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同步练习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1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 .0.25 m/sB .0.2 m/sC .0.17 m/sD .无法确定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 .9 m/sB .9.6 m/sC .10 m/sD .10.2 m/s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 的速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A .24 km/hB .0C .36 km/hD .48 km/h7.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8.图示为某物体的s —t 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 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9.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 ,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km. 10.某质点沿半径R =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 s运动了21圆周.该物体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1.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是 3 km/h ,有一小狗以 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12.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车轮响声的次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已经过了15s,已知每段钢轨长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的速度吗?参考答案1. ACD2. ABC3. AC4. B5.解读:题目中的“7s 末”“9 m/s ”和“10.2 m/s ”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然是变速运动.“100 m”和“10 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要条件:10100==t s v m/s =10 m/s 答案:C6. B 7.解读:第一种情况:设前后两段时间均为t ,则,总位移s =v 1t +v 2t ,总时间为2t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221111v v t t v t v v +=+=第二种情况:设总位移为s ,则前后两段位移均为2s,物体经过前后两段位移的时间分别为11122v s v s t ==t 2=2222v s v s=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第一课件网212121212222v v v v v s v s s t t s v +=+=+= 答案:221v v +;21212v v v v +8.解读:由s —t 图象知,物体在第1s内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 1=1 m,速度为v 1=1 m/s ;从第1s末至第3s末,物体静止,位移为零,速度v 2=0;第3 s末至第4s末,物体返回(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 3=-3 m,速度v 3=-3 m/s.物体在4 s内的路程为s ′=1 m+3 m=4 m;在4 s内的位移为s =s 1+s2+s3=1 m+(-3) m=-2 m,4 s内的平均速度为t sv = =-0.5 m/s.答案:1 m/s ;0;-3 m/s ;4 m;-2m;-0.5m/s9.解读:设两站间的距离为s km 则由36003007260+=s s解得:s =30 km答案:3010.解读:物体沿圆轨道运动时,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仍是变速运动.由于质点的速率恒定,故它沿圆形轨道运动的速率为v =10514.3⨯=t Rπm/s=1.57 m/s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7 m/s.10 s内物体的位移为2R =10 m,所以其平均速度为v =t s =1010m/s =1 m/s质点运动一周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也为零.答案:变;1.57;1011.解读: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答案:9 km ;7.5 km12.解读:火车在15 s的时间内通过了20根钢轨,则火车的速度为v =t s =155.1220⨯m/s=16.7 m/s 答案:16.7 m/s。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析:当时间非常小时;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在这段很小时间内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平均速等于瞬时速;故A正确;平均速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而不是各时刻瞬时速大小的平均值;故B错误;根据定义;平均速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C错误;平均速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答案: A2.在下列各种速中表示平均速的是()A.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为80 m/sB.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可达100 km/hC.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为2 000 m/sD.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为1.5 m/s解析:平均速对应的是一段时间.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为80 m/s;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不是平均速;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可达100 km/h;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为2 000 m/s;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不是平均速;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为1.5 m/s;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答案:BD3.对速的定义式v=错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B.速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v=错误!是计算速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答案:BCD4.列车沿平直铁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列车的位移越大;其速也越大B.列车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其速必越大C.列车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D.列车在任何10 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内位移的10倍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相等的.答案:BCD5.对于平均速与速率、瞬时速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平均速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和末速的平均值C.瞬时速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D.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可认为等于瞬时速解析:要抓住平均速与速率、瞬时速与速率的定义进行比较、理解.平均速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平均速不一定等于初、末速的平均值;只有速均匀变化时才满足这种关系.答案:CD6.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解析: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A 对;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对;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才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1;C对;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乙运动方向相反;D错.答案:ABC7.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经历不同的时间后都到达B地;甲运动的时间较长;则() A.甲的平均速率一定比乙小B.甲的平均速一定比乙小C.甲的瞬时速一定比乙小D.甲、乙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解析: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因甲车运动时间较长;由v=错误!知;甲的平均速一定比乙小.但其路程不一定相同;即甲的平均速率不一定比乙小;某一时刻的瞬时速也不一定比乙小.答案:BD8.20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道路、桥梁全部毁坏;车辆无法通行.为迅速赶往汶川县城实施救援;武警战士徒步越过重重障碍;沿着崎岖的山路行军60 km;用了5小时到达汶川县城;随即展开紧急救援;以下关于武警战士行军的速和速率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是3.3 m/sB.各时刻的速均为3.3 m/sC.平均速率是3.3 m/sD.各时刻的速率均为3.3 m/s答案: C9.2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下图所示;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据图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解析:将护航舰艇看做质点可较方便的研究其运行轨迹;故A对;由题图可知;“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错;C对;平均速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答案:AC10.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在10 s时刚开始运动;此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已超过20 m.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答案:BCD11.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为150 m/s;这是指________速;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这里指________速;瞬时速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此话对不对?解析: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对应的是瞬时速.平均速对应的是一段时间.飞机起飞离地时对应的是一个时刻;所以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为150 m/s;这是指瞬时速;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所以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这是指平均速;瞬时速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这句话不对;在接下来的1 s内;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一定是2 m;如果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可能大于或者小于2 m.答案:瞬时平均不对;在接下来的1 s内;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才是2 m12.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和平均速率.解析:在5 s内的位移为Δx1=5 m+20 m+20 m+15 m-10 m=50 m平均速为v1=错误!=错误!m/s=10 m/s在5 s内的路程为l1=5 m+20 m+20 m+15 m+10 m=70 m平均速率为v′1=错误!=错误!m/s=14 m/s.在后2 s内的位移及路程分别为Δx2=15 m-10 m=5 m;l2=15 m+10 m=25 m 在后2 s内的平均速及平均速率为v2=错误!=错误!m/s=2.5 m/sv′2=错误!=错误!m/s=12.5 m/s.答案:10 m/s14 m/s 2.5 m/s12.5 m/s。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解析: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A错误;列车的速度是位移跟时间的比值,不是位移越大速度就越大,故B错误;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故C正确;列车在任何10 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内
位移的10倍,故D正确.
答案:CD
5.平均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定义需要比较理解。
平均速度是位移大小与时间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大小与时间比值。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6.图中甲、乙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1,运动方向相反。
7.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但甲车运动时间较长,因此甲
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小。
但路程不一定相同,平均速率和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不一定比乙小。
8.武警战士徒步越过重重障碍,沿着崎岖的山路行军60 km,用了5小时到达汶川县城。
因此,其平均速率是3.3 m/s。
各时刻的速度和速率不一定相同。
11.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为150 m/s,这是指瞬时速度;
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这里指平均速度;瞬
时速度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极短时间内的瞬间速度,而不是1秒内可走过2m的平均速度。
解析: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因此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速度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因此这里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而不是在接下来的1秒内可走过2m的平
均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1.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m/sB.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km/hC.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km/hD.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2.在201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八班同学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下面对运动员们“快”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率大B.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瞬时速度大C.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是指小刘同学的平均速度大D.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
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
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A.60 km/h B.29 km/hC.19 km/h D.9 km/h4.在杭宁高速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5.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B.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C.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D.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6.在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3s和19.32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物理教学资料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1.下列正确说法是:()A.速度越大,发生的位移越大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可能越来越大C.运动越快,速度越大D.位移越大,速度越大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看出:()A.位移的数值总是大于速度的数值B.位移的数值可以比速度的数值小C.速度就是每秒内发生的位移D.速度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3.测得百米运动员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9.6m/s C.10m/s D.10.2m/s 4.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5.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 1,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6.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31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 ,在余下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5m/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若前1/3的位移内平均速度2m/s ,余下的位移内平均速度为 3.5m/s ,则全程平均速度 m/s 。
7.为使火药立即爆炸,应对其点燃。
为安全往往是先点燃导火索,在导火索慢慢燃烧时点火员可跑到安全地带,导火索燃尽而点燃火药爆炸。
设导火索长度为L,安全距离为S,则点火员的平均速度与导火索燃烧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8.对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概念正确的说法是:()A.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不变的B.直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变化的C.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不变的9.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中,甲在车厢头,乙在车厢尾同时开始向对方运动,经相同时间甲走到车厢尾,乙走到车厢头。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附答案)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v=ΔxΔt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2.速度有许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速度的单位是m/s,但汽车速度常用km/h作单位,1 m/s=_____ km/h,1 km/h=________ m/s。
高速公路上某类汽车的限速为120 km/h=________ m/s。
3.武广客运专线为中国的新建高速铁路工程之一,是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
于2005年6月23日在长沙动工,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
武广客运专线始于武汉新武汉站,到达广州的新广州站,全长约1 06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试车最高时速394.2公里/小时。
若列车以设计时速运行,不考虑在中间站的停车时间,则列车从新武汉站到新广州站的时间为多少?4.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C.雨滴落地时的速度D.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每秒位移相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6. 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 s向东运动了7 m,后3 s向西运动了8 m,取向东为正方向,则物体在这5 s内的位移是________ m,路程是________ m,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7.下列速度值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的是____,指瞬时速度大小的是______。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9 m/sB.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冲线速度为12 m/sC.汽车速度计指示着的速度为60 km/hD.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为600 m/s知识点三:速度和速率8.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B.瞬时速度指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C.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D.瞬时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9.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测量出出发地和目的地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是150 km/h10.一同学以恒定的速率沿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跑步,他跑完一圈所用的时间为T,则其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含课后习题)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详解(含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练习题及详解1. 下图是我校举行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比赛现场图片,观众小明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运动的快,他的依据是 ;裁判员认为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运动的快,他的依据是 。
【答案】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详解: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我们需要把他们转化为相同路程或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我们科本上说的速度本质就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 歼——20战斗机以其先进的技术性能和隐身能力,成为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
自2018年起服役以来,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歼——20战斗机装备了WS-15涡扇发动机后,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分钟52km ,合 m/s 。
【答案】866.67 详解:52km/min=52×min 11km =52×s m 601000=866.67m/s注意,在物理学科中,最终结果不能是分数形式。
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题目中无特别要求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可以用“=”。
3.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 1.2m/sB. 12m/sC. 1.2cm/sD. 1.2km/h【答案】A 详解: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速度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人步行的速度约1.2m/s 、百米运动员的速度大约10m/s 、自行车的速度约4.2m/s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约33m/s 。
4. 某种电瓶车的速度为20km/h ,一中学生7s 跑完了50m ,一汽车的速度是30m/s ,他们的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汽车 中学生 电瓶车B.电瓶车 汽车 中学生 B. 中学生 汽车 电瓶车 D.中学生 电瓶车 汽车【答案】A 详解:我们可以先把三个速度单位转化为相同单位,然后再比较大小。
20km/h=20×sm36001000=5.56m/ss750m=7.14m/s 30m/s>7.14m/s>5.56m/s 故选A 5. 第三学习小组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中,对速度公式v=t s的理解纷纷发言,以下发言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就越少 C.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就越长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等于s 与t 的比值,但与s 和t 的大小无关【答案】D 详解:速度的定义是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给第三个物理量下定义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练习带答案版

《B1-1.3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预习评价】1.(1-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B.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C.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2.(1-8)(多选)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
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3.(1-8)(多选)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到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A的路程最大C.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D.三质点平均速率相等4.(1-8)某物体沿一直线单向运动,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
(1)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我的问题】答案与解析1.AD【解析】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物体位移为零,路程大小等于圆周周长,根据定义,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物体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某时刻的速度为v ,不代表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 。
2.BC【解析】从A 到B 位移为9 km ,用时112 h ,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得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 ,A 项错误,B 项正确;速度计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C 项正确;由轨迹可以看出经过C 时速度的方向不是由A 指向B ,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同步练习
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1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
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 的速
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A .24 km/h
B .0
C .36 km/h
D .48 km/h
7.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匀速运
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8.图示为某物体的s —t 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速
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 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9.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
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 ,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km. 10.某质点沿半径R =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 s运动了21
圆周.该物
体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11.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
是 3 km/h ,有一小狗以 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12.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
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车轮响声的次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已经过了15s,已知每段钢轨长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的速度吗?
参考答案
1. ACD
2. ABC
3. AC
4. B
5.解读:题目中的“7s 末”“9 m/s ”和“10.2 m/s ”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然是
变速运动.“100 m”和“10 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要条件:10100==
t s v m/s =10 m/s 答案:C
6. B 7.解读:第一种情况:设前后两段时间均为t ,则,总位移s =v 1t +v 2t ,总时间为2t ,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221111v v t t v t v v +=+=
第二种情况:设总位移为s ,则前后两段位移均为2s
,物体经过前后两段位移的时间分别
为
11122v s v s t ==t 2=2222v s v s
=
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第一课件网
212121212222v v v v v s v s s t t s v +=+=+= 答案:221v v +;21
212v v v v +
8.解读:由s —t 图象知,物体在第1s内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 1=1 m,速
度为v 1=1 m/s ;从第1s末至第3s末,物体静止,位移为零,速度v 2=0;第3 s末至第4s末,物体返回(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 3=-3 m,速度v 3=-3 m/s.物体在4 s内的路程为
s ′=1 m+3 m=4 m;在4 s内的位移为s =s 1+s2+s3=1 m+(-3) m=-2 m,
4 s内的平均速度为t s
v = =-0.5 m/s.
答案:1 m/s ;0;-3 m/s ;4 m;-2m;-0.5m/s
9.解读:设两站间的距离为s km 则由36003007260+=s s
解得:s =30 km
答案:30
10.解读:物体沿圆轨道运动时,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仍是变
速运动.由于质点的速率恒定,故它沿圆形轨道运动的速率为v =105
14.3⨯=t R
πm/s=1.57 m/s
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7 m/s.
10 s内物体的位移为2R =10 m,所以其平均速度为
v =t s =1010
m/s =1 m/s
质点运动一周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也为零.
答案:变;1.57;10
11.解读: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
狗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答案:9 km ;7.5 km
12.解读:火车在15 s的时间内通过了20根钢轨,则火车的速度为
v =t s =
155
.1220⨯m/s=16.7 m/s 答案:16.7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