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培训心得体会
食物中毒的识别与自救知识心得体会

食物中毒的识别与自救知识今天,学校进行了培训,内容主要是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让我们了解到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食物中毒的概念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
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化学类食物中毒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两个:1、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
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2、硝酸盐中毒:俗称“工业用盐”。
摄入亚硝酸盐0.2-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导致死亡。
发病急,中毒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
因学生误食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蓖麻籽中毒、马桑果中毒等。
主要急救方法有: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避免制酸剂;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毋须催吐;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主要急救方法有: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避免制酸剂;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毋须催吐;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这些不宜同时使用的食物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培训心得体会在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培训中,我对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性。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害严重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免疫系统不成熟,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食物卫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其次,我了解了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病原体存在于不洁净的食物中,如未充分煮熟的肉类、生蛋和生海鲜等。
了解这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烹饪过程中确保食物彻底熟透,避免使用过期食品,并定期清洁和消毒厨房设备。
此外,我还学习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
一旦发现幼儿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
我们学习了急救措施,如饮食限制、补充水分、引导幼儿休息等,并及时就医。
了解这些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食物中毒发生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尽快恢复幼儿的身体健康。
此外,我还参观了教学厨房,了解了幼儿园的食品安全措施。
教学厨房设备整洁,严格按照食物安全标准操作,食材存放有序。
厨师们戴着帽子、口罩和手套工作,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卫生。
我们还参观了食品检验实验室,了解了食品的质量控制措施。
这些实际操作和实地参观让我对食物安全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增加了我对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食物安全对幼儿园的重要性。
预防食物中毒是我们幼儿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优化食品安全管理,我们才能真正保障幼儿园幼儿的身体健康。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食品安全,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组织幼儿参与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使幼儿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知识普及、安全有保障、健康成长”。
浅谈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体会

笔者作为实习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全程参加了这次事件现场调查工作,受益颇丰。要紧有以下几方面的心得:①预备充分。赶赴现场前,由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带队副主任组织检查备品,要紧包括采样器具、标本搜集器皿、流行病学调查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调查取证工具等。②流行病学调查要全面、详实。流行病学调查分两步进行,第一要把握事件的整体情形,如事件发生简要通过、进食人数、目前发病人数、要紧病症、已采取的操纵方法等;然后开展个案调查,调查对象为有一起饮食史的患者和非患者和与中毒发生有关人员,如厨师、效劳员、食物采购员等;调查内容包括自觉病症、临床表现、发病时刻、进食食物种类及数量等;调查记录依照调查表逐项如实填写,调查人和被调查人签名生效。③现场采样要有的放矢。现场采样人员依照病人病症和现场食物加工厂所检查所见,高度疑心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重点搜集剩余生、冷菜样品和发病人员呕吐物、排泄物、血、尿标本。④现场消毒要完全、细致。 疾控部门对黄家村进行了全村消毒,县中医院还为黄家村及其周边村落的村民提供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大锅药免费服药。
3 讨论
信息报告
本次事件能够被迅速有效操纵,得益于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祥云县祥城镇黄家田村在第一时刻能够做出正确判定并迅速上报是这次处置成功的关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发觉或取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有责任当即向上级领导或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目前我国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直报以开通至90%的乡镇医院,为信息快速传递和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食物中毒 应急处置 体会
1 事件通过
XX年6月4日15:00时许,云南省祥云县祥城镇黄家田村十二组村民赵家锁家中筹备丧事聚餐。第二天上午,多名就餐人员接踵显现发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症,于村卫生室就医就医。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疑心食物中毒,遂逐级上报至祥云县卫生局。祥云县卫生局核实信息后,及时启动《祥云县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当即指派县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应急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及卫生监监工作;组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集中同意发病人员,开展紧急医疗救治。
2024年有关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培训的心得体会

2024年有关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培训的心得体会近日,本人参加了2024年有关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的培训课程,深受启发。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食物中毒的知识以及应急处理的方法,这对我个人和身边的人都非常重要。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次培训的见解和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培训启发了我对食物中毒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经常被食物中毒的新闻报道所提醒,但很少意识到它们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和我的家人。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物被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所引起的。
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不正确的食品处理、存储或加工过程引入食物中。
了解这些原因让我更加明白,确保食物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培训教授了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和预防措施。
我学到了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例如腹泻、呕吐、发热等。
这些症状出现时,我们需要警惕,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次培训还教授了一些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例如洗手、熟食和生食分开处理、避免使用过期食物等。
这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并保证我们和我们的家人的健康。
另外,培训课还介绍了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置方法。
在食物中毒发生时,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迅速做出反应以减低风险。
培训教授了一些首要步骤,例如立即停止进食受污染食物、大量饮水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急救程度的评估和紧急处理技巧,例如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
这些技能和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非常实用。
我还从培训中认识到食物中毒并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食物中毒造成的医疗费用和经济损失都非常惊人。
此外,食品企业由于食品中毒而造成的名誉损害甚至会导致倒闭。
因此,确保食物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食品企业应该加强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以确保所有人的饮食安全。
总的来说,这次有关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的培训对我影响深远。
培训使我对食物中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我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总结范文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总结范文1通过学习《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收获、感慨也很多,使我深深体会到: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我们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记安全的重要性。
它牵动这每个孩子、每个家长、每个教师的心。
尤其是关于校园安全隐患的有关问题,感触很深。
我觉得学校安全,首先要从思想上、意识上重视起来。
思想上、意识上重视了,就能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而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有时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其次,了解教师岗位安全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
通过学习,我认为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的内容是重点。
围绕这个重点内容展开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学校安全教育要常规化。
我们要做到安全时时抓、事事抓,要常态化。
在安全演练时,一定要严肃、认真,学生不能嘻嘻哈哈,老师更不能嘻嘻哈哈。
不能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才演练,不能为了演练才演练。
演练是要自发的、为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而演练的。
并且安全教育要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要有防火、防震、防毒、防电、防交通事故、防暑、防溺水等。
第三,教师要以身作则。
老师在安全教育时,不能光要求学生怎么样做,老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
这就要求老师在安全方面也给学生做出榜样,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总之,学校安全无小事。
事事、处处都存在安全隐患。
人人树立安全意识,采取安全措施,严加防范,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学校的安全工作才能做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深信: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安全工作一定能确保万无一失。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总结范文2一年来,在区卫计委、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将其做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逐步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使我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为提高我院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院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非常重视,负责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总结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总结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食物安全始终是个重要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们要做好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工作。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演练过程1. 演练目的明确:在此次演练中,我们明确了演练的目的,即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的能力,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幼儿在面对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够迅速、正确的进行应急处理。
2. 紧急通知和应急处置:当接到通知后,全体教师和保育员迅速集合在指定地点,进行现场初步评估,并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流程进行操作。
同时启动急救通信方式、紧急联系学生家长等程序。
3. 学生疏散和监护:在演练中,我们要求教师和保育员迅速带领学生疏散到安全地点,并做好学生的临时监护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演练总结在此次演练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1. 演练人员应急意识不足:在演练中,虽然教师和保育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表现出了敏锐的工作态度,但也有部分人员对应急意识不强,操作流程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演练。
2. 应急处置流程待完善:在演练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应急处置流程还存在不足,需要及时完善、修订。
3. 学生疏散安全性待提高:在演练中,发现教师和保育员在学生疏散过程中,有时未能及时发现特殊情况,学生疏散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四、个人观点在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中,我们要做好预防与应急两手抓,加强演练,提高教师和保育员的应急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不断完善演练流程,加强演练成果的总结和借鉴,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保障幼儿园教育的食品安全。
五、总结通过本次演练,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了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性,也意识到我们在平时的预防和应急演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希望我们能够将本次演练总结和学习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食物中毒心得体会

食物中毒心得体会食物中毒是指通过食物摄入致病菌、病毒、寄生虫或毒素而引起的一种危害健康的疾病。
这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我来说,亲身经历过一次食物中毒的经历,给了我深刻的教训和体会。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我和家人去一家餐馆吃午餐。
当时,由于我家人中有人喜欢吃辛辣的食物,所以我们点了一道辣椒炒鸡。
食物的味道非常美味,我们欣然吃了起来。
然而,不久之后,我开始感到胃部不适,出现了剧烈的腹痛和恶心的感觉。
我立即意识到我可能中毒了。
感觉像是身体在和恶魔搏斗,我开始不断呕吐,体温也急剧上升。
我感到非常虚弱且没有力气。
家人急忙为我找来医生,医生确认了我确实被食物中毒了。
随后,我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医院里,我接受了各种检查,医生告诉我,我中毒的原因是因为食物被炒的时间不够长,导致细菌没有被杀死。
这个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食物安全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对于食物中毒的体会和心得:首先,了解食物安全知识至关重要。
我学到了很多食物存放和处理的知识,比如要将食物保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不要将生食和熟食混在一起,要正确储存食物等等。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其次,严格选择食品来源。
食物中毒有可能是由于购买了质量不过关的食品而引起的。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择有信誉和可靠的食品供应商。
购买时要仔细检查食品的质量和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或者变质的食品。
同时,正确处理和烹饪食物非常重要。
我深刻意识到了正确处理和烹饪食物的重要性。
食物的加热过程可以杀死大部分微生物,所以我们在烹饪食物时一定要确保食物彻底加热,尤其是肉类和海鲜。
此外,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经常洗手、戴手套等。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餐馆和家里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厨房设备和餐具,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最后,我也认识到了食物中毒不仅仅对个人健康的影响,还可能对社会和经济带来不良的影响。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总结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总结近年来,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提高人们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能力,各地纷纷开展了食物中毒应急演练。
在此次演练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在食物中毒应急演练中,我们意识到了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的重要性。
只有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够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指挥和协调,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因此,我们在应急演练中模拟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从而建立了一个有序、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
二、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食物中毒的发生往往与食品安全监管不力有关,因此提高监管和检测力度是预防和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重要环节。
在应急演练中,我们模拟了食品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全面检查和抽检,同时加强了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还能快速准确地排查和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三、加强应急救援和医疗保障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迅速提供救援和医疗保障是救治患者、减少伤亡的关键。
在应急演练中,我们加强了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和培训,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医疗救护机制。
同时,我们通过模拟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对医疗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和抢救伤员的训练,提高了他们的应对能力和抢救水平。
这对于在真正的食物中毒事件中,保护患者和拯救生命至关重要。
四、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在应对食物中毒事件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宣传教育能够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人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
在应急演练中,我们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方式,加强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这不仅能够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还能提高公众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加强社会协同合作食物中毒事件的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协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培训心得体会
托A班张娟娟
今天,园里组织教师进行了培训,内容主要是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让我们了解到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若是幼儿发生了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此时老师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的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催吐、导泻、解毒。
主要急救方法有: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避免制酸剂;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毋须催吐;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
幼儿园职工应严格执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把好每一个关口,才能够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些食物与食物同食不宜,比如鸡蛋与豆浆同食不宜,萝卜与橘子同食不宜,柿子与白薯同食不宜,牛奶与巧克力同食不宜,牛奶、酸奶,乳酪不宜与花椰菜、黄豆、菠菜、苋菜、蕹菜等同时食用,如羊肉与西瓜;香蕉与芋头;松花蛋与红糖;豆腐与蜜糖;黄瓜与花生;芥菜与兔肉;狗内与绿豆;柿子与螃蟹等也不宜同时食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这些不宜同时使用的食物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俗话说“病从口入”,幼儿园重在搞好饮食卫生,以以防为主。
教师平时加强对孩子的观察,发现有幼儿脸色不对或不舒服,有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带孩子到保健室就医,并持续观察孩子的后续发展情况。
吃饭或喝牛奶时若有孩子说饭菜味道不对时,先让其他幼儿停止食用,查明原因后没有问题在使用。
此类的培训让我们更加清晰明确的了解到食物中毒,也为今后的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20XX年5月14日
冬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培训心得体会
托A班侯欢欢
冬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孩子们常常生病,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
红热等。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
幼儿园是易感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需对冬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制定积极的预防措施。
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们详细具体的了解到各种传染病的症状、传染方式等等。
并且制定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1、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每次在半小时以上。
通风时间安排在早晨及上下午班级幼儿户外活动时。
空调使用中应保持半扇南向窗户敞开,但应注意防止冷风直冲幼儿。
2、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定时进行紫外线灯照射等空气消毒措施。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教育幼儿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
4、加强户外锻炼,增强免疫力。
应积极组织幼儿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
5、衣、食细节要注意。
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为幼儿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注意关注易出汗幼儿,及时为幼儿擦干背部的汗。
对个别爱出汗的幼儿,可适情为其背部垫一毛巾。
6、严格晨午检制度。
晨检中除常规内容外,还应关注幼儿头面部及躯干是否起痘,有无痒、痛感。
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隔离、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同时班内做好即时消毒,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各班教师应在教室门口进行晨间接待,与家长做好交接。
晚来幼儿亦应由教师迎出接待,家长门外止步。
7、做好家长工作。
传染病高发时节,与家长做好沟通,尽可能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体弱儿,尤其要注意。
另外对有出疹子、发热幼儿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并在家休养,排除传染性方可送幼儿入园。
对园内的防病措施,涉及到需要家长配合的,应及时告知家长。
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隔离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20XX年1月28日
预防幼儿反复感冒培训心得体会
托A班张娟娟
一到了冬天班里就有很多孩子发烧感冒,不停地流鼻涕、咳嗽。
孩子难受,家长难受,我们老师的心里也不好受。
这次培训讲了反复感冒的原因,比如:缺乏锻炼,孩子平时很少参加户外活动,而缺乏必要锻炼的儿童,身体状况往往比较差。
缺乏营养,缺钙的儿童很容易感冒,因为这类孩子体内蛋白质不足,所以形成的抗体也少。
空气污染、干湿不适,如果家中有人吸烟,儿童所受的危害往往最大。
室内空气不流通,易导致病菌积存,引发感冒。
冬季取暖后室内干燥也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口腔疾病,孩子口腔有慢性病灶,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龋齿等。
温差,季节交替、时冷时热,室内外温差大,会让孩子极不适应。
接触感染,一般,容易患感冒的孩子应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因为,那里人员复杂,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一不小心孩子就容易被传染上。
由此看来,要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要做的并不是去给孩子买些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更重要的是做好护理工作和更改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针对这些容易引发感冒的原因,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措施进行预防:
1、常出门,多运动
2、锻炼耐寒力,提高抵抗力。
3、运动后护[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