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2015年秋季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模板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参考

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参考古文部分一、默写(10分)1.囊橐萧萧两袖寒2.零落成泥碾作尘3.尘暗旧貂裘4.晨兴理荒秽5.山深闻鹧鸪。
(每空2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二、诗词理解(4分)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分,每空1分)7. B(A错在“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应是“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C这里的“欲说还休”表面轻脱,实则沉重,充分表现达了作者“愁”之深沉博大。
D 应是回忆了年少时不知愁而强说愁。
)三、课内古文(6分)8. 儒(错一字即扣1分)9.使他在内心受到困惑,在思虑上受到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错一处扣1分)10.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古今中为不限。
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每点1分,共3分))如: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②仲尼厄而作《春秋》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⑥不韦迁蜀,世传《吕览》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四、课外古文(8分)11.(1)这(答“这是”不给分)(2)做12.B 13.封赏千金14.肯定与否定皆可。
理由要充分。
例:(1)这样不对。
平原君只是在凭借赏赐来表达对鲁仲连的器重,鲁仲连不接受可以,但不必“终生不复见”,大丈夫应以天下为重,而不应意气用事,轻易就下决断。
(2)这样很对。
因为在鲁仲连看来,大丈夫最重要的是“义”,而平原君却不了解他,封赏和千金无异于在羞辱自己的品格。
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代文部分(一)说明文阅读15.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所形成雾茫茫的常见天气现象。
(定位:天气现象1分;前面部分1分,缺少一点即扣1分)16.(2)雾的形成和消散(3)雾的危害(或雾对农业及人体的危害)(4)人工消雾(每空1分,共3分)17.举例子或列数字(1分)作用:具体地(列数字是“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大雾天气会危害农业生产,诱使作物病害发生。
2015学年中初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测试卷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题(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1分)(2)阳春布德泽,□□□□□。
(汉乐府《长歌行》)(1分)(3)乡泪客中尽,□□□□□。
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2分)(4)《陋室铭》表现屋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2分)(5)默写杜甫《望岳》。
(4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yōu xián()的心情撑着船。
(2)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ɡ rán wú cún ()(3)只见她huánɡ jí()地看着我。
(4)虽然这些都很wēi bù zú dào(),但他做得很认真。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B.班会课上,同学们认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两岸的灯光倒映在崇阳溪上,真是五彩缤纷,景色怡人啊。
2015年秋季学期初二期中语文试卷(精选)

2015年秋季学期初二期中语文试卷(精选)
2015年秋季学期初二期中语文试卷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2015—2016学年
2015学年初二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学期一次的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初二期中语文试卷,希望能够及时的帮助到大家。
为大家策划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八年级期中考试复习要点、八年级期中考试模拟题、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要点、八年级数学期中模拟题、八年级英语期中模拟题等相关内容,供大家复习参考。
【8份】2015年秋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

【8份】2015年秋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目录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1)第三单元测试卷 (7)第四单元测试卷 (12)第五单元测试卷 (18)第六单元测试卷 (22)第七单元测试卷 (27)期中测试卷 (32)期末测试卷 (37)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浣.妆(wǎn)眩.目(xuán)身畔.(bàn)如诉如泣.(qì)B.潸.然(shān)涟.漪(lián) 眸.子(móu) 脍.炙人口(kuài)) 瞩.目(zhǔ) 眼花缭.乱(liáo)C.焚.烧(fén) 矜.持(jīnD.崭.新(zhǎn)肆虐.(nüè) 劫.难(jié)水泄.不通(xiè)[点拨:A浣huàn眩xuàn畔pàn]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请在横线上改正。
(3分)拐弯抹角矢志不渝色彩班斓张灯结彩清辙剔透虚无飘缈重峦叠嶂稍纵即逝班→斑__辙→澈__飘→缥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据了解,甘肃省汉简发现早、数量多、研究历史长、在海内外影响大。
B.我们可爱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了。
C.为了欢迎来访的参观团,我们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D.湖南省图书馆开通了24小时自助服务,我不知道那里平均每天要接待多少读者?[点拨:A短语间应用逗号C不完全引用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D有疑问词但无疑问语气,用句号。
]4.(2014,福州)下面这句话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分)“5〃29海峡文化精品展”展出了寿山石、脱胎冻器、漆画等数十件,展示了福州的文化特色。
①在“等数十件”后加“作品”(“精品”等);②删去“数十件”或“等数十件”。
2015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5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试题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签订(qiān) 惦记(diàn) 交卸(xiè) 脖颈(jìng) B.提防(tī) 溃退(kuì) 取缔(dì) 阻遏(è) C.歼灭(jiān) 差使(chāi) 琐屑(xiè) 寒噤(jìn) D.憎恶(zēng) 诘问(jié) 震悚( sǒng) 憧憬(chó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仄歪张惶失措名副其实精疲力竭B.荒谬不可明状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C.惧惮眼花�t乱情郁于中月明风清 D.狼藉触目伤怀莫名其妙富丽堂皇 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很少有人慢下脚步来审视自己的灵魂。
B.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C.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D.日本某些右翼政客不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使出浑身解数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麻烦,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B.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他连续三天无故旷课,我们能不指出他不遵守学校纪律吗? 5.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2015年初二语文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

2015年初二语文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1 B2 D3 B4 A5 C6 C7 B8 B9 D 10 C11 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②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
12 略13示例一:“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14.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15 (2分)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16(2分)那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
(思亲、念家、乡愁也可)17.(2分)①第一个“厚味”是指:血亲之间的关系,母亲的辛苦劳作,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等人生感悟;②第二个“厚味”是指:喷香的饭菜(妈妈创造的美味)。
18.(3分)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交待文章的内容(线索)。
全文以“舌尖上的味道”为切入点来组织材料,巧妙的揭示了美味和乡愁之间的关系。
③点明了文章主旨。
全文通过舌尖上的美食的描写,抒发了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19. ①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茶几上一套紫砂壶。
②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
③我嘱咐他关汤锅,结果汤溢得满煤气灶都是。
【可写其他答案,准确写三个答案即满分】(3分)20、(1)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的衰老,表现了作者看到父亲老去时内心的伤痛(2分)(2)一“牵”,一“缩”两个动词,写出“我”对父亲的孝顺关心以及父亲的不习惯,非常真实,打动人心。
(2分)21、①运用插叙,(1分)②描写了父亲昔日的意气风发、精力充沛,与父亲现在的衰老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老去的哀伤。
(2分)22、①父亲"推让"是不想让"我"付钱,"极豪气"让"我"知道他有钱且舍得花钱,消除"我"对他的担心。
2015年秋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2015年秋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含答案)201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汉字(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1)老头子张huáng()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芦花荡》)(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2、请在下边的括号里分别为加点的字注拼音,并解释这个字在所给词语中的意思(2分)(1)泪光晶莹()意思:(2)囊萤映雪()意思:3、有一些词语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令媛”表示“对别人女儿的尊称”。
请书写出下列词语所所表达的实际意义。
(2分)(1)桑梓:(2)家书:(3)桃李:(4)丝竹: 4、汉字有强大的表意功能,有很多字是可以根据字形推测字义的,如“明”的本意是“有太阳有月亮就会光线充足”,“旦”的本意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早晨”;请根据“信”的字形推测其字义。
“信”的字义 5、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汉字焕发出新的活力,富有了新的意义。
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我的妈妈喜欢追韩剧,刷微博,穿名牌,潮得很呢!潮:(2)大学毕业以后,她成天呆在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宅女。
宅:阅读(60分)一、积累经典,展才情文思(6分) 6、根据提示,将下面各句的诗文补充完整。
(1)无丝竹之乱耳,。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3)少壮不努力,。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6)日暮乡关何处是?。
二、走进陋室,了解古人志向(15分)【材料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本试题共4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伧(cāng俗锐不可当(dāng)B、蹒(páng)跚奔丧(sāng)C、匀称(chân)寒噤(jīn)C、惟妙惟肖(xiào)诘(jí)问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B.表扬学生要适度,过分的溢美之词往往会使学生飘飘然迷失自我,反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C.加强徐闻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3、2013年我们徐闻正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下面问题请你参与:(4分)(1)请你为徐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2)作为徐闻人,请你为我们徐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几个好的建议(不少于2个建议)(2分)4、名著《朝花夕拾》阅读(6分)(1)该书共辑入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
其中写道“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2分)(2)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日军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不超过20字)(4分)5、根据上下文提示,补写出古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李白《送友人》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来表达游子之心和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4题(一)苏州园林(节选)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2015年秋季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2015年秋季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秀美的茶园如绿宝石镶嵌在一座座大山里,远远看去那一垄垄一行行修剪得齐齐整整的茶树,宛如绿色的波浪向着天边,在青青的茶园里,就如在绿海里,登上茶园的最高处,鸟瞰脚下的茶园,极目层峦叠嶂的青山,心就像喝了一杯清茶般酣畅,放眼望去那些背着竹篓分散在茶园里的采茶人,如一个个明珠点缀这茶园,让绿色的茶园充满了灵气。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分)镶qi àn 嵌鸟瞰⑵文段中三处横线依次填写的词语是( A )(2分)A. 翻卷穿行荡游B. 穿行荡游翻卷C. 荡游翻卷穿行⑶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2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采茶人比作明珠,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采茶人的点缀使茶园有了生机和活力。
2. 古诗文默写。
(13分)⑴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野望》)⑵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长歌行》)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⑷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⑸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⑹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早寒江上有怀》)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⑻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⑼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⑽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啸状。
(《核舟记》)3. 按课文内容填空题(3分)《阿长与》中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憎恶——新的敬意”。
这种写法,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这种写法就叫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
4. 综合性学习。
(8分)【认识闽南语】闽南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位列第21名。
据不完全统计,闽南语在世界上近100个国家流传,会说闽南语的人有7000万人以上, 其中大部分分布在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地区。
泉州方言如同古汉语的一块化石,《诗经》用到汉字1710个,其中跟泉州方言用字相近的有1622个,占94.85%。
以泉州方言表演的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等非物质文化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
(1)根据以上内容,说说学习和推广闽南语有哪些重要意义?(2分)(2分,每写一点得1分)示例:①增进大陆特别是闽南地区与海外华侨的联系与交流,对祖国统一大业有深远影响;②对古代汉语和中国历史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③是传播闽南文化的桥梁,是传承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等等。
【泉州方言探究】从方言词语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或经济现象,看下面的几个泉州日常用语,说说你的发现。
(2分)“脱草鞋”意思是为归侨接风洗尘;“过番”意思是出国。
“番”的古字是“蕃”,古代把外国称作“番国”、“番邦”,泉州方言中与“番”相关的用语还有许多,比如:番客(侨客)、“半男番”(侨客的孩子)、番囝(外国人);从外国进来的东西,有许多也把它冠上“番”字。
例如:番薯(甘薯)、番茄(西红柿)等等。
(2)从这些方言词语中,我发现(2分)示例:泉州历来有出国谋生的传统;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促进了泉州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往来。
(答一点得2分)【现状与建议】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地瓜腔”,即使自身普通话不标准,在家也和孩子说普通话。
有的家长认为说不标准的普通话掉价,是素质低的表现,因此也限制孩子学闽南语。
现在的年青一代所掌握的闽南语词汇越来越少,大多对闽南语一知半解,蝴蝶、蜻蜓、萤火虫等词汇的闽南语都不会讲,只能用普通话直译。
在泉州网上,一些网友甚至发出帖子,直言“恐怕再过两三代人后,没有多少泉州人会讲闽南语了。
”(3)这些现象反映了目前闽南语的什么状况?对此你有什么建议或看法?(4分)(2分,每写一项得1分)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闽南语不重视,闽南语的传承不容乐观,有不断弱化的趋势,闽南语生存亟待保护;(4)建议(或看法):(2分,每写一条得1分)示例:社会应加强闽南文化的宣传,促进对闽南语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应开设闽南语进校园活动,让生动有趣的闽南童谣、俗语、吟诗等走进中小学课堂;电视、网络应多增加闽南语频道,等等。
(看法示例:家长不让孩子学讲闽南语是错误的,实际上学习闽南语与学习普通话并不矛盾;社会对闽南语的传承不够重视,普遍注重普通话而忽视方言的学习。
)二、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原谷①有祖, 年老, 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原谷谏父》)【注释】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谏:好言相劝。
④舆:手推的小车。
⑤凶:不吉利。
5. 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只划一处)(2分)是故∕ 谋闭而不兴。
6. 解释加点的字。
(4分)①选贤与能与(通“举” )②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③男有分分(职分)④谷年十有五有(通“又”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⑴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⑵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父亲惭愧,十分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自己赡养。
8. 甲乙两段文字都写到了老人,你认为甲乙两文给你带来的启示是什么?(4分)同样是老人,待遇却是一本被赡养,一个被遗弃,可见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距。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11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 《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2)“进去吧,里边没人。
” 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
10. 品味语言。
(4分)(1)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十分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越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心里越踏实。
(2)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动。
父亲买橘子的经过表现了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离别。
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
11. 在你的记忆宝库中,肯定也留存着上文“望父买橘”一样的精彩瞬间,请仿照上文的动作描写把你的这个瞬间描绘出来。
(至少含五个不同动词)(3分)提示:描写一个小镜头,表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7题。
(25分)老汪栗子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
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
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
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④老汪说,气味不对。
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
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
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
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
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
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
”“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
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
”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
”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
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
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
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
”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