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
实验十二低等植物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各种代表植物的观察,认识藻类

实验十二低等植物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各种代表植物的观察,认识藻类.菌类和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而了解它们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纱布、吸水纸等。
念珠藻、眼虫藻永久制片、水绵结合生殖永久制片、硅藻装片、海带藻体标本、紫菜藻体标本、池塘水、黑根霉装片或生霉的面包(馒头)、青霉装片或生霉的橘皮、新鲜蘑菇、地衣植物标本。
三、实验内容1.念珠藻形态的观察;2.海带、紫菜等大型藻类植物的观察。
3.菌类、地衣代表植物观察四、实验步骤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的一群最古老的植物,常生活于水中或阴湿处。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称为原植体植物。
低等植物生殖器官常是单细胞的,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植物。
(一)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含有各种不同的光合色素,为自养的植物,多生活于水中,固着生活或能在水中运动。
不同种类藻体形态、大小、结构差异悬殊:小的需在显微镜下观察,大的可长达百米;有单细胞藻类和多细胞群体藻类之分,后者呈片状、丝状等;有原核藻类和真核藻类之分。
藻类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与人类关系密切。
其中蓝藻、绿藻、硅藻、红藻和褐藻较常见。
1.蓝藻:念珠藻是蓝藻门的代表植物,为多细胞群体藻类,也是原核生物。
取永久制片观察,高倍镜下在丝状体细胞中可看见有几个大型的异形细胞,其细胞壁厚,与营养细胞相连处有球状加厚的节球,细胞质呈淡黄绿色,易区分。
异形细胞可将丝状体隔开成藻殖段,常由此进行营养繁殖。
2.裸藻:取眼虫藻永久制片(示范),在显微镜下观察。
裸藻是眼虫藻门的单细胞藻类,显微镜下可见其细胞呈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削。
虫体内有一个红色眼点,还有许多叶绿体。
虫体前端还有一根鞭毛,可在水中旋转式游动。
3.绿藻:水绵是绿藻门的代表植物。
植物体为多细胞不分枝的丝状体,用手触摸有滑腻的感觉。
取水绵接合生殖永久制片观察。
显微镜下可见有二条平行靠近的丝状体之间相对的细胞各生出一个突起,形成了接合管,细胞中的原生质体收缩形成配子。
11藻类、菌类植物(上课)

3、生殖器官多数是单细胞,合子不发育成胚。
藻类植物分类的依据 (1)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细胞核的结构; (3)载色体的形态、结构; (4)所含色素的种类; (5)储藏物的类别; (6)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类型; (7)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类型;
一、 蓝藻门(Cyalorophyta)
1、主要特征 (1)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异形胞); 异形胞(heterocyst)由营养细胞形成,但比营 养细胞大,中空,储藏颗粒溶解,光合片层破碎, 形成新的膜,并分泌出新的壁物质于细胞壁外。 (2)原核生物,有周质和中心质的分化; 周质(chromatoplasm)中无细胞器;含有光合 片层(photosynthetic lamellae),不集聚成束, 而是单条有规律的排列。 中心质(centroplasm)中不含组蛋白,不形成染 色体,DNA以纤丝状存在;无核膜和核仁的结构, 但有核的功能。
3. 繁殖
(1)营养繁殖 群体、丝状体以藻体断裂来繁殖。 (2)无性生殖 形成游动孢子和静孢子。
★ 游动孢子:没有细胞壁,有鞭毛
原生质浓缩 营养细胞 游动孢子
经分裂
营养细胞
★
新植物体
静孢子:有细胞壁,没有鞭毛
(3)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两个配子的形状、结构、大小和 运动能力完全相同。 异配生殖:两个配子形状、结构相同,但大 小和运动能力不同。 卵式生殖:两个配子在形状、结构、大小和 运动能力等方面都不同,其中,大 配子没有鞭毛,不运动,称卵;小 而有鞭毛的配子称精子,精卵结合。 接合生殖:两个没有鞭毛能变形的配子结合。
少数营养细胞前端有鞭毛, 能运动,绝大多数不运动
2. 结构 内层: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细胞壁 外层:果胶质,常粘液化
藻类植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藻类植物观察和鉴定的基本方法。
3. 学习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藻类植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水生和潮湿环境中的低等植物。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鉴定藻类植物,了解其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态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采集的藻类植物样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镊子、剪刀、解剖针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酒精灯、培养皿、蒸馏水、碘液、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藻类植物样本采集:在池塘、溪流、湖泊等水生环境中采集藻类植物样本,注意采集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藻类。
2. 藻类植物观察:1. 取一小块藻类植物样本,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载玻片中。
2. 用盖玻片轻轻覆盖样本,滴加少量蒸馏水,使样本充分展平。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繁殖方式等。
3. 藻类植物鉴定:1. 根据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等,参考藻类植物分类学资料,对采集的藻类植物进行鉴定。
2. 记录鉴定结果,包括藻类植物的学名、门、纲、目、科、属、种等信息。
4. 藻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1. 对采集藻类植物的水体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水质、水温、光照、底质等。
2. 分析藻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与水质、水温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藻类植物观察结果:1. 观察到藻类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藻类。
2.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类似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结构,如水绵、丝藻等。
3.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特殊繁殖方式,如轮藻的精囊、卵囊等。
2. 藻类植物鉴定结果:1. 采集到的藻类植物样本共鉴定出10种,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金藻等。
2. 其中,蓝藻门的颤藻、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硅藻等是常见种类。
1.藻类、菌类、苔藓实验课教案

包头师范学院教案200 7 ~200 8 学年第2 学期院系: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系(教研室) 生物科学系二○○九年八月6—8日课程教案一、实验准备物品:1.实验仪器、设备:显微镜、显微成像系统2.易耗品:培养皿、烧杯、滴瓶、载波片、盖玻片、解剖刀、針等器具3.试剂:亚甲基蓝、碘液、蒸馏水、4.消耗材料:吸水纸、双面刀片、有孢子囊的海带、紫菜、紫球藻、发菜、颤藻、色球藻、鞘藻属、衣藻、多种海产藻类蜡叶标本、多种永久装片和海带切片二、讲述内容1.本学期实验报告的具体要求;要加首页,统一格式,统一留边框,字迹要工整,作业写在正面,2.实验题目:实验一、藻类3.实验目的:通过多种代表藻类植物的解剖显微观察,重点了解和掌握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对各类显微形态术语有感性的认识。
4.藻类的共同特征、类群及重点门的主要特征:藻类通常分为8个门,蓝藻现存生物中的最原始的类群之一,绿藻类处于系统演化树的主干地位,有很多与高等植物一致的特点;红藻门和褐藻门的演化在藻类中程度较高,了解了这几个类群的特点,有助于理解植物的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性到有性、从同配生殖到异配生殖、卵式生殖的演化趋势和规律。
其它几个门绝大多数为单细胞生物,是演化树上的盲枝。
5.藻类的共同特征:原植体植物、无胚、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有光合色素。
7.教学内容、步骤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方法介绍;1)制作装片观察色球藻,单细胞或群体、有胶质鞘,再用亚甲基蓝染色,观察细胞周质、中央质。
2)制作压片观察发菜,观察丝状体及公共胶质鞘,再用亚甲基蓝染色,观察细胞周质、中央质、藻殖段和异细胞。
3)制作装片观察颤藻的丝状体、隔离盘褐藻殖段,再用亚甲基蓝染色,观察细胞周质、中央质、。
4)制作装片观察鞘藻属,不分枝丝状体、载色体及其颜色特点,同时观察衣藻,单细胞生物、杯状叶绿体、活细胞的颜色,再用稀碘液处理(滴一滴稀碘液到盖玻片一侧,用滤纸条从盖玻片的另一侧慢慢吸水,当碘液慢慢进入盖玻片下,衣藻等细胞会慢慢减弱游动能力,这时观察各种结构,尤其是鞭毛,会比较清晰。
实验十一 菌类植物和地衣

伞菌
伞菌
(二) 地衣门Lichens
地衣是由藻类和真菌共生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类特殊的 原植体植物。共生体的真菌以子囊菌种类最多,藻 类主要为蓝藻和绿藻。地衣分布广泛,可生长在岩 石、树皮、林地及沙漠地上。
1.地衣形态的观察
(1) 壳状地衣:地衣的菌丝与基质紧贴在一起,很难从 基质上剥离。如常见于岩石上的茶渍衣属。
青霉
(3) 曲霉属Aspergillus 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其生活 习性、分布等均与青霉类似。 取曲霉永久装片或新鲜材料制成 水装片,显微镜下观察: ① 菌丝的形态,有无分隔,分 枝状况。 ② 分生孢子梗的形态,其顶端 膨大的球状顶囊。 ③ 顶囊表面放射状排列的瓶状 小梗(1或2层)和黄绿色、黄色或 黑色的分生孢子。
酵母菌
(2) 青霉属Penicillium 菌丝体由有隔菌丝构成,菌丝发达, 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青霉分布广泛, 几乎可在含有有机质的任何基质上出现。 先取新鲜材料在实体显微镜下观察 青霉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 子的形状,然后取新鲜材料制成水装片 或用永久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① 菌丝的形态,有无分隔,分枝状况。 ② 分生孢子梗的形态,分枝方式(扫帚状)。 ③ 分生孢子梗末级的梗基、瓶状的分生孢子小梗和青绿色的分生孢子。 培养青霉时,可将一块橘子皮放在培养皿内,空气中暴露1~2小时后加盖,20— 30”℃下培养几天,见到橘子皮上有白色的菌丝并开始变绿,即可用以实验。
取培养的根霉新鲜材料,用解剖针挑取少量菌丝制成水装片或用永久装片, 于显微镜下观察。先注意其营养菌丝有无分隔,是否分化为匍匐菌丝和假根, 然后在有孢子囊的部位观察孢子囊梗产生的部位(假根处),孢子囊内的囊轴和 黑色的孢囊孢子。
黑霉(根霉、面包霉)
七年级生物水中的藻类植物

实验九 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硅藻门
3.念珠藻属 Nostoc 属于颤藻目,念珠藻科。该属藻类常生于水中、潮湿土壤或石面上,是一种不同大小的 胶质球或木耳状的胶质片。供食用的地木耳mune和发菜N.flagelliforme都属于该 属。地木耳又叫地皮菜或葛仙米,生于山溪边潮湿的土壤上,夏季雨后较易采到,为不 规则的胶质片或胶团。发菜则为名贵干菜,群体外观为头发状的胶质丝,在我国主要分 布于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等省。 取少量新鲜或事先泡好的地木耳或发菜置于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先用镊子或解剖针 将胶质小块适当倒碎,然后盖上盖玻片,用手指轻压盖玻片,使材料均匀散开,即可在 显微镜下观察。 (1) 藻体的形态:藻体是由一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无规则地集合在一个公共 的胶质鞘中。每条丝状体外都有各自的胶质鞘。 (2) 藻体细胞结构:高倍镜下可以看到丝状体由圆形细胞组成。仔细观察可见丝状体中 还有两种不同细胞,一种是色浅、内含物均匀透明的异形胞,注意异形胞与营养细胞相 连接处可看到发亮的折光性强的节球,它是相接处的内壁加厚形成。另一种是连续几个 较大的椭圆形厚壁细胞,其内含物变稠,颜色稍深,为厚壁孢子。比较营养细胞、异形 胞和厚壁孢子之间的不同,并考虑异形胞在念珠藻的繁殖及固氮方面的作用。
实验九 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硅藻门
四、作业 1.绘出颤藻丝状体一部分,示营养细胞、死细胞、隔离盘和藻殖段。 2.绘出念珠藻丝状体及其周围的胶质,示营养细胞、异形胞、厚壁孢子 和藻殖段。 3.绘出舟形硅藻或羽形硅藻的壳面观和带面观,示各部分结构。 五、思考题 1.蓝藻门有那些主要特征,其原始和古老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2.黄藻门与硅藻门有那些主要区别? 3.以直链藻和舟形藻为例,试述中心硅藻纲与羽纹硅藻纲的主要区别。 4.解释下列名词: 原核,中心质,周质,异形胞,隔离盘,藻殖段,载色体,动孢子,上壳, 下壳,壳面,壳缝,点纹,肋纹,环带。
实验十二藻类植物 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代表植物的观察,掌握藻类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红藻门和褐藻门代表植物及生活 史的观察,掌握红藻门和褐藻门的基本 特征。
二、实验材料
紫球藻、多管藻、海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1、紫球藻属(Porphyridium) 生境:喜生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表面。 观察方法:挑取少量藻体制片后显微镜 下观察。 观察内容:细胞形状、载色体。
2、多管藻属 生境:浅海礁石上固着生长。 观察方法:取多管藻永久片置显微镜下 观察。 观察内容:雄配子体、雌配子体、果孢 子体、四分孢子体。
3、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生境:浅海礁石上固着生长。 观察方法:先观察孢子体外形,孢子体 由带片、带柄、固着器三部分组成,再观 察海带横切面、雌配子体、雄配子体永久 装片,最后用镊子挑取少许孢子囊制片观 察。 观察内容:表皮、孢子囊层、皮层、髓、 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补充材料: 紫菜、马尾藻、裙带菜、蜈蚣藻、叉枝藻等
四、作业 1、绘海带的孢子囊和雌、雄配子体图。
实验十二藻类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二藻类植物的观察藻类是植物界中最低等、最简单的类群。
藻类植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形态多样,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方式各式各样主要生活在水中,均为光合自养生物。
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藻类代表属的观察,掌握藻类的特征2.识别藻类的常见种类,学会观察和鉴定藻类植物的基本方法。
二、器材和试剂1,植物材料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的常见种类等。
2,实验器材显微镜、解剖针、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烧杯和培养皿等。
3.实验试剂I2—KI溶液、0.1%亚甲基蓝水溶液。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藻类的特征难点:观察和鉴定藻类植物四、操作步骤(一)蓝藻门中最常见的颤藻属和念珠藻属为代表观察。
1.颤藻属(Oscillctorio)此属分布最为广泛。
污水沟和湿地上最多,温暖季节生长最旺盛,常在浅水底形成一层蓝绿色膜状物,或成团飘浮在水面上。
一年四季都可采到。
为了得到干净的实验材料,可在实验的前一、两天将采来的材料放在小烧杯的水中,它们可借滑行、摆动而移到杯壁上。
用小镊子或解剖针挑取杯壁上的蓝绿色丝状物,置于载玻片的一滴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藻体的形态和运动颤藻是由一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
注意观察颤藻是如何运动的?理解颤藻名字的由来。
(2)细胞结构在低倍镜下选择丝状体较宽、细胞界限较清楚的种类,然后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其藻丝是由单列细胞所组成,无异形胞。
注意两端的细胞有何特点?注意区分藻丝中的死细胞和隔离盘。
死细胞和隔离盘均为双凹形,但死细胞是空的,在镜下看起来发亮;而隔离盘内含胶质,色深绿。
死细胞和隔离盘所间隔的一段藻丝是一个藻殖段。
想想藻殖段有何作用?随后,从盖玻片一侧加一滴0.1%亚甲基蓝水溶液,染色后在高倍镜下观察。
中央质被亚甲基蓝染成深蓝色,可与色素质区分开。
另挑取少量颤藻新鲜材料于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并从侧面加一滴I2—KI溶液,可观察到蓝藻淀粉粒变为红褐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代表种类的形态特征及观察 方法。
2、认识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及其主要门的主要特征,并 了解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在系统分类中的进化地位。
3、认识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中的常见经济种类。 二、材料和用品
1、自备材料: 地木耳、水绵、紫菜、海带、轮藻、平菇 或磨菇新鲜标本或市售干品;根霉、酵母菌、青霉、曲霉的 培养材料;
2、其它材料和用品:上述材料的显微制片、发网菌 变形体永久制片、 发网菌孢子囊永久制片、硅藻制片; 蘑菇、 猴头、灵芝、 鬼伞、 马勃、大秃马勃、 竹 荪、 鬼笔等的担子菌子实体的浸制标本。显微镜、解 剖器、擦镜纸、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 烧杯、滴瓶、 滴管等。 三、实验内容
1、藻类代表植物观察 2、菌类代表植物观察 四、实验方法与实验举例 1、 藻类代表植物观察
(1)粘菌门(Myxomycota)发网菌属(Stemonitis)
本属为常见的粘菌,腐生,营养期为变形虫状, 多生于阴湿的朽木烂叶上,生殖时爬到光亮干燥的地 方,形成孢子囊。实验时可以取其永久制片观察其孢 子囊和变形体结构。 (2)真菌门(Eumycota)
A.根霉属(Rhizopus)(属接合菌亚门)
其顶端分枝3—5次,呈扫帚状,最末一级分枝呈瓶状,称为 小梗,每个小梗顶端生出一串圆形的绿色分生孢子。
D.曲霉属(Aspergillus)(属子囊菌亚门)
曲霉与青霉的生长条件相似,青霉能生长的地方均能生 长,因此,在实验室中培养青霉时,也常有曲霉伴生。实验 时可取培养好的曲霉做装片,也可以取曲霉的永久装片于显 微镜下观察。
取水绵的有性生殖制片或观察水绵的有性生殖情 况,水绵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多为梯形接合,给出 细胞质的配子为雄性的,接受细胞质的配子为雌性的, 形成厚壁合子后萌发成新个体。此外还有侧面结合。
(3)轮藻门(Charophyta):轮藻属(Chara)
轮藻多生于含钙质丰富的稻田、湖泊、池塘等静 水中,沉水生长。实验时取轮藻的浸制标本或新鲜标 本,将它在盛有清水的解剖盘中铺开,用放大镜观察, 可见其主枝、侧枝、小枝(短枝)和假根等,主枝、 侧枝和小枝分化成节和节间。摘取一段带有小枝的主 枝或侧枝,置于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 观察其小枝的着生方式及精子囊、卵囊的形状和位置。
(6)褐藻门(Phaeophyta):海带属(Laminaria) 海带(L. japonica Aresch)是海带属最常见的
植物之一,为大型海产藻类,供食用,也可作工业原 料。实验时可取市售海带干品,用水浸泡,使其完全 展开,观察其外形。刮取孢子囊层来观察其游动孢子 囊及游动孢子。 2、菌类植物观察
(1)蓝藻门(Cyanophyta):念珠藻属(Nostoc)
本属亦为常见蓝藻x)(示范)
团藻生活在淡水池塘、湖泊、稻田或临时积水坑中, 夏季易采到,此藻体较大,采入瓶中,肉眼可见。 在团藻 固定液中,摇动后浮起的许多圆球状小颗粒即是。在示范 镜下观察团藻的永久制片,可见它为数百个至数万个细胞 所组成的多细胞的空心球体,每个细胞的形态构造与衣藻 相似。母体内可产生子体,子体内又可产生子体 ,这样, 往往在制片上可看到团藻的“三代同堂”现象(生殖形成 的)。团藻有无性生殖也有有性生殖。
平菇
草菇
长裙竹荪
花菇
金针菇
美味牛肝菌
磨菇
茶树菇
五、实验报告
1、绘水绵营养体细胞结构图。 2、绘海带孢子囊及隔丝细胞结构图。 3、绘根霉菌丝结构及孢子囊图。 4、绘平菇子实层结构图。
发网菌
根霉属为常见霉菌,腐生,滋生于面包、馒头、甘薯、 蔬菜、水果等日常食品上,使食品腐烂、变质。常见种类
有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Vuill),又叫面包
霉或黑根霉,常发生在淀粉质食物上。 实验时先肉眼观察培养好的面包霉,然后取少许材
料做成临时装片观察,在载玻片上先滴上一滴5%的氢氧化 钾溶液或稀肥皂水,再用解剖针轻轻挑取少量带有孢子囊 的白色菌丝(不宜太老),顺其自然生长状况轻轻置于水 液中,盖上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也可取根霉的永久装 片结合观察。(注意:不要取过多菌丝,如过密则小心将 其拨散开,勿使成团,亦勿拉断。)
轮藻
(4)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示范) 本属硅藻分布极广,为单细胞浮游硅藻,在淡水中
普遍存在,一般水中均能采集到。实验时用吸管吸取含 舟形硅藻的标本液做临时装片或用硅藻永久制片观察, 识别常见的硅藻种类的形态,如小环藻属
(Cyclotella)、羽纹硅藻属(Pinnularia)等。 (5)红藻门(Rhodophyta): 紫菜属(Porphyra)
B.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属子囊菌亚门)
本属为单细胞真菌,多存在于富有糖分的基质中,在
牛奶、动物的排泄物内和植物的果实、蜜腺上及土壤中均 可找到。实验时用吸管吸取培养好的酵母菌标本液,滴一 滴于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液体, 于显微镜下观察(低倍镜下找到后换高倍镜观察)。也可 取酵母菌永久装片结合观察。
C.水绵属(Spirogyra)
本属为最常见的淡水丝状绿藻,大量生长在稻田、池 塘和水沟中,常成团生长在水底或漂浮在水面上,为碧绿 色的丝状物,手摸时有粘滑感。实验时用镊子取少量水绵 于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用解剖针将丝状体拨散,盖 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即可。
团藻
水绵结合生殖图(梯形结合)
E.平菇属(侧耳属)(Pleurotus)(属担子菌亚门) 为腐生性真菌,常种有平菇(P. ostreatus),为极普
遍的食用菌,各地子大量栽培。实验时取平菇子实体新鲜材 料观察。
F.常见担子菌的种类识别 取银耳、木耳、蘑菇、灵芝、猴头、鬼伞、鬼笔、竹荪、 马勃、大秃马勃等担子菌的新鲜子实体或浸制标本,注意观 察识别各种担子菌的形态特点。
C.青霉属(Penicillium)(属子囊菌亚门)
青霉属是腐生性真菌,水果、皮革、淀粉性食物及酿 酒原料上很常见,某些种类为提取青霉素的原料。
实验时用尖镊子从培养好的青霉生活标本上取少许白 色略微带有青绿色的部分菌丝,置于载玻片中央的一滴清 水中,用解剖针将其轻轻拨散,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 观察。也可取青霉永久装片观察,可看到其菌丝体有许多分 枝,菌丝有横隔,在营养菌丝上有直立的分生孢子梗,
紫菜属为海产红藻,从我国海南岛东北部直至最北 方的海滨均有分布,多为重要经济藻类。实验时可取其 市售干品少量,(提示:最好选取颜色较深者, 以便 观察其生殖器官) 于烧杯中加水浸泡一会儿,待其完 全展开后观察。实验时先观察藻体的外形,然后做临时 装片观察营养细胞的结构及果孢子囊和果孢子等。
A
B
紫菜(A)与海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