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
• 定义: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 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 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 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 放射性物 质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辐射能量,发 出射线的物质。一般都是原子质量很 高的金属,像钚 ,铀,等。
• 性质:放射性强度是放射性物质的固 有属性,只和放射性质的多少(浓度) 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放射物的分类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四种: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中子流
α射线
Α射线是带正电的粒子流,带两个单位的正电 荷电离能力很强;射程很短。在空气中一般不 超过2-12cm;穿透能力很弱,用一张纸、衣服 或几十厘米的空气就能挡住。但因其电力能力
强,一旦进入体内会引起较大的伤害。
β射线
β射线是高速运转的电子流,由于它的速 度高,所以它的能量也比较大,穿透能 力强,但可被几毫米厚的铝片、塑料板 挡住。β射线的电离能力较弱。
• 4易燃性:放射性物品除具有放射性外,多 数具有易燃性,有的燃烧十分强烈,甚至 引起爆炸,污染环境。如独居石。
• 5辐射性生物效应: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 品,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放射性污染.
这就是放射的灾难。。畸形了吧
辐射 怎么办~~~
• 辐射对我们影响很大, 但有几个方法可以预 防:第一喝绿茶,第 二吃青菜、萝卜,第 三吃螺旋藻,第四吃 藻复康。藻复康是最 好的。根据自己的经 济条件选择一种,实 在不行就吃青菜萝卜。 辐射是每个人都会接 触到的。国际上提出 了警告:千万不要把 电器放在卧室内。
• ▲4.遇到燃烧爆炸可能危及放射性物质安全时, 应迅速转移至安全处,并派专人看管。
• 从体外接受的照射叫做外照射;放射性物 质通过饮食、呼吸或伤口进入体内,则产 生内照射。无论是外照射还是内照射,放 射性物质通过发出的射线照射人体,损伤 细胞,从而造成两类伤害:一类叫做确定 性效应,如各种类型的放射病、脱发、呕 吐、生育障碍等如各种类型的放射病、脱 发、呕吐、生育障碍等

物理: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课件

物理: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课件
生 物成 是的超重120元503。F素r由的此核,可在经ZA断X过定6生次成a衰的变超后重的元产
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D 〕 〔A〕124,259 〔B〕124,265 〔C〕112,265 〔D〕112,277
如图,在匀强磁场中的A点,有一个静止的原子 核,当它发生哪一种衰变时,射出的粒子以及新核的 轨道才作如图的圆周运动,并确定它们环绕的方向, 假设两圆的半径之比是45∶1,这个放射性元素原子 核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23920Th (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
成为
P 208
82
b
(铅)
( B D)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以下四个方程中,x1 x2 x3 和 x4各代表某种粒子 。
(1) 29325U01n 3985Sr15348Xe 3x1
核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a,b所示,由图可以
断定: [ B D ]
A.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
a b
C.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
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不能断定
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 测方面获得艰苦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讨 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响时,发现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PQRS
知P是F的同位素,那么
〔 B〕
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
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
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
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
假设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
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解题指导】在深刻理解射线特性的基础上分析此题. 【标准解答】选D.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 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导出,A错误;γ 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B错误; 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 才能培育出优秀品种,C错误;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 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控制剂量,D正确.
在利用放射性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可持 续发展.
【典例3】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从而达到 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透视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更优 良的品种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 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
三、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1.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的分类: ①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②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势 ①放射强度容易控制.②可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③半衰期短, 废料易处理.
2.放射性的应用 (1)放射出的射线的利用 ①利用γ射线的贯穿本领:利用60Co放出的很强的γ射线来检 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和裂纹,这叫γ射线探伤.利用γ射线 可以检查30 cm厚的钢铁部件,利用放射线的贯穿本领,可用 来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密封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等,从而自 动控制生产过程. ②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放射线能使空气电离,从而可以消 除静电积累,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
二、核反应及核反应方程
1.核反应的条件:用α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γ光子轰击 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2.核反应的实质: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 原子核打开,而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

放射源讲义一

放射源讲义一
• 由于释放出的X光子的能量分布是连续的(0~Emax),因此称为连续X光。
β射线
•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 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 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β射线 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0/-1e,贯穿能力很强,电离 作用弱,本来物理世界里没有左右之分的,但β射 线却有左右之分。在β衰变过程当中,放射性原子 核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转变为另一种核,产物 中的电子就被称为β粒子。在正β衰变中,原子核 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 子,在“负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 一个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即β粒子。
放射性原子核能以不同的 形式进行衰变以使自身达到更 稳定的状态。
1)α衰变:处于激发态的放射性核
素(X),自发地放出α粒子,而转 变成另一种原子核(Y)的过程,称 为α衰变。
a衰变
238U → 234Th + 4He + Q a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 a粒 子含2个质子,2个中子
+
+
+
++
+
+
• 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 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 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 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 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
•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是由源自外 层电子引起。伦琴射线由内层电子引起。 γ射线是由原子核引起。
g射线与X射线、b射线与电子束的区别
g衰变特点: 1.从原子核中发射出光子 2.常常在 a 或 b 衰变后核子从激发态 退激时发生 3.产生的射线能量离散 4.可以通过测量光子能量来区分母体的核 素类别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PPT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PPT

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
照片1895、12、22
❖1896,贝克勒尔(Becquerel)发现铀(Uranium)
发现了天然放射性,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在实验室
观测到放射性现象。
Nobel Prize in 1903
❖1897, 汤姆生(Thomson)
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
分得观念。
❖1898, 居里夫妇发现钋( Polonium)
➢基本任务是既要保护环境,保障从事辐射工作人
员和公众成员,以及他们得后代得安全和健康,
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照射得必要活
动;提高辐射防护措施得效益,以促进核科学技
术、核能和其它辐射应用事业得发展。
4、辐射防护得知识体系













法规标准
屏蔽技术
环境
辐射源
辐射场
核素迁移
环境影响
与物质相互作用,能产生直接电离粒子
得中性粒子,如中子、光子等,称为间接电离
粒子。由间接电离粒子组成得辐射称为间接
电离辐射。
常见得电离辐射
辐射

组成
质量
Relativel
y Heavy

2 protons +
2 neutrons
electron
n
neutron
P
proton

High Energy
Electromagnetic

满足β 衰变和电子俘获条件,所以它们可以发生β
+、β-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三种过程。
电子俘获
质子变成中子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 但是,在两个不同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可以 换算。
二、辐射量及单位
• (四)当量剂量
• 相同的吸收剂量未必产生同样程度的生物效应, 因为生物效应受到辐射类型、剂量与剂量率大小、 照射条件、生物种类和个体生理差异等因素的影 响。
•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在辐射 防护中引进了一些系数,当吸收剂量乘上这些修 正系数后,就可以用同一尺度来比较不同类型辐 射照射所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产生机率。
二、辐射量及单位
• (四)当量剂量 • 把乘上了适当的修正系数后的吸收剂量称
为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用符号 H表示。当量剂量只限于防护中应用。
– 当量剂量H的SI单位是焦耳·千克-1(J·kg-1),
SI单位专名是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 暂时与SI并用的专用单位名称是雷姆,符号为
– 1、宇宙射线 – 宇宙射线主要来源于地球的外层空间。由外
层空间射到地球大气层的高能粒子称为初级 宇宙射线,主要由高能质子组成,具有极大 的动能;这些粒子与大气中的氧、氦原子核 碰撞产生了次级宇宙射线粒子。
一、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
• 环境中天然辐射源主要由宇宙射线、宇 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这三部 分组成:
• 照射量只对空气而言,仅适用于x或γ射线。
二、辐射量及单位
• (三)吸收剂量
•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定义为dε除以dm
所得的商,其中dε是致电离辐射给予质量为dm 的受照物质的平均能量。即D=dε/dm。
– 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千克-1(J·kg-1),SI单位
专名是戈[瑞](gray),符号Gy。 – 暂时与SI并用的专用单位名称是拉德,符号为rad。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ppt课件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ppt课件
ppt课件 3
14 7
N He O H
4 2 17 8 1 1
用α粒子、质子、中子等去轰击其它元素的原子 核,也都产生类似的转变,并产生质子,说明 质子是各种原子核里都有的成分,质子是人类 继电子、光子后发现的第三个基本粒子。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 的过程,------------核反应
(3)在生活中要有防范 意识,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ppt课件
19
核反应堆外层的厚厚的水泥建筑
ppt课件 20
防 护
操作放射性物质的设备
在防护状态下操作放射性物质
ppt课件
21
例1:指出下列核反应中的错误并更正:
(1) N + α =
14 7
17
O 7
8 13 6
1 2
+ 质子 +
1 1
(2)
(3) (4)
原子弹爆炸、核电站泄露会产生严重 的污染,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给病人 做“放疗”时,如果放射性的剂量过 大,皮肤和肉就会溃烂不愈,导致病 人因放射性损害而死去。有些矿石中 含有过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不注意 也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
ppt课件 16
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 自然界产生破坏作用.
2)、衰变过程不可逆,所以用箭头,不用等号
3)、由实验决定,不凭空编造
ppt课件 29
14 7 9 4 1 1
C +
4 2
He →17O
4 2
H
Be +
He → C + γ H + γ
22
H +0 n → 1
ppt课件
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和贝克用α粒子 轰击轻元素铍核,发现并未发射出质子, 而放出了一种新的射线.这种射线几乎不 能使气体电离,在电场和磁场中也不发生 偏转,是不带电的,射线的贯穿能力强, 他们认为这是γ射线.经检测,射线的能 量在10MeV左右,远大于天然放射物质衰 变时发出的γ射线的能量.

放射性及其应用ppt课件

放射性及其应用ppt课件
放射性及其应用
复习提问:原子的组成?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原子核、电子是构成原子的最小微粒?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耳在实 验室中无意把磷光物质放在包有黑纸 的照相底片上,发现底片感光,从而 发现发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 的结构。
一、天然放射现象:
1、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射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 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
2、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3、居里夫人在实验室中,从沥青铀矿的放射 现象中发现钋和镭。
居里和居里夫人在贝可勒耳的 建议下,对铀和铀的各种矿石进行 了深入研究,又发现了发射性更强 的新元素。其中一种,为了纪念她 的祖国波兰而命名为钋(Po),另一 种命名为镭(Ra)。
放射线的性质
1.α射线——是高速氦核 24He流。由二个质子和二
C.γ射线
D.α、β两种射线
一、核能 ---原子核发生变化过程中所释放出
来的能量 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
1、裂变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 成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聚变
核裂变原子模型
原子弹――根据 核裂变的原理制 成。属于不可控 制的链式反应的 结果!
一、核能
---原子核发生变化过程中所释放出 来的能量
例:氢弹 太阳
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站 利用核裂变
思考:在电站工作过程中,能是如何转化的?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二、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站
1、能量转化:
核能
内能
机械能 电能
2、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3、存在的问题:--放射性污染
Αβγ射线
放射性物质的标志
人体受放射性危害,轻者头晕、疲乏、脱发、红斑、 白血球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而大剂量照射, 还会引起白血病及骨、肺、甲状腺癌变甚至死亡, 放射性还能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 9223U 8 9203T 4 h42He
写成一般式为: M ZX M Z 24Y4 2He
(2)β衰变:原子核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 数(核电荷数)就比原来多1,而质量数不变。
例如: 9 20 3T 4 h9 21 34 P a0 1e
写成一般式为: M ZX M Z1Y0 1e
(3)γ衰变:要引起核的能量发生变化,而原子 序数(核电荷数)和质量数都不改变。
精品ppt
8
(2)衰变公式
未衰如变果(用剩N余0表)示的原原子来核的数原,子T核表数示,半N衰t表期示,t时那刻么还
1t
Nt
N0
() 2
T
如果用M0表示原来的原子的总质量,Mt表示t时刻
还未衰变(剩余)的原子的总质量,那么
Mt
M0
(1)Tt 2
精品ppt
9
四、放射线的探测仪
1、云室 2、盖革-米勒计数器 3、其他: 半导体探测器、多丝正比 室、气泡室等
精品ppt
7Leabharlann 3、半衰期(1)定义: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 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2)每一种放射性元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不同的 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 长短是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决定的,它不受外部 因素的影响,温度的高低、物态的变化、化学结 构的变化等等,都不能改变它的半衰期。
精品ppt
11
2、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 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精品ppt
12
六、放射性辐射的防护
过量的辐射对人体有害,一般公众一年可接受 的辐射剂量当量为5000μSv。
1Sv=1J/kg
精品ppt
1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B 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
精品ppt
1
一、天然放射性现象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耳在 实验室中无意把磷光物质(铀盐)放在
包有黑纸的照相底片上,发现底片 感光,从而发现天然发射性现象。
1、天然放射性现象: 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
2、放射性: 物质自发地发射出射线的性质。
3、放射性元素: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精品ppt
2
居里和居里夫人在贝可勒 耳的建议下,对铀和铀的各种 矿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 发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 镭(Ra)。
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元素都具有放 射性,83以下的元素中有的也具有天然放射性。
精品ppt
3
二、三种射线的本质及特性
α射线
β射线
精品ppt
10
五、放射线的应用
1、利用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
(1)γ射线探伤仪可检查金属内部
的损伤(原因:γ射线有很强的贯穿 本领)
(2)利用α射线消除静电(原因: α 射线可使放射源周围空气电离)
(3)应用在放射线育种(原因:放 射线能引起生物体内DNA的突变)
(4)利用放射线灭害虫、放射作 用保存食品以及医学上的“放疗”
α射线:高速α粒子流(氦核流) β射线:高速电子流 γ射线:高能光子流、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放射源
4 2
He
正电
2e
0 1
e
负电
e
光子不带电 0
4mH
1c 10
很弱 很强
极小 接近c 较强 较弱
极小 光速c 很强 很弱
精品ppt
4
α 、β、γ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核里放射出 来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的放射α射线,有 的放射β射线,γ射线伴随着α 、β射线放出, 有的同时放射三种射线的。
精品ppt
5
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 变为新核的变化。
X 2、原子核的符号: A Z X为元素符号 Z为原子核的电荷数(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 A为原子核的质量数(即质子数+中子数)
3、衰变过程遵守的原则: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精品ppt
6
(1)α衰变:原子核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就比原来少2,而质量数少4。
精品ppt
1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