴天或傍晚,

栽在麦地里,栽植头一天,育苗地浇透水。做移栽时,根完全的易成活,随拔随栽。株距30厘米,开沟深15厘米,把苗排好,覆土,浇水或稀薄人畜粪尿,1~2天后松土保墒。每公顷栽苗15万株左右,天气干旱2~3天浇一次水,以后减少浇水,进行蹲苗,使根部生长。 3.田间管理 (1)松土除苗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苗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来移栽。直播地的植株生长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长,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虽然植株高度能达到,但植株下边的叶片较少,通光和空气不好都脱落了,影响叶子产量和紫苏油的产量。同时,茎多叶少,也影响全草的规格,故不早间苗。植株封垄前必须勤锄,特别是直播容易滋生杂草,做到有草即除。浇水或雨后土壤易板结,应及时松土。 (2)追肥紫苏生长时间比较短,定植后2个半月即可收获全草,又以全草入药,故以氮肥为主。在封垄前集中施肥。出苗后可隔一周施化肥一次,每次亩施13~20公斤,全生育期施肥量100~130公斤。若用人畜粪尿追施,6~8月每月一次,每次1500公斤左右,第一次由于苗嫩施肥宜淡,最后一次追肥后要培土。 直播和育苗地,苗高30厘米时追肥,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千克或硫酸铵112.5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垄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叶子。 (3)灌溉排水播种或移栽后,数天不下雨,要及时浇水。雨季

干的紫苏叶煲水有什么功效

干的紫苏叶煲水有什么功效 紫苏叶可以煲水喝,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同时干的紫苏叶也具有煲水泡茶的作用。在治疗风寒感冒以及抗炎杀菌方面,作用是不错的,另外对于慢性气管炎,皮肤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的效果,紫苏叶煲水的方法比较简单,放到锅里,加入两杯水,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小火,再煮三分钟就可以了。 紫苏叶煮水除了可以治疗感冒,还有哪些功效呢?紫苏叶煮水的功效,一起来看看。 1、治疗风寒感冒、身体患有风寒感冒,具体的身体症状表现为怕冷、咳嗽以及气短还有腹胀。那么,可以将紫苏叶泡水服用。

2、抗菌作用。将紫苏叶试剂放入试管中,能够有效抑制试管中葡萄杆菌的生长。所以说,紫苏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服用之后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治疗低血压。紫苏叶中主要的成分就是紫苏醛,这种物质能够有效的升高体内的血糖含量。所以说, 如果你的体质是属于低血压体质,那么日常可以将紫苏叶泡水喝,这对于身体好处多多。

4、治疗皮肤疾病。由于紫苏叶进入身体止呕能够有效的促进发汗,增强身体中以及皮肤中的气血循环,令身体中的毛细孔最大限度的打开,这样汗水以及毒素就能够完全排出体外,所以能够治疗皮肤病。 5、治疗慢性气管炎。将紫苏叶还有少量的干燥生姜一起冲泡或者是煎煮,制作出来紫苏药液,然后每天早晚服用一次,十天为一个疗程,大约三个疗程之后就能够很好的促进慢性气管炎或者是缓解了。??紫苏叶煮水的方法??紫苏入药始载于明代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在我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

苏子栽培技术

苏子栽培技术 苏子是我国栽培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含油量高达40%以上,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农产品之一,产品大量出口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现由中国紫苏油交易网的小编将苏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苏子属月苋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四棱形、直立、有分枝;株高1m左右,根圆锥形,叶对生,广卵形,叶缘有锯齿,总状花序,位于茎枝顶端,花白色,双唇形,雄蕊4枚,子房四裂;小坚果卵圆形,内有籽4粒。苏子喜湿润,后期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害,适于各种土壤栽培。苏子生育期110d,需活动积温2200℃,公顷产量1500~2625kg。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排水良好、阔叶杂草较少的沙壤土种植,前茬以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宜。由于苏子子粒较小,千粒重仅3.2~4.0g,故种子拱土能力较弱,对整地质量要求较严。整地要人工拿净茬子或机械灭茬,重耙2遍后起垄、镇压,垄距65cm。整地应达到土壤细碎、无残茬、无土块的良好播种状态。

2.2 施肥 苏子耐瘠薄,需肥量较少,一般每公顷施纯氮40.5kg、纯磷54.0kg、纯钾37.5kg即可满足苏子生长发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每公顷施有机肥30t。以总肥量的2/3作基肥,1/3作种肥,生育期一般不用追肥。 2.3 种子处理及播种 a.种子处理:播前要对种子进行风选,去除小粒、秕粒和杂质,然后用种子量的0.2%的50%多菌灵拌种,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 b.播种:当5cm地温稳定通过15℃即开始播种,适期早播种能保证苏子正常成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苏子的正常播期为5月10~15日,采用垄上机械精量点播和人工穴播,每穴下种3~4粒,公顷播量6.0~7.5kg,播深2~3cm,不宜过深,播后要及时镇压。如气候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机械播种需进行播前喷灌,人工穴播要坐水播种,确保全苗。 2.4 田间管理 a.查田补栽:出苗后应及时进行苗情检查,如缺苗要利用田间多余的苗进行坐水补栽,也可等雨后移栽,雨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紫苏叶的食用方法

紫苏叶的食用方法 紫苏叶的食用方法一、紫苏叶拌黄瓜材料:黄瓜500克,紫苏叶(红、绿均可)100克。调料:精盐、味精、香油、白醋、白糖。 制作:1.紫苏叶洗净,加盐杀一下,切碎。 2.黄瓜洗净,去皮,切成丝,放入一小盆中,撒上精盐、味精、白醋和适量白糖,拌匀,再把切好的紫苏撒在黄瓜丝上,淋上香油,上桌前拌匀,装人盘中,即可食用。特点:清香爽口,风味独特。 二、软炸紫苏叶材料:紫苏叶200克,煎炸粉50克。调料:椒盐、食用油250克。 制作:1.将紫苏叶一片片洗净,用布擦干,放在盘中。煎炸粉用适量水调好。 2.锅内倒入油,将紫苏叶全部浸入调好的煎炸粉中,下油锅文火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放盘中。 3.全部炸完后撒上椒盐即可食用。特点:成香酥脆,有紫苏特有的香味。 三、鲜紫苏叶滚鱼头粤人虽嗜辣者少,但如今高温多雨湿重,吃点辛辣可祛湿,并能增加食欲。紫苏是辛温解表类中药,而新鲜紫苏叶性温味辛,有疏散、达气之功,且气味辛香惹味,常为菜肴之用。大鱼头即鳙鱼头,头极肥大,故称大鱼头。有人会嫌

它肉质粗劣,其实鳙鱼不庸,尤其是鱼头味道“至美”。难怪郭沫若品尝后赋诗曰:“平生无此乐,饱吃大鱼头”。鲜紫苏滚大鱼头,并撒入少许胡椒粉,有增香、去腥、解毒、祛湿之功。 材料:紫苏叶15克、大鱼头1个、生姜3片、生葱少许。烹制:紫苏叶洗净,切碎;鱼头开边、去鳃、洗净、盐拌腌,拍上干生粉,起油镬下姜,下鱼头稍煎,溅入少许绍酒。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滚沸至刚熟,下紫苏叶、葱稍滚,下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四、紫苏叶鱼汤做法:取新鲜鱼洗净,鱼段略煎,之后下骨牌大的土豆块同炖,汤渐白如奶汁,快起锅时撒一把紫苏叶,鱼的鲜香一瞬间就浓烈起来。明代文献中有紫苏“叶可生食,与鱼作羹味佳”的记载。选上好鲤,紫苏应切成细丝,用白骨瓷碟子另盛了,一筷尖儿紫苏,搭一匙鱼羹,这样的吃法可真是风月极了。 五、紫苏叶粥原料: 1.主料:粳米100克,紫苏叶15克。 2.调料:红糖。制法: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按,紫苏叶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紫苏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六、紫苏炒田螺材料:田螺、紫苏叶、沙茶酱、蒜蓉、豆豉、精盐。制法:放油烧开,把蒜蓉、紫苏叶、沙茶酱、豆豉等倒入锅中,爆香。加入田螺不停地炒,放适量滚水,用精盐调味,炒至熟透。勾芡并浇上熟油即可。

紫苏种植须知药用

紫苏种植须知药用 种植药材的朋友在选取种植对象时除了要了解植株的经济效益,还要了解植株本身的功效以及作用,最好才才能更好的进行种植,紫苏就是一种拥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的药材。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桂芢、皱叶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南亚、台湾、浙江、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 关于紫苏 【简介】:赤苏、白苏、红苏、鸡冠紫苏、荏等。紫苏包括两个变种:一种是皱叶紫苏,又称鸡冠紫苏;另一种是尖叶紫苏,又称野生紫苏。紫苏的茎断面为四棱形,密生细柔毛;叶呈紫色或绿色,卵圆形,边缘粗锯齿状,密生细毛。 紫苏嫩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钾、钙、磷、铁、锰和硒等成分,此外,叶中含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有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 紫苏叶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病症。 紫苏以食用嫩叶为主,可生食或做汤。紫苏不仅可食叶,其种子也因含有高蛋白、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亚麻酸、亚油酸、

油酸、甾醇、磷脂等成分而可食用,且对咳逆、痰喘、气滞、便秘等有治疗作用。 经研究发现,紫苏各部位均匀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尤以叶片中的作用更强,其中的齐墩果酸既是一种很强的天然抗癌剂,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又具有消炎、镇静、强心、利尿、增强免疫力、降血脂和抵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紫苏的选购因食用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鲜食、油炸或煮粥宜选择叶片平展、无梗、无虫噬痕迹的嫩叶;腌渍或做饮料,带梗或老一些的叶片更为适宜。 同样,紫苏的保存也因目的不同而差异,做菜的紫苏,可逐片擦净叶片上的水分,用保鲜膜包好,置冰箱冷藏室内(8℃-10℃),可保存1周左右;用于腌渍和制作饮料、粉酥等的紫苏,只需放在冷凉干燥处保存即可,叶片失水不影响功效。 在我国紫苏的产地,人们常常采摘其嫩叶作凉拌菜或做汤,味道十分鲜美。 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食。 药用植物紫苏 紫苏(通称)苏,桂荏(尔雅),荏,白苏(名医别录,植物名实图考),荏子(银子)(甘肃,河北),赤苏(山西,福建),红勾苏(广东),红(紫)苏(河北,江苏,广东,广西),黑苏(江苏),白紫苏(西藏),青苏(浙江),鸡苏(湖南,江西,福建),香苏(东北,河北),臭苏(广东),野(紫)苏(子)(湖南,江西,四川,

中药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的功效和作用 抑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紫苏叶浸膏对6种真菌琼脂培养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0-1600mg/ml;浸膏中的紫苏醛起主要抑菌作用。 解热作用: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g/kg经口服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升血糖作用:紫苏油0.35ml/kg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oxime)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对血凝的作用:紫苏水提液对家兔耳表静脉注射,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并不明显。 促进肠蠕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perilla ketone,对大鼠有促进肠蠕动作用,使肠内物质运动加速,这是由于perill ketone对肠扩约肌有刺激作用。 镇静作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stigmasterol、dill apiole均有镇静作用,可延长苯巴比妥减少的大鼠的睡眠时间,其中 dill apiole 的半数有效量=1.57mg/kg。紫苏水煎剂1:2o 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紫苏叶的形态特征

卵形或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贴生柔毛,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与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显突起,色稍淡;叶柄长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长柔毛。 轮伞花序2花,组成长1.5-15厘米、密被长柔毛、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约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红褐色腺点,无毛,边缘膜质;花梗长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钟形,10脉,长约3毫米,直伸,下部被长柔毛,夹有黄色腺点,内面喉部有疏柔毛环,结果时增大,长至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萼檐二唇形,上唇宽大,3齿,中齿较小,下唇比上唇稍长,2齿,齿披针形。 花冠白色至紫红色,长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长2-2.5毫米,喉部斜钟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与上唇相近似。雄蕊4,几不伸出,前对稍长,离生,插生喉部,花丝扁平,花药2室,室平行,其后略叉开或极叉开。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具网纹。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紫苏叶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紫苏叶的宜忌

绿紫苏和紫苏的区别

绿紫苏和紫苏的区别 绿紫苏和紫苏的区别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2000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紫苏主要有两种品种,那么绿紫苏和紫苏的区别是什么? 1、紫苏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2、绿苏有特异芳香。茎四棱形,紫色、绿紫色或绿色,有长柔毛,以茎节部较密。单叶对生;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7~21厘米,宽4.5~16厘米,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尖,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或两面绿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脉上被贴生柔毛;叶辆长2.5~12厘米,密被长柔毛。轮

伞花序2花,组成项生和腋生的假总状花序;每花有1苞片,苞片卵圆形,先端渐尖;花萼钟状,2唇形,具5裂,下部被长柔毛,果时等膨大和加长,内面喉部具疏柔毛;花冠紫红色成粉红色至白色,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2强;子房4裂,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棕褐色或灰白色。 紫苏的功效作用紫苏嫩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钾、钙、磷、铁、锰和硒等成分,此外,叶中含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有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 紫苏叶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病症。 经研究发现,紫苏各部位均匀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尤以叶片中的作用更强,其中的齐墩果酸既是一种很强的天然抗癌剂,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又具有消炎、镇静、强心、利尿、增强免疫力、降血脂和抵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紫苏的常用配方1、用于感冒:紫苏叶10克,葱白5根,生姜3片,水煎温服。 2、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10克,桂皮6克,葱白5根,水煎服。 3、用于急性胃肠炎:紫苏叶10克,藿香10克,陈皮6克,生

紫苏种植方法

紫苏种植方法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 ar.arguta Benth.Hand-Mazz.〕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赤苏、红苏、香苏。全草名全苏,具散寒解表、理气宽胸之功能。紫苏的果实,叶片和茎干燥后分别称苏子、苏叶和苏梗,均作药用。苏子具润肺、消痰的功能;苏叶和苏梗药效同全苏。主产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全国各地广泛栽培,长江以南有野生。 (一)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株高l-1.5米。茎四棱形,直立,被细毛紫色或绿紫色,多分枝。叶对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至宽卵形,先端突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被柔毛。轮伞花序组成偏向一侧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每花有一苞片,卵圆形,先端渐尖;花萼钟形,先端5裂;花冠二唇形,紫红色或粉红色;雄蕊4,2强;子房4裂,柱头2浅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二)生长习性 紫苏对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但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旺盛。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5℃。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上种植为好。每亩施入2000-3000千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作成80-100厘米宽的畦。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l)直播 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厘米开0.5- 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沙,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1千克。播后5-7天即可出苗。 (2)育苗移栽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1厘米。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3.田间管理 (l)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l-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育苗移栽者,栽后7-10天,如有死苗,也应及时补苗。 (2)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紫苏功效作用

紫苏功效作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紫苏功效作用》的内容,具体内容:苏子: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糖尿病不能用。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紫苏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一看吧。紫苏的功效与作用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 苏子: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糖尿病不能用。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紫苏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一看吧。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紫苏子的简介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Zǐ Sū Zǐ 【别名】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生境分布】产湖北、江苏、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性状】干燥的果实呈卵圆形或圆球形,长径0.6~3毫米,短径0.5~2.5毫米。野生者粒小,栽培者粒大。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或黄棕色,有隆起的网状花纹,较尖的一端有果柄痕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清香,味微辛。以颗粒饱满、均匀、灰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B1。 【炮制】 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 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 紫苏叶的营养价值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紫苏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在印度和欧洲民俗中极受重视,并应用于传统医疗。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曼彻斯特药学大会上宣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吃新鲜紫苏可以解除关节疼痛。

紫苏栽培技术

紫苏栽培技术 紫苏在我国种植、应用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茎叶可腌渍。 紫苏在我国种植、应用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茎叶可腌渍。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矿质元素等。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腌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栽培技术 一、栽培方式及栽培季节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可于3月末至4月初露地播种,也可育苗移栽,6至9月可陆续采收,保护地9月至翌年2月均可播种或育苗栽种,11月至次年6月收获。 二、种子处理及催芽紫苏种子属深休眠类型,采种后4至5个月才能逐步完全发芽,如果要进行反季节生长,进行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均能有效地打破休眠,将刚采收的种子用100微升/升赤霉素处理并置于低温3℃及光照条件下5至10天,后置于15℃至20℃光照条件下催芽12天,种子发芽可达80%以上。 三、播种育苗江南地区育苗以3月中旬用小拱棚播种育苗的方

法最佳。每公顷用种量3千克。按种植面积的8%至10%准备苗床,苗床播种量为10至14克/平方米。播前苗床要浇足底水,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盖一层见不到种子颗粒的薄土,再均匀撒些稻草,覆盖地膜,然后加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经7至10天即发芽出苗。注意及时揭除地膜,及时间苗,一般间苗3次,以达到不拥挤为标准,苗距约3厘米见方。为防止秧苗疯长成高脚苗,应注意及时通风、透气。进入4月份即可揭除小棚薄膜,促使植株粗壮,增强定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四、整地定植土壤在定植前10至15天进行深耕晒垄,每公顷施复合肥1500千克,人粪尿45000千克,垃圾肥75000千克作为基肥。整地做成1.2米毛垄,净垄面0.9米,要求垄面平整。在定植前喷洒除草剂都尔,用量1500克/公顷,喷药后除定植穴外,尽量做到不破坏土表除草剂液膜。两天后进行定植,这样可使整个生长季节没有草害发生。定植一般在4月中旬,秧苗有2至3对其叶时进行。每垄定植6行,株行距均为0.15米。除露地栽培,紫苏可根据不同食用目的,利用保护地进行栽培,如 1、芽紫苏将种子播于用3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湿润过的苗床或一些简易的育苗盘,当紫苏长至具有4片真叶时,齐地面剪断,收获芽紫苏。 2、穗紫苏北方冬季利用温室生产,由于日照短,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南方地区可用黑膜覆盖,使日照缩短到6至7小时,当长6至7片真叶时抽穗,穗长6至8厘米时可以收获穗紫苏。

你知道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吗

说到紫苏叶,大家都不陌生吧,一定会有很多人想到紫苏叶炒田螺,紫苏叶炆鸭等数十个菜式。但紫苏叶除了食用价值外,紫苏叶的药用价值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听到这个大家都傻眼了吧,紫苏叶不就是一味拿来做菜的香料么?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吧。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一年生草本,高60~90cm,上部有白色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圆形,长3~9.5cm,宽2~8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呈紫红色,淡红色,有腺点。轮伞花序2花,组成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形,顶端急尖或呈尾状;花萼钟状,外有柔毛及腺点;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花冠筒内有环毛,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雄蕊4。小坚果近球形,黄褐色,有网纹。花期7~8月,果期9~10月。据专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有以下方面: 1、抑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紫苏叶浸膏对6种真菌琼脂培养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0-1600mg/ml;浸膏中的紫苏醛起主要抑菌作用。 2、解热作用: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g/kg经口服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3、升血糖作用:紫苏油0.35ml/kg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Oxime)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4、对血凝的作用:紫苏水提液对家兔耳表静脉注射,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并不明显。 5、促进肠蠕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Perillaketone,对大鼠有促进肠蠕动作用,使肠内物质运动加速,这是由于Perillketone对肠扩约肌有刺激作用。 6、镇静作用:专家研究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时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Stigmasterol、Dillapiole均有镇静作用,可延长苯巴比妥减少的大鼠的睡眠时间,其中Dillapiole的半数有效量=1.57mg/kg。紫苏水煎剂1:2O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民间对于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还可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但还是相信科学的好,民间的偏方我们就不要乱试了。有病还是去医院治疗吧。可不要病急乱投医误了病情。

紫苏叶的九大配方及功效

紫苏叶的九大配方及功效 紫苏叶是一种富含高营养的绿色食物,我们经常在韩式烤肉中吃到这种菜。平常居家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苏子叶做咸菜来解油腻,达到调节身体的目的。 配方: 1、用於感冒:紫苏叶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2.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3.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10 克,藿香10 克,陈皮 6 克,生姜3 片,水煎服。 4.用於胸膈痞闷、呃逆:紫苏梗15 克,陈皮6 克,生姜3 片,水煎服。 5.用於孕妇胎动不安。麻根30 克,紫苏梗10 克,水煎服。 6.用於妊振呕吐:紫苏茎叶15 克,黄连3 克,水煎服。 7.用於水肿:紫苏梗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15 克,冬瓜皮15 克,水煎服。 8.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30 克,生姜3 片,煎汤频饮。 9.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功效: 1、降血脂作用 zhara等研究证明,紫苏可以控制人体内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

中的中性脂质,清除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经科学实验证明,为现存植物油类中最适宜用于炒菜烹饪的油。 2、健脑并提高学习记忆力 a—亚麻酸所合成的DHA大量存在于大脑皮层,视网膜和生殖细胞中,促使脑神经细胞突触生长,改善记忆力。 3、抗衰老功能 美国专家watababe试验发现,摄取紫苏可明显提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对延缓机体衰老有明显作用。 4、抗癌作用 紫苏能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DMBA所致乳腺癌的发病率,还可降低结肠网膜鸟氨酸脱羧酸的活性,紫苏 抑制结肠癌的发生。 5、抗过敏作用 horri 及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奥山教授等的研究证明,给小白鼠喂饲紫苏油,可以使引起过敏的物质白三稀和中间体血小板凝集活化因子(PAF)的产生量明显减少,从而抑制过敏性反应,达到健美皮肤的功效。【中国紫苏油交易网】

紫苏能治咳嗽吗

紫苏能治咳嗽吗 其实很多人在平时都非常关注身体中的一些变化,尤其是身体的发展,紫苏是既常见又美味的食物,具有散表风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同时还能治疗风寒感冒,以及咳嗽和呕吐,对润肠通便也有很好的作用,紫苏中的药用价值很高,营养价值也很高,紫苏能不能治疗咳嗽呢? 紫苏叶具有散表风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呕恶、鱼蟹中毒等病症;紫苏子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作用,可治疗疾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病;紫苏梗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之功效,可用治胸膈痞闷、胃脘疼痛、胎动不安等 紫苏叶食谱吃出夏日健康美味 治风寒感冒 紫苏叶5克,陈皮、香附各4克,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炙甘草各3克,川芎2克,生姜9克。共研为粗末,水煎服,每日一剂,盖被取微汗,一般2~3剂可愈。又方:紫苏叶3克,葱白、生姜适量。紫苏叶研为细末,与葱姜共捣为泥状,涂敷于脐部,外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热水袋外熨,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1~2日后可获明显疗效。 治食鱼蟹中毒,吐泻、腹痛 紫苏叶30~60克,水煎频饮。1~2剂后症状可消失至愈。 治咳嗽痰喘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9克,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分2~3次温服。每日一剂,连用数日即可见效。 紫苏叶食谱吃出夏日健康美味 治胎动不安 紫苏梗、桑寄生各12克,黄芩3克,白术6克,续断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胸腹胀闷、恶心呕吐 紫苏梗、陈皮、香附、莱菔子、半夏各9克,生姜6克。水煎2次,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治慢性胃炎 紫苏梗12克,柴胡、枳壳、青皮、陈皮、藿香各10克,川黄连、佛手各6克,吴茱萸、生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10日为1疗程。本方可舒肝行气,和胃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