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小学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三年级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1.博喻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礼记·学记》2.求也退,由也兼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3.仁者言讱牛多言而躁。
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也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4.语上语下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5. 君子之教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6.因材施教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7.因人施教因人而施之,教也。
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
因人而施,质异也;同归于善,性同也。
夫教,以复其性而已。
----[明]王阳明《别王纯甫序》8.忠恕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0.用容乃大有忍,其乃有济。
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陈》11.恕以待人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北宋]林逋《省心录》12.能容能化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13.得饶人处且饶人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説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14.立人达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名句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名句
#头号周刊##国学经典名句#
每学期背诵30句,一年60句,六年360句。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8.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9.人钝世上磨,刀钝石上磨。
1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1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不患人不知,单怕不知人。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15.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1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7.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1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9.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20.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2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27.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2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30.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1. 原文选段。
-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 学习要点:- 教导孩子要尊师敬友,注重礼仪修养。
- 通过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向孩子传递孝道和悌道(兄弟友爱)的重要性。
2. 背诵与记忆方法。
- 可以采用分段背诵的方式。
先理解每一段的意思,比如先理解关于黄香和孔融故事的这两段。
- 制作简单的记忆卡片,一面写原文,一面写解释,随时复习。
3. 拓展阅读与故事。
- 除了黄香和孔融的故事,可以找更多古代孝子和悌道的故事,如闵子骞芦衣顺母的故事。
闵子骞的继母对他不好,冬天给他穿芦花做的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穿棉衣。
他父亲知道后要休妻,闵子骞却为继母求情,他的孝行感动了继母,后来继母对待他如同亲生儿子。
1. 原文选段。
-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解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不要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 学习要点:- 这是在教导孩子如何对待父母,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和孝顺的品德。
- 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如听到父母叫自己时及时回应等。
2. 课堂活动建议。
-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父母呼、命、教、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表演中体会如何正确对待父母。
- 家庭作业:让孩子回家记录一周内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好与不好的情况,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改进。
3. 文化内涵挖掘。
国学必背三年级下

• 经典诵读: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经典要义: 1.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2.得黄金百,不得季布一诺。
3.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 4.邻里能相存。
5.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6.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7.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8.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9.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10.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三下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学而第一(一)◎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yuè)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yùn)⑧),不亦君子⑨乎?”◎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tì)②,而好犯上者③,鲜(xiǎn)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⑧?”◎子曰:巧言令色①,鲜(xiǎn)②仁矣。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xǐnɡ)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二)◎子曰:“道①千乘(shènɡ)之国②,敬事③而言,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tì),谨④而信,泛(fàn)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
主忠信④。
无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dàn)⑧改。
”国学经典--第二单元(千家诗)1.初春小雨[唐] 韩愈天街①小雨润如酥②,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③一年春好处④,绝胜⑤烟柳满皇都⑥。
2.春晴①[唐] 王驾雨前初见②花间蕊③(ruǐ),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④春色在邻家。
3.春日偶成①[宋] 程颢(hào)云淡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③过前川。
时人④不识余心⑤乐,将谓⑥偷闲⑦学少年。
4.春怨[唐]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①。
5.江畔①独步寻花 [唐] 杜甫黄师塔②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③(cù)开无主④,可爱深红爱浅红?国学经典—第三单元《论语》学而第一(三)◎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为舜乎!”——《中庸》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第三单元:让世界充满爱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qiōng)琚(jū)。
匪(fěi)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第四单元: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2、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g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3、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经》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第六单元:世界遗产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诗经》第七单元:人间真情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三下国学经典译文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2、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意思:用骨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切,用象牙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磋,用玉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琢,用石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磨。
只有经过切磋琢磨,才可以做成宝贵的器具。
人通过勤学好问来获得知识并有所成就,就好像骨、象牙、玉和石经过切磋琢磨能成为宝贵的器具一样。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意思: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第六单元:世界遗产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意思: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诗经》意思:高山让人仰望,美德让人效仿。
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第七单元:人间真情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意思: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意思:君子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一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一_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十一(一)经典国学再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我是小助手择:选择。
善:好。
欲:想要。
徒:白白的。
我是小翻译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那些好的方面学习,对那些不好的方面要加以改正。
如果想家庭和睦,就要多做善事;如果想让振兴家族,就要刻苦读书。
小的时候不努力,年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只有白白悲伤了。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广阔无垠,虽然网孔稀疏,却不会有一点儿遗漏。
见当官的不要着急地往前凑,到别人家做客时不要往后退缩。
宁可多添一斗粮食,家里不要多添一口人。
考考你的智慧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A.孔子B.孟子C.老子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告诉我们什么?3.“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什么启发?弘扬传统文化天没黑的时候就要提前找旅店投宿,听见鸡叫就看看天色,天亮了就要抓紧时间赶路。
将相的头顶可以跑马,公侯的肚子里可以行船。
考考你的智慧1.“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这句话可以用下面哪个成语概括?()A.损人不利己B.损人利己C.万万不可2.“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这句话和哪句话意思一样?()A.将相之和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宰相肚里能撑船3. 上文中哪句是劝告人们要小心背后的?请你写在下面。
知识链接人生短暂,少年时代的黄金岁月尤其短暂而珍贵。
所以树叶的好花绿叶会年年盛开,但人的少年时光、青春岁月,却像小鸟般的飞去不返。
既然如此何不趁年轻时,为自己的未来赚个杯盘钵满?为何要等到三十而立呢?参考答案(一)1.A2.年轻的时候要努力学习。
3.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为之付出努力。
(二)1.A2.C3.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
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2、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为
舜乎!” ——《中庸》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第三单元:让世界
充满爱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第四单元: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
我所。
——《诗经》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qiōng)琚(jū)。
匪(fěi)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2、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gǔ)。
他山之石,可
以攻玉。
——《诗经》
—《诗经》3、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
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
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荀子·劝学篇》
第六单元:世界遗产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第七单元:人间真情
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
第八单元:神话传说
1、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què),断鳌(áo)之足以立四极。
——《列子·汤问》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诗经》
2、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