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动画剧本的情节
《动画短片创作》教案

《动画短片创作》教案第一章:动画短片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动画短片的基本概念掌握动画短片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动画短片创作的基本流程1.2 教学内容动画短片的基本概念动画短片的特点和分类动画短片创作的基本流程1.3 教学活动引入动画短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动画短片产生兴趣分析不同类型的动画短片,让学生了解其创作风格和技巧介绍动画短片创作的基本流程,让学生了解创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画短片主题,简要描述其故事情节和创作风格评估学生的选择和描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二章:故事构思与剧本创作2.1 学习目标掌握故事构思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编写动画短片剧本2.2 教学内容故事构思的方法和技巧动画短片剧本的结构和要素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故事梗概等方法进行故事构思教授学生编写动画短片剧本的技巧,如角色设定、情节发展、对话等2.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故事构思编写一个简短的动画短片剧本评估学生的剧本创作,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三章:角色与场景设计3.1 学习目标学会设计动画短片中的角色和场景3.2 教学内容角色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场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活动教授学生角色设计的要素,如形态、性格、动作等引导学生运用草图、线稿等方法进行角色和场景设计3.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根据剧本创作的角色和场景设计,完成至少两个关键帧的设计评估学生的角色和场景设计,给予反馈和建议第四章:动画制作技术与流程4.1 学习目标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流程4.2 教学内容动画制作的基本技术,如绘画、配音、剪辑等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如前期准备、拍摄、后期制作等4.3 教学活动教授学生动画制作的基本技术,并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并完成一个简单的动画短片制作4.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剧本和设计,制作一个简短的动画短片评估学生的动画制作技术和对流程的掌握程度,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五章:动画短片创作实践5.1 学习目标掌握动画短片创作的整个过程完成一个完整的动画短片作品5.2 教学内容复习动画短片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学习动画短片制作的后期工作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负责完成一个动画短片的不同部分指导学生进行动画短片制作的后期工作,如剪辑、配音、特效等5.4 作业与评估评估每组学生完成的动画短片作品,从创意、制作技术、表现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第六章:动画短片创作中的声音设计6.1 学习目标了解动画短片声音设计的重要性掌握声音设计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6.2 教学内容声音设计在动画短片中的作用声音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音效、背景音乐和配音的选择与创作6.3 教学活动分析优秀动画短片中的声音设计,让学生感受声音设计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声音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生实践,为动画短片片段选择或创作音效、背景音乐和配音6.4 作业与评估学生根据动画短片片段,完成声音设计,包括音效、背景音乐和配音评估学生的声音设计作品,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七章:动画短片创作的摄影技术7.1 学习目标了解动画短片摄影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动画短片摄影技术的基本技巧7.2 教学内容摄影技术在动画短片创作中的作用摄影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动画短片摄影中的构图、光线和运动7.3 教学活动分析优秀动画短片中的摄影技术,让学生了解其在短片创作中的应用教授学生摄影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生实践,运用摄影技术拍摄动画短片片段7.4 作业与评估学生根据剧本和设计,运用摄影技术拍摄动画短片片段评估学生的摄影技术应用,给予反馈和建议第八章:动画短片创作的后期制作8.1 学习目标了解动画短片后期制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后期制作的基本技巧8.2 教学内容后期制作在动画短片创作中的作用后期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剪辑、特效和调色等后期制作技术8.3 教学活动分析优秀动画短片中的后期制作,让学生了解其在短片创作中的应用教授学生后期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生实践,运用后期制作技术完成动画短片制作8.4 作业与评估学生根据剧本和设计,运用后期制作技术完成动画短片制作评估学生的后期制作技术应用,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九章:动画短片创作的展示与评价9.1 学习目标学会展示动画短片作品掌握评价动画短片作品的准则9.2 教学内容动画短片作品的展示技巧评价动画短片作品的准则9.3 教学活动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动画短片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评价动画短片作品的准则,进行互相评价9.4 作业与评估学生准备动画短片作品的展示,包括作品介绍和展示技巧评估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互相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10.1 学习目标展望动画短片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回顾动画短片创作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探讨动画短片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短片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10.4 作业与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基础概念和创作流程在这五个章节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动画短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以及创作的整个流程。
电子课件-《动画剧本创作)-B04-1674

2.超凡就是“组接与化合”
在通常的文学语言中,一般是靠语言规范叙事达意,以前因后果、起承转合构成故事发展 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剧本要创造独特的艺术时空和叙事逻辑,就要对故事情节进行提炼和概括、 选择和取舍、以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为剧本注入不同寻常的感染力。通常是对不同的时间、不 同的地点,或者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场景通过跳跃和衔接组织在一起,而且这种组接不是简单 的组合,而是能起到“化合”的效果。文学叙事作品是以时间为轴线展开空间描写;动画剧本 是通过空间描述展现时间的流动。
第一章
第一章 动画剧本创作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动画剧本的特殊要求 动画剧本的创作过程 动画编剧的职业素养
5
第一章
动画剧本也称动画脚本,意为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 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动画剧本创作是利用文学的手法原创或改编出符合动 画艺术规律的文本作品,分为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两种形式。
1.剧本语言是“动”和“画”的语言
动画“动”的特性是说动画运用不同的动作方式来表现人物、刻画事件、展现矛盾,因此, 要求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生动的、直观的画面;动画“画”的特性要求剧本语言要“立象以 尽意”,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动画导演看到剧本之后,寻“言”可以观“象”,寻“象”可 以察“义”。“得象忘言”是动画创作者必须修炼的硬功夫。
11
第一章
第一节 动画剧本的特殊要求
三、故事要“有戏”
2.有戏就是有故事
在动画剧本创作历史上,美国人温瑟·马凯有着里程碑意义,他首先将“叙事”要素 引入了动画创作。1914年,温瑟·马凯推出剧情动画片《恐龙葛蒂》,讲述了一个完整 的故事,被称为动画史上的种子电影。1937年,迪士尼根据格林童话的经典故事改编,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长片剧情影视动画《白雪公主》,该片片长达到83分钟,完整地讲 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自此以后,“讲故事”成为动画片创作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动画剧本创作》第3章

♫ 3.空镜头与主观镜头 ♫ 空镜头是指影视(动画)作品中只 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 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 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 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 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 、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 视(动画)作品中,空镜头能够产
♫ 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 、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 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 调节作品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 主观镜头是指模拟影视(动画)作 品中角色人物观点(视点)的镜头 。用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 角色所看到的景象。它与一般的“ 借机位”的影视(动画)镜头拍摄 方法营造的第三人视角完全不同。
♫ 龙王、天神天将们的飞扬跋扈、专 横残暴和昏庸无能。作品主题鲜明 、深刻,基调明朗、昂扬。简而言 之,故事梗概就是需要回答出以下 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发 生的背景是什么?故事的主要情节 (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作品的 叙事风格是怎样的?等等。
♫三、列出人物小传
动画片《大闹天宫》
♫ 在写故事梗概的时候,有时会需要 写人物介绍,但与故事梗概的简短 相应,一两句话就可以,如以前西 方古典名著前的人物索引表。写剧 本大纲之前需要写的人物小传,意 思是“小小的传记”,其长度从 1000字上下到数千字的都有,并且 越是主要的人物角色,内容也就越 丰富。既然是“人物小传”,就必 须介绍人物的名字、年龄,与剧中 其他人物
♫ 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如 何在剧情中发挥作用?什么事件导 致了最终的危机?是否把危机推到 了极致? 主人公如何调整方向取得 胜利? 结局体现了什么主题?主人 公学到了什么? 主人公是否从始至 终只有一个目的? ♫ 另一种是把情节划分为三幕、36个 小单元、15个重点桥段,剧作卡片 式的架构方法。
《动画脚本》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脚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1450课程名称:动画脚本/Foundations of Animation TV & Films Screenwriting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动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艺术设计方向)一、课程简介《动画脚本》是动画、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
主要介绍脚本的基础知识。
重点介绍脚本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脚本中人物的塑造和编写脚本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脚本的基本理论、编写脚本的基本方法。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并能够丰富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脚本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讲述动画脚本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使学生了解动画脚本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等基本原理,提高动画剧本、动画人物、动画故事构思特性的思考分析能力。
结合动画脚本的作业训练,能够丰富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脚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对动画脚本的内涵和特性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动画脚本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特别是重点了解一些优秀的动画脚本作品的特点,寻找出其创作规律;2、重点掌握动画脚本中塑造人物的技巧,了解动画片中塑造的人物与其对白的关系,特别是在动画脚本中塑造人物的时代特征,以及对动画人物习惯动作及口头禅的设计;3、重点学习素材与题材的关系,如何以动画的视角讲述故事,了解情节与冲突的关系;4、了解影院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脚本的特点以及创作技巧,掌握动画短片的概念及特点、动画短片创意的技巧;5、了解各国动画脚本的风格流派、语言特征、民族特性;重点学习美国、日本动画脚本创作中的优点。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动画脚本概论(4学时)1.1 动画脚本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动画脚本的定义,明确动画脚本的目的和意义。
1.2 动画脚本的特性知识点:对动画脚本的内涵和特性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及动画脚本特性的思考分析。
重点和难点: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逻辑与幻想之间的关系。
动画剧本创作课件

第一章
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剧本的特性与格式 逐个场地、逐个镜头地去写剧本。 无论是哪种影视剧本,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的、真人表演、胶片 拍摄的,剧本的格式是有统一标准的,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例 如小说、诗歌等等的格式。 什么是专业的剧本? 经常会有人把分镜头剧本和文学剧本弄混。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的 工作,里面会细致地把摄影机的角度、镜头术语、演员走位等拍 摄时具体设计都写出来。而文学剧本是编剧的工作,不必告诉导 演拍什么、如何拍,而是要“逐个场地、逐个镜头”地写剧本。 什么是镜头呢?悉德·费尔德谈到,剧本中的镜头就是“摄影机 所看到的东西。”
第二章
动画剧本的特性
《怪物史莱克》生活在一个“拼盘世界”,灰姑娘、白雪公 主、三只小猪等神话角色就生活在人类周围,就像普通的邻居。 《海底总动员》中如现代大都市一样繁华的海底……这些动画作 品为观众营造的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幻想世界。多数动画片的 故事也许跳不出“正义战胜邪恶”、“小人物变大英雄”“善有 善报”的模式。但是,每个剧本中幻想的那部分却绝对是新鲜的、 原创的,成为动画片中最独特的、标志性的那部分。 从剧作角度分析,就会发现:动画片的幻想世界,往往带有 强烈的作者原创色彩,打破现实世界的种种规则与逻辑,影片中 的角色也常常是“神形人心”,具有某些超现实的能力与特征。 正如迪斯尼创意哲学的核心所述:“真正的卡通是真实的或 可能的事物,甚至是即将发生的事物,加上幻想和夸张。” 在强调想像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所有的幻想都不是 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幻想,在动画片剧本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一章
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
教案(动画剧本)

讨论:复习剧本设计中情节、冲突与结构的创作技巧。
作业:运用剧本设计情节、冲突与结构的专业知识,开展动画剧本设计。
思考:分析动画中情节、冲突与结构的安排设计。
其他:
2、熟悉动画人物的“人性”和人物的表现力
3、了解剧本设计塑造好动画人物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1、重点:动画片与动画人物关系
2、难点:动画人物的“人性”
3、关键知识点:人性
4、采用的措施:示范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板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其它□
教学基本内容
改进设想
第三章 动画片与动画人物
作业:复习剧本设计动画造型和对白的专业知识,开展动画剧本设计。
思考:分析动画人物怪物外表与英雄心类型化的塑造。
其他:
剧本设计——题材与视角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周次
第7周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剧本设计中素材与题材的创作技巧
2、熟悉剧本设计素材与题材获取的方法
3、了解动画剧本设计创作的视角
3、融入情感的想像
讨论、作业和思考:
讨论:复习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
作业:复习剧本设计的专业知识,开展动画剧本设计。
思考:从剧本设计的角度看幻想力的作用。
其他:
剧本设计——动画片与动画人物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周次
第3周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剧本设计中动画片与动画人物关系
3、了解剧本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动画剧本创作与分镜头(1)

第五节 动画剧本的语言
(二)对白的基本要求: 1、对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逻辑。 2、对白要有动作性 3、对话要有情境性 4、对白要简练、口语化 5、对话要有节制 (三)口头禅 (四)潜台词
第五节 动画剧本的语言
(五)、动画编剧在写作对话是要三忌: 1、忌舞台腔 2、忌文艺腔 3、忌娃娃腔 三、旁白与独白 (一)、旁白的作用: 1、说明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介绍 人物。 2、具有结构性作用 3、阐明剧情,帮助情节的过渡,有时加以评论。
第五节 动画剧本的语言
独白
解释角色的内心 四、歌曲 (一)歌曲在动画片中的功能: 1、对话功能 2、独白功能 3、旁白功能
第二章 第五节 思考题
1、剧本中叙述语言有哪些特点?
2、对白在剧作中具有哪些功能及其有什么要
求? 3、旁白、对白及歌曲在剧中都有哪些功能?
第三节 动画剧本的情节结构
二、情节模式与结构安排 (一)情节设计的常见模式: 悬念 伏笔 巧合 (二)动画剧本的结构按照情节的进展有三种: 递进式 逆转式 平行式
第三节 动画剧本的情节结构
三、细节 (一)细节的作用: 1、细节是烘托角色性格的重要手段,它使角色更 生动、形象、传神。 2、细节能够揭示角色内心隐秘的心理,促进剧情 的延伸。 (二)从哪些方面进行细节设计? 1、动作 2、语言 3、场面
第二节 想象力
一、动画的想象力包括 1 、非现实的幻想世界的营造。 2、真实世界与真实事物的虚构情节。 二、想象的作用 1、扩大了动画片的表现领域 2、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 三、想象与现实 1、想象要遵循现实逻辑。 2、想象要充满情感。
《剧本写作与分镜设计》教案

教学基本过程及设计一、“破冰”师生互相自我介绍,相互沟通,了解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认知以及对本课程的期望,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与和谐氛围。
二、导入课堂1.什么是动画剧本?2.什么是影视剧本?三、讲授新课(一)剧本的特性与格式1.富于视听表现力2.逐个场地、逐个镜头地去写剧本剧本不同于小说的格式,是和影视作品的特性有联系的。
剧本是分场来写的,小说是分自然段的。
所谓场,是指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为一个场面,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场面也就不断转换。
3.动画剧本的内容——单纯而富有想像力,质朴美好的情怀分别简要分析动画片《千与千寻》《海底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等。
动画片形式上就具有特有的美感,当成年人观看动画片时,也不由被其中那种美好、明朗的氛围所吸引,被主人公孩子般的执著、充满梦想、勇气十足所打动。
(二)动画剧本的特性1.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就是营造具有原创性的幻想空间。
正因为动画片的这个特点,我们看到《千与千寻》中充满奇特想像的神仙澡堂,各种稀奇古怪的神仙都会到那里美美地泡澡。
《海底总动员》中如现代大都市一样繁华的海底……这些动画作品为观众营造的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幻想世界。
过渡:逻辑与幻想矛盾吗?2.创造新世界,同时建立新世界的逻辑想像力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最忌讳脑子里有条条框框,幻想需要超离现实,打破日常生活中的逻辑。
我们在动画片中看到浮升在空中的小岛,从透明水面上滑过的红色列车,这些如梦境一般的情景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却正是动画片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
举例:《千与千寻》中,作者为无脸男设计了一个很有想象力的特征:他能吞下任何东西,无论是美味佳肴还是青蛙,甚至是活人……他的身体会随着狼吞虎咽像大口袋那样越变越大,最后还能把吞下去的东西完整无缺地吐出来。
这个人物身上的特征不是真实生活中人的逻辑,他更像一个弹性十足的橡胶娃娃,有了这个“新逻辑”作为前提,在这部影片中无论观众看见这个角色吞下多大的东西,都觉得很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学习目标:理解情节相关知识点,掌握常 见三段式情节的叙事模式,以及情节的设 置技巧。
• 学习内容:1、情节、情节点、情节线 2、三段式情节 3、情节设计的技巧
• 学习建议:1、观看动画影片,分析情节 组织和设置的技巧。 2、尝试运用三段式情节模式撰写一个小 剧本。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模式18、无意中恋爱的罪恶《小城之春》(1948)、《玛丽亚?布劳 恩的婚姻》(1979)
• 模式19、无意中伤残骨肉《楢山节考》(1983) • 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东
流》(1947)、 《克莱默夫妇》(1979)、《楢山节考》(1983) • 模式22、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魂断威尼斯》(1971)、
(1967)、《天生杀手》(1994) • 模式 6、灾祸《鸟》(1963)、《幼儿园》(1983)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 • 模式 7、不幸《《末代皇帝》(1987)、《芙蓉镇》
(1987)、《活着》(1994)、《钢琴 8、革命《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农 奴》(1963)、《黄土地》(1984)
• 模式 9、壮举《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巴顿将军》(1970)、 《出租车司机》(1976)、《红高粱》(1987)
• 模式10、绑劫《完美世界》(1993) • 模式11、释迷《公民凯恩》(1941)、《后窗》(1954)、《放大》
(1967)、《对话》(1974)、《现代启示录》(1979)、《鸟人》 (1984)、《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 • 模式12、取求《林家铺子》(1959)、《去年在马里安巴德》 (1961)、《星探》(1995) • 模式13、骨肉间的仇视《呼喊与细雨》(1972)、《乱》(1985)、 《野战排》(1986) • 模式14、骨肉间的争竞《高跟鞋》(1991) • 模式15、奸杀《天国车站》(1984) • 模式16、疯狂《幻觉》(1979) • 模式17、鲁莽《飞越疯人院》(1975)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模式 1、求告《淘金记》(1925)、《关山飞渡》 (1939)、《星球大战》(1977)
• 模式 2、援救《党同伐异》之“母与法”(1916) • 模式 3、复仇《伊万的童年》(1962) • 模式 4、骨肉间的报复《狮子王》(1994) • 模式 5、逋逃《筋疲力尽》(1959)、《邦尼和克莱德》
《卡门》(1983)、 • 《危险的交往》(1988) • 模式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要热爱人》(1973) • 模式24、两个不同势力的竞争(为了恋爱)《野山》(1985) • 模式25、奸淫《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 模式26、恋爱的罪恶《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
3.3动画剧本情节的组织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情节点
情节点,是电影情节的基本单位,是悉德·菲尔德 提出的概念。所谓情节点,“它是一个事件,它 ‘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外一个方向。一 部影片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其间有情节点I和情节 点II,每个情节点的作用都是‘把故事推向前 进’”。总而言之,情节点就是一系列的转折和 推动力,与整个故事和情节紧密结合向前发展。
• 第二段,向他扔石头。“扔石头”意为激化主人公所遇 到的问题,让他几乎从树枝上掉下来。
• 第三段,让他从树枝上爬下来。指的是必须用某种方法 解决主人公所遇到的问题。
• 这是一条情节创作上的通则,适用于每一部戏剧式情节 的作品。这里所说的段,“是指在构思每一剧本时,不 被读者(或观众)觉察、三个互相衔接、承上启下的阶 段”。需求
3.4动画剧本情节设置的技巧
• 3.4.1细节的精心设计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 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刻画人物、描 绘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的成功 与否也是衡量一部艺术作品的尺度,细节 在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可以 这样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2.三段式情节模式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对一个故事的叙事,往往分为三段来进行, 即开始、中间和结尾。这个三段式模式符 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被好莱坞成为“明白 的真理”。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切尔文斯基引用乔治·顾柯的一个有趣比喻来形容电影中 的三段式现象:
• 第一段,你的小伙子要爬到树上。“你的小伙子”指的是 主要人物、主人公。“树”指的是紧张的情节。
• 产生悬念有以下三种情况:1.观众不知道 将发生的事.剧中人物也不知道。2.观众 知道将发生的事,剧中人物不知道。3.观 众不知道将发生什么.而剧中人物知道。
3.4.5节奏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外部节奏是由影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产生 的外在形式的节奏,既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两个方面。而人物动作和语言的幅度和频 率化、张弛对比,则必然地产生相应的节 奏。
3.2.3情节模式
• 三十六种模式 故事经过长期的流传后,人们归纳出了常见的一
些基本情节模式。18世纪末期,意大利戏剧家卡 洛·柯齐查阅了大量古代戏剧作品,这样总结到:世 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三十六种模式。 二十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 有益地尝试,他研究了1200余部古今戏剧作品,找 到并列出了三十六种戏剧情节结构模式。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情节线 多个情节点的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情节线。 情节线是情节发展过程的头绪、脉络。情 节线一般分为单线和复线两类。
单线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单线是指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情节比较单纯,人 物不多,脉络清晰,这是常见的线索模式。对人 类生命本质以及亘古宇宙生命奥妙的关注、探索 和反思。“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是谁?” 这是人类精神领域中最具形而上深度的终极问题, 它与人类的思考始终相伴。这类主题的代表作有 《火鸟》、《怪医黑杰克》、《人鱼之森》、 《木摇椅》等。
• 人物行为动作的精心设计 • 道具的精心设计 • 外在形象的设计
3.4.2笑点的设置
• 滑稽的人物动作 • 夸张、荒诞的噱头 • 违反常规的表现 • 语言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3.4.3巧设误会 • 巧布“歧途” • 伏笔照应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3.4.4悬念
• 悬念是影视剧创作者“利用观众对人物命 运。情节发展的期待心理.为了使情节引 人人胜,维持并不断加强观众兴趣而使用 的一种创作手法”。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劳逊的冲突观中,冲突包含着:
• ①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之间、集 体与集体之间)的冲突;
• ②人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冲 突;
• ③其中还隐含着人的内心冲突—“自觉意 志”,它应具有一定的动力强度以便危机 到达顶点。
3.2.2冲突设置的技巧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制造人物冲突
第一种情况:塑造对立的人物关系,存在抗衡的 力量。这种情况在动画片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如 《喜羊羊与灰太狼》以羊和狼两大族群间妙趣横 生的争斗为主线,以“抓与被抓”、“吃与被吃” 为故事的叙事的模式,以羊族的胜利与狼族的失 败而形成抗衡的力量。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第二种情况:建立难解难分的人物关系。 人物之间存在冲突,但由于某种原因把他 们联系在一起。如《聪明的一休》中,一 休与蜷川新佑卫门之间的关系,蜷川新佑 卫门本是足利义满将军的侍从,由于将军 嫉妒一休的聪明才智,所以作为侍从的他 经常和一休起冲突。剧中的人物便在朋友 与对手之间纠结,难解难分。
实训练习(项目):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分析你所熟悉的动画片中的情节点和情节 线,以及如何进行情节设置的?
• 分析动画片《千与千寻》中拯救模式的运 用。
• 运用三段式情节模式,编写一个小剧本。
• 内部节奏是指人物内心的变化所产生的节 奏。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3.4.6突转
• 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 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 顺境转入逆境。如《花木兰》中,当花木 兰的英勇与睿智受到将军的表奖,突转: 木兰的女儿身由于受伤暴露,而遭军队抛 弃,更重要的是,匈奴单于竟从冰块下苏 醒过来,率残部混入京城,趁国王为军队 举行凯旋大典时,突然出其不意地成功劫 持国王。
2.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 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既可以是人物与 时代的冲突,也可以是人物与自然的冲突 等。如《千与千寻》以千寻父母为代表的 贪婪人类与受汤婆婆统治的魔法世界之间 形成的冲突,千寻为了解救父母,战胜一 切困难,辛勤劳动,最终父母获救并帮助 小白龙哈库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3.1 动画剧本情节概述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 情节,是剧本的根本和支柱,是表现人物 性格与人物关系的事件与过程,是其中一 切起承转合必须遵循的可能和必然的原则, 从中反映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
• 黑格尔认为:情节应为“表现为动作、反 动作和矛盾的解决的一种本身完整的运 动”。故事是靠一个又一个的情节相互连 接推动展开的,人物的性格则是靠一个个 情节塑造的。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复线
• 复线主要指全剧有几条情节线平行出现。 复线之中可以有主次之分,主线和副线相 互交织,可以使结构更紧凑,故事情节更 生动。如在《千与千寻》中,主线是千寻 为自救以及解救父母而寻求突破的方法。 副线是朋友小白奉汤婆婆之命盗窃其孪生 姐妹钱婆婆的印章,以及无面人大闹浴镇。
第三章 动画剧本的情节
《霸王别姬》(1993) • 模式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远山的呼唤》(1980) • 模式28、恋爱被阻碍《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
《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 国中尉的女人》(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