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低碳标准研究
北方采暖城市既有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基准线研究

考 楼 有 较 大偏 差的 建筑 在所 难 免 ,对 于 这 些 建筑 ,需 要确 定 外 围
护 结 构 如 不 同材 质 和 厚 度 的外 墙 屋 面 、 地 下 室 顶 板 或 底 层 楼 板 、各 类 窗户 和楼 门 、阳 台护 栏和 底, 板 等 的传 热 系数 ,代 入 采 顶 暖 能耗 计 算公 式 计 算 采 暖能 耗 。 因此 我 们 制定 了各 种 围护 结 构
2
、
目 的
通 过 开 发 合 适 的 方 法 学 .确 定 节 能 改 造 前 参 考 楼 的采 暖 能 耗 作 为基 准 线 .便 于 节能 改 造 后 的绝 大 多 数住 宅 与 参考 楼 进 行 比 对 ,确定 节 能减 排量 ,用于碳 交 易 。
3
、
采暖 能耗 计算 结 果 .并得 到 国 内外权 威 和碳 交 易部 门的认 可 。
( 3)编 制 了建筑 物 外 围护 结构 各部 件 的传 热 系数 表并 配 以相
应 的图 文表 述 。
方 法 学 的主 要 思路 和 执 行 步 骤
( 4)对 于采 暖 度 日数 、太 阳能 得 热 、体型 系数 等 边界 条件 的 修 正 方法 说 明 。
本 项 目采 用 参考 楼 加 修 正 系 数表 的方 法进 行 普 查 ,确 定 分 类 标 准 ,对 普 查建 筑 进行 分 类 。 首 先 对示 范 城市 进 行 既有 居住 建筑 普查 ,根 据7 城市 基 本情 况 调查 结 果和 常年 积 累 的经验 确 定 影 个
定 类 别所 代 表 的建 筑应 至 少应 能 代表 8 % 的既 有居 住 建筑 。 选择 0 参考 楼 进 行采 暖 能耗 计算 。对于 每 一 类型 的建 筑 选 择3 5 参 —栋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紧缺,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一部分,本文将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
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严酷,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
由于这些特点,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需要考虑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等方面的问题。
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燃气供暖和空调系统的使用,以及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住宅类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在北方地区的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保温隔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保温隔热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内部能量的流失,减少取暖设备的使用,降低能源的消耗。
目前,常见的保温隔热材料有聚苯板、岩棉、硅酸盐板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内部能量的流失。
冬季取暖是北方地区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当前取暖方式中,燃气供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由于燃气的有限资源和不断增加的使用量,燃气供暖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些新型的取暖方式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比如地源热泵、空气能热泵等。
这些新型的取暖方式具有高效节能、清洁环保、可再生利用等优点,将成为未来北方地区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方向。
除了取暖问题,夏季降温也是北方地区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在夏季炎热的条件下,空调设备的使用量大大增加,能源消耗也相应增加。
在住宅类绿色建筑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在此方面,建筑的朝向、窗户的大小以及遮阳装置等都将对室内温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北方地区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太阳能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由于北方地区的日照时间较短,太阳能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面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北方地区的冬季寒冷且夜间温度较低,因此在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考虑保温措施。
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如外墙保温系统、屋顶保温、窗框和门窗的隔热层等,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室内保温效果。
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朝向,合理选择采光窗户和窗帘,使太阳能充分进入室内,增加阳光的利用,从而减少采暖和照明的能源消耗。
北方地区的夏季高温且日照时间较长,对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降低室内温度的措施。
选择带有隔热功能的外墙材料,利用绿化的方式增加建筑物周围的绿地覆盖率,有效降低了建筑物周围的空气温度。
应选择透光率较低的窗户和窗帘,减少太阳光的照射,防止热量进入室内。
利用自然通风的设计,如设置天窗和通风口,能够在夜间降温时通过自然通风带走室内热量,进一步降低室内温度。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紧缺,在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也需要重点考虑节水措施。
采用节水设备和设施,如低流量马桶、淋浴头和水龙头,能够减少用水量的消耗。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如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并将其用于植物浇水和冲厕所等,能够进一步降低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在北方地区,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建筑材料非常重要。
使用当地可再生材料或回收材料进行建筑,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和资源的浪费。
设置节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需要考虑保温措施、降低室内温度、节水措施以及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的使用等因素。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合理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能够实现住宅类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适用性研究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设计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北方地区,由于其寒冷的气候条件和长时间的供暖需求,建筑节能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对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的适用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首先,北方地区的寒冷气候使得建筑节能设计面临着额外的负担。
寒冷气候下的建筑保温需要更耐寒的材料和隔热层,以避免能量的浪费和能耗的增加。
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和隔热技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例如,采用高效的外墙保温材料和双层窗户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散失,降低供暖和空调设备的能耗。
其次,北方地区的冬季供暖需求量大,而夏季的制冷需求相对较低。
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当采取合理的供暖系统和制冷系统,以便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可采用地源热泵或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燃煤供暖系统。
此外,在夏季,建筑物内部的空调系统也可以采用无风扇和节能型设备,以减少电耗。
第三,建筑设计应注重通风与采光。
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人们通常会封闭住宅和办公场所以保持温暖。
然而,这种封闭式设计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和湿度过高,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因此,建筑师应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通风系统和采光系统,以确保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和能源利用率。
例如,可采用可调节的自然通风系统和多面墙体设计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采光的最大化。
第四,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日益重要。
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能源的监测和管理,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北方地区,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建筑的供暖、通风、采光和电力等各个方面的优化控制。
例如,建筑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线传感器能够及时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以达到节能目的。
最后,建筑节能设计还应与当地政策法规相结合,以推动其有效实施。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在北方地区,绿色建筑的应用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气候条件和环境要求。
因此,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需要特别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气候条件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特点是冬寒夏热,节能要求非常高。
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应考虑如何在冬季保持室内温度,同时减少暖气设备的使用量。
建筑的保温材料、门窗和采光系统需选择节能型材料,保证室内外温差不会过大。
此外,应注重夏季空调节能设计,使用节能型的空调设备和隔热线,避免阳光直射。
二、建筑外墙与屋顶的保温设计在北方地区,采用适当的建筑外墙和屋顶保温方法,是建筑节能的最基本的措施。
保温方法主要包括外保温和内保温两种方式。
内保温方便施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但外保温优点在于可以更好地保护建筑母体,减少热损失。
屋顶保温材料应具有保温效果,同时也要考虑防水,常用的屋面保温材料有EPS、XPS、岩棉等。
三、采光系统的设计北方地区的冬季光照时间较短,因此采光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
可采用光管或人工光来满足室内采光要求,此外,应尽量采用大窗户,并结合百叶窗、遮阳帘等措施控制夏季阳光直射室内。
另外,尽量避免使用暖色调的灯光,使用LED灯具等能节省能源的光源。
四、水资源利用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缺乏,因此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要注重节约用水。
常见的措施有:安装水节流器,改用节水型马桶和淋浴器,回收雨水用于浇灌花草等。
五、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绿色住宅应用可再生能源是低碳节能的重要措施,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所提供的自然能源来为建筑提供电力、照明和空调系统等能源,能够显著地减少非再生能源的使用。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地源热泵等都是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综上所述,住宅类建筑绿色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需要特别考虑气候条件、建筑外墙和屋顶保温材料的选择、采光系统、节约用水与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因素。
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区域性节能技术研究

都要 尽 可能地 吸纳进 入 监理行 业协 会。 查”就是 突击 检查 , , 主要检 查人 员在 岗情 况 , 理过 程 中的具 体 是外地入境 的监理企 业 , 监 运行情况 , 对检查 中发 现 的问题 给予处 理 ; 这种 检查 不仅仅 是建 充分发挥行 业 自律作用 , 规范监理市 场的运作 。充分运用 网络作 在行业 内部对监 理企 业及监理人员 的诚信行为进行 通报。 设行政 主管部 门要 进行 , 理企业 、 监 建设单 位也 应经 常性进 行 工 用 , 程监理检查 , 对没有按 照合 同约定 履行 监理 过程 的监 理企业 、 监
建筑面积将新增 4 0亿 m2其 中城镇新增 10亿 m2 0 , 3 。据统计 , 建 宅节能设计进行研究 和探 讨。 筑用能在我 国能源总消耗量 中所 占比例 已从 1 7 的 1 %上升 1 住 区规划 。 场地 规 划设计 引入 节 能理 念 9 8年 0 从 到 20 0 3年 的 2 .7 并且仍将保持增 长。由于各种原 因过 去在 7 4 %, 建筑 的节能 设计应该从 场地设计就开 始了 , 计方案 的环境 设 住宅设计方面对节能重视不够 , 尤其是北方 采暖地 区的既有 居住 利 用情况 , 气候应对策 略以及建筑 的布局形式 、 位置 、 轮廓等直接 建筑 , 住宅每年消耗 着大 量 的能 源 , 同时 又制 造着 大量 的环境 污 影 响到建筑的节能效果 。好 的方案 , 先从 当地 环境及气候条 件分 3加 大建 设监理市场检查力度 。我们 这些年 采取 的“ ) 飞行 检 5 充分 发挥 行业 协会 作用 。不论 是本 地注册 的监 理企 业还 )
北 方 采 暖 地 区居 住 建 筑 的 区域 性 节 能 技 术 研 究 *
霍海鹰 刘建伟 张永 涛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

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对建筑的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北方地区的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绿色建筑在节能设计上有其独特之处。
在冬季,要使建筑保持温暖需要大量的能源,而在夏季则需要大量的能源来降低室内温度。
在北方地区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针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应当注重保温性能和冷热负荷的控制。
首先从建筑的外部结构出发,应当选择保温性能良好的外墙材料,采用双层或者多层玻璃窗户,设计合理的遮阳和遮挡措施,以降低建筑的冷热散失。
在建筑的内部结构设计中,应当注重建筑朝向的选择,尽可能利用太阳能,减少空调和供暖的使用。
对于北方地区的绿色建筑,还可以考虑采用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先进的节能技术,以期使建筑的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北方地区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还应当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
在冬季,建筑内部的采暖系统应当设计合理,以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和舒适。
应当注重室内通风系统的设计,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减少二氧化碳和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在夏季,应当采用节能的空调系统,减少室内温度,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北方地区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还应当注重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当尽可能选择可再生的、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建筑设计中,应当注重绿色植被的引入,提高建筑周围的绿化率,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北方地区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政府应当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来。
社会各界应当增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建筑在北方地区的发展,共同为改善城市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做出努力。
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低碳标准研究

碳建筑标准提供参考 , 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 。
1 低碳 建筑及其评价 方法
1 . 1 低碳建筑的界定
什 么 是 低 碳 建 筑 ? 目 前 国 际 上 尚 没 有 公 认 的 定 义 “ 。我 们认 为 , 低碳 建 筑 应 有 狭 义 和 广 义 之 分 。狭
陈洪波等 : 北方采暖地 区居住建筑低碳标准研究
推广 的低 碳建 筑标 准 , 引导 房地 产企业 从 规划 、 设计 、 建材 选购 、 施工 、 物业 管理 等环 节转 向低碳 化 , 并 为 制定 国家 低
用、 施工 和运 行管理 等 各 个 环 节分 别 制 定 标 准 , 对 建筑 建 造 过程 中每个 环 节的达 标情 况进行 打分 , 再 依据 得 分情 况
能源利用 比例达到 1 0 0 %, 即可再生能源能够完全满足建 筑本身的能源消耗时 , 这种建筑就是“ 零碳建筑” 。当
可再 生 能源不 仅能 满足建 筑本 身 的能 源消耗 , 还 可 以向外
输 出能 源 时 , 这 种 建 筑 可 以称 之 为 “ 负碳 建 筑 ” 。 由 于 可 再生 能 源也是 资源 , 我们不 主张 盲 目追求 可再 生 能源 的利
较 强 的主观性 , 对各 个 环 节 的权 重 由人为 主观 赋 值 , 打 分 过程也 掺杂 主观 判定 。其优 点是 能够进 行 过程 控制 , 能够
保证某建筑在各个环节达标后 , 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达
到较低 水平 。 1 . 3 本 文 的研究 方法 如 同 现行 的 建 筑节 能标 准 和绿 色 建 筑标 准 , 本 文 采
义的低碳建筑是指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低的建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低碳标准研究
作者:陈洪波储诚山王新春袁路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02期
摘要:建筑与工业和交通并列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同时,建筑也是碳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领域,控制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和优先领域。
设计和建造低碳建筑是控制建筑领域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欧洲各国正研究制定低碳或零碳建筑的法定标准,美国也在推行建筑零能源账单计划。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6年又推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目前尚没有低碳建筑标准。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大量绿色建筑标准、节能建筑标准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低碳建筑的含义,然后基于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利用等10个方面,选取了42项指标,研究制定了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的低碳建筑评价标准。
本文认为,低碳建筑是指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至少低于依照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的参照建筑的建筑。
建设低碳建筑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二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比例。
构建低碳建筑标准,首先要超越现行的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覆盖范围要更广,标准要求要更高;其次,要强调建筑本体节能优先,突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体形系数等设计要求;再次,要强调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鼓励安装储能和能源输出设施,建设“零碳建筑”和“负碳建筑”;最后,要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针对建筑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控制和评价方法,增强标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文建议以本标准为参考尽快制定国家低碳建筑标准,制定低碳建筑的量化评价与考核方法,并将低碳建筑纳入国家政策支持范围。
关键词低碳建筑;标准;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
中图分类号 F2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2-0058-08 doi:
10.3969/j.issn.1002-2104.2013.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