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中考 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及答案

中考 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1.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闻一多邓稼先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2)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能力。

考生要对杜甫、闻一多、邓稼先的作品、为人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平时的积累。

示例: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⑵要求学生把握串词及写法。

串词是穿插在节目之间,承上启下,调节气氛。

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即可。

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

如: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故答案为:⑴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 口语交际与习作 (含答案)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 口语交际与习作 (含答案) 部编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口语交际与习作一、口语交际。

(23分)1.一个双体日,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位外地游客,他向你询问你的家乡的情况。

请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6分)游客:小朋友,听说你们这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人杰地灵,那你们这里有哪些可以游览的地方呢?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客:真不错,我一定要去游览一番。

我初来乍,到你们这儿有哪些风俗习惯呀?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客:,我知道了。

我这次来,朋友们叫我带点你们这儿的特产回去,你能向我推荐儿种吗?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客:谢谢你,小朋友!2.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个学生正在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这个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

(4分)(1)老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自我解嘲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近,网上一则帖子《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智能手机!》引起热议,对此,同学们持两种观点。

部编中考 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含解析

部编中考 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含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1.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

请仿照例句,在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明上坟祭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需要根据传统节日的习俗和象征意义来写,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节日来写。

故答案为:清明上坟祭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仿写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仿写时一定要首先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看是否选用修辞手法,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仿写时,要注意格式上的一致、内容上和上下文的衔接。

2.模仿艾青诗作《伞》(节选),用对话的形式写一首6—8行的小诗(句式可以不同)。

早晨,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伞笑了,它说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答案】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解析】【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朗读艾青的诗作《伞》中对话的一段,模仿对话的形式,仿写6—8句,注意要有诗情画意。

故答案为: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点评】本题考查仿写诗歌的能力。

语言描写提示语练习

语言描写提示语练习

怎样利用提示语进行人物的语言描写?这里所说的提示语,是指作文中语言描写的提示语。

作文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多记叙、少描写,致使作文枯燥、乏味。

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方法是训练学生利用语言描写,并且在语言描写的提示语上大做文章。

一、为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提示语变成细节描写,为此要进行了专项训练。

即,老师给出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依据内容,加上恰当的提示语。

如:1、“妈,渴死我了!”2、“天冷了,你必须戴上帽子!”选取学生的答案如下:1、“妈,渴死我了!”我气喘吁吁地说。

(神态描写)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

(神态描写)我焦急地说。

(神态描写)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

(动作描写,拟声词)我添着干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

(动作描写)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

(神态加动作)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妈,渴死我了!”说完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神态加动作)总结加提示语的方法:(1)加神态描写。

(2)加动作描写(3)可以前面加(4)可以后面加(5)可以两面加2、“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

(神态、动作。

态度温柔)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

(神态,动作)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

(动作,态度强硬)妈妈关切地说。

(神态)说着,妈妈用帽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

(动作)话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

(动作,性子急)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

(神态,动作。

耐心)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

(神态,烦躁)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

(动作,生硬)妈把我挡在了门口。

(动作,怕我走)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心理)我们从以上的答案中,不难看出同一语言描写的提示语,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有的是动作描写、有的是神态描写、有的是心理描写,其中有些同时又是细节描写。

二、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学生有了给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提示语的基础,可以进行对话描写语段的提示语训练。

新中考 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含答案

新中考 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含答案

新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1.依照下列句子的句式、修辞仿写句子。

(1)乐观者说:“希望是玫瑰花,就算花下有刺,也能看到美丽”;悲观者说:“________。

”(2)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葬在大海的深处”;乐观者说:“________。

”【答案】(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解析】【分析】注意本题“悲观者”与“乐观者”的对比,用“希望是……,就算……也……”句式,消极的态度拟写。

用“风是……,能把你……”句式,积极的态度拟写。

故答案为:⑴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⑵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点评】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2.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学校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活动一:有序书写)“革,改也。

——《玉篇》”请你将汉字“革”按照笔画顺序依次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活动二:漫画解读)下图是1978年刘雍的漫画作品《同志,请你换匹马!》,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请你为同学解读这幅漫画。

(3)(活动三:歌颂改革)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历史雄辩地证明,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源泉。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参观学习)最近,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在举办《波澜壮阔·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

学校决定组织全体同学去参观。

定于2019年3月20日,早上7点整在学校门口集合,统一出发。

请你以“三秦中学”的名义写一则通知。

【答案】(1)(2)示例:画面上方,大队的马群昂首扬鬃,嘶鸣奔腾;一位骑马者在马群中央舞动着“解放思想,进行新的长征”大旗,高扬出作品的主题。

作文语言专项训练(一)·丰富“文化底蕴”

作文语言专项训练(一)·丰富“文化底蕴”

作文语言专项训练(一)丰富“文化底蕴”组句:1、引用古诗文①(层次一)直接引用,如:我喜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让人感到直白且粗鲁)②(层次二)名言+阐述,如:A. 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意境)仿写:B. 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品德)仿写:C. 我憧憬归隐于“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

仿写:③(层次三)分割名句,分开引用,截取组合,灵活运用。

A.我喜欢“干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

B.我喜欢“灯如昼”元夜“花市”。

C.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仿写:D.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E.寂寞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梧桐雨”。

F.寂寞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的“一江春水”。

仿写:④(层次四):化用古诗文名句:A.美就是那妆成一树高的碧玉。

B.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仿写:C.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D.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仿写:2、用著名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的事迹或细节组句:(名人+名事)①(层次一):直接叙写:A.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

B.屈原泪罗投江,让忠臣垂泪。

仿写:②(层次二):诗意展示A.命运(感动)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的那一声仰天长啸。

仿写:B.命运(感动)是屈原留在泪罗江畔的那一串沉痛的叩问。

①(层次一):直接引用(名人+名言+意境)A.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的精神。

B.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C.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仿写:②(层次二):化用(名人+名言化用)A.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

B.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C.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金戈铁马。

仿写:D.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干行。

仿写:缀段按照文化底蕴成句的方法,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中心内容,将相关的句子连缀成段。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1.某班级开展主题为“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1)有同学搜集了有关自强不息的几句名言,其中有一句不合适,请找出来。

()A.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歌德B.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一一培根C.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

一一海伦・凯勒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2)请你从自己搜集的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中,选一个张贴在教室里。

故事:________(演讲:青春当自强)(3)某同学的一段演讲稿中,有几处语病,请你读后完成各题。

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像个无知者;但我不因无知而自矮三分。

芸芸众生中,我只是沧海一粟(A)但我又怎能不因渺小而妄自菲薄呢?忘记昨天的痛楚,珍惜今天的奋起,憧憬明天的美好。

不要让昨天成为绊脚石,而要让每一天成为垫脚石。

(B)矢志不移地奋斗,以自强来练就明日辉煌!(C)让我们像桑提亚哥那样呐喊吧:我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让我们像斯佳丽那样宣誓吧: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①画线句(A)表意不准确,应改为________②画线句子(B)用词不当,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仿照(C)处画线句,在空格处写上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________【答案】(1)B(2)符合题意即可(要有人物及其事迹)(3)但我又怎能因渺小而妄自菲薄呢?;练就;铸就;符合题意即可(格式、意思符合即可)【解析】【分析】(1)B.“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论述的是读书的益处。

与“自强不息”无关。

故选B。

(2)本题考查补充事例的能力。

要紧扣题目要求中的“自强不息”,举出古今中外名人自强不息,成就人生的事例即可,如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故事等;最后按照事例论述的格式“人+事”的形式概述即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口语与习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口语与习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口语与习作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语言表达1 . 参与交流1.记下自己的交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下一个同学的名字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按要求写句子。

现在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请你写一句广告语,呼吁大家来保护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

草原八月末(有删改)梁衡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

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②车子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

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

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

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地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

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

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

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

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③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

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

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

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

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

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

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语言专项训练
——巧施妙计扮靓语言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对语言的加工锤炼,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使作文语言更具表现力。

2.激发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怎样运用“添枝加叶”法和“点石成金”法提升语言表现力。

课时设计: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作文,需要深邃的立意、真挚的情感、生动的素材。

然而承载这一切的土壤,是有表现力,有个性的语言。

好的语言能让笔头生花,能使文章灼灼生辉,能令读者赏心悦目。

唐代卢照邻所言“下笔则烟飞云动,落纸则鸾回凤惊。

”可谓语言表达的至高境界。

好的语言是文学花园的奇葩,是沙砾堆中闪光的珍珠,是交响乐曲中经久不衰的音符。

写作文不一定要妙语连珠,字字玑珠。

但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作文课学习的容吗?(个性语言妙在何处)回顾一下有哪几种个性语言呢?学生回答:
排山倒海呼啸而来——气势磅礴的语言;
清茶一杯淡中有味——平淡质朴的语言;
情到深处最是动人——情深意切的语言;
诗情画意韵味深远——诗意隽永的语言;
理至义明发人深省——议论哲理的语言。

个性语言魅力十足,妙不可言,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写出这样的精彩文章呢?同学们想不想学啊?老师最近学有所得,这节课就给你们过几招,认真学习哦。

(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
第一招:“添枝加叶”——使语言表达更具体
1.什么是“添枝加叶”
师讲:就像冬天的树枝,光秃秃的有点单调。

夏天时,树杆上挂满形状大小不同颜色深浅不一的叶子,便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了。

语言也一样,缺少“枝叶”的修饰,也显得单调不生动。

加上修饰语便会婀娜多姿,血肉丰满。

同学们请看:
原句:春风拂过我的脸颊,又钻进我的衣袖,带着清香。

改句:春风(悄悄的)拂过我的脸庞,又(顽皮的)钻进我的衣袖,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香。

同学们看看,原句与改句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得出:加上了修饰语】
问:原句好还是该句好?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悄悄的”抓住了春风轻柔的特点,悄无声息的吹过脸庞;“若有若无的清香”突出了香气的清单,风的温柔;
“顽皮的”写出春风如孩子般可爱。

当我们在原句中增添一些修饰成分后,表达具体生动,画面立体,更富有感情色彩,这就是有表现力的语言。

问:同学们,现在明白什么是“添枝加叶”了吗?说说看。

学生总结得出:“添枝加叶”就是给句子添加修饰语。

做一做:
原句:秋天到了,庄稼等待收割,种子需要晒干,甚至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用“添枝加叶”法使原句更具表现力。

)改
学生独立完成后,举手发言,师生共同交流,对写的精彩的句子提出表扬,并共同赏析。

例如:秋天到了,(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2.抓住特征进行添“枝”加“叶”
针对学生在上面练习中出现的个别问题,举例说明:
“添”一定要抓住特征,否则会适得其反。

例如,原句改为“猛烈的春风拂过我的脸颊,又顽皮的钻进我的衣袖,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香。

”“猛烈”就与“拂过”“若有若无的清香”矛盾,就不能突出事物的特点,也就不真实了。

所以写景写物就要突出景物的形状,颜色,质感等。

写人就要突出人物的形象,符合情景。

过渡:不光简单句子可用此方法,一些语段也可用“添枝加
叶”法。

3.变简单勾勒为细致描写,使语言表达更吸引人
同学们请看:
原句;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在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

又有一个女孩来到对前,父亲让她站在队中。

父亲为她和玛利亚小姐互相介绍。

改句:父亲神情严肃的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的躲到一边惶恐的望着楼上。

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警报。

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战成整齐的一列……
问:同学们,试将原句与改后语段进行比较,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总结:原话文字比较概括,不具体,不生动。

改后表达细致,形象生动,人物描写更传神。

过渡:如何使人物描写更加细致传神呢?
引导学生再读上面语段中的改句,思考:就写人而言,怎样做到细致而传神呢?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就写人而言,就要从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心里、语言等细节处细致刻画,添加适当的修饰语。

从添词到添句,灵活而恰当地运用“添枝加叶”法。

朱自
清先生说过:“所谓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细节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生活花园中不为人注意的地方,细节的影子往往或隐或显于芸芸众生的举手投足之间。

我们需要用聪慧的双眼去观察,从细微之处着手,适当的“添枝加叶”,能使语言表达由简单变得具体,由平淡变得生动。

做一做:
春天每一棵树都睡醒了觉,树枝变得柔软了,叶子萌发了。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半空中笼罩着水雾,使在天空上产生了奇妙的折射。

小草也醒了,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用“添枝加叶”法进行更细致地描写)
指导学生先独立修改后再相互交流,推荐佳作念给大这家听。

师生共同评析。

第二招:“点石成金”——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贴切
1.什么是“点石成金”法
故事《哈里波特与魔法石》的故事中讲到这样一个情节; 哈里波特走到魔镜前,在镜中看到了他早已去世的父母,这时他会有什么反应呢?
原句:他看着他们,双手轻轻放在镜子玻璃上,就好像他希望能够走进去和他们待在一起。

改句:他如饥似渴地凝视着他们,双手紧紧按在镜子玻璃上,就好像他希望能够扑进去和他们待在一起
比较原句与改句,说说哪个好?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鼓励
学生积极发言。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如饥似渴地凝视”不仅写出了看得聚精会神,更突出他迫切看清父母的心情;“紧紧按”写出用力压的动作,更准确;“扑”字更显出用力向前冲,身子伏在魔镜上的动作,让人深深感受到他对父母的渴望,想念,表达出见到父母的无比喜悦却又只能隔镜相望的令人心碎的忧伤。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写作着可以通过反复推敲,精选更恰当的词句进行替换,使表达更加准确贴切,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就像把石头点成金子一样。

所谓“点石成金”就是对语言的推敲锤炼试试看:精选更恰当的词,来替换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使其表达更加准确贴切。

我俯视着姥姥,看她的背弯得像个瓜瓢,她慢慢(蹒跚)地走到小屋角落里,一个被布遮挡住灰尘的小柜子前,嘴角微微上扬,我看到她眼角的皱纹似乎展开(舒展)了许多。

发抖(颤抖)的手从衣服里面一个贴身的小兜里拿(摸)出钥匙,轻轻俯下身,依旧微笑着打开柜子上的锁,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捧)出一个罐子,得意洋洋地笑着告诉我,这是村里最好的蜂蜜,花了十块钱才买来的。

放(藏)到书包里自个儿偷着吃。

我看着眼前这个小老太太,有点想笑,鼻子却酸酸的。

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指名几位同学分别把自己填写的词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品味,选出最佳词语。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会以上两种方法对你在作文中如何美化语言有一定帮助。

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写出个性而引人注目的语言,还要多读,不断积累词汇,培养自己的语感;多写,灵活运用扮靓语言的种种技巧。

唯有这样才能秀出自己迷人的运用风格,亮出自己独特的运用个性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