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金斯上海田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与概念性规划报告》(90页)
十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图14.1 各类新产业区理论模型
第15页
(三)新产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 系
新产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新产 业区强调产业联系, 这样, 区内经济增长易 于形成扩散效益。一个公司或一个部门增长, 便可带动区内相关公司和部门增长。新产业 区根植性和公司间合作特点, 利于减少生 产交易成本, 并发挥区域优势, 增进区域经 济发展。新产业区柔性生产方式, 可更灵活 地满足市场改变需要, 使生产组织积极适应 外部环境改变。
第26页
(二)福利理论在区域工业规划中 应用
净福利影响最大区位是最正确工业区位。这能够作 为区域工业规划标准。经过对工业在不同区位上所产生 社会福利分析, 选择净福利最大或者各区位点总福利最 大方案。
第27页
图14.4 区域工业规划福利图式
①Ya=1,Yb=2; ②Ya=2,Yb=1; ③Ya=1.8,Yb=1.8
第37页
(二)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
◆贸易分析模型 ◆收益递增空间模型 ◆工业集聚模型 ◆历史和盼望对区域发展影响模型 ◆垄断竞争模型
第38页
四、克鲁格曼经济地理研究特点 (一)研究办法特点
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分析,多采用规范模 型办法。
不足之处: 缺乏对社会经济总体大环境 (尤其是生产关系)考虑;对历史长期过程 演变也未予以注重。
第33页
(4)新贸易理论认为, 不完全竞争和收益 递增存在, 为国家和区域采用战略性贸易政 策, 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也许。比如, 有一些 部门规模经济(尤其是外部经济)十分突出, 区域能够通过增进这些部门出口和发展, 取 得竞争优势。也就是说, 战略性贸易政策能 够使一个国家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中专业化格 局, 向有利方向发展。
第7页
上海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意园区发展——基于虹口区的调查、分析及其思考

上海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意园区发展——基于虹口区的调查、分析及其思考]1特集SPECIALCOLLECTION滨水地带历来是城市发展的敏感地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景观系统有着很大影响.针对工业区一般建筑强度不高的特点,有条件选取局部厂区拓展滨水空间,保持工业特色历史天际线,既保证文脉的传承下强化山城特色景观,又使这些工业要素成为滨水活力带的点缀,积极利用工业区改造强化城市山水格局(图12).4.4工业遗产地的整体性更新胜于遗产本体保护重庆城区传统工业企业多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工业用地占地面积大,且为封闭式管理,是城市中独立的功能区.这类工业地段有着独立的交通体系与功能布局,与城市等级的交通体系脱节或联系微弱.巨大的占地面积割裂了城市的功能区,形成了城市整体空间系统中的肿瘤性地段,加之山地建设用地狭长,加剧了这种割裂.工业遗产本身的保护固然重要.但任何孤立的保护都是难以为继的,工业遗产孕育,发展于城市,承担重要的城市职能,其有机再生最终也必将回归到城市的功能与空间的组织之中.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应采取"一盘棋"模式,在更新改造中使得这些功能块能够很好地"弥合"进城市的空间,把工业遗产地的更新作为城市整体功能完善的机遇,同时结合其周边地块的城市功能区,建立城市内部结构的有机关联,达到优化城市功能的效果,更加符合重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布局5结论重庆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文化分支,工业文化是城市生命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也与这些工矿企业的兴衰血肉相连,这将注定了保护工业遗产对城市文脉的重要价值.重庆在新一轮的城市转型中,需要积极利用自身良好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个性,深度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质,慎重对待与城市息息相关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利用产业转型的契机,结合工业区更新和遗产的保护,把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融入城市的系统优化中,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特色.蠢注释1)重庆两江四岸滨水区战略规划.重庆市规划局,2008.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主城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4]59号.3)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市社科院.2008.Ol4)重庆两江四岸滨水公共空间专题研究报告.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2008.0]参考文献[1】周勇.重庆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2】中国国家地理【J】,2006(6).[3】重庆工业遗存正在消亡.重庆日报[N],2006-07-24(9).[4】刘伯英,李匡.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建筑师.2006(9):36-51.建筑201(Z12ARCHITECTURALJOURNAL12上海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意园区发展基于虹口区的调查,分析及其思考张松陈鹏摘要/通过对上海市虹El区工业建筑遗产的空间分布和保存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该地区主要工业遗产的建筑特征.重点围绕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创意园区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重要性.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在丰富城市景观.复兴社区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创意产业社区复兴ABSTRACT/Byon--the?-spotinvestigationsonthe spatialdistributionandstateofconservationof industrialbuildingheritageinShanghaiHongkouDistrict,thispapermakesanalysisofthearchitectural featuresofthemainindustrialheritageinthedistrict, especiallythecaseofdevelopingCreativeParkby usingindustrialheritage.Itshowsusthesignificanceof settingupconservationregulation,andthepositiverole ofconservationofindustrialheritageinenrichingurban landscapeandrejuvenatingcommunityculture.KEYW0RDS/industrialheritage.adaptivereuse, creativeindustry,communityrejuvenation"+一五"国家目(2006BAJ03A07目(50808132)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收稿日期:201011_191水与城市工业的近代化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拥有位于长江人海口的地理区位优势,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1843年开埠后,外国资本迅速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开办各种门类工厂, 上海逐步成为全国乃至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虹13区地处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交汇之处,自1850年代起,航运及船舶维修成为这里最早创办的产业.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民族机械工业开始在虹口出现.李鸿章创办于1865年的江南机器制造局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厂,虽说1867年即迁到临近黄浦江的高昌庙镇地区,但虹口是其发祥地.在食品/j~-r业方面,1891年(光绪十七年),工部局在公共租界内的虹口九龙路开设宰牛场.1929年(民国18年),租界当局将九龙路宰牲场迁至沙泾路10号重建新场,民国21 年竣工投产.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市政府卫生局接管后改为市立第一宰牲场,至民国37年,已发展成为远东规模最大的宰牲场和占全市总量2,3的鲜肉供应库.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屠宰场"(图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商业赢得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以机械制造业和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在虹口一带得到快速发展.1905年,由广东人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的广东南洋烟草公司(1909年改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公司业务崛起于上海虹口,1916年在上海设立分厂,年均盈利高达百万元.1918年改上海厂为总厂,香港厂为分厂, 1932年时生产卷烟10万箱,占到上海6O家华商卷烟厂生产总量的19%(图4,5)】.1工部局宰牲场老照片新中国成立以后,虹口区北侧江湾镇的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主要产业部类有机械制造,轻工业等.虹口区近代工厂的分布及发展与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虹13港沙泾港,俞泾浦等河道密切相关.早期船舶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主要依托河道的交通功能,机器和制造业也需要大量的用水,因此工业多沿河道布局,既满足了交通运输的需要.也便于生产用水的获取.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厂沿着水系和道路由南向北逐步拓展.在拓展过程中,工厂的规模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状态.四川I北路沿线多以规模较小的轻工业为主,在虹口北部江湾镇地区以规模相对较大的工业厂区为主.此外,虹口近代工业的布局,演变与租界息息相关, 许多厂区沿租界边界分布(表1)J.2虹口工业遗产的建筑特征在虹口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中.最为着名的工业建筑遗产包括上海邮政总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部局警务处监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工部局屠宰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在44处已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工业建筑遗产中,虹口区共有7处,占全市『工厂名耶松船厂江南机器制新申电力公南洋兄弟烟表1近代l:海位于虹口地的要工J'地位最早的,最I上海坩埚合资会社I1921年l在耐火材料的I三塑里兰竺l!兰垩查丝垦墨奎21933老场坊外立面(改造后)4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老照片5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改造后) 1331933老场坊内部无梁楼盖墅蠹暑昂甓夏墨ARCHITECTURALJOURNAL201012建筑:墨誉一薹,.r.:篇..—特集SPECIALCOLLECTION71930年代虹口区主要工厂分布78上海各区列入优秀历史建筑的工业建筑数量9虹口区工业建筑遗产状况图10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图■1西浦圃口Ⅸ口普■Ⅸ一徐1[一E■静女口*■卢湾区工业遗产总数的16%,仅次于杨浦区位列第二(图7,8).虹13区现存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反映了工业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的演化,也充分体现了过去工业发展和河网水系之间密切的关系.现存的工业遗产在建筑类型,建筑年代和风格特征上比较丰富,包括工厂车间仓库,码头和市政设施.其中北外滩地区以独栋厂房建筑为多,北部江湾镇地区多为工业厂区, 中山北一路沿线地区内独栋和厂区兼有.独栋建筑或规模大, 或建筑布局巧妙,大型厂区或采用围合式布局,或采用行列式布局.都与工业生产需要紧密联系,在空间布局上各具特色.而且大型工业建筑往往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建筑结构上也体现了当时先进的建造技术.在建筑风格上, 多以装饰艺术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为主..3工业建筑的保存状况及问题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l13城更新改造推进,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北外滩地区,为了打造国际航运中心,高强度开发建设导致东大名路以南的工业建筑基本都被拆除.包括杨树浦码头在内的8处码头和仓库均已被拆毁, 对地区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特征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尽管上海市早在1994年就将耶松船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列入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但是其保护建筑仅为耶松船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主体办公建筑,缺乏对其它重要的生产设施和附属建筑的保护.这些保护建筑被周边高层建筑所环绕,其建筑价值和历史意义受到较大威胁.虹口区内一些未列入保护名单的工业建筑遗产都已经改建为办公,商业设施或者创意产业园区.但是在具体改建工程中, 建筑2010.12ARCHITECTURALJOURNAl_14由于缺乏保护规划引导和历史建筑评估,在改建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改造方式,缺乏对于建筑所蕴含文化内涵的挖掘,对建筑特征和历史信息带来了一定影响(图6).4工业遗产转型创意产业的实践4.1上海的创意产业发展2002年以来,上海市加大了对城市遗产保护的力度.对工厂,仓库等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和积极再利用.这些老厂房,lEl仓库蕴含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建筑空间又适合进行改建利用,为上海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条件.自2005年4月起,上海市分4批共公布了77处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德邻公寓和尚都里2处园区至今未完成改建, 因而实际建成75处创意产业集聚区.在第一批18处创意产业集聚区中有15处由工业建筑改建而成;在2005年12月公布的第二批18处创意产业集聚区中有9处为改建:在2006 年5月公布的第三批14处创意产业集聚区中有11处由工业建筑改建;同年11月公布的第四批27处园区中有22处由工业建筑改建.在77处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共有57处为工业建筑遗产改建而成,占园区总数的74%(图910).这其中,位于虹El区的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共有11处,均由工业建筑改建而成.占全市由工业建筑遗产改建类创意产业集聚区总量的19.3%(表2).4.2工业建筑改建为创意园区虹口区利用工业遗产改建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分布上呈现出两大片区的特征,其中北侧江湾镇地区和四川北路沿线多表2I:海市四批创意产业集聚区类型和数批次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合计上海市挂牌总数18l8142"777新建集聚区数量393520工厂改建类改建类集聚区数量159儿225"7集聚区其中虹口区的数量O43411以完整的厂区改建为创意产业园区,并且规模较大.而在北外滩地区多为工业建筑单体改建而成.沿沙泾港共有1933老场坊等8处工业建筑遗产改建而威的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内入驻企业多为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传媒动画等产业, 同时配套有一些商业服务设施.随着创意园区数量的增多,选择合理的功能定位和产业部类是创意产业园区未来长期稳定发展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虹13区的发展中,现代旅游休闲服务业和知识服务产业是重要的主支柱产业.其中工业遗产相对集中的四川I北路片区以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为重点,因而"空间188","运动LOFT"等创意园区的产业定位以时尚,休闲活动为主.在虹口区北部, 通过对于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挖掘.发展与知识产业相关的创意园区,"蓝桥园区","大柏树930"等创意园区都将重点放在书籍设计和媒体创作等相关产业上.4.31933老场坊项目在工厂改建形成的创意产业园区中.位于沙泾路10号.原名为工部局宰牲场的1933老场坊最为着名.工部局宰牲场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屠宰场".2002年以后处于空置和废弃的状态.2005年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接手后,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对废弃厂房进行改建修缮,并将宰牲场定名为"1933老场坊".宰牲场建筑本体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其修缮改建方案充分考虑了保护规定要求,改建后的建筑满足了作为现代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展示了其文化和建筑价值,更能够为"现在所用",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功能地区.自2006年末开始,"1933老场坊"作为时尚创意中心举办多场展示,交流,发布活动,正在成为融社区体验,文化创意,艺术长廊以及创意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生活社区.不仅如此."1933老场坊"在提升周边环境效益方面,已经明显表现出其文化底蕴的影响力.工业建筑遗产的特色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该地块附近的整体品质都得到了提升.与同处沙泾港河道拐弯处"1933老场坊"西侧的"1930 鑫鑫创意园"一起,作为滨河景观中重要地标,成为地区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5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相关问题思考5.1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制度的重要性1980年代末,上海市即开始尝试建立近代建筑的保护机制.成为国内较早的实践者.针对上海历史遗存主要为近代建筑的情况.1991年12月,市政府颁布实施《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2002年7月,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保护法规由政府规章上升至地方性法律,在保护15条例中,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要求得到一定的强化.依据保护条例,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根据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分为以下4类:1)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不得改变;2)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3)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4)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经市政府批准列入保护清单的优秀历史建筑,由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在仔细勘察的基础上,制定"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技术规定",技术规定包含保护等级,保护重点,保护措施以及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等内容,作为优秀历史建筑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以地方性保护条例为基准.对优秀历史建筑实行分级,分类等比较灵活的保护管理,为包含工业建筑遗产在内的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提供了法定指导意见和现实可能性.在虹CI区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要求较为严格,在现实使用中邮政大楼1层和2层部分空间改变为邮政博物馆,其余部分仍作为办公建筑使用(图11).作为优秀历史建筑的"1933 老场坊",在改建的过程中既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的特征.又能结合创意,展示等新功能的需要添加了玻璃顶等要素,丰富了建筑的特色.而作为一般工业建筑,位于四川北路沿线的花园坊由于缺乏相应保护规定,在改建过程中对于原有建筑立面和内部空间结构改变较大,工业遗产的建筑特征和历史信息有一定的损失(图12).这些情况,充分反映了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5.2工业建筑遗产与创意环境塑造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文物建筑保护不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积极利用这些工业建筑,在尽可能地保留其生产类建筑的特征和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前提下,一定要注入新的元素,开发新的功能.工业建筑的保护,不仅是使旧的建筑物留存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复苏工业地带的生命力,使之能够融入当代城市生活中,这恐怕也是工业建筑遗产保护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除了工业建筑所具有的空间上的高度适应性和功能上的灵活过渡性之外,工业建筑特征及其环境特色.往往有利于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视觉创新和场景营造.这也是近年来,工业建筑遗产纷纷转型为创意园区的重要因素. 工业建筑与一般的民用建筑相比.在空间结构,平面形式,立面造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改造优势.可以阻隔噪音为合适的活动提供空间场地,因此在改建而成的创意产业园区中基本都能做到空间宽敞实用组合分隔灵活(图13).在平面形式上,厂房建筑的平面形状大都规则整齐,符合创意产业所需空间的使用;工业建筑立面一般简捷,整齐.立面的改ARCHITECTURALJOURNAL2010,12建筑——特集SPECIALCOLLECTION11上海邮政总局内部庭院空间表3虹I1区的L海I创意产集聚?览表12花园坊改建后立面外观131933老场坊内部环境集聚区名称原工厂名称批次建厂时间改建时间通利园上海无线电模具厂第二批1930S2OO6空间188上海无线电八厂第二批l93()S2o06智慧桥虹口区原建材厂第二批197os2OO6德邻公寓上海信谊药厂第二批1924未改建1933老场坊工部局宰牲场第三批19292O06优族173上海电力建设修造厂第三批l97Os2006绿地阳光园上海冶金安装公司第三批197OS2OO6建桥69上海沪东机床厂第四批19422008卢比克魔方上海电工仪器厂第四批l9522008渡边物华园上海第二十漂染厂第四批19672008彩虹雨百花电扇厂第四批不详2008141933老场坊周边环境15卢湾区田子坊内的小店铺表4l_:海市《保护办法》'i《保护条倒》主要内容比较法规名称《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1《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l深护对象l近代建筑(群)l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群)确定标准)在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史或建筑史上l1)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有一定地位,具有建筑史料价值的建l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筑物和中国着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l2)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2)在建筑类型,空间,形式上有特色,I3)着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或具有较高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物;I4)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3)在我国建筑科学技术发展上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重要1商铺,厂房和仓库;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的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和街区造具有较大的可塑性.5.3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社区文化复兴历史上工业建筑的形成往往与河道等带状空间关系密切,随着工业生产的转型,保护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成为复兴城市滨水地区重要环节.国内外的实践说明,通过对现存的有价值的工业厂房改造利用,可以保留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忆.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工业建筑遗产集中地段成为具有特色的城市场所,复兴社区的文化和活力,推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发展创意园区的实践,反映了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在地区复兴中的带动作用.重要的工业遗产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在地区的环境提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地标景观的作用.在工业遗产改建为创意产业园区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于园区功能定位的选择.加强周边创意园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避免因为产业部类雷同而造成新的问题.在工业建筑遗产改建定位时,对于现状用途适当的工业建筑,可以在维持现状用途的基础上,对于功能进行适当的拓展,挖掘其对于社会和周边社区的价值.旧住宅区中往往缺乏配套商业或休闲娱建筑201&f216乐设施.因此结合工厂改建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配套服务设施,新功能的植入自然也会为周边地区带来复兴的契机(图1415).一参考文献[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第2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2】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上海工业遗产新探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OO9.【3]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上海虹口工业遗产图录【M].香港:香港东方艺术中心,2009.【4】薛顺生,娄承浩.老上海工业旧址遗迹[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Oo4.[5]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上海工业遗产实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OO9.[6]6韩妤齐,张松.东方的塞纳河左岸——苏州河沿岸的艺术仓库[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左琰.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2oo7.[9】(英)兰德利.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杨幼兰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4.08.01•【字号】沪环评〔2024〕141号•【施行日期】2024.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跟踪评估工作的通知》等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局按照园区自评-各区初评-市局抽查的方式对110个产业园区(含重点管控单元以外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产业社区)进行了全覆盖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本市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要求总体得到有效落实,产业准入、结构调整、环境风险防范、环境监测等重点指标落实率逐年提升,但部分园区在企业巡查和档案建立、监测指标全覆盖、整改计划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各区产业园区跟踪评估指标扣分情况见附件1,跟踪评估报告(含问题清单及整改要求)将由各区生态环境局及相关管委会逐一反馈至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
二、评估结果1. 闵行区航天科技产业园2期等8个园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上(名单详见附件2),符合本市实施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条件。
经园区自愿申报,现核定将相关园区增补为联动园区,有效期至2025年7月31日。
产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可按照《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实施意见》(沪环规〔2021〕6号)有关规定简化项目环评管理。
2. 已联动的59个园区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保税区)等12个园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下(名单详见附件3),主要存在未全面落实园区环境管理机制建设(一企一档)、日常污染源巡查要求等问题,两年联动实施期满后存在不符合产业园区联动条件的风险。
世界知名产业园介绍经典案例

中国台湾地 区
越南
台南技术工业园、长华海滨工业园、共同合作系统项目 (CSS II) Amata (环境管理), Hanoi Sai Dong II (可行性研究)
泰国 斯里兰卡
泰国工业园主管部门计划项目(Map Ta Phut、Northern Region、 Amata Nakorn、Eastern Sea Board、Bang Poo)、 Samut Prakarn 省 CPIE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资助)、曼谷 (Panapanaan)
污泥中的氮800,000
磷600
2024/8/20
24
1. 合适的成员组成 2. 相互距离较进 3. 企业间开放交流和相互信任
2024/8/20
25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美国查尔斯角生态产业园
2024/8/20
27
美国第一家生态产业园,包括工业区、海岸沙丘生境保 护区、废水处理湿地
Kalundborg Municipality
19
一、简介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已经稳定 运行了30多年。卡伦堡是一个仅有两万居 民的小工业城市。最初,这里建造了一座
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数年之后,卡 伦堡的主要企业开始相互间交换“废料”
2024/8/20
20
卡伦堡共生体系中主要有5家企业 1.阿斯耐斯(Asnaes)燃煤火力发电厂 2.斯塔朵尔(Statoil)炼油厂 3.挪伏挪尔迪斯科(Novo Nordisk)制 药和工业酶加工厂
产业园的建立旨在:
➢探讨新发展模式; ➢创造就业和培训机会;
➢保护和加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示范节约型和高 效率的资源使用,以及发展和利用产业生态学原理进 行实践;
2024年上海总部经济园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上海总部经济园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上海总部经济园市场进行调研,通过对该市场情况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2. 市场概况上海总部经济园是上海市政府为吸引并扶持外资企业而建立的园区。
坐落于上海市中心,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施。
2.1. 市场规模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上海总部经济园已有1000家外资企业入驻,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
这些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包括金融、科技、制造等。
2.2. 行业分布上海总部经济园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加入。
其中,金融业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数的30%。
其次是科技行业,占比约为25%。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占比20%和15%。
2.3. 企业优势上海总部经济园提供了一系列吸引企业的优势政策和服务。
这些包括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科研支持、市场准入等。
这些优势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入驻,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3. 市场分析3.1. 市场竞争上海总部经济园市场竞争激烈。
各个行业的外资企业争相入驻,并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本土企业也在加大力度发展,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市场环境。
3.2. 市场机会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上海总部经济园市场仍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外资企业可以通过打造优质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3.3. 市场挑战然而,上海总部经济园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政策环境和行业规范不断变化,需要企业不断调整战略和运营方式。
4. 市场前景上海总部经济园作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园区,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首先,上海市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外资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其次,上海市政府将进一步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更多外资企业的入驻。
最后,上海总部经济园将与其他园区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合作。
5. 结论通过对上海总部经济园市场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该市场具备较大的投资潜力和市场机会。
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7•【字号】闵府规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公司,有关单位:现将《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2024年3月7日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凸显闵行“制造立区”优势,全面构筑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支持的重点产业和领域1.高端装备产业。
聚焦航天、航空、船舶、核电等重点领域,支持商业航天、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大飞机机载系统、船舶装备、工业母机、能源装备、特种装备、仪表仪器及智能检测、节能环保装备、高性能材料等细分赛道企业可持续发展。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聚焦新一代通信设备、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支持通信芯片与器件、电子终端、智能传感器、卫星通信、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网络安全、云计算等细分赛道企业集聚发展。
3.生物医药产业。
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上下游产业链重点领域,支持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核酸药物、抗体药物、高端制药装备、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医用机器人、康复器械等细分赛道企业集聚发展。
4.人工智能产业。
聚焦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支持通用图形处理器芯片、类脑神经元计算芯片、存算一体芯片等自主研发攻关;推动语言、视觉、多模态等通用大模型在行业垂直领域的场景应用;加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在核心零部件、整机和系统集成等细分赛道的发展。
上海特色产业园案例

上海特色产业园案例
上海特色产业园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性的案例:
1.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最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之一。
该产业园依托于张江高科技园区,聚集了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园区环境、政策支持和服务,该产业园促进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创新基地。
2. 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中国的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设立了多个特色产业园区。
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了自由贸易港区、金融科技园区、人工智能园区等专门的特色产业园,促进了经济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特别是自由贸易港区,实行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
3. 上海东方明珠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上海外滩金融中心区,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打造的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该产业园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为核心,结合文创、科技、艺术等要素,打造了一个集创意设计、文化艺术展览、数字媒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
这个园区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创意人才,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中心。
这些特色产业园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促进中国特色产业的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规划管理引导城市重点更新区域天际线重塑

市政建设 Municipal Construction– 84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上海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期,经济转型开发的攻坚期,作为全国市场第一村的九星地区,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拥有最大规模的综合建材市场,九星品牌已具有相当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但也面临着业态水平低,单位土地产出和效益较差,大量仓储货运空间利用率低,占地面积大而经济效益差等诸多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生态效益差、社会效益低、交通矛盾突出、安全隐患凸显、转型难度大等五大发展问题,亟需通过规划调整提升区域整体转型,尤其是加强城市天际线的管控,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
1 九星地区概况九星地区分为东、西两块,总用地面积约174.66公顷,东块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外环内,西块位于外环外地区,区位临近虹桥枢纽,周边有已建设成熟的中高端居住区和大型配套市级公园等,地域优势明显,区位交通及综合配套优势突出。
但是,九星市场现状以2-3层的摊位式商铺密集分布,混杂多个“城中村”老宅基地,与周边地区城市风貌格格不入,地域特色不突出,极大地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九星地区自身的转型发展。
根据已经批准的九星地区控规局部调整(沪府规[2016]20号),九星东块: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以及基地内部敏感性限制因素,规划布局依托西侧市级公园与水上主题公园两大生态引擎,通过生态绿廊、绿地公园在地区内部的立体渗透,使得各功能区与生态空间交织融合成为一体。
围绕专业贸易核心功能以及创意文化展示辅助功能,打造适宜步行的小街坊城市尺度,形成高密度低高度的街道空间。
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特别是轨道交通引导,在南侧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形成相对高强度开发,以此打造地区级商业中心,构筑标示性建筑。
1.1 区域城市形象提升的诉求九星地区是全国市场第一村,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建材市场,区位条件优越,紧贴外环、临近虹桥枢纽,其距离上海市中心约13公里、虹桥枢纽约6公里、七宝镇中心约2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规模或大 空间商务办 公,空间容 量1-20为主
销售 展示 娱乐
- 本资料来自 -
销售展示
4
书吧
竞技广场
音像城
展示中心
大面积商业 用房
与其他园区相比,项目位于中环,地段一 般
周边W19、邮通与仪电地块规划功能相似, 竞争激烈
创意产业园区竞争激烈,是否能达到授牌 的要求,政策风险
投资有限,收益回报要求在3元/平方米/天 现有物业为80年代厂房,结构特殊,风貌 无特色 徐汇区对于税收属地化的要求
- 本资料来自 -
仪电项目
邮通项目
项目 内容
规划为上海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微型CBD),政府支持力度大;占 规划为国际商务社区、街区式购物
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 中心,包括商务办公、数码港、酒 米,包括“总部经济平台”、 “研发 店餐饮、休闲娱乐、观光购物街、 设计平台”、“创新孵化平台”、综合酒吧街、精品商场、等业态。 服务平台”等
SVA田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与概念性规划
- 本资料来自 -
1
规划展示图
- 本资料来自 -
2
规划方案报告内容
如何创意——园区发展定位
4—9
创意什么——园区核心业态遴选 10—18
怎么创意——园区概念性规划 19—38
检验创意——园区财务投资测算 39—44
3 适当提升商业比重,提升园区租金变现能力
项目所处大型社区的区位和周边竞争对手的发展 来看,注入适宜比例的特色商业可以提高本项目 的物业价值变现能力
- 本资料来自 -
7
五大园区构建原则化挑战为契机
1 结合项目体量的优势,实施大规模综合开发
2 建筑更新与SVA历史文脉及产业特征相融合
业态转型、提升
A-漕A-河漕泾河园泾区园产区业产升业级升,级, 现代现服代务服务业发业展发展趋趋势势
基地发展 的驱动力
功能定位多样化
B-基B-地基周地边周潜边在潜消在费消空费空 间间 巨巨 大大 、、商商业业氛氛围围成成熟熟
- 本资料来自 -
4
竞争性项目横向比较分析
W19+16项目
11
内容创意产业集群—空间载体
动漫业 内容创作 及术研发
产品制作 产 及运营 业 链
产业类型
大众出版
数字影音
内容获得 及编辑
节目制作 及加工
平面设计 及印刷
节目发行
广告制作及营销推广
WEB2.0
承载物业形态
内容获得 1
办公用房 工作室
2 网络支持
专业工作 空间
3
办公用房 工作室
物业特征
小规模或大 空间商务办 公用房,空 间容量2050人为主
- 本资料来自 -
找到产业与生活的结合点,在上海西南创造创意生活方式
8
总体功能定位
特色创意商务集群的 灵动空间
融创意产业与创意
生活为一体的超大
型综合创意商务谷
动感商业
பைடு நூலகம்
提升园区商务
的体验场所
配套的服务高地
- 本资料来自 -
9
园区大创意业态体系构成
- 本资料来自 -
10
内容创意产业集群—核心业态
SVA
——CONTENT VALLEY
以实质表现内容 以内容展示空间 以空间创造价值
动漫业(网络
游戏、动漫卡通)
数 字
SVA
时 尚
影 音
创意内容 产业谷
出 版
WEB2.0电子 门户
- 本资料来自 -
规划为集信息科技产业、综合办公、 培训中心、及配套服务设施为一体
的科技园区。项目的商业业态规划 是地铁上盖物业,包括休闲娱乐、 精品服饰、健身房、美容、饭店、 大超市等
比较
规模大,能级高,政策支持有力, 规模大而零散,紧邻SVA项目,相 紧邻地铁站点,相似的基地形态,
全新形态
似的基地形态
商务商业功能明确
推广创意——园区市场推广策划 45—45
附录——园区建筑单体详细设计 46—89
- 本资料来自 -
3
基地三大发展驱动力概述
漕河泾园区产业升级、周边区域潜在消费能力与SVA产业链构筑是驱动本项目的三大 驱动力
C-SVA产产业升级、核心业态发展 要基地物业现金的反哺、支持
租金利益最大化
市区10万平方米的综合型创意产业园
结合多媒体生产技术打造亮点,将SVA文化融入园区 3 由单一产业发展思路转向多产业集群化的多主题产业集成
以信息与出版为主导的内容产业同传统创意产业的碰撞 4 打破配套开发的思维定式,发展特色主题商业功能区
将创意元素与社区商业相结合,细化并延伸创意商业客群 5 突破产业创意与生活创意的限制,实现二者的互融共生
- 本资料来自 -
5
空间区位与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
周边资源如徐家汇中心、上师大、南站商 圈等,项目可借势发展
漕河泾园区产业升级,SVA产业链延续
周边大型居住社区,潜在商业消费需求巨 大
体量为10万平方米,规模较大,利于发挥 积聚优势
在装修方面可得到150-200元补贴 相对一般园区更好的绿化空间
对田 林项 目的 影响
创意竞争策略 •发掘功能板块主题特色 •在创意上下功夫,产生独特形象 •优化基础设施,如充沛的停车等
差异竞争策略 •注重对商务客群细分,了解产业 配套的需求 •发掘特色和形成集聚 •注重品牌与亮点的打造
品牌竞争策略 •要挖掘产业间的相关性,形成产业 集聚 •注重品牌与亮点的打造
6
三大业态构建策略应对周边竞争
1 延续并扩展数字多媒体产业链
顺应由研发商务到休闲娱乐的转变, 取得更大的发展; 在目前徐汇区数码娱乐园区竞争激 烈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与SVA技术 相关的多媒体应用主题
2 主力业态内部构筑相互关联的业态链
项目体量较大,能够在主力创意产业业 态内部,沿着产业集群互动的方向,从 研发-销售-技术支持-展示-商业配套等 环节构筑相互关联的细分业态
创意产业是人本经济背景下以创 意为主宰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而非工业经济时代按照资源来配 置资源。在这种大业态观的导引 下,把握漕河泾现代服务业升级 趋势、周边社区的商业演化格局 与狭义创意产业的适宜业态三大 方向,SVA田林创意产业园区将构 筑包括内容创意产业集群、创意 生活商业集群与现代创意集群三 大板块的有机业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