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作者:丁晨叶庭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19期

摘; 要: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之际,引发了学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的热潮,本研究通过对相城区5所中学学生核心素养的调查,发现中学生核心素养总体状况良好,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都得到了发展,但在文化课的学习压力下,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从体育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形式的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生; 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80-32;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a)-0161-02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过去“重智轻德,育人功能不强”的问题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根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相城区历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高三学生的体质测试排名从2014年的倒数到2017年的第3名至2018年的第2名,体质测试整体成绩的提升是对相城区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的真实反映,本研究从体育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形式的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苏州市相城区5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苏州大学实验学校、黄埭中学、

陆慕高级中学、望亭中学)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CNKI以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为关键词检索有关期刊、硕博士论文,了解和把握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2018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江苏徐州举办的江苏省高中新课标培训内容,为本研究框架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体育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形式,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最后将问卷调查结果利用EXCEL软件进行汇总、分析。

2; 中学生运动能力情况

新课标将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了具体化,根据运动能力具体表现形式分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2.1 学生体能状况调查

中学生的体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体能状况。通过对近4年相城区高三学生体质监测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相城区中学生体能状况,如表1和表2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相城区高三男生近4年引体向上个数增加趋势明显;立定跳远和1000M 的成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女生仰卧起坐成绩从2015年的33.25个到2018年的47.29个,增加了14.04个,800m成绩提高了11s,但在立定跳远项目上有所回落,从全市的整体状况来看,提升空间较大。从体质监测的整体结果来看,相城区在近几年的大市排名中,仅次于工业园区,学生体质状况良好,学生体能状况的保证得益于各中小学校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体能得到了应有的提升和保证,同时,也要看到男女生各项数据仍有提升的空间。

2.2 学生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调查

学生的运动认知直接影响到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的运动认知对学校体育的开展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技战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运动认知和技战术运用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

图1中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较高,非常熟练和比较熟练的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不熟练的比重相对较低,体现出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在技战术的掌握上较好,已经基本具备了多已习得的技战术的运用,也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2.3 学生体育展示与比赛调查

将体育学习中掌握的运动技战术合理运用到比赛中,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将技战术的运用作出了相关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体育欣赏的能力提出了标准,在不同运动模块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对一定时间、不同水平观看多少场次的比赛也提出了要求。

表3对调查对象参与体育比赛、观看比赛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在每周参加比赛1~2次体育比赛和比重占65.82%,每周观看比赛1~2次的比重占70.92%,体现出学生对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的认识程度较高,也表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在体育竞赛活动上的安排,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利用课上和课下时间观看体育比赛,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鉴赏能力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中学生健康行为情况

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等方面。

3.1 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调查

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就应加强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通过表4可以看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整体良好,其中强身健体的认识占

94.39%,其次是提升技能占62%,中学阶段的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比较强烈,尤其是男生,对于强身健体、放松身心和提升技能等方面比女生更有需求。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在校学生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 中学生体育品德情况

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3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通过调查和对部分体育教师、学生的访谈发现,中学生在体育品德方面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自尊自信为代表的精神,以公平正义为代表的体育道德,以团队合作为代表的体育品格。

5; 结语

总体来说,相城区中学生经过数年的体育学习,体质状况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在运动技能习得方面已经基本掌握了适合自身体育锻炼需要的运动技能,终身体育意识不断增强,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利用课内外的时间欣赏体育比赛,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初步养成,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的体育品德将让其受益终身。但在文化课考试的压力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收到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韩金龙.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8):91.

[2] 张流民.培养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