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专业复习资料四(供参考)
考博政治经济学论述题整理版

政治经济学论述题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于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物质方式,而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方式,表示人类社会在一定阶但得社会性质。
2)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与其相比,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相适应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共同的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该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对应。
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发展时,它就会成为阻力,这时候就要进行适宜的改革。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
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二是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
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
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科院博士生入学管理学原理近四年考题

社科院博士生入学管理学原理近四年考题2002年论述题(每题限1000字以上)1、论述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分析我国加入WTO后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与调整。
(35分)2、从管理道德观谈谈我国企业的责任和信誉。
(35分)3、怎样用博弈论中的报复模型分析反对恐怖主义的策略。
(30分)2003年(每题25分,每题必答800字以上)1、用霍夫斯泰德文化四维理论分析中外合资企业管理中的冲突的问题。
2、从生产作业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角度分析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
3、工业企业选址布点应该考虑那些因素?并以此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可能性?4、综合管理万能论和管理象征论的观点,论述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者业绩评价体系2004年一、名词解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标杆管理帕雷托效率准则二、简答1.一个组织的有效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简述领导魅力领导理论的基本要点三、论述1.简述你对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与柔性制造系统的认识2.试比较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与管理学的“人本管理理论”对我国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指导意义。
200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答案不少于30字)1、非合作性博弈2、流通费用3、全面质量管理4、新型工业化道路二、简答(每题10分,答案不少于300字)1、简述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的主要差异,各自更有效的条件及其依据。
2、概述托马斯人际关系冲突处理二维模式及其基本内容三、论述(每题30分,答案不少于1000字)1、分析和说明金钱在下列理论中的作用:A。
需要层次理论B。
激励保健理论C。
公平理论D。
期望理论E。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员工理论2。
简论科学发展观与组织文化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管理学)1、说明实践中的管理者怎样从权变方法的应用中受益?(25分)2、为什么决策被认为是“管理者工作的本质”,组织文化可能从哪些方面影响管理者决策的方式?(25分)3、人员甄选、招聘和职务分析之间具有什么关系?(25分)源:4、宽管理跨度与窄管理跨度,哪个更有效率,为什么?对我国政府管理的意义如何?(25分)山东大学西方经济学试题一、简答(45)1、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2、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3、汇率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二、计算15均衡收入、投资、及利率的决定三、论述1、乘数加速数模型评书2/福利经济学分析框架产业经济试题一、简答401、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2、产业政策的制定依据3、进入壁垒及原因4、市场结构及主要类型5、自然垄断的定义及特点。
[全]上海社会科学院《911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全]上海社会科学院《911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e55a719ec3d5bbfc0a749d.png)
上海社会科学院《911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一、(10分)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答:(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上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③在现有正常生产条件下,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存在区别,同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也会不同。
④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是一个不断扩大规模的再生产过程。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这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给超过需要过大时,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需要超过供给过大时,劣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上升,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下移动。
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实现的,因此,决定价值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两种含义的相互关系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
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的基础,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②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社科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考博真题复习资料-育明考研考博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考博复习资料报考分析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2016年5人①1001英语②2001经济学原理③3044技术经济学①外国语综合能力测试50分(含口语及听力)②专业综合150分(笔试、面试)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左右(竞争较激烈)2、本专业有12个研究方向:01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01)02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02)03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03)04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04)05区域管理与区域创新(05)06区域管理与区域创新(06)07环境经济政策模拟(07)08环境经济政策模拟(08)09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09)10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10)11产业技术经济评价(11)12产业技术经济评价(12)3、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初试时需加试“政治理论”(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笔试)。
5、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60%+复试成绩*40%。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张老师叩叩:772678537)二、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共有2个博士招生专业:020209数量经济学120204技年份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不含硕博连读)2013年英语A 类46分B 类51小语种60分专业课60分20人/13人2014年英语A 类46分B 类51小语种60分专业课60分18人/13人2015年英语A 类46分B 类51小语种60分专业课60分21人/13人术经济及管理,各个专业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社科院考博经济学真题与答案

论述题:对经 济学理论或现 象进行深入分 析,分值占比
约40%
计算题:经济 学模型或数据 的计算与分析,
分值占比约 20%
案例分析题: 结合实际案例 分析经济学原 理或政策,分 值占比约10%
真题难度与特点
添加标题
难度:社科院考博经济学真题难度较大,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入 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交流与分享:参加备考交流会、 与考友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题目:论述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赶超。 答案: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 经济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措施,实现经济赶超。
答案: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措施,实现经济赶超。
题目: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答案: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人口增长、贫困和不平等等问题。
06.
社科院考博经 济学真题备考 资料推荐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内容
01
社科院考博经济学真题概览
02
真题来源与获取方式
真题来源:社科院考博经济 学真题主要来源于历年考试 真题和模拟试题
获取方式:可以通过购买、 下载或在线学习平台获取社 科院考博经济学真题
真题题型与分值分布
简答题:简述 经济学原理或 概念,分值占
《宏观经济学》作者:曼 昆
《政治经济学教程》作者: 宋涛
《西方经济学》作者:高 鸿业
学习资料与网站推荐
经济学经典教材: 曼昆《经济学原 理》、萨缪尔森 《经济学》等
最新《政治经济学》课后复习题4-1(含参考答案)

课后复习题一导论一、判断题1.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是指科学技术本身是生产力一个独立的最重要的实体性要素。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5.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科学,本质上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
7.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8.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也能完善、改造经济规律。
9.生产力体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10.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问答题1、简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2、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3、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第一章商品一、判断题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就是商品。
2.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5.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6.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所特有的间接劳动性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会存在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将日益减少,但社会总价值将会不断增加。
8.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二、问答题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4、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5、简述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意义。
6、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说明企业应当如何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三、案例分析题对信息社会颇有研究的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
政治经济学提纲

1.政治经济学:英国,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2.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①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④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4.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5、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6.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就是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9.简单劳动: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胜任的劳动10.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必须借助于价格标准来完成)11.第一、二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12.货币的形式: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主要包括银行券、支票存款、电子货币等形式)13.货币层次:MO:现金,本币流通中的现金;M1:狭义货币,MO+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M1+一定期限内(三个月到一年之间)的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M3:广义货币,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Mo:本币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M1:MO+能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信托存款、委托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等其他存款)。
中国社科院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考博上岸经验分享

中国社科院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考博上岸经验分享——社科院经济类考博写在前面本文作者初试总分>195,复试无逆袭分,事先并不认识报考的导师。
本人基本情况:应届硕士,本硕院校大抵是中上游211水平,本经济学双学士学位+硕应用经济学大类,未修三高,仅有工作论文。
四六级均600+。
一些可能有帮助的时间戳:20201215发布招生简章并通知预计次年3月下旬初试、20210115发布招生目录、20210303通知推迟初试、20210418初试、20210609复试。
一、初试准备(一)英语一开始复习的时候无法确定今年的考试形式,直至过年之前我都在象征性地背一背托福雅思GRE单词,直到初试前几天拿到答题纸才知道今年只考主观题。
事后反思,背单词的边际产出比极低,加上不太有时间重学词汇语法长难句,也无暇看China Daily/Economists学英文,准备过于佛系,所以就不分享现编的励志经历了。
关于考试内容,今年是开卷完成4篇summary共5个小问,24+24+8+16+28,1.5小时,答题时间非常勉强,严格掐点才能完成。
题材比较友好,或许来自英文报刊和文学读物,但原文很长长长长长,考前需保证大量外文阅读训练以提高阅读速度。
关于考试技巧:①最好还是summary,备考起来比较轻松,只需针对性地学习一下相关套路,保底操作是抄写几句原文的关键句,写满且字迹端正,过线问题不大;②如果恢复常规题型(20*1完型+20*1.5长篇阅读+5*2七选五+10*1summary+15*2翻译),那就按照考研复习方法,先背单词(优先抄录背诵近年真题中出现的生词),然后分题型训练,多刷多背。
完型和中译英或是得分主力,尤其完型尽量保证85%正确率,中译英多积累一点政府工作报告词汇翻译。
长篇阅读全猜B/C可能也能对个5道左右,且20道题里不至于一道题也不会做,因此这部分多多少少能拿个10分。
再加一点七零八落的小分就能过线,因此不要再口口相传社科院英语多难多难了,摒弃看热闹心态,心理上不觉得难那也就没有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