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课教案_1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我研学
知识点一 纺织技术的革新 1.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于是工__业__革__命__兴起。 2.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 年,哈__格__里__夫__斯__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__妮__机__”。
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 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 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 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 —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 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 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 统治。 ③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1840年,英 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 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 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知识点二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3.1785年,瓦__特__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 便利的动力。 4._蒸__汽__机_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 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__产__力__,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 向纵深发展。 5.到19世纪30年代,_蒸__汽__机__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大__工__厂_替代,_现__代__工__厂__制__度_最 终确立。
欧洲的旧式纺车
欧洲的旧式织布机
飞梭(1733年)
发明者: 约翰凯伊(机械师)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34张PPT)

合作探究 探究七 中国错过工业革命的原因 中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合作探究 探究八 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 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
(2)火车
极大地便利了物质和人员的流动,改变 着人们的生产 生活方式,宣告了“铁 路时代”的来临。
合作探究
铁路时代的到来
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 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 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 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 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合作探究 探究四 工业革命的影响
合作探究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 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 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工业革命
合作探究
探究一、工业革命的原因
1.政治前提: 2.直接原因:
英国比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 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探究二、工业革命的条件: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主学习
1.17世纪末,英国 君主立宪制 建立后,政局稳定,资 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对 棉纺织品 的需 求迅速增长,刺激了 棉纺织 生产方 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珍妮机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 。 3.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 工业革命 。 4.1785, 瓦特 改进的 蒸汽机 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蒸汽机 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飞跃。 5. 6.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现代 工厂制度 最终确立。 蒸汽机车 7.1825年,由斯蒂芬森 设计的 拖着车厢载着450 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 铁路时代 的开始。 8.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 入 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 英国 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工业国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研讨课教案_15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材分析】工业革命是各国资产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
表现出来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这一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课,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讨论、讲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讲述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及工业革命的影响,要让学生理解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涵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过程与方法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的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本课的学习情境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
2、史料教学法:通过出示史料,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3、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和思考,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新人教版

【点拨】据“英国棉纱价格图”分析可得出,蒸汽机在 棉纺织业的应用,提高了棉纱的生产效率,所以棉纱价 格下降。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进,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 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故选D。 【答案】D
7. 【2020•河北唐山丰南区期中】据统计,到19世纪20 年代,在两台蒸汽织机旁工作的一个男孩所织的布 匹比一个熟练的手工织工多15倍。这一数据直接说 明( ) A. 传统手工行业日益消亡 B. 机器效率高于手工生产 C. 机器生产完全取代了手工劳动 D. 工业革命加剧贫富分化
2. 【2020•河北唐山遵化期中】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 的故事:据说发明者“一脚踏出的灵感”才导致这 样的手摇纺纱机诞生,并且取名“珍妮机”。这位 发明者是( C ) A. 亚里士多德 B. 牛顿 C. 哈格里夫斯 D. 瓦特
3. 【2020•河北唐山滦州期中】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棉 纺织业开始,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增大 B. 该行业采用雇佣方式经营 C. 劳动力资源充足 D. 珍妮机的发明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知识点过关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1D 2C 3A 4B 5D
6D 7B 8D 9D 10 B
答案呈现
11 C 12 A 13 D 14 C 15 B
16 见习题
答案呈现
知识点1 纺织技术的革新 1. 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__资__本__主__义__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C. 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 D. 英国积极参与早期殖民掠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研讨课课件_17

恤
先进制度一定会战胜落后的制度
你认为英国取胜的关键是什么?你得到什么 启示?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一场革命 两个阶级 一个时代 两个行业 一种动力 两种交通 一种制度 两个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蒸汽时代;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 蒸汽机;火车、轮船; 工厂制度;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工业化)、东方 落后(封建主义/农业化)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通过师生串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维导图理解工业 革命爆发的必要性;通过对比掌握工业革命的实质 (难点);结合课本理清逻辑顺序,掌握工业革命历 程和主要人物及代表成就;进行史料分析理解工业革 命影响(重点); 2、树立历史逻辑思维;图片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3、以史论今,体会科技与生产力、社会变革的关系, 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学习发明家细心、创新精神
水力 水力 水力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水——蒸汽——动力 阅读课本P95思考瓦特
煤炭
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1、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人类进
入“蒸汽时代”. 2、 打破地域限制 3、确立现代工厂制度
厂:大机器 生产
1、阅读课本P95相关史事,思考工厂制度的特 点? 2、阅读材料研读:思考工厂环境和工人地位?
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 志:
珍妮机——纺纱机器 1765年(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棉纺织业完成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时间 (18世纪)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发明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工业革命最早发
生行业:
棉纺织业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_13

1.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D
2.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
用最早产生于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B
C.冶金业
D.机器制造业
3. “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
D.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发明 D
4.《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
王建:第一次工业革命破坏了自 然环境,应予否定
洪红: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生 产方式,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应该 客观看待。
• 洪红 • 张丽只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优点,
王建只看到缺点,二人看待历史事 件的角度都过于片面。 • 而洪红做到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史论结合的评价历史事件,既看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优点也看到缺点。 • 所以洪红对
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国家。
工业革命带给我们怎样的发展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我们应坚持科 教兴国战略
2.科技是一柄双刃 剑,我们应坚持以 人为本,坚持可持 续发展战略
国家 英国 时间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棉纺 凯伊发明飞梭 成就 织业 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制度: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交通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铁路时代
影响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进入蒸汽时代
对中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以下是三人对“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评价。请写出评价正确的同学姓 名,并说明理由。
张丽: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 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应全面肯定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_10

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是什么机器?说说它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图二的发明者是谁?说说它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3)图二机器与图三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世博会的举行,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
工业化成就,世界上首先举办世博会的
时间和国家应该是
A.16世纪 意大利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创造了 巨大生产力;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 封建主义 ;世 界形成了西方 先进、 东方 落后的局面;人类进入_蒸___汽__
时代。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
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
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里的变革
指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英国工业革命 C. 英国的殖民扩张
主要成果
完成标志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棉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富尔顿发明汽船
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 产的主要方式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意志
俄国
奥地利
日本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
3240万磅
25万磅
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
棉
国
花
生
加 工
铁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产
量
量
增 380万磅 长
增
1.7万磅
长
工业革命的过程
发明者 国别
时间
成果
哈格里夫斯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发明珍妮机
瓦特
英国
1785年
改良蒸汽机
斯蒂芬森 英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
产 人阶,级工业。②在无形英产成阶国级,了到也资1正产9式世阶形纪级成20。年和掌代无握,产生英阶产国级资已料有两的2大0资0对万产工立阶厂阶级工为级人了。和获运取输利工润,
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 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 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 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 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 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1825年9月27日英国煤矿上的机
械师斯蒂芬森驾驶着拖有12节煤车、
20节车厢450名乘客的蒸汽机车通车
成功。
斯蒂芬森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781-1848)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中国
日本
19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启了洋务运动,中国的“工业革命”同期 的日本,迅速实现了政治转型,成为亚洲强国。
时间(18世纪)
发明
动力来源
特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人力
细而易断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力
粗而结实
1779年
骡机
水力
细而结实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思考:珍妮机有什么弊端? 使用人力,纱线细而易断 水力机器有什么共同弊端? 受季节、地域限制,工厂只能建在河边,而且
枯水期没办法工作。
有没有一种更强大、更持久,不受时间空间 限制的动力机器呢?
——《大国崛起》
17世纪中--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 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科技革命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感到了学习的压力,想要在中考中脱引而出。
但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又是不同的,存在着各种问题,老师要尽最大努力在最后的这段复习时间里帮助学生们都有提高和进步。
在最后的这些时间里我以专题形式进行知识梳理和讲解,并且以做题解题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历年(2011-2018年)中考题目与分值分析
从2011年到2018年有关科技革命这一专题年年都考。
给一段材料从科技革命的时间、发明创造、影响(对经济、对世界格局、对中国等的影响)等不同方面去考察这一专题的知识。
其中2011年出了一个材料题占分15分,2016年考了一个占分14分的探究题。
这一专题在中考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让学生们对这一专题有系统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四、授课
(一)导入复习课:出示一组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图片,导入本专题。
同时请同学们判断这些发明分别是诞生于哪一次科技革命中。
(二)考纲解读:学生齐读考纲,给学生讲讲历年中考中本专题都有出题,地位重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基础梳理、自主学习
(四)视野拓展
1、三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①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如新思潮萌芽 (魏源)、洋务运动
第二次:
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如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如“两弹一星”、航天工程、青蒿素等。
得出认识: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是富民强国之路。
2、怎样理解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1)积极:①经济: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③生活: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消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战争问题、城市交通等。
(五)中考链接
1、2011年下半年,“微博卖土豆”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先后有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农民通过微博成功卖出了滞销土豆,新媒体的作用显现。
这种新媒体是以哪一技术为基础的平衡的世界经济?(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发明及作用)
A.计算机技术 B.克隆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航天技术
2、右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考工业革命的时间)
A.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B.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C.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D.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3、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不仅改改变了人们的社会
生活,而且至今仍在惠及我们。
以下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中,历经
百年以上且至今仍为我们广泛运用的有(考工业革命的发明及时
间)
①蒸汽机②火车③汽车④电灯⑤电子计算机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4、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文艺复兴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工业革命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直接因素是(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D.殖民扩张与掠夺
6、(2011年长沙中考真题)
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至13世纪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是其典型代
表。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广泛传播于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材料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运营为主要标志。
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摘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
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基础。
严格地说古代科技只能叫做技术。
,不能称之为科技。
古代技术主要表现为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近现代科技则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
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是否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支撑。
(1)以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哪位湘籍科学家对古代四大发明做出过重大贡献?(6分)
考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及影响
(2)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回答,哪位科学家对蒸汽机的改良做出过重大贡献?爱迪生在电器领域有许多重大发明,请举一例。
(2分)
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3)材料三认为古代科技和近现代科技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以爱因斯坦的成就为例说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怎样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4分) 考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
(4)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分)
谈对科技的认识,开放性试题,与之相关有理皆可给分。
7.(2016年长沙中考)探究题(14分)
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是第一生产力。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请问铁器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2分)中国社会形态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革?(2分)宋代时,哪一技术的运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2分)
考中国古代的科技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哪一阶段?(2分)从此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1分)这次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中国何时开始卷入这一市场?(2分)
考工业革命的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2分)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原子能技术的理论基础来自爱因斯坦的哪一理论?(1分)
(六)专题总结: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影响深远。
我们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七)布置作业:专题小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