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架课程设计大批量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合集下载

推动架课程设计说明书

推动架课程设计说明书

推动架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概述推动架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一种机构,主要用于将动力传递给目标对象。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推动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设计任务1. 设计一款推动架,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载,并具有良好的传递性能。

2. 确定推动架的结构形式、零部件材质及选型。

3. 完成推动架的图纸绘制及说明。

4. 对推动架的性能进行评估。

三、设计过程1. 确定推动架的结构形式:推动架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单轴推动架、双轴推动架等,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我们选择了单轴推动架作为设计对象。

2. 计算推动架的承载能力:根据推动架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最大承载能力,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负载。

3. 选择零部件材质:根据实际工况和成本考虑,我们选择了铝合金作为推动架的零部件材质。

4. 零部件设计及选型:根据推动架的结构形式和承载能力,进行零部件的设计和选型,包括连杆、轴承、支架等。

5. 图纸绘制及说明:完成推动架的图纸绘制,包括零件图、装配图及尺寸标注等,并编写相应的说明文档。

6. 性能评估: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测试,对推动架的性能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四、图纸及说明1. 图纸:推动架装配图、连杆零件图、轴承零件图等。

2. 说明:包括推动架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零部件选型及装配注意事项等。

五、总结本次推动架课程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了推动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其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建议与改进1.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在材料选择上,可以考虑使用更轻质的材料,如钛合金或高强度塑料,以进一步提高推动架的性能和效率。

3. 在图纸绘制和说明编写方面,可以更加注重细节和准确性,以提高图纸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4. 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推动架设计说明书

推动架设计说明书

ns
1000 v 1000x15 530.7r / min d 0 3.14x9
查《切削手册》机床实际转速为 nc 452r / min 故实际的切削速度 vc 校验扭矩功率
d 0 ns
1000
12.77m m/ r
M c 73Nm
M m 144.2 Nm
所以 M c M m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推动架,零件材料为 HT200,生产类型大批量,铸造毛坯。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家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 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2.4.1 内孔和外圆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以下称《工艺手册》 )表 2.2~2.5, 取 φ 32 内孔单边加工余量为 2. 2.4.2 铣削加工余量为: 粗铣 1.5mm 精铣 0.5mm 2.4.3 其他尺寸直接铸造得到
车端面,钻孔φ 10,车孔φ 16,孔口倒角
2.5.4.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铸造。 机床:CA6140 车床。 刀具:选择高速钢麻花钻钻头, do=φ 10mm,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后角 α o=120°,45 度车刀。 2.5.4.2. 钻孔切削用量 查《切削手册》 f 0.70 ~ 0.86mm/ r
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 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查《切削手册》 )为 0.5~0.8mm,寿命 T 60 min . 切削速度
查 《切削手册》 vc 10mm/ r
修正系数 KTV 1.0 K MV 1.0 K tv 1.0
Kxv 1.5 K1v 1.0 K apv 10 故 vc 15mm/ r 。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推动架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推动架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推动架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推动架的结构、工艺及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等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推动架的加工能力,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1.推动架的设计和结构分析。

2.推动架的工艺分析和加工流程的制定。

3.推动架的CNC数控加工和质量控制。

4.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套能够实现推动架负荷自动传递的机构,要求结构合理,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工作需求。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师通过现场案例教学和讲课,让学生感受实践操作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工合作,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数字化媒体等,加强教学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材和参考书目1、《机械制造基础》2、《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手册》3、《数控机床编程技术》4、《机械制造工艺学》5、《机械设计基础及其应用》五、教学进度及难点:第一周:推动架的结构分析及工艺分析主要内容:了解推动架的结构及工艺分析:包括传递动力的机械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难点:掌握推动架的结构,包括动力传递系统和工作原理分析。

第二周:推动架CAD设计主要内容:掌握CAD绘图技术,设计推动架的CAD图。

难点:根据前期的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来进行CAD设计,学生需要综合运用CAD、力学和机械制造等知识来进行设计。

第三周:推动架的CAM编程主要内容:学会使用CAM编程软件进行推动架的编程。

难点:学习CAM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和CAM编程的流程。

第四周:推动架的数控加工主要内容:掌握数控加工的操作和方法,对推动架进行数控加工。

难点: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数控编程,以及数控加工的原理和方法,根据CAM编程得到的程序进行加工。

第五周:推动架的组装和调试主要内容:了解推动架的组装和调试及质量控制。

难点:拆卸和装配操作要求准确,需要了解推动架的性能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推动架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推动架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推动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学号:班级:机械指导教师:年月1.1.1推动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任务书容:1. 零件图 (1)2. 毛坯图 (2)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3)4. 夹具装配图 (4)5. 夹具零件图 (5)6. 课程设计说明书 (6)原始资料: Q=4000台/年, n=1台,班级学号:机械:指导老师:年月目录一零件分析————————————————1二零件工艺规程设计———————————————1 1 确定零件生产类型————————————————1 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 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工艺路线—————————————2 4工序设计—————————————————————4 5确定切削用量基本时间—————————————————6三夹具设计————————————————16 四设计小结————————————————18五参考文献————————————————18 附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附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功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 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 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φ16mm 孔装一棘爪,φ16mm 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φ32mm 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零件图见附图1)由零件图可知,φ320.0270+mm 、φ160.033+mm 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1、φ320.027+mm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0.027+mm 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φ160.019+mm 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课程设计之推动架

课程设计之推动架

课程设计之推动架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推动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了解推动架在工程和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推动架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推动架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推动架相关问题;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工程和科技领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推动架的基本概念:介绍推动架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

2.推动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推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阐述推动架的工作原理。

3.推动架的设计和应用:介绍推动架的设计方法,分析推动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4.推动架的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推动架,加深对推动架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推动架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

2.讨论法:分组讨论推动架的设计和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推动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推动架的作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推动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推动架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推动架的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推动架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地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推动架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推动架夹具课程设计

推动架夹具课程设计

推动架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推动架夹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

2. 学生掌握推动架夹具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方法。

3. 学生了解推动架夹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动架夹具设计。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设计意识。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推动架夹具的模拟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机械设计产生兴趣,提高对工程技术的热爱。

2.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推动架夹具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实际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推动架夹具概述- 夹具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推动架夹具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推动架夹具设计原理- 夹紧力计算- 夹具定位及导向设计- 传动系统设计3. 推动架夹具设计方法- 设计步骤与注意事项- 常用设计软件介绍- 设计案例分析4. 推动架夹具应用与优化-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夹具性能评价与优化- 创新设计理念5. 实践操作- 简单推动架夹具设计实践- 夹具模拟分析与优化- 团队协作完成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第1课时,了解夹具基本概念及分类- 第二章:第2-3课时,学习推动架夹具设计原理- 第三章:第4-5课时,掌握设计方法及软件应用- 第四章:第6课时,探讨夹具应用与优化- 第五章:第7-8课时,实践操作与项目完成教学进度:- 前四个课时,每周1课时,共计4周- 实践操作部分,每周2课时,共计2周教材章节对应:-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机械传动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机械零件设计- 《机械设计实践》第五章:夹具设计实例分析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推动架课程设计样本

推动架课程设计样本

课程设计报告题 目 推动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课 程 名 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学 生 姓 名 学 号课程设计地点 工科楼 C305 课程设计学时 指 导 教 师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绪论本文是关于推动架工艺环节阐明和机床夹具设计办法详细阐述。

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基本上,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夹具设计,依照零件加工规定制定出可行工艺路线和合理夹具方案,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小零件,其重要作用是把从电动机传来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其轴心线摆动,同步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自动进给。

在设计推动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精确拟定各表面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取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目录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选取毛坯,拟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选取加工办法,制定工艺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选取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拟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引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当代制造业正在变化着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组织构造和文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推动架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推动架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推动架课程设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推动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机械指导教师:年月1.1.1推动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任务书内容:1. 零件图……………………………………………1张2. 毛坯图……………………………………………2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3张4. 夹具装配图………………………………………4张5. 夹具零件图………………………………………5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6张原始资料: Q=4000台/年, n=1台,班级学号:机械姓名:指导老师:年月目录一 零件分析 ————————————————1 二 零件工艺规程设计 ———————————————11 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1 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 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2 4工序设计 —————————————————————4 5确定切削用量基本时间 —————————————————6三 夹具设计 ————————————————16 四 设计小结 ————————————————18 五 参考文献 ————————————————18附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附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功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 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 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φ16mm 孔装一棘爪,φ16mm 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φ32mm 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架课程设计大批量课程设计说明

目 录
序言
一.零件分析
二 .工艺规程的设计
(1).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2).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选择加工方法,确定工艺路线
(4).工序设计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心得与小结
四.参考文献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零件图见附图1)
由零件图可知,φ320.0270+mm 、φ160.033
0+mm 的中心线是主要的
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
+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1、φ320.027
+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0.027
+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φ160.019
+mm孔为加工表面
2、以φ160.033
+mm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0.033
+mm、M8-6H的内螺纹,φ6mm的孔及120°倒角2mm的沟φ100.1
槽。

二、零件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零件的生产纲领N=Qn(1+a+b)
其中,产品的年产量Q=28000台/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n=1件/台,零件备品率a=4%,零件的废品率b=1%。

Q=28000×1×(1+4%+1%)=28140件/ 年
从此结果可知,该零件为成批成产。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选择毛坯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灰铸铁HT200,经过计算和查询资料可知,毛坯重量约为0.72kg。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可采用一箱多件砂型铸造毛坯。

由于φ32mm的孔需要铸造出来,故还需要安放型心。

另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进行
处理。

2、确定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尺寸
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1可知,查得该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2级,取CT=10级。

查表1-9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总余量
由表1-11可知,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如下表:
3,,毛坯图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合理的,按照有关零件的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当零件有很多个不加工表面的时候,则应当选择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大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从零件的分析得知,推动架以外圆φ50mm作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的原则。

采用基准重合原则能够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靠的得以保证。

为使基准统一,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