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doc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doc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doc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基础知识点: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突袭波兰;莫斯科保卫战;德国突袭苏联;珍珠港事件;《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

能力培养:分析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影响,进一步认识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背景①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接着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利益为借口,对捷提出了领土要求。

②英法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与希特勒达成妥协,并希望德国把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慕尼黑协定①时间:1938年9月。

②签订者: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③地点:德国慕尼黑。

④内容: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影响①德国更加肆无忌惮,1939年控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②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二战爆发①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突袭波兰。

波军奋起抵抗、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②波兰覆亡a.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b.英法宣战后,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波军孤军奋战。

c.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东方战线”西线形势①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a.时间:1940年4、5月。

b.过程:占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同时,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②敦刻尔克大撤退:被德军逼到敦刻尔克的四十多万英、法军队,经过拼死奋战,大部分撤到英国,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③法国投降:1940年6月,德军对法发动总攻,意大利对法宣战。

不久,法国投降。

④进攻英国:1940年7~10月,德军对英国发动空袭和潜艇战,丘吉尔坚持抗战,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

高中历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纲要

高中历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纲要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一、慕尼黑阴谋(1)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捷提出领土要求。

(2)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协定,在没有捷代表参加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就是“慕尼黑阴谋”,又称“慕尼黑协定”,至此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3)慕尼黑协定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德国更加肆无忌惮,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苏对英、法更加不信任。

1939年8月,苏与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双方互不侵略对方,并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二、二战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突袭波兰,波兰节节败退。

(2)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英法宣战后未对德发动大规模进攻,不久,波兰覆亡。

(4)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东方战线”。

三、德军西线进攻和法国沦陷(1)1940年4、5月,德军开始在西线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占领了丹、挪、卢、荷、比等国。

(2)同时,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人法国。

40多万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为来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3)1940年6月,德军对法发动总攻,意对法宣战,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4)1940年7~10月,德军对英发动了“不列颠之战”,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

四、苏德战争爆发(1)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突然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爆发和初期战况:节节失利,军队损失惨重,德国控制苏联40%人口和大部分工业区。

(2)1941年10月~1942年初,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歼敌50万。

五、日军偷袭珍珠港(1)希特勒肆虐欧洲之际,日本法西斯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霸权。

(2)日本的政策损害了美英的利益.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日本决定取得战争主动权。

二战相关知识点

二战相关知识点

二战相关知识点二战,全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

二战的起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大萧条使得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社会矛盾尖锐。

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兴起,它们妄图通过侵略扩张来解决国内问题。

德国纳粹党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积极扩军备战,撕毁凡尔赛和约,侵略周边国家。

日本军国主义则妄图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对中国等亚洲国家进行了残酷的侵略。

战争的爆发始于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

随后,英法对德宣战,欧洲战场全面展开。

德国凭借着“闪电战”的战术,迅速占领了欧洲大片土地。

1940 年,德国进攻法国,法国在短时间内沦陷。

在亚洲战场,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 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随着战争的推进,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卷入二战。

战争中,各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不断演变。

盟军通过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在太平洋战场,美国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海战和岛屿争夺战。

二战中的著名战役众多。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之一。

这场战役中,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挫败了德军的进攻。

中途岛战役则是太平洋战场上的关键战役,美军以少胜多,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大量平民丧生,城市化为废墟。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数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

日本在中国实施了南京大屠杀等暴行,犯下了滔天罪行。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也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无畏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

二战历史知识点

二战历史知识点

二战历史知识点第一章战前背景二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的一场全球战争。

在深入了解二战的过程和影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该战争爆发前的一些背景知识。

1. 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二战爆发前的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正遭受着严重的危机,这被称为大萧条。

股市崩盘、失业率的上升、国际贸易的萎缩等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和紧张氛围。

2. 德国纳粹兴起在德国,纳粹党崛起并夺取政权。

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极端主义思想迅速蔓延,将犹太人等少数群体定为敌人,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歧视和迫害政策。

3.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与德国类似,意大利也出现了法西斯政权。

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法西斯国家政府迅速扩大了对国内外的影响力,并采取了侵略行动。

4. 日本扩张主义在东亚,日本一直试图扩大其领土和影响力。

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侵华战争,并于1937年占领了中国大部分沿海区域。

第二章战争爆发二战的爆发始于1939年。

以下是一些导致战争爆发的事件和原因。

1. 波兰入侵纳粹德国于1939年9月入侵了波兰。

这一行动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爆发,引发了欧洲各大国的冲突。

2. 盟国和轴心国在战争期间,各国分为两个阵营。

英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组成了盟国,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则组成了轴心国。

这两个阵营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

第三章战争进展及关键战役二战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其中一些对战争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1. 斯大林格勒攻防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战斗之一。

苏联军队成功阻止了德国军队对该城市的攻击,这一胜利对于盟军取得战争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2. 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战。

美国海军在该战役中击败了日本海军,并扭转了战局。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发起的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该行动成功地打破了德国在欧洲的防线,为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铺平了道路。

第四章终战和战争影响二战最终以盟军的胜利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整理战争起因经济危机法西斯独裁一战祸因双方阵营轴心国阵营同盟国阵营战争经过防御阶段转折阶段反攻阶段结束阶段主要战场东欧战场波兰战役、苏德战争西欧战场法国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珍珠港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珊瑚海海战亚洲战场中国战场(抗日战争、苏日战争)缅甸战场(滇缅战争)非洲战场阿拉曼战役、突尼斯会战大西洋战场大西洋海战敦刻尔克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

偷袭珍珠港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柏林战役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

经激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

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1945年5月2日柏林战役结束。

战争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

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

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战争手段空前增多、战争样式空前丰富、战争空间空前广阔。

人类的战争活动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1、成立联合国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二战历史知识点

二战历史知识点

二战历史知识点二战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涉及到了全球范围的冲突,共有超过70个国家参与其中。

本文将介绍二战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1.凡尔赛体系的失败:一战结束后,凡尔赛和约的条款使德国承担了沉重的赔款和领土割让。

这导致了德国经济的疲弱和国内不满情绪的高涨,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日本侵略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和日本相继侵略了弱小国家。

这种侵略行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担忧,为后来战争的爆发提供了助推力。

3.德国法西斯的兴起: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德国出现了纳粹党及其领袖希特勒。

希特勒上台后,通过鼓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思想,通过侵略行动谋求德国的复兴,引发了战争的爆发。

二、主要战场和决定性战役1.欧洲战场:二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包括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

其中,诺曼底登陆是欧洲战场的一个关键战役,盟军成功从海上登陆,最终在1945年击败了纳粹德国。

2.太平洋战场:二战的另一个主要战场,包括日本、美国、中国等国家。

珍珠港事件是太平洋战场爆发的导火索,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海军基地。

而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一个决定性战役,美国海军击败了日本海军,扭转了战局。

三、纳粹大屠杀和二战的人道主义危机1.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犹太人的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奥斯威辛集中营。

数百万犹太人在集中营中被杀害,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2.南京大屠杀:日本在二战期间侵略中国,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南京实施的一系列暴行。

据统计,数十万中国平民和士兵在南京遭到杀害、强奸和虐待,这也是二战期间的重要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四、二战的结束和影响1.核武器的投掷:为了尽快结束日本的抵抗,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的事件,也使得日本无力继续战斗,最终宣布投降。

二战的全部历史知识点总结

二战的全部历史知识点总结

二战的全部历史知识点总结二战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这场战争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包括希特勒的野心、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各国的外交失误和军事领导人的错误判断。

以下是对二战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1. 希特勒的崛起和纳粹德国的崛起希特勒于1933年成为德国的总理,并立即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限制新闻自由、镇压反对派和取消其他政党。

他迅速将德国转变为一个专制国家,并开始实施对犹太人的迫害。

纳粹党的军事力量和威胁迅速增长,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2. 波兰之战1939年,希特勒下令入侵波兰,引发了二战的爆发。

英国和法国宣布对德国宣战,但未能阻止波兰的失败。

这场战争标志着二战的开始,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敌对行动。

3. 各国的参战在二战中,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都参与了战争。

盟军包括英国、法国、苏联、美国和中国,而轴心国则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在战争的早期,轴心国占据了优势,但在随后的战争中,盟军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取得了胜利。

4. 南斯拉夫游击队南斯拉夫游击队是二战中最强大的游击队之一,对轴心国占领南斯拉夫和其周边地区起到了重要的抵抗作用。

该游击队由铁托领导,他在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轴心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了重大的妨碍。

5. 空战和海战二战中的空战和海战也是十分激烈的。

英国的皇家空军和德国的空军在空中交战,进行了数次重要的作战。

在海战中,盟军和轴心国的海军也展开了殊死搏斗。

6. 犹太大屠杀二战中,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大屠杀,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死亡。

这场大屠杀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挑战,也是二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 美国的参战二战爆发后,美国起初保持了中立,但在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宣布对日本宣战,正式加入了二战。

美国的加入对盟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8.轴心国的失败在二战的后期,轴心国逐渐失去了优势。

苏联在东线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盟军在西线上也发起了一系列的进攻,最终,轴心国在1945年宣布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总结)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 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2. 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的股市崩溃,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界3.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4.特点: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5.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6.罗斯福新政背景: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1933年入主白宫目的: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行“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和生产。

评价: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7.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客观原因: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主观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建立: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形成内外政策:政治上:实行一党独裁统治,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迫害犹太人,种族灭绝经济上: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钳制思想军事上:废除《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外交上:退出国联;1936年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8.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客观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主观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建立: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标志着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的形成内外政策:内政:独裁和扩军备战;外交:制定《基本国策纲要》,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9.共产国际七大背景:全世界受到了法西斯侵略和战争的威胁;世界人民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矛盾内容: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意义: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难点辨析:1. 意大利法西斯与德日法西斯上台的背景不同,不是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上台,而是在此之前;德国法西斯是以政党形式通过合法途径上台的,而日本则是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通过一系列兵变和恐怖活动上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2018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二战爆发的原因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性规定,使战后德国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法西斯势力兴
高中历史绥靖政策
1.“缓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
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4.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高中历史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二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战争,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尤为重大。

为了赢得战争,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

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
意味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