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竞赛基础知识培训热学部分 - 副本概要

合集下载

物理竞赛-热学部分

物理竞赛-热学部分

例题
温度为0oC的1kg的水与温度为100oC的恒 温热源接触后,水的温度达到100oC,试分别 计算水和热源及整个系统的熵的改变.(设水 的比热容为cp=4.18J/gK)
例题
将质量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 的两杯水在等压下绝热地 混合,试问:(1)此系统达到最后状态,计算此过程的熵 变。(2)分析判断熵是增加、减少、还是未变?要有推算 过程并对结论说明理由。(设水的摩尔等压热容量为Cp, 每杯水的量为ν摩尔)
p0
S l2 l1 Q
l1=1m 处.今从底部极缓慢地加热气缸中的气
体,使活塞上升了l2 = 0.5 m的一段距离如图所 示.试过计算:气缸中的气体在整个过程中吸 了多少热量?
解:可分析出起初气缸中的气体的压强由于小于P2 (P2=外界压强+活塞重力产生的压强),所以体积不 会变,是一个等容升温的过程,当压强达到P时,它 将继续做一个等压膨胀的过程,则气缸中的气体的过 程为:等容升温+等压膨胀。
a2 T RV
a2 1 1 T2 T1 ( ) R V1 V2
例题
0.02kg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温度由17 oC 升为27 oC,若在升温过程中: (1)体积保持不变; (2)压强保持不变; (3)不与外界交换能量。 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 做功。 解:(1)等体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ΔE 吸热 Q=ΔE=CV(T2-T1)=(i/2)R(T2-T1) Q=ΔE=5×(3/2)×8.31×(300-290)=623 J 对外作功 A=0
做功与内能的变化均为 A=ΔE= CV(T2-T1)
= (i/2)R(T2-T1) A=ΔE=5×(3/2)×8.31×(300-290)=623 J

物理竞赛-热学部分.共39页PPT

物理竞赛-热学部分.共39页PPT
物理竞赛-热学部分.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07物理竞赛讲义——热学

07物理竞赛讲义——热学

07物理竞赛讲义——热学第七部分热学热学知识在奥赛中的要求不以深度见长,但知识点却非常地多(考纲中罗列的知识点几乎和整个力学——前五部分——的知识点数目相等)。

而且,由于高考要求对热学的要求逐年降低(本届尤其低得“离谱”,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都没有了),这就客观上给奥赛培训增加了负担。

因此,本部分只能采新授课的培训模式,将知识点和例题讲解及时地结合,争取让学员学一点,就领会一点、巩固一点,然后再层叠式地往前推进。

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注意分子体积和分子所占据空间的区别)对于分子(单原子分子)间距的计算,气体和液体可直接用3分子占据的空间,对固体,则与分子的空间排列(晶体的点阵)有关。

23【例题1】如图6-1所示,食盐(N a Cl )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的白色圆点表示)和氯离子(图中的黑色圆点表示)组成的,离子键两两垂直且键长相等。

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10-3kg/mol ,密度为 2.2×103kg/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 -1,求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之间的距离。

【解说】题意所求即图中任意一个小立方块的变长(设为a )的2倍,所以求a 成为本题的焦点。

由于一摩尔的氯化钠含有N A 个氯化钠分子,事实上也含有2N A 个钠离子(或氯离子),所以每个钠离子占据空间为 v = Am ol N 2V而由图不难看出,一个离子占据的空间就是小立方体的体积a 3,即 a 3= Am olN 2V = Am olN 2/M ,最后,邻近钠离子之间的距离l = 2a【答案】3.97×10-10m 。

45N 表示分子总数)极大时的速率,v P =μRT2=mkT 2 ;平均速率v :所有分子速率的算术平均值,v =πμRT 8=mkT 8π;方均根速率2v :与分子平均动能密切相关的一个速率,2v =μRT 3=mkT 3〔其中R 为普适气体恒量,R = 8.31J/(mol.K)。

物理竞赛必备知识点总结

物理竞赛必备知识点总结

物理竞赛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运动学(1)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公式以及应用;(3)平抛运动、倾斜抛体运动的相关公式及其应用。

2. 动力学(1)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2)运动方程的推导和应用;(3)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的相关公式及其应用;(4)摩擦力的计算及其应用。

二、热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1)热力学系统、热力学平衡和热平衡的含义及其判定方法;(2)内能、热量和做功的关系;(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2. 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功当量的含义及其计算;(2)绝热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过程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

3. 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的原理及其效率;(2)热机和制冷机的效率公式及其应用。

三、电磁学1. 电学基础(1)库仑定律及其应用;(2)电场强度、电势以及电势差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程及其应用。

2. 磁学基础(1)洛伦兹力的计算及其应用;(2)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3)安培环路定理、比奥-萨伐特定律及其应用。

3. 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条件和公式;(2)楞次定律的应用;(3)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四、光学1. 几何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2)折射定律、全反射定律及其应用;(3)薄透镜成像公式、放大倍数计算及其应用。

2. 波动光学(1)双缝干涉、多缝干涉及其应用;(2)多普勒效应的计算和应用;(3)光的偏振和光栅原理及其应用。

五、原子物理1. 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事实;(2)光电发射功函数及其与光强的关系;(3)反光电效应及其应用。

2. 波尔模型(1)原子光谱的特点及其解释;(2)氢原子光谱的解释及其能级计算。

六、现代物理1. 相对论(1)相对论长度收缩及其推导;(2)相对论时间膨胀及其推导;(3)相对论动量和能量的变化及其应用。

2. 量子力学(1)波粒二象性及其实验事实;(2)薛定谔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3)不确定性原理的解释及其应用。

物理竞赛讲座《热学》

物理竞赛讲座《热学》
I E p0 S ( 2 1 ) 4m
2
1熔解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解,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晶体在物质熔解时,固态和液态可以共存的温度叫熔点。同种晶 体在某一压强下的熔点也是其凝固点。
物态变化
晶体在熔解(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在熔点(或凝固点)不变。 非晶体无一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解(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 停地上升或下降。 晶体的熔点与压强有关。熔解时体积膨胀的晶体,随所受压强增 大,溶点升高;熔解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如冰、锑),随所受压 强增大,溶点降低。 晶体中渗杂质后,溶点一般降低。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 过程,沸腾发生时,它的饱和汽压必须等于外 界压强,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称 为该液体的沸点;外部压强增大,液体的沸点 升高;外部压强降低,沸点降低;不同的液体 在相同的压强下沸点不同。 从宏观角度,沸腾不同于蒸发,但从分子 运动论观点,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沸腾时,在 气、液分界面上汽化仍以蒸发的方式在进行, 只是在液体内部同时出现大量小气泡上浮起至 液面破裂,大大增加了汽化的速度。
有同学采用这样的解法
(76 20) 60 76 96 300 T2
T2 380K
P PV 1V1 2 2 T1 T2
水银溢出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1阶段为等压膨胀过程,水银上升了16cm
V1 V2 T1 T2
T2 380K
第2阶段,继续加热,水银将外溢,气体 压强将减小,体积V将增大,PV乘积的变 化规律就只能借助于数学工具进行讨论, PV/T=C,当PV最大时,T就是题中要求的 最高温度。
由此得到 b1 b H 时,
注入细管内水银柱的长度有最大值xmax
xmax b H

大学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热力发电
利用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 之间的温差,通过热力循 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再转化为电能。
04
热传递原理
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原理
01 02
导热原理
导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将能量从高温 处传到低温处的现象。导热速率与物质的导热系数、温度梯度以及热流 路径的长度有关。
对流原理
热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对热现象的认识
01
人类很早就开始对热现象进行观察和利用,如火的使用、烧制
陶器等。
近代热学的形成
02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热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
科,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热现象进行研究。
现代热学的应用
03
热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物理(热学知识点总 结)
• 热学概述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热传递原理 • 热力学与日常生活
01
热学概述
热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热学是一门研究热现象的学科,主要 探讨热量传递、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 定律等方面的内容。
重要性
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与日 常生活、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密切相 关,对于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 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证明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例如,通过测量封闭系统中热量转移和相应体积变化等实验数据,可以 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律的应用实例
实例1
在汽车发动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这正是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即能量从一种形式(化学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机 械能)。

物理竞赛辅导——热学初步知识

物理竞赛辅导——热学初步知识

物理竞赛辅导——热学初步知识知识内容1、 温度及温度计:温度的意义、单位;温度计的构造及测温原理;温度计的使用。

2、 熔化与凝固:熔化现象,凝固现象;熔点,凝固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3、 汽化:汽化现象;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与联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吸热,沸腾吸热;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4、 液化: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5、 升华与凝华: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 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7、 内能:内能的定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8、 热量与比热容:热量的意义;热什;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

9、 热机: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区别。

应用举例例1、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铁棍,感觉非常凉,有时不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铁棍表面有一层胶。

而在同样环境下,用手去摸木棍却感觉不太凉,也不会发生粘手的现象,这是为什么?例2、为了比较1、2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小红在两个同样的烧瓶中灌满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厚度相同的1、2两种保温材料包好,定时测量烧瓶中水的温度。

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

他想用这种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表中给出了在时刻t (单位是分)测得的两个烧瓶中的水温T 1、T 2的几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在下面的方格纸中作出表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并回答以下问题:1. 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2. 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例3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缓持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而若用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更冷,这是什么原因?例4冬季的一个星期天,小学生明明坐着着爸爸开的小汽车去郊游。

车开出不久,明明发现汽车前车窗的玻璃慢慢变得不够透明了,影响了观察车前方的情况。

明明用手擦了擦,玻璃变得透明了,可过了一会儿,玻璃又模糊了。

这时明明看见爸爸用手扳动了操作盘上的一个开关,没过多久,玻璃就变和透明了,一路上再也没有出现不透明的情况。

大学物理竞赛辅导0061(热学部分)大学物理竞赛辅导0061(热学部分)

大学物理竞赛辅导0061(热学部分)大学物理竞赛辅导0061(热学部分)
2 T1
(四)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气体处于温度为T的平衡态时,分子任何一个自由
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均为 1 kT
2
理想气体的内能:
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内原子间势能的总和
气体的内能:
所有分子相对质心参照系的动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势能的总和
分子的平均 分子的平 分子平 平动动能 均动能 均能量
理想气体 的内能
M kT
3、如果理想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当压强降为原来 的一半时,分子的碰撞频率为原值的( ),分子的平 均自由程程为原值的( )。
z
2d 2vn
p T
1/2
kT
2
2d 2 p
8、有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容器,内盛有标准状态下 的He气,则单位时间内原子碰撞一个器壁面的次数的 数量级为( )
例:
一个系统经历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就是说,该系统不可能 再回到原来的状态。
(二)准静态过程
无限缓慢进行的过程,有一系列依次接替的平衡态组成 的过程,可以系统状态图上一条曲线表示---过程曲线
四个等值过程:
V C; p C T
P C;V C T
T C; PV C 绝热;PV C,TV 1 C, P 1T C
kT
2d 2 p
pnkT
1 V
2d 2n
1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何种将一定能使理想气体分子 的平均碰撞频率增大?( )
A增大压强,提高温度; B增大压强,降低温度;C降低压 强,提高温度;D降低压强,保持温度不变
z 2d 2vn
v 1.60
RT M
,p
nkT
2d 21.60 RT p
v2 v vp
O
v vp v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
例5: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m mv2 /2 kT ,可导得分子平动动能在 f v 4 v e 2 kT
2 3 2


d
区间的概率为
f d
, 其中
1 2 mv 。再根据这一分布式,可导得分子平动动能 2
导热系数
扩散系数
1 v cv 3 1 D v 3
低压情况下:
和 随 当 l 时,
p
的减小而减小!
10、实际气体的物态方程和内能 范德瓦尔斯气体:
物态方程
a p 2 R b RT Vm
a E0 CV ,mT Vm
例11:有n mol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 准静态过程,图中P0,V0是已知量,ab是直 线,求(1)气体在该过程中对外界所作的功 和吸收的热量;(2)在该过程中,温度最高 值是什么?最低值是什么?并在P-V图上指出 其位置。
例12: 摩尔质量为 M mol,摩尔数为 的单原子理想 气体进行了一次x过程,在P-V图上过程曲线 向下平移P0后恰好与温度为T0的等温曲线重 合,则x过程的方程V-T关系式是什么?x过程 的比热c与压强P的关系为 。
2、循环过程功、热、效率计算
例13:定体摩尔热容量 CV 为常量的某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
pV 平面上的两个循环过程 A1 B1C1 A1 和 A2 B2C2 A2 ,
相应的效率分别为
1 和 2
,试证 1 与
2 相等。
(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 物理竞赛)
例14:如图所示,用绝热材料包围的圆筒内盛有一定量的刚性双原 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并用可活动的、绝热的轻活塞将其封住.图中 K为用来加热气体的电热丝,MN是固定在圆筒上的环,用来限制活 塞向上运动.Ⅰ、Ⅱ、Ⅲ是圆筒体积等分刻度线,每等分刻度为 10-3m3.开始时活塞在位置Ⅰ,系统与大气同温、同压、同为标准 状态.现将小砝码逐个加到活塞上,缓慢地压缩气体,当活塞到达 位置Ⅲ时停止加砝码;然后接通电源缓慢加热使活塞至Ⅱ;断开电 源,再逐步移去所有砝码使气体继续膨胀至Ⅰ,当上升的活塞被环 M、N挡住后拿去周围绝热材料,系统逐步恢复到原来状态,完成一 个循环. (1) 在p-V图上画出相应的循环曲线; (2) 求出各分过程的始末状态温度; (3) 求该循环过程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
DC 管内也充满了该种气体。不改变环境温度,将正方形 细管按图2 所示倒立放置,稳定后试求AB 管内气体柱的 长度 l AB (第26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
lAB 36.8 cm
2、压强公式、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例2:将温度为 T1 的1mol H 2 和温度为 T2 的1mol He 相混合, 在混合过程中与外界不发生任何能量交换,若这两种气体 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则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温度为 ______________。 (湖南省第一届大学生物理竞赛)
1 T 5T1 3T2 8
2 例3:求常温下质量为 M1 3.0 10
kg 的水蒸气与
M 2 3.0 102 kg 的氢气的混合气体的定体比热。
(常温下水蒸气和氢气分子都视为刚性分子 )
c 5.86 10 J kg K
3
1
1
3、速率分布函数
例4:由 N 个粒子组成的热力学系统,其速率分布函数为
弹性分子
i t r 2s
i tr
刚性分子
6、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速度分布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mv 2 m f v 4 exp v 2kT 2kT
2
3 2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
m f (v x , v y , v z ) 2kT

mgh kT
p0e

M mol gh RT
8、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
Z 2 d v n
2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v 1 kT 2 2 Z 2 d p 2 d n
9、气体内的三种输运过程
粘滞系数
1 1 nmv v 3 3
摩尔内能
昂内斯(Onnes)气体:
RT p Vm B T C T 2 1 Vm Vm
二 、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例1:每边长76cm 的密封均匀正方形导热细管按图1 所示 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稳定后,充满上方AB 管内气体的压强
pAB 76 cmHg ,两侧BC 管和AD 管内充满水银,此时下方
例8:真实气体在气缸内以温度 T1 等温膨胀,推动活塞作功, 活塞移动距离为 L 。若仅考虑分子占有体积去计算功,比不 考虑时为( );若仅考虑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去计算功,比不 考虑时为( )。 (a)大;(b)小;(c)一样。
一 、 基本内容 1、内能、功和热量
EE
(描述系统的状态参量)
内能是态函数
pV i RT 总 RT i
4、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温度公式 理想气体的压强
2 1 2 p nw v 3 3
温度公式
1 2 3 w mv k T 2 2
5、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内能
i kT 2
i E E0 RT 2
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统计意义、 玻耳兹曼熵、能量的退降
热二律的统计意义:
玻耳兹曼熵:
S k ln
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度
能量的退降:
二 、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
1、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典型过程中的应用
例9:如图,体积为30L 的圆柱形容器内,有一能上下自由滑 动的活塞(活塞的质量和厚度可忽略),容器内盛有1摩尔 、温度为127℃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容器外大气压强 为1 标准大气压,气温为27℃,求当容器内气体与周围达到 平衡时需向外放热多少?(普适气体常量 R 8.31 J mol-1 K1 )
5 -1 (已知冰的熔解热 3.35 10 J kg ,普适气体常量
R 8.31 J mol-1 K1 )
(2011年长沙理工 大学第六届大学生 物理竞赛)
例16:n 摩尔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所经循环过程ABCA 和相 关状态量如图所示,其中AB 是斜直线,BC 是等温线,CA 是等压线。 (1)计算三段过程的每一段过程中,系统对外作功量; (2)计算每一段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3)计算每一段过程中,系统的吸热量; (4)计算此循环过程的效率。
C v v0 v , 0 v v0 f v 0, v v0
求:(1)常数
C
(2)作出速率分布示意图;
(3)速率在 v3( v0 )附近单位速率范围内的粒子数 v0 (4)速率在 ~ v0 间隔内的粒子数及这些粒子的平均速率
3
(5)粒子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
1 nv 4
7、玻耳兹曼分布律
m dN n0 e 2 kT
p
kT
3 2
k p
kT
dvx dv y dvz dx dy dz
分子数密度按势能的分布:
n n0e

n0e

mgh kT
n0e

M mol gh RT
等温大气压强公式:
p p0e
一定量的气体:
E E T , V
功和热量是过程量!
准静态过程中的体积功:
A p dV
V1
V2
p
1
2
O
V1
V V dV
V2
V
A = p—V图上过程曲线下的面积
2、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量 等体摩尔热容: i CV ,m R 2
等压摩尔热容:
C p ,m i2 R CV ,m R 2
n
Cn , m
C p,m Cn,m CV ,m Cn,m
n CV ,m n 1
4、循环过程 正循环效率
A净 Q2 1 Q1 Q1 Q2 Q2 A净 Q1 Q2
逆循环制冷系数 卡诺循环
T2 卡 1 T1 T2 卡 T1 T2
5、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 两种经典表述及其等价性: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无耗散效应的准静态过程可逆
卡诺定理:
工作于两恒温热源之间的热机效率
可逆
T2 1 T1
T2 不可逆 1 T1
任意循环效率
Tmin 任意 1 Tmax
6、克劳修斯等式、克劳修斯熵 克劳修斯等式:
dQ 0 T 可逆
克劳修斯熵:
S S b S a
dS
b a
dQ T
(可逆)
dQ可逆
T
7、克劳修斯不等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克劳修斯不等式: dQ 可逆: “=” 0 不可逆: “<” T 任意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dQ Sb Sa a T 任意
b
dQ dS T
(可逆:“=” ; 不可逆:“>” )
(2012年长沙理工大学第 七届大学生物理竞赛)
一定要先把过程分析清楚!
例10:有一个两端封闭的气缸,其中充满空气。缸中有一个 活塞,把空间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这时两边空气的压强都是
p0 1.01105 Pa 。令活塞稍偏离其平衡位置而开始振动,
求振动周期。设气体进行的过程可认为是绝热的,空气的 1.4 ,活塞的摩擦可不计,并已知活塞质量 m 1.5 kg,活塞处于平衡位置时离缸壁的距离 l0 20 cm,活塞面积 S 100 cm2 (提示:活塞位移与 l 之比的高次方可以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