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ppt13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ppt13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
(生活需求、交通、通讯)
(6000万移民)
Question four: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1、亚洲除日本外成为了欧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
2、非洲被瓜分完毕 3、拉丁美洲的经济受制于列强;(巴西、智利、玻利维亚) 4、欧美工业国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 的原材
②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 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
二、从发生的国家方面分析:
前者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相对缓慢; 后者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从生产经济组织形式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大企业制度、国际联合企业、跨 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海上运输
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半个世纪以后,开始 向__欧_美__大_陆__扩散。在随后的各国工业革命中 __纺_织__业__ 和 ____铁_路_业___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一、时间:19世纪下半叶 二、地点: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 三、原因——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时期 企业 规模
第一次 中小 工业时 企业 代
所有权与 经营 经营权 方式
不分离
自由竞争
第二次 大企业 分离; 垄断
工业革 命
高级专业 人才管理
代表企业
瓦特的蒸 汽机工厂
八大财团 四大财阀 二百家族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 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电力 德国 赫兹 电磁波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说课稿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说课稿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型属于新授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一说,教材分析:从两个角度说教材地位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本课的两次工业革命是本课世界市场形成的两个重要环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又推动了本单元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必修III思想文明的发展历程,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

自07年来,全国共考过56道选择题,11道简答题。

山东3道选择题。

具体题目是2.(2011·山东文综·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从示意图看,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①是美国。

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所以③是荷兰。

英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所以②是英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超过英国。

所以②是英国,选B。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根据刚才时空角度的教材分析,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阅读、概括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史学观点;通过世界市场的形成,让学生懂得大国崛起的过程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过程。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以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巨变进行介绍,即:工业革命的兴起──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力的广泛应用;人在工厂──工厂的普及与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成果,掌握工业革命促成了人类生活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第二、课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

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第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以及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难点: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即它带来的影响第四、教学方法1、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采用多媒体软件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过程,创设情境,时空结合让学生感受工业革命成果对社会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

3、采用模仿性学习方式,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大企业时代到来等部分内容。

4、结合课本上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课前搜集的工业革命前后的相关数据资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联系的加强。

从而加强对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五、教学过程第六、课堂检测1、工业革命最深远的影响是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B、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2、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主要表现在①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②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③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④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3、19、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陆空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有赖于A、发电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D、飞艇的发明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有①同时发生在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②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③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④重要发明来源于发明家的经验积累⑤重要发明来自于科学家的实验室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5、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

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__教学用

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__教学用

化学
钢铁 德国
西门子 电力 奥斯特、法拉第(理论)、韦纳·
电生磁
汉斯· 克里斯蒂安· 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丹麦物理学家 1820年
因电流的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 会科普利奖章。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 ──电磁学。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 院长。 磁生电 迈克尔·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 杰出贡献。 1831年,他经过大量实验发现 “磁生 电”(“电磁感应”)并引入“场”的概念, 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1824年被选为皇 家学会会员,1825年接替戴维任皇家学院 实验室主任,1833年任皇家学院化学教授
摩根、 洛克菲 勒、三 井、西 门子等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或标志
发明者 科技含量
蒸汽 工匠技师 经验主义
电力 科学家、工程师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紧 密结合
发生时间地点 首先在英国发生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 起始的行业 经济结构 生产组织 经济思想
18c中-19c上 资本主义国家(19c下) 纺织业等轻工业 重工业 工厂取代工场 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出现 中小企业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出现(国家资本主义)
思考探究
请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 发生而不是在其它国家?
英国首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商人,现在你准 备投资工业,需要哪些条件呢?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 是怎样具备的?
雄厚的资本 技术知识
充足的劳动力

高中历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案

高中历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案

高中历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和发展历程,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革命的背景:农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扩大等。

2. 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英国工业革命、欧洲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等。

3. 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机械化生产、交通运输革命、电力革命等。

4. 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业革命的相关概念、背景、历程、成就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家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革命前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2. 讲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农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扩大等。

3. 讲解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英国工业革命、欧洲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等。

4. 讲解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机械化生产、交通运输革命、电力革命等。

5. 讲解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6. 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工业革命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工业遗址,直观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

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上课

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上课

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从而获取廉价的劳动力
需 要 是 发 明 之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 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 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5 进程不同: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
德国
我们来看看人类动力的发展史:
畜力——水力——蒸汽动力——电力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时代,利用畜 力和水力进行简单的生产,但是这种生产 方式到了近代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制造 出新的动力——蒸汽机、电力,给整个人 类社会带来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改变—— 从农耕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
发生国家 始于英国一国
发明者
动力
重要发明 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内燃机 起始部门 轻工业 交通
资本主义阶段
经济组织 工厂制(中小企业)
自由竞争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时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 大企业时代(有何特点?) 代(有何大机器生产的)工 大企业出现 厂制度成普遍组织形式; ②大企业掌控国家的经济 ②早期中小企业占多数 命脉和国家机器 ③自由主义思潮兴盛 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④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自由资本主义被 控制产品价格 垄断资本主义(帝 ⑤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 跨国公司
3.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项目 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C60年代-19C中期 工匠(实践经验) 蒸汽动力(煤) 火车、汽轮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C70年代——20C初 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科学家(科学理论) 电力、内燃机(石油) 重工业 汽车、飞机 大企业(垄断组织) 垄断(帝国主义阶段) 最终形成

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的改变:1.经济变革:工业革命引发了巨大的经济变革。

通过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生产,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新的机器和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组织,促使了出现新的行业,例如纺织业、钢铁业和化学工业。

这导致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财富的积累,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2.社会结构和劳动力变化: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传统体制。

工厂制的兴起、劳动条件的恶劣和城市贫民的出现引发了社会问题和阶级冲突。

这催生了工人运动和工会的兴起,促进了劳动力和社会权益的争取。

3.技术与科学的进步: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科学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

机械和生产设备的改进、新的能源的应用,以及发动机、电力、化学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这不仅改变了工业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交通运输、通信、医疗和生活条件等。

4.城市化和城市生活的改变:工业革命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

劳动者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这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催生了城市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发展。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拥堵和社会问题,需要进行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的改变。

5.全球化和帝国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促进了全球化的加速。

欧洲列强开始寻求殖民地、资源和市场,形成了新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

帝国主义的兴起导致了全球经济不平等、殖民地剥削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总的来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社会、技术和全球层面的深刻变革。

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财富的积累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改变了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全球化和帝国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为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并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中职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

中职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

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斯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材料三: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根据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爆发的技术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17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科技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总结;首先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并不是单纯的因素造成的,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市场,劳动力,原料,技术,资金等全面考虑,全面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的过程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问世(哈格里夫斯)2.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学生回答;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导致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

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回答工厂制度诞生的原因?学生回答: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开始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工厂出现了。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3.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过渡:这次工业革命自英国开始后,不久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19世纪上半期,继英国之后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世界面貌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那么工业革命是如何深入发展的呢?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选择题
6、19世纪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其主要原因是 B
A、世界形势的变化
B、美国经济的发展
C、自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英国等国家的衰落的
7、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D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8、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A、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社会财富的日益集中 D、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选择题
9、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 道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 益复杂
电 气 时 代
二、进入电器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时间: 19C下半叶 (二)条件: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与资金等 3、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三)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行业 发明家
发明
交通
戴姆勒 狄塞尔 李比希
汽油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提出使用有机化肥
④加紧瓜分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选择题
4、美国确立西半球霸权地位是在 D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 大为提高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
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
垄断组织
(二)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影响
第一次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标志 着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工业革命提高了生力,巩 固了统治基础,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世界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立阶级,近代城市开始兴 起;产生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 国主义阶段。
Show Time英国工业革命
想一想今天 的电讯事业 哪些新的发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
(一)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不 技术来源
同 点
主要国家
起始行业
来源于实践,科学与 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英国
纺织业
相 生产力的进步 同 点 生产关系的变革
蒸汽时代 工厂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来源于科学研究,科学 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英国等几国同时进行 能源等重工业 电气时代
感谢下 载
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A、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
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
2、1898年人们可使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D
A、飞机 B、汽船 C、火车 D、汽车
3、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表现为 B
①扩大生产规模
②改善经营管理
③提高生产效率
化学 柏琴
雷佩
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 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塑料
英国 贝塞麦炼钢法、
钢铁
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 德国 西门-马丁炼钢法
(四)影响
1、生产力: 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类 进入了电器时代
2、生产结构: 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3、生产关系: 垄断组织的产生
4、国际关系: 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最终形成
铁路时代 汽轮
4、欧美在18C末,英国在18C中期进入拓展时期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行业
发明家

发明
棉纺
约翰·凯伊
飞梭
冶金
达比父子
焦煤炼铁法
采矿
托马斯·纽可门 汉弗莱·戴维
蒸汽抽水机 安全灯
交通运输 约翰·麦克亚当
碎石路
技术变革
瓦特
“万能蒸汽机”
(三)影响
1、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3、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4、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原因
1、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2、条件: 资本
劳动力
原料 市场
生产技术
(二)进程
1、机器的发明与动力的革新
2、工业城市的兴起
3、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陆上交通 海上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