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压力钢管岔管计算书
水电站的压力管道分岔管

(四)球形岔管
结构特点:由球壳、主支管、 补强环和内部导流板组成,补 强环与球壳圆盘的变形一致, 导流板(设平压孔)用于改善 水流条件。
结构设计:补强环加固后的各 主、支管开孔的局部应力不致 相互影响并有一定的焊接空间; 分岔角较大(60o~90o)。
第八章 水电站的压力管道
我国岔管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内压不高,一般多为贴边
岔管; 20世纪60年代起:高水头水电站,混合梁
系和三梁岔管应用较多; 20世纪70年代后:内压和直径继续增大,
月牙肋岔管应用较多,无梁岔管;20世纪80年 代后:月牙肋岔管应用较多,出现球形岔管。
第八章 水电站的压力管道
第八章 水电站的压力管道
(5)无梁岔管有一定的发展前途,目前应用较少, 充分发挥与围岩的联合受力; (6)位于竖向转弯处的分岔管,因主、支管中心 线可能不在一平面上,以球形岔管为宜; (7)月牙肋岔管、无梁岔管、球形岔管均为上凸、 下凹,宜上设排气孔、下设排水管。
第八章 水电站的压力管道
分岔管的尺寸及HD值愈来愈大。除了基于透水衬砌理论的 埋藏式钢衬钢筋混凝土岔管的设计方法和实践有了明显进步并 还在不断改进中外,最重要的进展应是埋藏式钢岔管与围岩联 合承载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开始在大型工 程中的实际应用。
第八节 地下埋管和坝身管道
一、地下埋管(Undergroud penstock)
特点:地下埋管虽增加了岩石开挖和混凝土衬砌 的费用,但与明钢管相比,往往可以缩短压力管 道的长度,省去支承结构,可利用围岩承担部分 内水压力,从而减小钢材的厚度,节约钢材,且 受气候等外界影响较小,运行安全可靠。第八章Leabharlann 水电站的压力管道(二)三梁岔管
某水电站岔管计算

某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 **** 正对称Y型岔管结构计算 N-21 **** **********************************************************************ORIGINAL DATA原始数据*******************************************************PROJECT NAME 工程名称代号 N= tzy叉管主管壁平均半径 R= 200.000 (cm)分岔主、支管轴线夹角 Q= 1.0472 (弧度)支管锥管半角 B= 0.1224 (弧度)内水水头 P= 9.000 (kg/cm^2)U型梁小断面上翼缘板宽 B1= 0.000 (cm)U型梁小断面上翼缘板厚 T1= 0.000 (cm)U型梁与管壁相交处的影响宽度 B2= 0.000 (cm)U型梁与管壁相交处的影响厚度 T2= 0.000 (cm)U型梁小断面腹板高度 B3= 90.000 (cm)U型梁小断面腹板厚度 T3= 4.800 (cm)U型梁大断面上翼板宽度 B12= 0.000 (cm)U型梁大断面上翼板厚度 T12= 0.000 (cm)U型梁大断面上影响宽度 B22= 0.000 (cm)U型梁大断面上影响厚度 T22= 0.000 (cm)U型梁大断面上腹板高度 B32= 120.000 (cm)U型梁大断面上腹板厚度 T32= 4.800 (cm)腰梁断面上翼板宽度 B1R= 0.000 (cm)腰梁断面上翼板厚度 T1R= 0.000 (cm)腰梁断面影响宽度 B2R= 15.600 (cm)腰梁断面影响厚度 T2R= 2.000 (cm)腰梁断面腹板高度 B3R= 90.000 (cm)腰梁断面腹板厚度 T3R= 4.800 (cm)叉管U梁断面内缘轮廓线坐标点数 N0= 20叉管U梁断面外缘轮廓线坐标点数 M0= 20PARAMETER OF WAIST BEAM腰梁有关参数-------------------------------------------------------B1= 0.92480 W= 1.04503 G= 1.04936A0= 231.23 R= 200.00 A1= 16.34PARAMETER OF WAIST BEAM点号内缘纵坐标内缘横坐标外缘纵坐标外缘横坐标 -------------------------------------------------------1 10.00 230.94 14.74 325.622 20.00 230.07 29.48 324.403 30.00 228.61 44.22 322.344 40.00 226.56 58.96 319.445 50.00 223.89 73.70 315.686 60.00 220.58 88.44 311.017 70.00 216.60 103.18 305.418 80.00 211.93 117.92 298.819 90.00 206.50 132.66 291.1510 100.00 200.25 147.40 282.3511 110.00 193.12 162.14 272.2912 120.00 184.98 176.88 260.8213 130.00 175.72 191.62 247.7614 140.00 165.13 206.36 232.8315 150.00 152.94 221.10 215.6516 160.00 138.74 235.84 195.6217 170.00 121.81 250.58 171.7518 180.00 100.79 265.32 142.1119 190.00 72.20 280.06 101.8020 200.00 0.00 294.80 0.00PARAMETER OF U BEAMU梁有关参数------------------------------------------------------- A01= 233.86 B01= 202.02 S= 200.89S1= 16.36 S11= 99.69TL=1625.82 TL1= 16.32U梁坐标 (cm)------------------------------------------------------- I Y1 U1 YH UH点号内缘纵坐标内缘横坐标外缘纵坐标外缘横坐标 -------------------------------------------------------1 10.10 233.57 10.34 238.362 20.20 232.69 20.68 237.463 30.30 231.21 31.02 235.964 40.40 229.14 41.36 233.845 50.50 226.43 51.70 231.086 60.61 223.09 62.05 227.677 70.71 219.07 72.39 223.568 80.81 214.34 82.73 218.749 90.91 208.84 93.07 213.1310 101.01 202.53 103.41 206.6911 111.11 195.31 113.75 199.3212 121.21 187.09 124.09 190.9313 131.31 177.72 134.43 181.3714 141.41 167.01 144.77 170.4415 151.51 154.68 155.11 157.8616 161.61 140.32 165.45 143.2017 171.72 123.19 175.80 125.7218 181.82 101.94 186.14 104.0319 191.92 73.02 196.48 74.5220 202.02 0.00 206.82 0.00GC= 217.25 AC= 200.89 AB= 108.63 BC= 188.15 AD= 231.23 AM= 115.18 DM= 186.33 AK= 116.05 DK= 200.00201022.98 1738.73 24319417.99 1927.63PART TW0:FORCES RESULT(二) 第二部分应力成果-------------------------------------------------------NO:1. U BEAM FORCESU梁荷载计算成果------------------------------------------------------- FU= 504.00 EU= 52.50 AJU= 491400.00QU= 183935.35 Q1= 1831.20 UAM= 21973530.67QUO= 2053.39NO:2. W BEAM FORCES腰梁荷载计算成果------------------------------------------------------- FR= 463.20 ER= 43.90 RQ= 201022.98AQ2= 1738.73AAM2= 24319417.99 RQO= 1927.63 AJR= 349556.60U BEAM AND W BEAM AXIAL FORCES ANDBENDING MOMENTU梁和腰梁轴向力及弯矩等-------------------------------------------------------1. UNKNOW FORCES结点内力成果-------------------------------------------------------Q1= -192255.12599 (kg) Q2= 96127.56299 (kg)AM1= 38000728.66909 (kg-cm) AM2= 8428997.24073 (kg-cm)2. U BEAM RESULTU梁内力-------------------------------------------------------相当于控制断面的弯矩 AMU= -35450269.48030 (kg-cm)相当于控制断面的轴力 ANU= 460109.99999 (kg)3. W BEAM RESULT-------------------------------------------------------相当于腰梁中间断面的弯矩 AMR= 10557326.59943 (kg-cm)相当于腰梁中间断面的轴力 ANR= 169048.10819 (kg)PART THREE: RESULT OF BEAM STRESS第三部分梁应力成果-------------------------------------------------------1. RESULT OF U BEAM STRESSU梁应力成果-------------------------------------------------------INTERNAL POINT SIGMM I控制断面(A)内缘应力 SI= -1798.85 (kg/cm^2)EXTERNAL POINT SIGMA 0控制断面(A)外缘应力 S0= -1277.73 (kg/cm^2)(注:按照规范,U梁本身的截面较大,有效宽度范围内呈锐角与U梁衔接的管壳参加截面的作用较小。
水电站(压力钢管分岔管结构设计专题)计算书

目录目录 (1)第1章枢纽布置、挡水及泄水建筑物 (5)1.1混凝土非溢流坝 (5)1.1.1 剖面设计 (5)1.1.2 稳定与应力校核 (9)1.2 混凝土溢流坝 (34)1.2.1 溢流坝孔口尺寸的确定 (34)1.2.2 溢流坝堰顶高程的确定 (35)1.2.3 闸门的选择 (36)1.2.4 溢流坝剖面 (37)1.2.5 溢流坝稳定验算 (39)1.2.6 溢流坝的结构布置 (48)1.2.7 消能与防冲 (48)第2章水电站厂房 (51)2.1 水轮机的选择 (51)2.1.1 特征水头的选择 (51)1 / 1082.1.2 水轮机型号选择 (55)2.1.3 水轮机安装高程 (61)2.2 厂房内部结构 (62)2.2.1 电机外形尺寸估算 (62)2.2.2 发电机重量估算 (64)2.2.3 水轮机蜗壳及尾水管 (65)2.2.4 调速系统,调速设备选择 (66)2.2.5 水轮机阀门及其附件 (69)2.2.6 起重机设备选择 (70)2.3 主厂房尺寸及布置 (70)2.3.1 长度 (70)2.3.2 宽度 (72)2.3.3 厂房各层高程确定 (72)第3章引水建筑物 (77)3.1 细部构造 (77)3.1.1 隧洞洞径 (77)3.1.2 隧洞进口段 (77)3.2 调压室 (80)3.2.1 设置调压室的条件 (80)3.2.2 压力管道设计 (80)3.2.3 计算托马断面 (81)3.2.4 计算最高涌波引水道水头损失 (86)3.2.5 计算最低涌波引水道水头损失 (89)3.2.6 调压室方案比较 (91)第四章岔管专题设计 (100)4.1结构设计 (100)4.1.1 管壁厚度的计算 (100)4.1.2 岔管体形设计 (101)4.1.3 肋板计算 (103)3 / 108第1章枢纽布置、挡水及泄水建筑物1.1混凝土非溢流坝1.1.1剖面设计1.1.1.1差不多剖面5 / 1081.1.1.1.1坝高的确定(1)按差不多组合(正常情况)计算:m H 235.5112123.5m =∇-∇=-=设计底220gD 9.81220042.63v 22.5⨯== 由(1)得5%h 1.057m = 由(2)得m L 10.92m =由《水工建筑物》表2—12 查得5%mh 1.95h = m h 0.542m ∴= 1%mh 2.42h = 1%h 2.420.542 1.31m ∴=⨯= 221%m z m m h 2H 1.312123.5h cth cth 0.49m L L 10.9210.92πππ⨯π⨯∴=== 大坝级不1级 正常情况c h 0.7m =1%z c h 2h h h 2 1.310.490.7 3.81m ∆=++=⨯++=设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h ∆设235.5 3.81239.31m =+=(2)按专门组合(校核情况)计算:m H 238112126m =∇-∇=-=校核底220gD 9.81222597.01v 15⨯== 由(1)得5%h 0.64m = 由(2)得m L 7.30m =7 / 108由《水工建筑物》表2—12 查得5%mh 1.95h = m h 0.328m ∴= 1%mh 2.42h = 1%h 2.420.3280.79m ∴=⨯= 221%m z m m h 2H 0.792126h cth cth 0.27m L L 7.37.3πππ⨯π⨯∴=== 大坝级不1级 非正常情况c h 0.5m =1%z c h 2h h h 20.790.270.5 2.35m ∆=++=⨯++=设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h ∆校238 2.35240.35m =+=综上:坝顶高程取为240.35 m 。
水电站压力钢管结构计算书

⑤ 轴向力的合力∑A
计算公式: A A1 A5 A6 A7
轴向力合力∑A计算表
A1
A5
A6
A7
∑A(N)
1831
-197
1086
63500
66220
4.1.2 跨中管壁断面应力计算
(1)径向内水压力P在管壁中产生的环向应力σθ1
计算公式:
1
Pr t
1
r H
coscosrDFra bibliotek2400
45.000°
180° 0.0000098 500
400
45.000°
σr(N/mm2) -0.002 -0.005 -0.008
4.1.3 跨中管壁断面各计算点应力条件复核
复核公式:
2
2 x
2 r
x
r
x r
式中:
1 x x1 x2
相应计算工况的允许应力:[σ]=0.55σs= 129.250N/mm²
1831
② 套筒式伸缩节端部的内水压力A5
计算公式:
A5
4
D12 D2 2 P
P H w
式中:
伸缩节端部管道中心内水压力……………………………H´= 500mm
伸缩节内套管外径…………………………………………D1= 768mm
伸缩节内套管内径…………………………………………D2= 800mm
φ[σ] 122.7875 122.7875 122.7875
4500
4.926
15674
(3)轴向力∑A ① 钢管自重轴向分力A1
计算公式: A1 qs L3 sin
式中:
A1 qs L3 sin
伸缩节至计算截面处的钢管长度…………………………L3= 1500mm
新疆某水电站工程平底钢岔管设计

新疆某水电站工程平底钢岔管设计摘要:新疆某水电站工程采用单管多机引水发电,考虑施工等综合因素,岔管采用对称平底钢岔管型式。
该岔管结构型式在国内暂无工程实例,属于首次在工程中应用,设计对岔管进行了体型布置和有限元复核计算,并进行了水压试验验证。
现电站已发电1年多,也经历了4台机同时甩负荷的实际运行考验,结果运行正常,岔管设计得到了业主的好评。
本文平底钢岔管可在工程实际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平底钢岔管,首次应用,体型布置,有限元分析,推广应用1工程概况新疆某水电站工程为引水式电站,电站装机4×62MW,为混流式机组,机组前端装有球阀。
电站引水隧洞采用单管多机引水布置型式,隧洞末端设调压井。
本工程调压井后压力钢管由内径φ7.0m主管经两个变径管缩为φ4.7m,后接一个岔管分成2条φ3.3m支管,每条φ3.3m支管再通过一个岔管共分为4条φ2.3m支管,分别引水至4台机组,最大设计水头约360m(含水锤)。
考虑施工等综合因素,压力钢管进电站前管线采用水平布置,水平段长约740 m,根据水工布置,和工程多泥砂特点,为防止钢管内低洼处泥沙沉淀於积,以及检修时钢管内排水通畅,常规采用钢管中心线平直方案钢管低点排水管量大,排水时间长,且排水易堵塞堵死,结合国内专家研究成果,经多方求证及专家会议讨论,最终确定采用钢管底部平直布置方案,变径管及岔管均采用新型式结构,岔管采用对称平底钢岔管型式。
本电站3个岔管均为“Y”形平底三梁岔,分岔角70°,按明管设计,承受100%的内水压力,材料采用07MnMoVR高强度低合金钢。
由于该岔管结构型式在国内暂无工程实例,属于新型式,且规模大,岔管HD值(水头×管径=1692m2)高,为保证工程运行安全,设计对岔管进行了有限元复核计算,并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下面以1#平底钢岔管为例:2设计基本资料1#平底钢岔管主管进口内径为φ4.7m,两支管出口内径为φ3.3m,最大设计水头360m(含水锤),岔管底部平直布置岔管拟采用07MnMoVR 高强钢材,容重s =7.8510-5N/mm3,钢材弹性模量E s =2.06105N/mm2,泊松比s=0.30,线膨胀系数s =1.210-5/C。
贵州道真东郊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

基础 承 载 力 3 -4 0 0吨 / m ,岩石 的 物理 力
赣
周世力 张文胜
粪
遵 义水利水 电勘 测设计研 究院 5 30 602
学指标 f . 。 =04 通过对主管各段进行受力 5 结构计算 ,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支墩结
构体型 由上 、下两部份组成 ,上部结构尺 寸 为 ( L X B X H) 1X 18 X2 5 ,下 . .m 部结构根据地形采用扩大基础, 其结构尺寸
主管 、 支管包管段 山 岩侧向压力由管外 回填
1概 况
东郊水 电站位于贵州省道真县县城东 郊 ,发 电厂房坐落在庙坝河左岸 ,距县城 1k 。电站装机容量 2X2 0k ,多年平 6i n 50 W 均年发电量 2 2 万 k ・ ,年利用小时数 76 W h
551,电站 设计 流 量 2 8m3s 40 3 .3 / ,设 计 水头
厚取为 2m 0 m, 支管壁厚为 2m 0 m。主管壁
厚 根 据 不 同高 程 段 由 上 至 下 分 别 采 用 1 2、
2 压 力钢管 布 置
一
1 、 0 m,经计算 ,1 6 2m 号镇墩至 2 号镇墩之
结合实际情 况,确定的布置方案采用 间管段壁厚采用 1rm, 号镇墩至3 2 a 2 号镇墩 管两机布 置方式 。压力钢管 由主 管、岔 之 间管段壁厚采用 1r 6 m,3 a 号镇墩至岔管 管及两根支管组成 ,总长 4 1 8 m。主管 之间管段壁厚采用2 m 3 .3 0 m。 进 1接压力前池, 3 主管轴线方位角为 N14 7. () 2 主管、支管结构设计。由于压力钢 9。 1E。根据地形情况 ,主 管段在转弯或变 管主管每隔9 5 0 0 . ~1 .m设鞍座式支墩 , 支墩 坡处分别设 了 5 C 个 ,混凝土镇墩 ,镇墩间 间距较大 , 在两支墩之间管段设两道加劲环 管道每隔 9 5 00 . ~1 .m设鞍座式支墩,共设 ( 环高8mm, 0 环厚4rm, 0 a 加劲环间距3 1 .~ 3 支墩 。主管尾部段轴线 由 N14 9。 5 7 .1 E直 34 , . m) 并在镇墩内、包管混凝土内钢管段 线段经半径5 m转角5。 5 的空间转弯段接N4 . 设加劲环 ( 9 环高 1mm, 0 环厚 10 0mm, 加劲 9 ̄ 1 E直线段斜向与岔管相连。5 号镇墩之前 主管采用明管布置,5 号镇墩之后主管采用 环间距 15 及止推环 , .m) 支墩处设支承环 ( 环
水电站压力钢管的制造和安装

压力钢管的制造和安装第一节工程概况**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位于四川省雅安地区**县境内,是引水式电站。
压力管道安装钢管,压力钢管主管内径4.2m.岔管采用卜形布置,分别与三条进厂支管连接。
本标压力钢管工程需完成本标压力钢管的直管、弯管、渐变管、岔管和支管及其部件的制造和安装.表14.1-1 压力钢管制作及安装工程量统计表第一节临时设施布置由于钢管直径过大,无法在国家公路上长距离运输,因此,钢管制造采用现场制造方案,制造厂布置于业主提供的钢管加工拼装场内。
第一节主要施工设备表14.3-1 钢管制作安装主要施工设备表第一节压力钢管14.4.1 应提交的资料14.4.1.1 施工措施计划在制造、安装前56 天,我方将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一份关于钢管制造和安装的详细施工措施计划,包括以下主要资料:(1)生产车间的布置(2)制造工艺的设计(3)钢管防腐蚀措施(4)运输和安装措施(5)质量及安全文明达标投产保证措施(6)施工进度计划14.4.1.2 材料计划根据合同,我方将按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第 1.14.1 条(1)项的规定提交压力钢管的材料计划供业主采购,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14.4.1.3 检查报告在使用材料之前,根据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第11.2.1.2 款、第11.2.1.3 款和第11.2.2.1 款的要求,我方将分别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关于钢板、焊接材料和防腐材料的检查报告。
14.4.1.4 车间加工图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压力钢管图纸,我方将完成车间制造图和必要的文件,并在开工前14 天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14.4.1.5 焊接工艺计划根据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第11.4.2 条的要求,我方将编制焊接工艺计划和必要的文件,在开工前14 天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审批。
14.4.1.6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根据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第11.4.3 条的要求,我方将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必要的文件,在开工前28 天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审批。
沐若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

管 垂 直相接 , 为 大 管径 三 梁 岔 管 。经 上 弯段 、 竖井段、
下弯 段 ( 直径 6 . 2 m) 至 下 平 段 后 管 径渐 变 为 5 . 7 i n 。 下平 段月 牙肋 岔管采 用对 称 Y形 月 牙 肋 的结 构 形式 , 主管 管 径 5 . 5 m, 最大设计水 头 4 2 9 m, P D 值 为 2 3 5 9 . 5 I n , 属于大( 一) 型工 程 。岔 管后 接 支管 段 , 管
为 2 1 8 . 0 m; 正 常工 况 下最 大 设 计静 水头 3 2 2 . 0 I n , 末 端 最大 内压 水头 为 4 2 9 . 0 m( 含水锤 ) 。上平段 隧洞 直
管设 计 , 临近厂房段按 明管设计 , 钢管锈蚀 裕量为 2 I T l m。按《 水 电站 压力钢 管 设计 规 范》 ( S L 2 8 1—2 0 0 3 ) ,
径分 别 为 4 . 2 i n和 3 . 4 m, 支管末 端 与机 组球 阀相 连 。
图1 压力钢管沿管轴线纵剖面图( 尺寸单位 : mi l 1 )
引水洞 钢管 沿线 穿 过砂 岩 段 、 泥 岩 段 及砂 岩 与 页
岩互层 段 3种 岩组 ( 部 分 断层 破 碎 带 ) 。钢 管 设 计 外 水压力 水头 为 8 4 . 7—2 4 6 m, 内水 压力 水 头 为 7 9 . 3~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3—1 0
间距不 小于 1 0 0 0 mm, 高度 不大 于 2 5 0 m m, 加劲 环 材
料 与该 段管 壁材 料相 同。钢 管管壁 在 内水压 力荷 载下 的应力 计算 依据 第 四强 度理 论 。
作者简介 : 王永权 , 男, 高级 工程 师, 主要 从事水工金 属结构设计 工作 。E—m a i 1 : w a n g y 0 n g q u a n @c j w s j y . c o m. c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岔管壁厚度按下面二式的最大值拟定
R—该节钢管最大内半径(m);K1—系数,K1=1.0~1.1;
c—锈蚀系数,c=1~2mm
[σ]1、[σ]2—材料用于岔管时的容许应力(Pa),此处钢材为A3钢,(见表13-1,340Page,《手册》); a—该节钢管半锥顶角(度); φ—焊缝系数;
K2—边缘应力集中系数,(见图13-13,Page357,《手册》); 《引水系统施工图(安顺关脚水电站工程)》 一、 钢岔管管壁厚度δ(mm)的拟定
1、按钢管极限强度设计管壁厚度
式中: P—设计内水压力(N/m 2),P=10*1000*H,H=▽H+H1=H1(1+64%),▽H——水击水头;
H1——作用水头,H1=▽校核水位-▽钢管轴线;(13-1)——Page340,《手册》
内加强月牙肋岔管设计
计算目的: 通过计算确定钢管管壁厚度,拟定岔管几何尺寸及展开图计算、月牙肋结构尺寸,岔管抗外压稳定计算。
计算资料:《引水发电隧洞设计图》,
设计依据:《小型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金属结构)》,简称《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 《压力钢管》(水工建筑物设计丛书),——电力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引水系统部分施工图(凤冈县九道拐水电站工程)》[]
c
φσ理
1
1
2、按抗外压稳定设计管壁厚度
式中: P cr——明管临界压力(N/mm2),
E——钢管弹性膜量(N/mm2),
t——管壁厚度(mm),
ν——钢管抗剪切系数,
D——钢管内径(mm),
K——安全系数,
p——钢管承受外压(N/mm2),
考虑到在实际受力情况下,钢管无外水压力,且外面包有砼,并在隧洞进口设有通气孔
所以:Pcr≥Kp;即,钢管抗外压稳定满足要求。
所以,管壁厚δ取为21mm。
3、管壁厚度的确定
综合以上两种管壁计算, 比较管壁厚度δ1,δ2的大小,取大值作为相应管节的壁厚。
但考虑钢管实际受力情况复杂 及岔管外压稳定, 所以管壁厚度δ值可取为:
钢岔管壁厚(mm)主钢岔管壁厚(mm)支钢岔管壁厚(mm)
212222
二、 主钢管设计
1、管壁厚度的确定
由于岔管壁厚为21mm,且岔管与钢管主管间有管节过渡,为便于管壁厚度的连续性,所以初取主钢管壁厚δ=22mm,钢材为A3钢。
2、管壳抗外压稳定
(1)、气压差选择——△P=49000Pa, (2)、抗外压安全系数K=2.0, (3)、钢性环布置及环断面拟定
据《规范》取上两式的较小值作Pcr。
圆管处是否设置钢性环的判别标准式应满足下式:δ≥D/167,((12-23)——Page324,《手册》), 代入数据计算得:δ=22mm>2100/167=13mm。
所以,不需设钢性加劲环。
(12-26)——Page325,《手册》
J R ——环计算断面(包括环两侧各 l h ——环间距,m;
Fh——环计算断面积,m 2;
在计算出Pcr值后,利用K=Pcr/△P≥2.0 ,△P=49000Pa ;
若计算的K≥2则钢性环满足抗外压稳定要求;否则,应加大环断面刚度或调整环间距,而通常以前者更经济。
一般, R T
取主管进口半径的(1.1~1.2)倍,Ri 对主管Ⅰ指进口半径,对主岔管Ⅱ、Ⅲ指出口断面
(二 ) R T (mm )
(对主管Ⅰ及主岔管Ⅱ,i=1、2,对支岔管Ⅲ,i=3)
θ12=0, θ13=ω23-(2a 1+a 2+a 3)-θ ,(θ、θ ——腰线转折角)
(5)、环间管壁的外压稳定计算:
环间管体在外压的作用下,可发生(图12-21,——Page327,《手册》)所示失稳形式。
环间管体失稳的临界外压力Pcr计算可采用(图12-20,——Page326,《手册》)的曲线查出Pcr值。
按E=2.058E+8(kPa),μ=0.3,r/δ=40~350,
(13-54)——Page358,《手册》
K=Pcr/△P=2200000/49000=44.9≥2,即环间管壁的外压稳定满足要求。
三、 钢岔管岔管体形的几何尺寸
(一 ) 腰线转折角与半锥顶角
由 lh/r=2/2=1,r/δ=2000/20=100,n=6 ,查图12-20,——Page326,《手册》)的曲线,得Pcr=22E+5Pa。
i
i i i T a A a R R sin cos +=
半径,脚标分别为本1、2、3。
Ri 在拟定体形和划分管段时定出。
由上式能计算基本管节的轴线长Ai 。
(三)基本管节Ⅰ、Ⅱ、Ⅲ沿腰线的节距Sij(mm):
轴线长Ai mm
公切球半径R T : R T =1050*1.2=
1260
(四)基本管节Ⅰ、Ⅱ、Ⅲ管轴夹角
)(180********a a ++-°==q w w )(180********a a ++-°==q w w )
(180********a a ++-°==q w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