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乡村等地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的标准格式,包括处理工艺、处理设备、处理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二、处理工艺1. 预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是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等设备。

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纸张、塑料等;沉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调节池则用于平稳污水流量和水质。

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通过在处理池中添加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污泥的浓度、通气和搅拌等参数,以提高处理效果。

3.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处理污泥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将污泥放入密闭的消化池中,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稳定的污泥。

沼气可以用作能源,稳定的污泥则可以用于土壤改良。

4.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指对经过初级和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常用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紫外线消毒法等。

这些工艺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提高水质的净化程度。

三、处理设备1. 格栅格栅是预处理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常见的格栅有机械格栅和固定格栅两种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格栅间距和清理方式。

2. 沉砂池沉砂池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的设备。

通过减慢污水流速,使重颗粒杂质沉淀到池底,再通过排污口排出。

沉砂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沉淀效果和清理方便性。

3. 活性污泥池活性污泥池是进行活性污泥法处理的核心设备。

它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和降解有机物质。

活性污泥池的设计应考虑到通气、搅拌和污泥回流等因素。

4. 消化池消化池是进行厌氧消化法处理的设备,用于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质。

消化池的设计应考虑到密闭性和温度控制等因素,以提高降解效率和产气量。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乡村等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

二、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 预处理预处理是生活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泥沙和油脂等杂质。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油水分离器等。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常用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人工湿地等。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去除生化处理后残留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以及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池、滤池和消毒等。

4. 污泥处理污泥是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压滤和焚烧等。

三、生活污水处理技术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处理技术,通过在好氧条件下将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

2.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将污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降解的技术,通过产生沼气实现有机物质的降解和资源回收利用。

该技术适合于污泥处理和能源回收。

3. 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4. 滤池滤池是一种利用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通过介质的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质。

该技术适合于高浓度污水的处理。

四、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案例1. 某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该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活性污泥法和滤池等工艺进行处理。

经过处理后,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可用于灌溉和景观水体补给。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人工湿地和厌氧消化工艺,通过植物吸附和沼气产生,实现了污水的净化和能源回收利用。

各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各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各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介绍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对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公共卫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生活污水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网、沉淀池和过滤。

1. 筛网:筛网是最简单的物理处理方法之一。

它通过网孔的大小来过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如纸张、布料、树枝等。

筛网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颗粒物质,但对于细小的颗粒和溶解物则效果有限。

2. 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质沉降的设备。

当污水进入沉淀池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固体颗粒会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而清水则从上部流出。

沉淀池可以去除一部分悬浮物质和沉淀物,但对于溶解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差。

3. 过滤:过滤是一种通过介质来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过滤介质包括砂子、活性炭和纤维滤料等。

污水通过过滤介质时,颗粒物质会被截留在介质中,而清水则通过过滤介质流出。

过滤可以去除较小的颗粒物质和一部分溶解物质。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污水中物质的性质,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调节pH值、添加絮凝剂和消毒。

1. 调节pH值:pH值是衡量污水酸碱性的指标。

通过调节污水的pH值,可以改变其中物质的溶解性和沉淀性。

例如,当污水的pH值过高时,可以添加酸性物质来降低pH值,促使一些溶解物质沉淀下来。

2. 添加絮凝剂:絮凝剂是一种能够使悬浮物质凝聚成团的化学物质。

当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较多时,可以添加絮凝剂,使其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3.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氯、臭氧和紫外线等。

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保护公共卫生。

三、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和转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防止水体污染,同时回收利用水资源。

一、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流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

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阻塞和损坏。

预处理工艺可以采用格栅、砂池和沉淀池等设备,将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去除。

2.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为了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化学方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促进污染物的沉淀和吸附。

初级处理的主要设备有沉淀池、曝气池和混凝沉淀池等。

3.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为了进一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微生物和病原体。

中级处理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人工湿地等。

这些工艺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并去除营养物质和微生物。

4.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的水质,使其能够达到再利用的要求。

高级处理可以采用深度过滤、反渗透和紫外线消毒等技术。

深度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去除弱小颗粒和胶体物质,反渗透则通过半透膜去除溶解物质,紫外线消毒则是利用紫外线杀灭细菌和病毒。

二、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评价指标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评价,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指标:1. 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TN)、总磷(TP)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的好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 出水水量: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出水水量是评价工艺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的水量控制可以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节约水资源。

3. 能耗指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能耗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运行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预处理工艺1.1 筛网过滤:通过设立筛网,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如纸张、树叶等,以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1.2 沉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生活污水中的沙土等重颗粒物质沉淀到底部,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

1.3 调节池:调节生活污水的流量和水质,平衡进水水质的波动,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稳定运行。

二、生物处理工艺2.1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引入活性污泥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2.2 生物滤池:将生活污水通过滤料层,利用生物膜附着在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2.3 碳氮比调节:调节生活污水中的碳氮比,保证微生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适宜生长环境,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三、物理化学处理工艺3.1 沉淀法:通过加入絮凝剂,将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颗粒,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

3.2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生活污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吸附,提高生活污水的水质。

3.3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质。

四、消毒工艺4.1 氯消毒:通过加入氯剂对生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进行杀灭,保证排放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4.2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对生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进行杀灭,无需加入化学药剂,对水质无二次污染。

4.3 臭氧消毒:通过加入臭氧对生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进行氧化杀灭,提高消毒效果。

五、除磷除氮工艺5.1 生物除磷:通过引入磷酸盐积累菌,利用这些微生物对生活污水中的磷进行去除,减少磷对水体的污染。

5.2 生物除氮:通过引入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利用这些微生物将生活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排放,减少氮对水体的污染。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循环利用的水质要求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概述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物质等去除或转化,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循环利用的水质要求。

二、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步骤1. 预处理:生活污水经过收集和输送后,首先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负担。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2. 生物处理: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需要通过生物处理来进行去除。

生物处理主要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方法。

好氧处理通过通入氧气,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常用的好氧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床生物反应器法。

厌氧处理则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无机物,常用的厌氧处理方法有厌氧池法和厌氧滤池法。

3. 深度处理:在生物处理后,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深度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这些残留物质,提高水质。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和紫外线消毒等。

4. 沉淀处理:经过深度处理后,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已经大大减少,但仍然存在一定量的沉淀物。

沉淀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沉淀池等设备,将这些沉淀物进一步去除。

沉淀处理可以采用重力沉淀、气浮沉淀和离心沉淀等方法。

5. 排放或再利用:经过以上处理步骤,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已经被大幅去除,达到了排放标准或可循环利用的水质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后的水可以进行排放,也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再利用,如用于灌溉、冲厕等。

三、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评估为了确保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效性,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和总氮等。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为了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氧化处理和膜分离处理。

一、物理处理1.1 筛网过滤:通过筛网过滤,将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悬浮物、沉淀物等固体物质去除,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

1.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从而净化水体。

1.3 气浮:通过注入气体,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形成浮泡,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二、化学处理2.1 混凝:添加化学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结成较大的团聚体,便于后续处理。

2.2 氧化:利用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2.3 中和:通过添加中和剂,将污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合适的范围,以提供良好的处理条件。

三、生物处理3.1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3.3 植物处理:利用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能力,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共生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进行去除。

四、高级氧化处理4.1 光催化氧化:利用光催化剂和光源,产生活性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

4.2 臭氧氧化:通过臭氧的高氧化能力,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

4.3 高级氧化还原:利用高级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五、膜分离处理5.1 微滤:通过微孔膜的过滤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和细菌等弱小物质。

5.2 超滤:利用超滤膜的过滤作用,去除污水中的高份子有机物、胶体颗粒和细菌等。

5.3 逆渗透:通过逆渗透膜的过滤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有机物,得到高纯度的水。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1. 概述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原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2.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常见的物理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

2.1 格栅格栅是利用金属栅栏或细孔板将生活污水中的大块固体物拦截下来,常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块杂物,如树叶、纸张等。

2.2 沉砂池沉砂池是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生活污水中的沙、砂等颗粒物沉淀下来。

在沉砂池中,污水经过缓慢流动,颗粒物因重力作用而沉降到池底,从而实现固体物的分离。

2.3 沉淀池沉淀池是通过增加生活污水在池内停留的时间,使悬浮物质沉降到池底。

在沉淀池中,污水通过缓慢流动,悬浮物质在停留时间的作用下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固体物的分离。

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与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使其发生沉淀、氧化或还原等变化,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工艺包括混凝和氧化。

3.1 混凝混凝是通过加入混凝剂,使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方便后续的沉降和分离。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FS)等。

3.2 氧化氧化是通过加入氧化剂,使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降解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等。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

4.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将生活污水与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有机物质。

在活性污泥池中,微生物附着在污泥颗粒上,通过氧化、还原等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4.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由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SBR法、A/O 法等。

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当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二级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但却普遍存在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问题,且不能去除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

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设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术与资金问题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瓶颈”。

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研究和应用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工艺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

(2)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对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要求较高,传统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多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往往需要将多个厌氧和好氧反应池串联,形成多级反应池,通过增加内循环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这势必要增加基建投资的费用及能耗,并且使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3)目前城市污水的处理多以集中处理为主,庞大的污水收集系统的投资远远超过污水处理厂本身的投资,因此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从污水再生回用的角度来说不一定是唯一可取的方案。

典型生活污水水质
经使用后的生活用水水质发生了变化,水中增加了有机物、悬浮物和致病菌。

比较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中生化需氧量(BOD5)-般为l00-400mg/LI化学需氧量(CODcr)-般为250—1000 mg/L I悬浮物(Ss)一般为100-350mg /LIPH值为6-9。

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完整工艺如下:
污水——前处理——生化法——二沉池——消毒——出水
| |
-——-——污泥处理系统—
前处理也称为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有格栅或格网、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1、无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装置即改进型化粪池,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厌氧水解池——厌氧过滤池——氧化沟——出水
厌氧水解池即为国标化粪池,厌氧过滤池即为厌氧接触氧化池,内置填料,氧化沟即利用排水沟及强制通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污水中的过程为自然进行。

这一污水处理工艺适宜单个住宅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且可与国标化粪池组合使用,其最大的优点是运行费用为零。

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该工艺适宜于污水量小于20m3/d的污水处理工程,可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使用。

2、A/O法
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前处理——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_______ 污泥回流___|
设计要点:
A: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

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布水沟,保留污泥不沉积底部,呈悬浮状态。

污泥床平均浓度为30~35g/l,则污泥负荷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池内设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

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

为培养微生物的不同的优势菌种,将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2.5小时,有机负荷为1.15kgBOD5/m3.d。

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有机负荷0.768kgBOD5/m3.d。

A/O法的主要特点是:适应能力强;耐冲击负荷;高容积负荷;不存在污泥膨胀;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

由A/O法衍生的A2/O、A3/O 污水处理工艺,原理上是相似的。

3、SBR法
即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特征,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中。

SBR 法中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

其运行操作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五个工序组成。

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

前处理——SBR反应器——过滤——出水
|
污泥处置
设计要点:理论上SBR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有一个较在的范围,为0.1~1.3 kgBOD5/m3.d,但为安全计,一般取低值,如0.1 kgBOD5/m3.d左右。

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即反应时的水位,最低水位是指排放工序结束时的水位,最低水位必须保证在排水在此水位时,沉淀污泥不随上清液而流失。

SBR工艺的主要特点有:出水水质较好;占地少;不产生污泥膨胀;除磷脱氮效果好。

4、氧化沟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

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

其主要特点是:进出水装置简单;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污泥龄长,具有脱氮的功能。

设计要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5000mg/l;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去除BOD5时,取5~8天,当要求硝化反应时取10~3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36、48h,根据对处理水水质要求而定;BOD—SS负荷(Ns)为0.03~0.07kgBOD/(kgMLSS.d);BOD容积负荷(Nv)为0.1~0.2 kgBOD/(m3.d);污泥回流比为50~150%;混合液在渠内的流速为0.4~0.5m/s;沟底流速为0.3 m/s。

5、人工生物净化
人工生物净化,是人为的创造条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人工驯化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质新陈代谢降解水中有机物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对生活污水二级处理的主体工艺。

主要优点为:处理效果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处理效率,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小。

主要缺点为: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需操作人员较多。

主要处理工艺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淀(或气浮)一生物膜法一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一曝气池(氧化沟)一沉淀(或气浮)一消毒一出水
6、自然生物净化处理
自然生物净化处理,主要利用土壤在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水塘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

主要优点为:投资低(征地费l万元/hm 的情况下)、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需要的操作人员少。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组成联合处理系统。

缺点为:占地面积大。

主要处理工艺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淀一氧化塘(土地处理)一快速渗滤(满速渗滤、地表漫流)
7、人工生物净化和自然生物净化
在土地资源丰富,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镇,采用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方法,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其实际意义。

主要处理工艺为:生活污水一沉淀一曝气氧化塘一土地处理(农业灌溉)曝气氧化塘与土地处理都具有运行费用低、耗能少及管理简单等优点。

曝气氧化塘能去除部分N、P、病菌和寄生虫。

在我国西北的大多数中小城镇,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应该大力提倡采用自然生物净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8、管道处理工艺
管道处理工艺是利用输送污水的挂表到加压作为处理设备,并在管内充痒,使污水在输送过程中进行生物处理,以减轻管道末端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生活污水处理厂只需建设沉淀池,不用活性污泥回流,管道处理能力可在较大范围内灵活变化,与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较,可节约投资40%,运转费用低,适用与污水输送距离较远的城市(管道长度需6km—l 0km)。

9、生物膜自然净化工艺
生物膜自然净化是移植生物膜技术,采用厌痒菌和兼性菌处理生活污水。

具有运行费用低,几乎不耗能的特点,适合在旅游区和居民区生活污水处理中采用。

10、深井曝气
深井曝气是以一深井为曝气池的高效率活性污泥工艺,井直径l m 一6 m ,深度50m一100m。

一般利用废井进行改造,投资费用较低。

深井曝气具有很高的充痒能力,并能维持很高的混合液污泥浓度,处理效率较普通曝气法提高约5倍,电耗节省40%-50%。

其主要优点是高效、低耗、占地少,是目前国内推广应用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