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解释

合集下载

需求的决定消费者行为理论

需求的决定消费者行为理论

需求的决定消费者行为理论需求的决定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涉及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展现的一系列行为,而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欲望和需求量。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该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常会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如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然后才会考虑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因此,企业在设计产品或服务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层次进行定位和营销。

二、顾客价值理论顾客价值理论认为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判定主要由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价格两个方面决定。

消费者通常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价格来综合评估其价值,然后进行购买决策。

因此,企业在定价策略时需要考虑到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价格对消费者价值的影响,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三、心理学影响力理论心理学影响力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常常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例如,消费者可能会受到社会认同的需求,购买具有社会地位象征的商品;或者受到个人认同的需求,购买能够满足个人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的商品。

因此,企业在营销中可以通过巧妙地应用心理学影响力理论,如利用明星代言人、品牌形象塑造等方式,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综上所述,需求的决定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顾客价值理论和心理学影响力理论。

企业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或服务,并运用相应的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促使其进行购买。

需求的决定消费者行为理论在市场营销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顾客价值理论和心理学影响力理论,并分析其实际应用。

首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替代经济学理论,强调人类需求的层次结构。

马斯洛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消费者维权律师协会
是由消费者自发组成的组织,旨在维 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 识和能力。
是由专业律师组成的组织,旨在为消 费者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支持。
消费者协会
是由政府支持、社会团体发起成立的 公益性组织,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方 位的服务和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社会认知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和形成信念、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详细描述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仅受到个人内在认知的影响,还受到社会 环境、他人意见和行为的影响。该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学习和形成信 念、态度和行为,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行为经济学理论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机构
国家工商总局
负责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 施。
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
消费者协会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咨询、调解、监督等服务,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社会组织
消费者委员会
03
消费者行为模型
刺激-反应模型
总结词
该模型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所引发,并通过一系列心理过程作出反应。
详细描述
刺激-反应模型认为,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如广告、价格、品牌等)作用于消 费者,激发其内在心理活动(如认知、情感、需求等),进而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 行为。这个模型强调了外部刺激和内在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突出了营销策略在
详细描述
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考虑成本、市场需求、 竞争状况以及消费者心理等因素。价格过高可能会影 响销售,而价格过低则可能会降低产品质量和消费者 信任度。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状况和目标客户群 体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9
2020/8/2
Chanel(香奈儿)
创始人Gabrielle Chanel香奈儿于1913年在法国巴黎创立香奈儿,香 奈儿的产品种类繁多,有服装、珠宝饰品、配件、化妆品、香水, 每一种产品都闻名遐迩,特别是她的香水与时装。
10
2020/8/2
Cartier(卡地亚)
是一间法国钟表及珠宝制造商,于1847年创办,1874年,由路易· 卡地亚、皮尔·卡地亚与积斯·卡地亚将其发展成世界著名品牌。现 为瑞士历峰集团(Compagnie Financière Richemont SA)下属公司。 1904年曾为飞机师阿尔拔图·山度士·度门设计世界上首只戴在手腕 的腕表——卡地亚山度士腕表 (Cartier Santos)。
路易·威登
香奈尔
乔治·阿玛尼
5. Dior(迪奥)
6. Gucci(古奇)
7. Valentin(瓦伦蒂诺·加拉瓦尼)
范思哲
8. PRADA(普拉达) 9. GUESS(盖尔斯) 10. 乔治·阿玛尼
盖尔斯
瓦伦蒂诺·加拉瓦尼
唐纳·卡兰
Dior(迪奥)
13
Gucci(古奇)
2020/8/2
皮具品牌
1. 路易·威登 2. 香奈尔 3. Dior(迪奥) 4. Gucci(古奇) 5. 瓦伦蒂诺·加拉瓦尼 6. PRADA(普拉达) 7. 乔治·阿玛尼 8. 登喜路 9. Fendi(芬迪) 10. COACH(酷茨)
8
2020/8/2
Gucci(古奇)
是一间意大利时装品牌,由古驰奥·古驰在1921年于佛罗伦斯创办。 古驰的产品包括时装、皮具、皮鞋、手表、领带、丝巾、香水、家 居用品及宠物用品等,中文译作古奇、古驰。古奇品牌时装一向以 高档、豪华、性感而闻名于世,以“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品牌形象 成为富有的上流社会的消费宠儿,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时尚之余 不失高雅。古奇现在是意大利最大的时装集团。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解释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解释

报告出处: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朱瑞庭博士发布日期:2002-12-26 本篇报告已被阅读 156 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解释一个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通常可以进一步分解成若干小的决策行为,它们分别是产品(品牌)的选择、商店的选择、购买时间的选择、购买数量/金额以及购买频率的选择等等。

在这些决策行为当中,对制造商而言具有重要影响的显然是消费者产品(品牌)的选择行为,而对零售商来说则关心消费者会在什么场所购买满足其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这两者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又通常和他的信息行为(有关产品、商店等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及储存)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中又包括对其媒体接触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另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还和购买的对象有关,这里需要就日常生活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加以研究。

西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自上个世纪上半叶开始就非常深入,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基于篇幅的原因,下面仅对其中最新的几个理论分别做一概括性的介绍。

在具体的分析中将不会特别指出是属于消费者哪一类购买决策行为,论述本身则主要围绕零售商来进行。

另外下面的分析主要是就私人消费者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行为而言,而且假定私人消费者本身和购买决策者的身份是一致的。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作为新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市场的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性突出表现在市场信息的失衡和不完整上。

比如就消费者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而言,商家只能部分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愿望,而消费者往往无法完整掌握产品(质量、价格等)和商家的信息。

信息的失衡对所有市场参与者都会带来影响,通常所有的参与者都会通过自身的信息行为,来努力打破这种失衡状态,在这一过程当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同时具备信息的搜集者和提供者两种角色。

出于市场竞争和商业秘密的考虑,有的参与者(如商家)会有意隐瞒或发布信息,对消费者而言,他的信息行为的目的只是在于消除心中的不安全感。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是一种描述和解释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理论框架,它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价格、产品特性、品牌声誉、个人喜好等,并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来做出最理性和最有利的选择。

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的选择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描述。

首先,消费者会对市场上的不同产品进行认知和评估,了解它们的特性、功能和价格等因素。

然后,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筛选和比较这些产品,找出那些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可能会参考其他人的意见和评价,或者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更多信息。

最后,消费者会根据评估和比较的结果做出决策,选择一款产品进行购买。

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即消费者会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最大满足和价值的产品。

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消费者会比较不同产品的价格,寻找到价格与产品价值相匹配的产品。

其次,产品的特性和功能也是消费者的重要关注点。

消费者会评估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确定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此外,消费者还会考虑品牌声誉和口碑信息,以及自己对特定品牌的好感度。

最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兴趣也会对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那些与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相契合的产品。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研究对企业和市场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原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以提高产品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市场分析师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预测和解释市场上的消费行为和趋势,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总的来说,消费者选择理论是解释和预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框架。

它强调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综合考虑和效用最大化原则,并提供了一种分析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方法。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知识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知识

2023-10-30•消费者购买行为概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策过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与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引导与刺激策略目•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的发展与运用录01消费者购买行为概述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需求,在市场上进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活动。

消费者购买行为包括购买物品、服务、体验、观点等,这些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定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他们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进行的购买。

目的性多样性可变性主动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购买习惯和偏好。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随着时间、环境、个人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消费者购买行为不是被动的接受商品或服务,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主动选择和决策。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意义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提高营销效果。

提高营销效果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改善产品和服务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偏好,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了解市场的趋势和变化,从而指导企业决策,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指导企业决策02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其购买能力,收入水平越高,购买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消费结构消费者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其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其购买行为。

例如,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可能会增加对奢侈品或高档商品的消费。

物价水平物价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当物价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量或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010203社会阶层01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上存在差异,例如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可能更注重品牌、品质等方面,而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则更注重价格、实用性等方面。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是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了解和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对企业和市场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销售量和顾客满意度。

下面将从需求分析、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析。

首先,需求分析是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第一步。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动机是满足自身的需求。

需求可以分为存在需求和潜在需求两种。

存在需求是指消费者存在其中一种已经发展起来的需求,比如基本的生活需求、追求个性化的需求等;潜在需求是指消费者具备一些需求但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表达出来的需求,比如新兴的科技产品。

企业可通过市场调研、客户问卷等手段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其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

一般而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需求意识、信息、评估比较、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

需求意识是指消费者察觉到自身存在其中一种需求的过程。

信息是指消费者采集和获取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的过程,包括媒体广告、网络、口碑传播等。

评估比较是指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或不同产品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的过程。

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做出最终购买决策的过程,包括购买时间、购买地点、购买数量等。

后续行为是指消费者购买后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和再购买意愿。

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最后,消费者购买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家庭结构等因素,不同的个体在购买行为上有着差异。

社会因素包括文化、社会阶层、亲友推荐等因素,人们的购买行为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知觉、态度、动机、个性等因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驱动。

市场因素包括产品的价格、品牌声誉、广告力度、竞争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重要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应用

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应用

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的学科。

它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决策过程,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以下将介绍几种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定位和推广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个人观点概念是指消费者基于自己的知觉、信念和态度来作出购买决策。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了解目标消费者的观点和偏好,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产品、包装和广告,以吸引消费者并建立品牌认同。

此外,认知和情感决策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既考虑理性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和价值,也考虑情感上的因素,如品牌形象和消费体验。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来满足消费者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提高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最后,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消费者会根据自己所属的群体或社会角色,选择购买能够展示自己身份认同的产品或服务。

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定位和市场营销活动,特别是与意见领袖和社交媒体合作,来影响和引导消费者的社会认同,从而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总而言之,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理解消费者的需求、观点和决策过程,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并实现业务增长。

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应用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购买决策过程和动机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适合的产品和服务。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几种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意义。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消费者行为中最广为人知的理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解释出处: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日期:2002年12月26日00:00一个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通常可以进一步分解成若干小的决策行为,它们分别是产品(品牌)的选择、商店的选择、购买时间的选择、购买数量/金额以及购买频率的选择等等。

在这些决策行为当中,对制造商而言具有重要影响的显然是消费者产品(品牌)的选择行为,而对零售商来说则关心消费者会在什么场所购买满足其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这两者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又通常和他的信息行为(有关产品、商店等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及储存)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中又包括对其媒体接触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另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还和购买的对象有关,这里需要就日常生活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加以研究。

西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自上个世纪上半叶开始就非常深入,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基于篇幅的原因,下面仅对其中最新的几个理论分别做一概括性的介绍。

在具体的分析中将不会特别指出是属于消费者哪一类购买决策行为,论述本身则主要围绕零售商来进行。

另外下面的分析主要是就私人消费者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行为而言,而且假定私人消费者本身和购买决策者的身份是一致的。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作为新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市场的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性突出表现在市场信息的失衡和不完整上。

比如就消费者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而言,商家只能部分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愿望,而消费者往往无法完整掌握产品(质量、价格等)和商家的信息。

信息的失衡对所有市场参与者都会带来影响,通常所有的参与者都会通过自身的信息行为,来努力打破这种失衡状态,在这一过程当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同时具备信息的搜集者和提供者两种角色。

出于市场竞争和商业秘密的考虑,有的参与者(如商家)会有意隐瞒或发布信息,对消费者而言,他的信息行为的目的只是在于消除心中的不安全感。

所以他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提出的要求就是,向其提供在购买决策过程中需要的真实的有关产品及商家的信息。

要消除消费者的这种不安全感,除了消费者自身积极的信息行为之外,制造商和零售商也具有广泛的营销工具和手段。

就零售商而言,比如它就可以借助制造商的品牌策略来减轻消费者的不安全感。

实证调查已经证实,消费者可以把对品牌的信任转化成对商家的信任,如果这一商家经营该品牌的话。

当然商家绝对不能依赖于制造商的品牌策略,相反它自身也必须通过完整的营销组合来达到消除消费者不安全感的目的,特别是消费者对商家本身的不安全感。

比如通过严格的质量保证、完善的售后服务、对消费者投诉的快速处理、定期不定期的减价促销、客观真实的广告宣传、亲切可信的现场咨询服务等等,都能够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不安全感。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行为科学解释在行为科学当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被当成是一个决策过程来加以描述和解释。

这一决策过程的部分内容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比如消费者的社会统计特征、消费者买或者不买的行为以及消费者购买的具体产品等等。

但是消费者真正的购买决策是在消费者复杂的“内在思维”过程中完成的。

这一过程被称之为“黑箱”。

古典行为科学研究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可观察的行为,包括可以观察的输入(Stimuli)和输出(Response)行为。

在这种所谓的S-R 研究中“黑箱”被一种随机过程所替代。

所以古典行为科学理论又被称为随机模型,属于这类模型的有Markoff-Model 和RECIPE-Model。

这类随机模型可以用来通过对现在的可观察行为的分析预计未来购买行为可能发生的变化。

这里不再对这两个模型的主要内容做详细介绍。

新行为科学理论则试图通过对决策过程结构的分析来找到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一个特定的输入(Input) 会产生一定的输出(Output)。

在这里所谓的“黑箱”被打开,整个决策过程被详细地分解和描述起来。

这种结构模型实际上是通过对消费者的内在思维过程的描写替代了所谓的“黑箱“,在这里内在的思维过程是不可观察但是可以解释的一种状态(Organism)。

所以新行为科学的模型又被称之为S-O-R 模型。

按照引入模型的影响因素的多少还可以把这类模型分成完整的模型和部分的模型。

现代行为科学文献对这类模型均有详细介绍。

限于篇幅下面将介绍新行为科学中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主要理论及观点。

(一),Cognitive Dissonance该理论假定,任何一个人都会因为环境刺激感受到内心的不稳定,表现为令人难受的心里紧张状态,原有的平衡被打破(Dissonance),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努力摆脱这种状态,以重新达到内心的平衡(Consistency)。

这里不妨称之为认知平衡理论。

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的情况,比如消费者在某一商店里买了更贵的商品,或者是消费者为了购买某一品牌的商品到了一家商店,却发现这家商店并没有这一品牌。

在前一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或者计划来取得内心的重新平衡,比如他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为自己的购买决策辩护(今天时间紧张其它商店路远,今天算例外下不为例了,就算是捐赠吧等等),他还可以通过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消除这种状态,比如他要求退货。

在后一种情况下消费者同样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动来达到新的平衡(那就看看其它品牌的商品吧也许也挺不错的,或者即刻离开这一商店等)。

从这里也可以发现,消费者在求得新的平衡的过程当中或者之后,事实上还会产生新的不平衡。

但是只要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没有逾越一定的界限,消费者就可以一直通过上述调整来达成自己内心的稳定。

这一理论给商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商家既可以在消费者进入商店以前,也可以在消费者购买过程当中和结束后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失衡的因素。

商店可以适当增加花色品种,以满足各种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商店可以适当延长营业时间,通过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来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商店不要夸大商品的质量,不作无法兑现的承诺;向顾客提供客观的商品信息;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提供微笑服务等等。

(二),Buying Risk这里所说的购买风险是指消费者所感受到的购买风险,它和实际上是否存在这样的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是有区别的,而且同样的风险对不同的消费者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结果。

一旦消费者感受到这种风险,就会在消费者的内心形成一种消极的“不安”状态。

按照上面所说的认知平衡理论,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促使自己去面对风险或者减少这种风险,以达到内心的平衡。

消费者的购买风险可以有经济上的、产品功能上的以及社会认可上的不同的表现方式。

由于缺少价格信息的透明度消费者可能购买了更贵的商品,购买的商品有其使用功能上的缺陷,消费者选择的商店在自己的社会圈中缺少认可,这个时候消费者的心里就会产生消极的感受。

再来观察购买风险的感受机制的话,可以发现,风险的大小以及消费者的行为表现一方面取决于商店的有关特征(是否新开业的商店,价格水平的高低,商品供应的透明度,商店的社会认可等),另一方面也和消费者本身的个性特点有关(如消费者的自信程度、风险意识等)。

对消费者来说有多种可能性去减少这样的购买风险。

首先消费者可以通过搜集更多的产品或商家的信息来达到这一目的。

信息的来源则取决于购买风险的表现方式,比如有关产品使用功能的信息可以从产品说明书、媒体报道当中获得,消费者还可以从同事朋友邻居等社会圈中获得有关信息。

消费者搜集信息的强度和多少则取决于消费者所感受到的风险的大小,一般来说,风险越大,搜集信息的动机会越强,数量会更多。

另外消费者可以通过保持对品牌和商家的忠诚,来把可能产生的购买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会重复性地在某一家或几家商店里购买同样的品牌,只要消费者对品牌以及商家表示满意,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会因此大大简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一旦出现某种需求,消费者就会马上作出购买场所和品牌的决策。

除此以外,消费者可以选择知名度高的商店,或者把购买计划暂停,购买小包装商品和试用品,或者就购买最贵的商品等等,来有效降低购买风险。

对制造商和零售商而言同样可以采取营销组合一方面向消费者有效地提供关键信息以降低其信息搜集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长期的低价销售、购物咨询等等来提供消费者购物的安全感,从而降低购物风险。

(三),Involvement在这里可以把这一理论称为消费者的关注理论,它在市场研究当中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常可以把这种关注理解成消费者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内心投入和自我参与,文献当中有高度关注和低度关注之分。

高度关注指消费者对某一具体事物(如产品或商店)的积极强烈的关注和参与,这种关注和参与最后落实到消费者积极的信息搜集、加工和评价上。

低度关注通常表现在消费者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当中,因为此时的购物风险相对较低,通常不会引起很大的内心的不稳定,这个时候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就会缩短。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从消费者的个性、产品特征以及购物情景等角度来对消费者的关注程度进行区别和分析。

消费者的关注程度首先和消费者的个性特征有关,所以在有关的文献中也把这一类关注称为个性关注。

当某一事物与消费者的价值趋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消费者就会表现得高度关注,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实际上是一个购买动机的问题。

如果消费者在其购买动机中强烈倾向于商品价格的低廉实惠,这个时候消费者就会特别关心商品的价格信息,并为此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他可能就会忍受糟糕的购物环境,到拥挤不堪需要排队付款的商店去购买物品。

从产品特征的角度来讲,消费者的关注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产品的类别、产品对个人的重要程度、消费者对某一确定品牌或者商家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可能感受到的购买风险。

产品对消费者的意义重大,产品购买的风险又较大,消费者就会表现得高度关注,在很多情况下就会放弃原有的价格取向,转而购买更贵的商品。

研究表明,对衣服的购买消费者就往往给予比日常生活用品购买更高的关注。

在后者消费者往往倾向于价格实惠这一条,因为它的购买风险相对较低。

最后消费者的关注程度还和购物时的具体情景有关。

消费者临时有了购买意愿,那么就会立刻产生对购买对象的关注,另外如果存在时间上的压力(比如临近商店打烊),消费者也会调整自己的关注程度。

消费者的关注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

有关这一理论在四种购买决策类型(extensive, limited, habitual 和impulsive)中的应用, 限於篇幅不作介绍了。

(四),Variety-Seeking-Behavior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一定的时间内通常会保持稳定,具体表现为消费者重复地在同一个或几个商店里购买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