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 16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情感、价值观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1、基础知识:知识识记①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②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2.能力培养①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②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③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④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点〗1.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
并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难点混乱复杂的政权分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个中原因错综,时间漫长,政权繁多,政局杂乱,难以简洁明了地讲清楚,学生对此只要有个印象即可。
〖教学建议〗1.政权分立的纷乱通过阅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大致情况,对长达300年的政权分立混乱的状况有个感性的认识。
②知道这一时期江南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名称,知道六朝古都南京。
明确江南六朝在摆脱落后停滞状态和发展地区经济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2.江南经济的发展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江南经济开发图表”,使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概况有进一步的理解。
①人口大量南迁⑴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稳定造成的,同时,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②⑵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的路线的大致情况。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方长期战乱,大批 人口南迁
西:巴蜀 东:江浙 南:两湖、江西
劳动力大增及带来 先进生产技术、生 产经验促进南方经 济发展。
南方 农业:巴蜀、江汉、 江浙三个农业经济区 经济 农业技术进步、多种 开发 经营农副结合。 概况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
由北往南移 商业:建康、京口、 吴郡、余杭商业城市 海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易:东——朝 鲜日本;西——印度 波斯大秦
政权分立
• 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在长 达360年的历史时段内,只有西晋短暂 统一过37年,其余时间都处在多个政权 分立、南北对峙的复杂政局之中。
六朝
• 三国——吴 • 东晋 • 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
吴、东晋、宋、齐、 梁、陈这六个政权因均 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 京,孙吴时称建业,西 晋时一度改称建邺,西 晋末年起改称建康), 历史上统称“六朝”。
六朝 东 吴 东 宋 齐 梁 陈 晋
南京
建 业
建 建 建 建 建 康 康 康 康 康
政权分立
• 从全局看,当时全国处于分裂混战时期,经历了 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历史 进步。相对于北方,江淮以南社会比较安定,地 区经济正是在六朝时期走出低谷,摆脱了原先落 后停滞的状态,出现逐渐上升发展的重大转折, 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 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 余广州,平且康。”——砖铭 你知道砖铭的主要意思吗?
人口大量南迁
• 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还远远落后于中原经 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开发难度大。 • 自东汉末年起,为了逃避战乱,许多北方官民陆 续往南迁徙,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 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 主要方向: 西线进入巴蜀地区; 东线进入今江浙地区; 中线进入今两湖和江西地区。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1、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 国的政权分立。 2、北方人口的南迁。 3、南方经济的开发。
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第一部分政权分立
1、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在长达 370年的历史时段内,只有 短暂统一过 37年,其余时间都处于多个政权分立、南北对 峙的复杂政局之中。 2、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里,南方相继建立 过 、 、 、 、 、 6个 政权,因均建都于 ,历史上统称“六 朝”。 3、六朝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 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第二部分 大量人口南迁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南迁方向有哪三条?
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 次人口流动高峰是在 。 5、识别北方人口南迁图,找出三条南迁的路 线。
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第三部分 南方经济开发
1、经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 、 、 地区三个先进农业经济区。 2、江南农业的发展: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集中表现为: ① 的大量兴修;② 的推广和改进;③改火 耕水耨(nòu)为 ;④引入北方 ,实施 稻麦两熟制。还出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 3、江南手工业的发展:从六朝开始,丝织业的重心由北向 南转移。 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江南商业的发展:江南地区著名的商业城市 有 、 、 、 。 和 则是新崛起的海外贸 易港口城市。 5、江南海上贸易的发展:六朝时期与高句(gōu)丽、百 济、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秦的贸易十分活跃,宋 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 。
初中历史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学案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自主学习】1.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只有短暂统一过37年。
在这一个特殊时期,南方相继建立了、、、、、六个政权。
2.从全局看,当时全国处于时期。
相对于北方,以南社会比较安定,地区经济出现逐渐上升的重大转折。
3.从起,为了逃避战祸,许多北方官民陆续向南迁徙。
主要方向有:西线进入;东线进入;中线进入今。
4.经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三个先进的农业区。
此外,一带,也是六朝农业发展的重点。
5.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改“火耕水褥”为以及引入北方小麦、实施等。
从六朝开始,手工业的重心由北向南迁移,农家渐成风气。
6.六朝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著名的城市除了京都建康以及京口、吴郡、等外,广州和也是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宋元时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
【要点破解】要点一:要点点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
在这期间,北方处于政局动荡、战争不断、分立混乱的局面。
南方相对稳定,又因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而江南六朝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例1】我们通常所说的“六朝古都”是指今天的()A.西安B.北京C.洛阳D.南京解析:在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的特殊历史阶段里,我国的南方相继建立了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政权,因均建都于建康,历史统称六朝。
建康即南京,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六朝古都”是指今天的南京。
所以,故答案为D。
要点二: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哪些?要点点拨: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的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了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了交通道路的畅通;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例2】(2010福建泉州,2)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施行仁政B.社会比较稳定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D.自然条件优越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历史辨析能力。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件

线路
情况
作用 预习
第16课
书85页阅读与理解
南方经济的发展
意思:西晋永嘉年间,由于八王之乱和五胡南下,北方遭到战 乱的严重破坏,城乡满目疮痍,田地荒芜,一片残败的景象, 只剩下长江以南地区,却还保持太平、安康和丰盛的景象。说 明当时南北方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局面。 书88页思考与讨论 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改革开发,人口流动和地区 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 贫穷、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 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各地联系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第16课
一政权分立和江南六朝 1、政权分立 东汉 魏蜀吴 西晋
南方经济的发展
十六国 东 晋
北 南 朝 朝 隋朝
2、江南六朝: 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均为今天的南京) 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二、江南经济的开发 原因 北方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 西:巴蜀 东:江浙 南:两湖、江西 农 业: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技术进步、多种经营农副结合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南移 商 业:建康、京口、吴都、余杭商业城市 海 贸:东:朝鲜日本 西:印度伊朗大秦 劳动力大增及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一、北方人口南迁1、南迁原因: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尖锐。
2、南迁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止。
3、三次南迁高潮: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
4、南迁特点:(1)时间长:从东汉开始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止,持续数百年。
(2)具有自发性。
(3)规模大,数量多。
南迁的人口近100万,约占南方人口的1/6。
(4)南迁地区集中:南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益州、荆州和长江下游的扬州地区,其次是闽江流域和岭南地区。
5、南迁的影响:(1)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促进北方农作物品种的南移。
如:麦、菽等。
(3)引起南方社会生活的变化。
总之,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南方的生产力水平,也加速了南方社会的'进步。
二、江南经济的发展1、南朝政权更替:公元420年东晋刘裕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
此后的160多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均在建康,总称南朝。
2、江南经济发展的条件(1)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这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前提。
(2)东晋和刘宋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使生产得到发展(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经验,这是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2)手工业: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南朝时发明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
造纸业也有新的发展,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3)商业:南朝商业发展迅速,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
4、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历史: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4.16《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使本来自然条件十分优 越的江南地区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 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 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土地辽阔,物产丰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 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 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 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二)、人口大量南迁
人口南迁的线路。
西
东
中
人口南迁
1、南迁前南方地区的情况
农业落后于北方、劳动力 短缺、生产力水平较低 2、南迁的原因 躲避战乱 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3、南迁的范围及方向 西线进巴蜀地区、东线进江浙地区、 中线进两湖和江西地区
4、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 南方带来了: (重点)
1、东汉末年, 曹操 通过 官渡 之战统 一北方。 2、 赤壁 之战后,曹丕建立 魏 国; . 刘备 建立蜀国;孙权建立 吴、。、。、 国,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
第16课
提问:东汉末年出现了一种怎 样的政治格局?
军阀混战和三国鼎立,中国 进入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 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朝
魏 蜀 吴
东汉至隋朝政权分立示意图
东汉
魏
汉 吴
(建业)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建邺)
北朝 南朝
(建康)
隋
宋、齐、梁、陈
北方的战乱
•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北方人民南迁 • 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向
中原推进
北方人口南迁从什么时候开始? 其范围是什么?
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高峰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PPT课件(3篇)

二、能力目标:
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 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目标:
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 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东汉
西晋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魏 蜀吴
十六国 东晋
隋朝
300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1.全国政局特点: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南方经济的发展
1、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 陈均建都于建康(南京)
2、江南发展
东汉
(25——220)
魏
(220)
蜀吴
(221) (229)
西晋
(265——316)
北朝
十六国
隋
南朝
东晋
宋、齐、梁、陈
二、人口的南迁
原因:逃避战乱
特点: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丝织业成为上升中
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船、冶铸、 造纸、制漆、制瓷等都比较发达。
商业:建康、京口、吴郡、余杭等商业城市;
广州、鄮县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海贸:东: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及南 洋诸国
西:天竺、波斯、大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内容标准〗
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
②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2.能力培养
①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
②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③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④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点〗
1.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
并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难点混乱复杂的政权分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个中原因错综,时间漫长,政权繁多,政局杂乱,难以简洁明了地讲清楚,学生对此只要有个印象即可。
〖教学建议〗
1.政权分立的纷乱
①通过阅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大致情况,对长达300年的政权分立混乱的状况有个感性的认识。
②知道这一时期江南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名称,知道六朝古都南京。
明确江南六朝在摆脱落后停滞状态和发展地区经济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2.江南经济的发展
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江南经济开发图表”,使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概况有进一步的理解。
①人口大量南迁
⑴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稳定造成的,同时,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⑵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的路线的大致情况。
⑶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合广州地区出土的砖铭)
⑷结合六朝经济开发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讨论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②江南经济和开发
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是与三条南下路线相应形成的巴蜀、江浙和两湖、江西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二是促进了岭南农业的初步开发。
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商品化的倾向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手工业的特色:突出丝织业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并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城市的兴起:重点介绍建康、苏州、杭州等江南名城。
海上贸易雏形:向东到朝鲜半岛、日本、向西至印度、伊朗、大秦,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提问〕
完成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能攻心反则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是什么意思?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国鼎立,了解了有关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情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东汉末年,社会混乱。
从三国鼎立到隋统一全国,中国进入长达370年(220—589)的政权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现在,我们就看一看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情况:
〔传授新课〕
按照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顺序依次写出各政权的名称。
(说明:我认为把第17课有关“北朝”在这里说出来,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
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①什么叫“六朝”?(P85)
②历史特点:(全国处于分裂混战时期,政权分立,南北对峙;江淮以南社会比较安定,地区经济走出低谷)
③曾统一北方的政权(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
)
说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4、P89的内容。
补充:西晋末年统一局面被破坏后,北方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前后出现的政权不下30余个,多数都是由南下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建立的。
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过北方十来年。
前秦的苻坚曾南方准备统一全国,来到我们淮南地区,被东晋的军队以少胜数打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同学们
应该听说过“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
下面我们看本课的课题:南方经济的发展。
这里我们要求大家掌握两点内容:原因、表现。
①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⑴为什么说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还远远落后于中原经济发达地区?(或者说:司马迁这为什么说:“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⑵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⑶北方人口南迁的有哪三条主要路线?
⑷为什么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②表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对照课本,标出相关的主要内容)
⑴农业:先进的农业经济区;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产品的商品化。
要求学生看教材P86的“北方人口南迁图”,把南迁的路线与经济先进的经济结合起来。
“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
“耨(nòu)”
⑵手工业:六朝时期开始,丝织业的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⑶商业城市:建康(今江苏南京)、京口(今江苏镇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余杭(今浙江杭州)
海外贸易的港口城市:广州、鄮县(今浙江宁波)
⑷海上贸易: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P87)
小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
在这期间,北方处于政局动荡,战争不断,分立混乱的局面。
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又因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等到开发。
面江南六朝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奠定了基础。
说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本课在教学时,没有采用“布点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