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电导率仪使用的操作规程和方法,保证电导率仪的正确使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污水处理、环境监测、矿山冶炼等行业及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3.责任者操作者4.仪器操作流程4.1 测量前准备测量前,应该了解所需测量物质(样品)的性质、属性;常规测试的方法;了解仪器的基本操作、应用;了解常规电极的使用、保养。
需提前准备样品或需要重新标定电极的标液等。
4.2 开机连接标配电源适配器,按开机键开机。
仪器首先显示“DDS-307”字样,并进行自检,稍后即进入测量状态。
4.3 设置电极常数(1)使用标准电导溶液重新标定,请尽量选择与测量值相接近的标液进行标定;(2)将标液放置于恒温槽中,控制恒温槽到某个温度值(如:25℃);(3)将电导电极反复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用滤纸小心吸干电极表面的水分,并用标准溶液润洗后放入标准溶液中;(4)在测量状态下,按“标定”键,进入电极标定状态;(5)按“设置”键选择温度设置功能,按“确认”键后,通过上下键调节到指定的温度值(如25.0℃),按“确认”键完成温度值输入;(6)仪器显示电导率值、温度值(如1420uS/cm,25℃),等待读数稳定,按“确认”键完成标定;(7)仪器存贮标定数据,显示标定结果(如1408uS/cm,25℃),返回测量状态。
4.4 设置温度值本仪器支持手动温度补偿,需要操作者自己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按“设置”键选择温度设置功能,按“确认”键后,通过上下键调节到指定的温度值,按“确认”键即可。
4.5 设置读数方式仪器支持两种读数方式:连续读数和平衡读数。
连续读数方式为仪器始终连续测量、计算、显示结果;平衡测量方式是仪器在6秒内所有测量的电导率值波动差值不超过0.4%,即本次测量结束,并自动锁定测量结果,用户如果需要再次侧量,按“测量”键即可。
第1 页共2 页4.6 查阅存贮结果本仪器支持存贮测量结果,最多存贮50套。
在测量状态下,按“设置”键,选择查阅存贮结果功能,按“确认”键后,仪器首先显示存贮的总数,然后显示最新存贮的数据,如图,用户可按上下键查看每个存贮结果。
电导率仪内校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内校操作规程电导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或溶液中物质电导现象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质检测、和化学实验等领域。
为了确保电导率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内校操作。
以下是电导率仪内校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1.检查电导率仪的外观是否完好,并清洁仪器。
2.确保电源线连接良好,并将电导率仪接通电源。
二、预热:1.打开电导率仪电源,将仪器预热10-15分钟。
预热时间根据仪器型号和生产商的建议而定。
三、标准液校准:1.准备两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液,一个为低浓度标准液,一个为高浓度标准液。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液。
2.将两个标准液分别倒入两个容器中,并标记好浓度。
3.将电导率仪的电极插入低浓度标准液容器中,等待稳定。
4.调整电导率仪的测量范围和温度补偿,确保仪器显示的读数与标准液浓度相符。
5.将电导率仪的电极插入高浓度标准液容器中,等待稳定。
6.调整电导率仪的测量范围和温度补偿,确保仪器显示的读数与标准液浓度相符。
7.若发现读数与标准液浓度不相符,需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校正。
四、记录校准结果:1.根据仪器要求,记录低浓度和高浓度标准液的测量结果及所用测量范围和温度补偿值。
2.按照电导率仪的要求,将记录结果填写在设备校准记录表格上。
五、维护保养:1.根据仪器说明书,定期清洁电导率仪的电极,保证仪器的准确性。
2.定期检查电导率仪的电源线及连接线路,确保线路连接良好。
3.注意仪器的使用环境,避免受潮和受热。
六、设备关闭:1.在使用结束后,及时关闭电导率仪的电源。
2.清洁仪器表面,移动仪器到指定的存放位置。
总结:电导率仪内校操作规程是确保仪器准确性的重要步骤,正确操作和合理维护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确保操作步骤的正确性。
另外,要将校准结果记录在设备校准记录表格上,以备将来随时查看。
通过规范操作和维护,电导率仪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电导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仪器,其操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以下是电导率仪的操作规程,供参考:一、仪器准备1.保证电导率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2.根据待测溶液的浓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探头,并确认其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
3.打开电导率仪的电源,进行预热,通常需要10-15分钟。
二、仪器校准1.使用标准溶液对电导率仪进行校准。
首先使用零点溶液进行调零,将探头浸入零点溶液中,调零后将测得的电导率数值记录下来。
2.使用标准溶液进行高位校准。
将探头浸入标准溶液中,等待电导率仪稳定后,记录测得的电导率数值。
3.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测得的电导率数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校准系数。
4.将校准系数输入电导率仪,完成校准过程。
三、测量操作1.将待测溶液倒入测量容器中,并保证液位高度适宜,不超过探头的浸入深度。
2.将电导率仪的探头浸入待测溶液中,等待电导率仪稳定后,记录测得的电导率数值。
3.测量结束后,将探头从溶液中取出,清洗干净并擦干。
四、数据处理1.将测得的电导率数值根据校准系数进行修正,得到实际电导率数值。
2.根据实际电导率数值和溶液的浓度公式,计算出溶液的离子浓度。
五、仪器保养1.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探头,避免溶液残留导致探头受损。
2.定期进行探头的校准和调零,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避免将电导率仪暴露在高温、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以免损坏仪器。
4.注意仪器的操作规程,避免将电导率仪中的电子元件受到碰撞或振动。
以上是电导率仪的操作规程,用户在使用电导率仪时,应按照上述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注意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电导率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导率仪的操作规程,包括仪器的准备、测量前的校准、样品的准备和测量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一、仪器准备:1.1 清洁仪器表面: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电导率仪的表面,确保仪器表面干净无尘。
1.2 检查电源:确保电导率仪的电源充足并连接正常,如使用电池,需确保电池电量充足。
1.3 检查连接线:检查电导率仪的连接线是否完好,无损坏或松动现象。
二、测量前的校准:2.1 校准电导率仪:将电导率仪置于标准电导率溶液中,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校准操作。
校准时应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校准溶液的温度应与样品温度相同。
2.2 校准温度补偿:如果电导率仪具备温度补偿功能,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温度补偿的校准操作。
温度补偿的校准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3 校准测量范围: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并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的测量范围与实际测量样品的电导率范围相匹配。
三、样品准备:3.1 准备样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测量。
样品应充分搅拌均匀,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温度调节:如果需要测量样品的温度,将样品置于恒温槽中,使其温度稳定在所需温度。
3.3 避免干扰:避免样品中存在可能干扰电导率测量的物质,如气泡、悬浮物或沉淀物。
如有需要,可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去除干扰物。
四、测量结果的记录与分析:4.1 记录测量条件:在进行测量时,记录下测量的时间、样品名称、温度、测量范围等条件,以备后续分析和比较。
4.2 多次测量取平均: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记录每次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4.3 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电导率差异,或者对同一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根据需要,可以绘制图表或进行统计分析。
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操作员正确校准电导率仪等工作。
范围: 本校准要领旨在指导使用者对电导率仪进行常规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并以最佳工作状态运行。
责任: 操作员严格按本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执行,质监员负责监督与检查。
内容:1.标准操作规程校准准备将电导率仪电源打开,预热30min后进行校准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校准需要使用标准液进行,标准液有袋装及瓶装方式,一般向导电度计生产厂家购买,并出具检验报告及标注有效期。
检查标准液有效期,瓶装方式的取出一小部分于洁净容器中备用,需要对该容器进行润洗。
袋装方式的可以一次性直接使用。
FE30型电导率仪可以使用两种标准的标准液进行校准,一种为梅特勒-托利多标准液组,包括84μs/cm、1413μs/cm、cm;另一种为中国标准液组,包括μs/cm、1408μs/cm、 ms/cm、cm。
设置参数按仪器“设置”键,MTC温度闪烁,直接按“读数”键,此时校准组开始闪烁,进入标准液组选择状态。
按“∧设置”或“∨模式”键在不同校准液组中切换,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梅特勒-托利多标准液组,即84μs/cm、1413μs/cm、cm,按“读数”键确认。
确认之后进入标准液选择状态,在随机附带的标准液中,包括2袋1413μs/cm和2袋cm标准液。
根据实际试验中需要检测的电导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标准液,按“读数”键保存。
按“退出”键退出参数设置模式,准备校准。
校准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电极,滤纸吸干,将电极插入标准液中,轻轻搅拌以使电极和标准液充分接触。
按“校准”键,仪器将自动识别校准液并将不停变动屏幕显示的电导率值。
默认状态下,仪器采用自动终点判断方式,即可在无需人为判断的情况下到达校准终点。
(仪器所测电导率与过去6秒所测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时即为测量终点。
)若需人为判断,可在数值显示稳定之后按“读数”键。
校准说明校准前应该根据实际使用的电极型号设置相应的电极常数,否则将无法获得正确的校准结果。
电导率操作规程

电导率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电导率是衡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保证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导率操作规程的五个部分,包括:准备工作、仪器使用、样品处理、测量操作和数据处理。
一、准备工作:1.1 校准仪器:在进行电导率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校准电导率仪器。
选择一种标准溶液(如KCl溶液),根据仪器的说明书,将仪器调至标准模式,并将电导率仪器的电极浸入标准溶液中进行校准。
校准时应注意仪器的温度补偿设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2 清洁电极:电极是电导率测量的核心部件,因此在使用前应确保电极的清洁。
用纯水清洗电极表面,避免任何杂质的残留。
可以使用软布轻轻擦拭电极,但切勿使用任何化学溶剂或刷子,以免损坏电极。
1.3 环境条件:电导率测量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在进行测量前,应确保实验室或测量场所的温度稳定,并避免任何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干扰因素,如电磁辐射、振动等。
二、仪器使用:2.1 打开电导率仪器: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打开电导率仪器,并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的温度稳定。
2.2 插入电极:将清洁的电极插入电导率仪器的电极插孔中,并确保与仪器的连接牢固。
2.3 设置参数:根据需要,设置测量参数,如温度补偿、测量范围等。
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三、样品处理:3.1 样品采集: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采集样品并避免任何污染。
应注意样品的保存条件,避免样品的变质和氧化。
3.2 样品准备:根据样品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处理。
如有固体样品,可使用纯水溶解并搅拌均匀;如有气体样品,需进行适当的稀释。
3.3 样品温度:样品的温度对电导率测量结果有影响,因此在测量前应将样品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使用恒温水浴或温度控制器等设备来控制样品的温度。
四、测量操作:4.1 浸入样品:将电极浸入样品中,确保电极与样品充分接触,并避免电极与容器壁接触,以免产生误差。
10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操作员正确校准电导率仪等工作。
范围: 本校准要领旨在指导使用者对电导率仪进行常规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并以最佳工作状态运行。
责任: 操作员严格按本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执行,质监员负责监督与检查。
内容:1.标准操作规程1.1校准准备1.1.1 将电导率仪电源打开,预热30min后进行校准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1.1.2 校准需要使用标准液进行,标准液有袋装及瓶装方式,一般向导电度计生产厂家购买,并出具检验报告及标注有效期。
1.1.3 检查标准液有效期,瓶装方式的取出一小部分于洁净容器中备用,需要对该容器进行润洗。
袋装方式的可以一次性直接使用。
1.1.4 FE30型电导率仪可以使用两种标准的标准液进行校准,一种为梅特勒-托利多标准液组,包括84μs/cm、1413μs/cm、12.88ms/cm;另一种为中国标准液组,包括146.5μs/cm、1408μs/cm、12.85 ms/cm、111.3ms/cm。
1.2设置参数1.2.1 按仪器“设置”键,MTC温度闪烁,直接按“读数”键,此时校准组开始闪烁,进入标准液组选择状态。
1.2.2 按“∧设置”或“∨模式”键在不同校准液组中切换,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梅特勒-托利多标准液组,即84μs/cm、1413μs/cm、12.88ms/cm,按“读数”键确认。
1.2.3 确认之后进入标准液选择状态,在随机附带的标准液中,包括2袋1413μs/cm和2袋12.88ms/cm标准液。
根据实际试验中需要检测的电导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标准液,按“读数”键保存。
1.2.4 按“退出”键退出参数设置模式,准备校准。
1.3 校准1.3.1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电极,滤纸吸干,将电极插入标准液中,轻轻搅拌以使电极和标准液充分接触。
按“校准”键,仪器将自动识别校准液并将不停变动屏幕显示的电导率值。
1.3.2默认状态下,仪器采用自动终点判断方式,即可在无需人为判断的情况下到达校准终点。
电导率仪标准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标准操作规程1开机 1.1电源线插入仪器电源插座,电导率仪器必须有良好接地! 1.2按电源开关,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后,进行校准。
2校准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将“选择〞开关量程选择开关旋钮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1〞刻度线,“温度〞补偿调节旋钮指向“25〞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μS/cm,至此校准完毕。
3测量3.1在电导率测量过程中,正确选择电导电极常数,对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可配用的常数为0.01、0.1、1.0、10四种不同类型的电导电极。
用户应根据测量范围参照表1选择相应常数的电导电极。
表1测量范围〔μS/cm〕推荐使用电导常数的电极0~20.01,0.12~2000.1,1.0200~20001.02000~200001.0,1020000~20000010注:对常数为1.0、10类型的电导电极有“光亮〞和“铂黑〞二种形式,镀铂电极习惯称作铂黑电极,对光亮电极其测量范围为〔0~300〕μS/cm为宜。
3.2电极常数的设置方法如下:目前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0.01、0.1、1.0、10四种不同类型,但每种类型电极具体的电极常数值,制造厂均粘贴在每支电导电极上,根据电极上所标的电极常数值调节仪器面板“常数〞补偿调节旋钮到相应的位置。
3.2.1将量程选择开关旋钮指向“检查〞,“温度〞补偿调节旋钮指向“25〞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μS/cm。
3.2.2调节“常数〞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值与电极上所标数值一致。
3.2.2.1电极常数为0.01025cm-1,那么调节常数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值为102.5。
〔测量值=读数值某0.01〕。
3.2.2.2电极常数为0.01025cm-1,那么调节常数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为102.5。
〔测量值读数值某0.1〕。
3.2.2.3电极常数为1.025cm-1,那么调节常数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为1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建立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操作员正确校准电导率仪等工作。
范围: 本校准要领旨在指导使用者对电导率仪进行常规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并以最佳工作状态运行。
责任: 操作员严格按本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执行,质监员负责监督与检查。
内容:
1.标准操作规程
校准准备
将电导率仪电源打开,预热30min后进行校准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校准需要使用标准液进行,标准液有袋装及瓶装方式,一般向导电度计生产厂家购买,并出具检验报告及标注有效期。
检查标准液有效期,瓶装方式的取出一小部分于洁净容器中备用,需要对该容器进行润洗。
袋装方式的可以一次性直接使用。
FE30型电导率仪可以使用两种标准的标准液进行校准,一种为梅特勒-托利多标准液组,包括84μs/cm、1413μs/cm、cm;另一种为中国标准液组,包括μs/cm、1408μs/cm、 ms/cm、cm。
设置参数
按仪器“设置”键,MTC温度闪烁,直接按“读数”键,此时校准组开始闪烁,进入标准液组选择状态。
按“∧设置”或“∨模式”键在不同校准液组中切换,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梅特勒-托利多标准液组,即84μs/cm、1413μs/cm、cm,按“读数”键确认。
确认之后进入标准液选择状态,在随机附带的标准液中,包括2袋1413μs/cm 和2袋cm标准液。
根据实际试验中需要检测的电导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标准液,按“读数”键保存。
按“退出”键退出参数设置模式,准备校准。
校准
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电极,滤纸吸干,将电极插入标准液中,轻轻搅拌以使电极和标准液充分接触。
按“校准”键,仪器将自动识别校准液并将不停变动屏幕显示的电导率值。
默认状态下,仪器采用自动终点判断方式,即可在无需人为判断的情况下到达校准终点。
(仪器所测电导率与过去6秒所测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时即为测量终点。
)
若需人为判断,可在数值显示稳定之后按“读数”键。
校准说明
校准前应该根据实际使用的电极型号设置相应的电极常数,否则将无法获得正确的校准结果。
在不更换电极型号的情况下,应严禁随意改变设置值或者默认值。
标准液所标示的电导率均为25℃时的电导率。
如果校准时电导率稍微偏离标准值,是由于标准液温度非25℃,仪器自动对其进行温度补偿并校准到实际温度下的电导率值。
在25℃±℃时,校准值应与标准值1413μs/cm相差5%以内。
每次校准之后,应及时更新仪器校准有效期标签,并做好相应文字记录。
若经过校准后,仪器仍然无法正常工作的,需暂停使用,并及时联系专业的维修机构进行维修,无法修复的应及时办理报废手续。
严禁私自拆装、改变仪器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