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要承包模式
建筑工程承包模式是怎样的

建筑⼯程承包模式是怎样的建筑⼯程⼀般是通过承包的⽅式进⾏施⼯的,如果是⼀些政府的⼯程项⽬⼀般是通过招标的⽅式确定施⼯⽅,⼯程在招标结束后,由发包⽅与施⼯⽅签订合同。
⼯程承包的模式有很多,那么建筑⼯程承包模式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建筑⼯程承包模式建筑⼯程承包是指承包单位(勘察、设计、施⼯、安装单位)通过⼀定的⽅式取得⼯程项⽬建设合同的活动。
(1)承包单位的资质管理。
承包建筑⼯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程。
禁⽌建筑施⼯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登记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其他建筑施⼯企业的名义承揽⼯程。
禁⽌建筑施⼯企业以任何⽅式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使⽤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程。
(2)联合承包。
⼤型建筑⼯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
共同承包的各⽅对承包合同的履⾏承担连带责任。
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程。
(3)⼯程分包。
建筑⼯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程中的部分⼯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已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禁⽌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程再分包。
禁⽌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程转包给他⼈,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
⼆、建设⼯程内部承包纠纷的注意事项1、施⼯企业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内部承包⼈(项⽬经理)的引进和选择,建⽴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
内部承包⼈(项⽬经理)是施⼯企业内部重要的⼈⼒资源,对整个⼯程建设起到⾄关重要的作⽤,施⼯企业应从⼈品、信誉、经济实⼒、施⼯能⼒和经营能⼒等⽅⾯进⾏严格审查,确保内部承包⼈符合法律法规和⼯程项⽬需要的资质条件。
⽽且,施⼯企业要与内部承包⼈签订劳动合同,⽀付⼯资,办理社保缴纳,建⽴合法的劳动法律关系。
2、完善内部承包合同的内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明确双⽅权利义务。
建筑工程主要承包模式

建筑工程主要承包模式一、总包分包模式将工程项目全过程或某个阶段的全部工作发包给一家资质条件符合要求的承包单位,由该承包单位再将若干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工程任务发包给不同的专业承包单位去完成,并统一协调和监督各分包单位的工作。
1、项目总承包对业主来说,项目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合同管理均较有利,但因为有此能力的承包商相对较少,业主的选择范围较小,还有就是承包风险大,合同价也较高,质量控制较难。
对承包商来说,虽然风险较大,但利润也很可观。
2、施工总承包分包有两种方式:一是业主指定,并与业主直接签约,直接对业主负责,仅仅是在现场的活动由总承包商安排.二是总包自行选择分包商,分包直接与总包签约,对总包负责,但是前提是该分包商的选择要得到业主的认可.二、平行承包模式平行承包模式业主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设备和材料采购的任务分别发包给多个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给厂商,并分别与各承包商签订合同。
平行承发包适合边设计边施工、涉及行业较广的项目。
对质量控制较有利。
但是其对项目组织和管理来说,难度较大;对投资控制和进度协调不利.三、联合体承包模式联合体承包模式由几家公司联合起来成立联合体去竞争承揽工程建设任务,以联合体的名义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当工程项目规模巨大或技术复杂,以及承包市场竞争激烈,而由一家公司总承包有困难的时候,可以由几家公司联合起来建立联合体去竞争承包合同,以发挥各家的特点和优势。
四、合作体承包模式合作体承包模式几家公司自愿结成合作伙伴,成立一个合作体,以合作体的名义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意向合同(也称基本合同)。
达成协议后,各公司再分别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并在合作体的统一计划、指挥和协调下完成承包任务。
5、CM承包模式(Construction Management)CM承包模式由业主委托一家CM单位承担项目治理工作,该CM单位以承包商的身份进行施工治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设计活动,组织快速路径(Fast-Track)的生产方式,使工程项目实现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
工程总承包各种模式

1、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即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组合)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最主要的一种。
交钥匙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和责任的延伸,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2、E+P+CM模式设计采购与施工管理总承包(EPCM:即Engineering(设计) 、procurement (采购)、Construcionmanagement(施工管理)的组合)是国际建筑市场较为通行的项目支付与管理模式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的一种。
EPCM 承包商是通过业主委托或招标而确定的,承包商与业主直接签订合同,对工程的设计、材料设备供应、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的负责。
根据业主提出的投资意图和要求,通过招标为业主选择、推荐最合适的分包商来完成设计、采购、施工任务。
设计、采购分包商对EPCM承包商负责,而施工分包商则不与EPCM承包商签订合同,但其接受EPCM承包商的管理,施工分包商直接与业主具有合同关系。
因此,EPCM承包商无需承担施工合同风险和经济风险。
当EPCM总承包模式实施一次性总报价方式支付时,EPCM承包商的经济风险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包商承担的经济风险相对较小,获利较为稳定。
3、设计+施工总承包(D+B)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4、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可采用设计—采购总承包(E-P)、采购—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
图: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融资运营1、项目BOT模式BOT(Build-Operation-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指一国政府或其授权的政府部门经过一定程序并签订特许协议将专属国家的特定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或工业项目的筹资、投资、建设、营运、管理和使用的权利在一定时期内赋予给本国或/和外国民民间企业,政府保留该项目、设施以及其相关的自然资源永久所有权;由民间企业建立项目公司并按照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特许协议投资、开发、建设、营运和管理特许项目,以营运所得清偿项目债务、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在特许权期限届满时将该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工程总承包各种模式

1、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即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组合)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最主要的一种。
交钥匙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和责任的延伸,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2、E+P+CM模式设计采购与施工管理总承包(EPCM:即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 (采购)、Construcion management(施工管理)的组合)是国际建筑市场较为通行的项目支付与管理模式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的一种。
EPCM 承包商是通过业主委托或招标而确定的,承包商与业主直接签订合同,对工程的设计、材料设备供应、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的负责.根据业主提出的投资意图和要求,通过招标为业主选择、推荐最合适的分包商来完成设计、采购、施工任务。
设计、采购分包商对EPCM 承包商负责,而施工分包商则不与EPCM承包商签订合同,但其接受EPCM承包商的管理,施工分包商直接与业主具有合同关系。
因此,EPCM承包商无需承担施工合同风险和经济风险.当EPCM总承包模式实施一次性总报价方式支付时,EPCM承包商的经济风险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包商承担的经济风险相对较小,获利较为稳定。
3、设计+施工总承包(D+B)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4、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可采用设计—采购总承包(E—P)、采购-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
图: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融资运营1、项目BOT模式BOT(Build—Operation-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指一国政府或其授权的政府部门经过一定程序并签订特许协议将专属国家的特定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或工业项目的筹资、投资、建设、营运、管理和使用的权利在一定时期内赋予给本国或/和外国民民间企业,政府保留该项目、设施以及其相关的自然资源永久所有权;由民间企业建立项目公司并按照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特许协议投资、开发、建设、营运和管理特许项目,以营运所得清偿项目债务、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在特许权期限届满时将该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有时,BOT 模式被称为“暂时私有化”过程(Tempo—rary Privatization)。
建筑工程施工模式

建筑工程施工模式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根据项目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采用的一种组织和管理施工过程的方式。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模式也不断创新和演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施工模式:1. 总分包模式:总分包模式是指业主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委托给一家施工总承包单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然后将部分施工任务分包给其他专业分包单位。
这种模式有利于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减少合同纠纷,提高施工效率。
2. 平行承包模式:平行承包模式又称为总分模式,是指业主将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专业分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各施工单位之间平行作业,相互协调。
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各施工单位的竞争意识,提高施工质量,但同时对业主的协调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3. 劳务分包模式:劳务分包模式是指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筑工程项目的部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专业劳务作业能力的施工队伍。
这种模式有利于施工总承包单位降低劳务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为劳务分包队伍提供了发展空间。
4. BOT模式: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是指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经营期内,承担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并通过运营收入来回收投资和盈利,特许经营期结束后,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桥梁、隧道等。
5. 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将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部或部分工作委托给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总承包单位,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
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协调性,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
6. 绿色施工模式:绿色施工模式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能源利用,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材料和管理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行业的环保意识。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施工模式可根据项目特点、地域差异、行业要求等因素进行组合和创新,形成适应性强、效率高、质量好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承包模式有哪些

建筑工程承包模式有哪些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城市改造,需要推翻以前破旧的房屋,新建高楼大厦。
但是由于这些高楼工程量比较大、对建筑的要求会比较严格、要求施工团队的专业性也比较强,所以大部分都会采用竞标的方式寻找具有相关资质的承包方。
那么建筑工程承包模式有哪些呢。
一、建筑工程承包模式有哪些建设工程承包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1、建设工程总承包建设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工程总承包的具体方式、工作内容和责任等,由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合同中约定。
2、建设工程独立承包所谓独立承包方式,是指发包人(业主)并不将建设工程的全部建设工作发包给某一承包人,而是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分别签订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就自己负责的勘察、设计、施工任务各自独立对发包人负责。
对于一些工程较大的项目,发包人可能分别与几个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分别签订若干份独立的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各承包人各自独立完成承包工作。
3、建设工程联合承包《建筑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
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第四条第(一)项第二款规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也可以组成联合体,对工程项目进行联合总承包。
根据上述法律、规章的规定,承包人可以单独承包工程,也可以与其他企业联合共同承包。
4、建设工程挂靠承包所谓挂靠承包,是指单位或个人以赢利为目的,以某一工程企业的名义承包工程的行为。
挂靠人没有从事建设工程活动的主体资格,或者虽有从事建设工程活动的资格,但没有具备与建设项目的要求相适应的资质等级。
被挂靠的企业具有与建设项目的要求相适应的资质等级,但缺乏承揽该工程项目的手段和能力。
工程总承包4种方式

工程总承包4种方式大家虽然无时无刻不跟建筑存在联系,但是大家对工程方面的知识可能并不是很了解,那么工程总承包的四种方式是什么呢?想要承包工程合同又需要哪些?以下就是我为大家详细介绍工程总承包4种方式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工程总承包4种方式1、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最主要的一种。
2、E+P+CM模式设计采购与施工管理总承包是国际建筑市场较为通行的项目支付与管理模式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的一种。
EPCM 承包商是通过业主委托或招标而确定的,承包商与业主直接签订合同,对工程的设计、材料设备供应、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的负责。
根据业主提出的投资意图和要求,通过招标为业主选择、推荐最合适的分包商来完成设计、采购、施工任务。
3、设计+施工总承包(D+B)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4、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可采用设计-采购总承包(E-P)、采购-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
二、工程承包合同需要包括什么1、工程名称和地点;2、工程范围和内容;3、开、竣工日期及中间交工工程开、竣工日期;4、工程质量保修期及保修条件;5、工程造价;6、工程价款的支付、结算及交工验收办法;7、设计文件及概、预算和技术资料日期;8、建设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和进场期限;9、双方相互协作事项;10、建设工程施工违约责任。
三、工程承包范围工程承包范围应根据招标文件或施工图纸确定的承包范围填写。
如可以填写土建工程,或者填写土建、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
也可以更具体一些,填写是否包括采暖卫生与煤气、电气、通风与空调、电梯、通讯、消防等专业工程的安装以及室外线路、管道、道路、围墙、绿化等工程。
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

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
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管理方式是指对工程项目的承包商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及监督,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承包管理方式。
1.总承包模式:总承包模式是指将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环节交由一个承包商负责。
在这种模式下,承包商将承担项目全过程的责任,包括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
总承包模式适合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项目,有利于提高协同效率和整体管理水平。
2.分包模式:分包模式是指将项目按照不同工程专业任务进行拆分和分包给不同的承包商。
每个承包商负责自己专业的施工和管理,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
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程较大、工种繁多的项目,有利于提高专业施工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3.联合承包模式:联合承包模式是指多个承包商共同组建联合体来承担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不同承包商通过联合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项目。
这种模式适用于对工程企业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兼顾多个专业技术和资源协调的项目。
4.管理承包模式:管理承包模式是指由建设单位与项目管理机构合作,由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对承包商进行管理和协调。
项目管理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监理和协调作用,确保项目按照质量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
这种模式适用于对工程质量和进
度要求较高、建设单位自身管理能力较弱的项目。
以上是常见的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以实现项目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主要承包模式
一、总包分包模式
将工程项目全过程或某个阶段的全部工作发包给一家资质条件符合要求的承包单位,由该承包单位再将若干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工程任务发包给不同的专业承包单位去完成,并统一协调和监督各分包单位的工作。
1、项目总承包
对业主来说,项目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合同管理均较有利,但因为有此能力的承包商相对较少,业主的选择范围较小,还有就是承包风险大,合同价也较高,质量控制较难。
对承包商来说,虽然风险较大,但利润也很可观。
2、施工总承包
分包有两种方式:一是业主指定,并与业主直接签约,直接对业主负责,仅仅是在现场
的活动由总承包商安排。
二是总包自行选择分包商,分包直接与总包签约,对总包负责,但
是前提是该分包商的选择要得到业主的认可。
二、平行承包模式
平行承包模式业主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设备和材料采购的任务分别发包给多个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给厂商,并分别与各承包商签订合同。
平行承发包适合边设计边施工、涉及行业较广的项目。
对质量控制较有利。
但是其对项目组织和管理来说,难度较大;对投资控制和进度协调不利。
三、联合体承包模式
联合体承包模式由几家公司联合起来成立联合体去竞争承揽工程建设任务,以联合体的名义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设廿结构工
程
装饰工
程
市政工
程
CM单位以承包商的身份
当工程项目规模巨大或技术复杂,以及承包市场竞争激烈,而由一家公司总承包有困难的时候,可以由几家公司联合起来建立联合体去竞争承包合同,以发挥各家的特点和优势。
四、合作体承包模式
合作体承包模式几家公司自愿结成合作伙伴,成立一个合作体,以合作体的名义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意向合同(也称基本合同) 。
达成协议后,各公司再分别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
合同,并在合作体的统一计划、指挥和协调下完成承包任务。
建设单位
5、CM 承包模式(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M承包模式由业主委托一家CM单位承担项目治理工作,该
进行施工治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设计活动,组织快速路径(Fast-Track)的生产方式,
使工程项目实现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
(1)代理型CM
(2 )非代理型CM
CM公司的早期介入,改变了传统的承发包模式中设计与施工相互脱钩的弊病,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就可以获得有关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工程费用,也能提高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