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二).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下认识正负数课件之二

青岛版五下认识正负数课件之二
两个正数相减,结果可为正数或零。例如: 7 - 3 = 4。
正数减负数
正数减去一个负数,结果的符号取决于它 们的绝对值大小。例如:8 - (-3) = 11。
计算与应用
气温变化
正负数可以用来济增长率
正负数可用于表示经济增长率的 正负变化,用来分析和预测经济 走势。
相反数的性质
两个数的相反数相加等于零,例如:3 + (-3) = 0。
零的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仍为零,即0的相反数等于0。
结束语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负数的加减法,以及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同时,正负数的性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世界 中的各种规律。
例如:-5 - (-2) = -3。
7
负数减正数
8
负数减去一个正数,结果的符号取决于它 们的绝对值大小。例如:-6 - 2 = -8。
正数加正数
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数。例如:3 + 4 = 7。
正数加负数
正数加上一个负数,结果的符号取决于它 们的绝对值大小。例如:5 + (-3) = 2。
正数减正数
身高与体重
正负数可用来描述身高和体重的 增减情况,方便进行人体健康管 理。
正负数的性质
正负数的绝对值
正负数都有绝对值,表示数 与零的距离。例如,|-3| = 3。
正数的相反数
正数的相反数为负数,具有 相同绝对值,例如:-3是3的 相反数。
负数的相反数
负数的相反数为正数,具有 相同绝对值,例如:-3的相 反数是3。
青岛版五下认识正负数课 件之二
# 青岛版五下认识正负数课件之二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正、负数(第二课时)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青岛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正、负数(第二课时)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青岛版

认识正、负数(第二课时)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引导学生复习正、负数的知识)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首先以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

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学生写出—3℃、—10℃)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3 ℃与—10℃哪个温度更低?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表示的温度低。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猜测、观察、交流中通过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①先让学生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

②独立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

③学生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④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2.自主练习第5、7题①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

②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自主练习第8题(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①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分析题意第8题:某商场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②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③交流得知。

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2.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题目)①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②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一、认识正、负数1、除0外,不带“—”号的数是正数。

(像:7、+5、+15……)带“—”号的数是负数。

(像:—3、—13、—155……)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

3、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正、负数可以表示温度、收入支出、进货卖货……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3.分数与除法 :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

a÷b=ba ,b ≠0。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与假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再计算。

1.最大公因数。

约 分 2.求最大公因数(短除法、列举法)。

3.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4.约分及其方法。

1.最小公倍数。

通 分 2.求最小公倍数 (短除法、列举法)。

3.分数比大小 (通分成同分母分数或化成小数)。

4.通分及其方法(找公分母,分子计算分母不变,后约分)。

1.小数化分数: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简。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1、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2、83 和83米的区别: 不带单位的分数,无实际意义,只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有关。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的3份);带单位的分数,有实际意义。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来一起学习知识吧《认识正、负数》教材分析一、单元知识分析单元内容:本单元信息窗由吐鲁番盆地的温度和海拔高度的特征引入对正、负数的认识。

第一个红点部分是用正、负数表示温度,是这个单元学习的关键,第二个红点部分是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可通过表示温度的方法迁移学习,知识间的衔接: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本单元将认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现象、借助温度计直观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奠定基础。

二、目标要求教学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难点: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三、注意问题1、借助直观支持,初步感知负数的大小:负数的大小比较,在小学阶段只要借助直观初步了解就可以了,借助温度计来比较简单的负数,不要补充抽象地比较负数大小的题目。

2、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要注意区分“约定俗成”和“临时规定”。

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时,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如用正数表示零上和海平面以上等,有些是临时规定的,如果要打破约定俗成,要加以说明。

只要是用正负数描述的是相反意义的量,就应是合理的。

3、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不要随意增加难度。

对负数的学习,课标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教学中要以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为主,以教材上的为主,不要随意增加难度。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例:1个西瓜平均切成6块,吃掉31,还剩几分之几,单位“1”是1个西瓜。

240袋面粉,运走80袋,剩下的是总的几分之几,单位“1”是240袋面粉。

)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51、134)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65的分数单位是61、131的分数单位是131、2371的分数单位是231)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用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b ≠0),a ÷b=b a 。

(2÷10=102=51、12÷3=312=4、15÷4=415=343)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31、74、112、87真分数都小于1) 6、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1111、37、59、417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7、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7=231,读作2又三分之一、59=154,读作1又五分之四)8、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能化简的分数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312=12÷3=4、417=17÷4=4…1=441、626=26÷6=4…2=462=431)9、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再加上真分数部分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414=4144(+⨯)=417、531=3135(+⨯)=316、273=7372(+⨯)=717)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2=2322⨯⨯=64、53=3533⨯⨯=159、2416=824816÷÷=32、4520=545520÷÷=94)三、分数加减法(一)1、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校园科技节认识正负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校园科技节认识正负数》教案

【导语】本节课的教学⽬的是让学⽣通过⽇常⽣活中的事例,进⼀步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正、负数来表述⽇常⽣活中的事物。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教学设计 教学⽬标 : 1、在游戏中寻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2、通过温度计的演⽰,学会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负数的意义,难点是⽤正负数表⽰⽣活中的数量。

教学准备: 课件、背景资料、温度计、挂图 教学过程: ⼀、游戏导⼊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下,游戏叫做《说反正话》。

游戏规则:⽼师说⼀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下看)向前⾛200⽶(向后⾛200⽶)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我们来难度⼤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我在银⾏存⼊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份,学校⼩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引⼊谈话:在⽣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数学的⽅法表达这些内容。

⼆、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法 1、创设情境引⼊: 同学们,新疆维吾尔⾃治区吐鲁番盆地素有“⽕洲”之称。

下⾯我们就⼀起去领略⼀下那⾥的奇异风光。

(课件展⽰) 提问: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学⽣交流。

2、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0度的含义。

师:信息中⽤了很多数据来说明吐鲁番的⽓候特点,我们先来看这两个温度。

(零上13摄⽒度和零下3摄⽒度)知道⽣活中⽤什么⼯具测量温度吗? 师:(出⽰教具温度计)上⾯的1⼩格是1度,中间红⾊的纸条代表温度计的液柱,你能找 出零上13摄⽒度和零下3摄⽒度吗? 学⽣交流⾃⼰的想法。

(从0度开始往上数13个格是零上13摄⽒度,从0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是零下3摄⽒度。

) 师:为什么零上13摄⽒度要往上数,零下3摄⽒度要往下数? ⽣:因为零上13摄⽒度⽐0摄⽒度⾼,所以是从0摄⽒度开始⼊上数13个格;零下3摄⽒度⽐0摄⽒度低,所以是从0摄⽒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

《认识负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认识负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认识负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负数的概念2. 负数的表示方法3. 正负数的运算4. 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正负数的运算。

2. 教学难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正负数运算的规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导入负数的概念,如温度计、存折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负数。

2. 新课讲解1. 讲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负数表示比零小的数。

2. 讲解负数的表示方法,如负号“-”表示负数。

3. 讲解正负数的运算规则,如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运用,如计算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确保学生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 课堂练习正确率3. 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讲解和例题讲解环节。

这是因为学生在接触负数这一新概念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讲解来建立正确的理解,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例题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

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解释负数的概念,不仅要告诉学生负数是用来表示比零小的数,还要通过直观的例子帮助学生形成对负数的直观认识。

认识正、负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认识正、负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认识正、负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

3.能够在加减法中运用正数和负数。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需要具备对数轴的了解,因此需要先进行数轴的复习。

2.学生需要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具体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引导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实践法:通过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知识铺垫1.复习数轴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提问:当我们在数轴上从右往左数,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当我们在数轴上从左往右数,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2.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1.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数是指大于0的数,负数是指小于0的数。

2.引导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关注数值的大小和符号。

3.通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具体含义。

3. 正数和负数的表达1.讲解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在数轴上,正数向右表示,负数向左表示。

2.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4. 正数和负数的运用1.让学生自行模拟真实情境,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通过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

五、教学评价方法1.通过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程度。

2.选取几位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写出答案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课本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2.PowerPoint:正、负数.pptx七、教学反思1.通过提供实例、多种展示和练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活动内容丰富,并个性化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同学,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和时间的适当延长,以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了正数和负数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正、负数(二)
1、写一写,读一读:
(1)吐鲁番2010年8月14日最高气温是四十摄氏度,记作()℃;
2009年,南极点平均气温是零下47.9摄氏度,记作()℃(2)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海拔()米 2、辨一辨,填一填:
3、根据富林电子厂2010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盈利28万元八月份:盈利
35万元九月份:亏损5万元十月份:盈利60万元十一月份:亏损13万元十二月份:盈利8万元
4、用正数或负数表示:
(1)如果+9人表示9人上车,那么8人下车记作:()人(2)如果从银行中取出90元记作﹣90元,那么向银行里存入160元
记作:()
(3)如果盈利6000元记作( 元,那么亏损5000元记作( 元 5、一幢大楼有75层,地面以下有4层,地面以上第10层记作﹢10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层;地面以上第55层记作()层 6、狗年春节,娜娜得到380元压岁钱,记作﹢380元;用去250元,
记作( 元
7、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秋天( 夏天( 冬天( ℃读作:读作:读作:
8、下象棋输一局失5分,记作﹣5分;赢一局得10分,记作( 分 9、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年平均气温可能是(),最南端的海南省三亚市的年平均气温可能是() A 、150℃ B、﹣5.5℃ C、30℃ D、10℃
10、小小百货店每个月的营业成本是12万元,下表是他今年上半年收入
情况统计表,请你用正负数表示盈亏情况。

(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请你想办法计算一下小小百货店上半年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