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押题:精神地标,每座城市里的指明灯_高中作文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作文押题系列

2018年高考作文押题系列

2018年高考作文押题系列之一——信仰、信念、信守、自信《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

节目每季选择一个书信主题,精选“理应受到更多关注的信件”,由著名演员以及观众熟知和喜爱的各界文艺工作者等念读,由主持人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使用最新舞台科技,老照片、影像资料鲜活呈现,营造出电影化的节目效果。

很多人了解的毛岸英,只知道他光荣牺牲于朝鲜战场。

通过张若昀读的毛岸英这封家书,记得在电视剧《毛岸英》中也有过这个片段,又看到了毛岸英少为人知的一面,他直言亲舅舅这种“一步登高做官”是要不得的想法,一句“皇亲国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能感受到这位领袖之子的崇高情怀,再现了毛岸英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榜样形象。

有网友感慨道:“这封68年前的信件,今天重读依旧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抵制‘跑官要官’不妨学学毛岸英”!演员马苏念读了“传奇华侨抗战女机工”白雪樵的一封勇于担当、报效祖国“抗战家书”。

这封信件曾轰动南洋,激励了无数华侨青年共赴国难!身为富家千金的白雪樵,原可无忧地度过一生,但为了祖国的未来,她毅然“离家”投身于救国运动,成为了三千南侨机工中,四位女性中的一位!在这满腔热血的背后,还有着对家的深深眷恋。

现场朱军的讲述,再现了白雪樵告别父亲的悲伤场景:开船前的4小时中,父女俩相顾无言。

但船离港的最后一刻,血红的夕阳下,是父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码头,不停向她挥手告别的身影。

这无声地告别不仅让白雪樵泪如雨下,更让全场观众留下了心疼的泪水。

2018年高考作文押题系列之二——理性自强、自力更生面对技术差距,既不能盲目悲观,也不能被非理性情绪裹挟,而应该激发理性自强的心态与能力,通过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

要说中国每年进口金额最高的“大宗商品”,既不是石油,也不是大豆,而是芯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占全球份额一半以上,但主要的产品却严重依赖进口。

高考语文作文训练 精神栖息地 素材

高考语文作文训练 精神栖息地 素材

高考语文作文训练精神栖息地素材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精神栖息地,听起来是不是很高深呀?其实说的就是一个让我们心灵得到休息的地方。

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能让内心平静下来的所在,就像小鸟需要一个温暖的小窝一样。

我的精神栖息地就是我家里的小阁楼。

那里摆着一张小沙发,靠窗的位置阳光很好。

我最喜欢坐在那里看书、发呆或者什么也不做,就这样静静地待着。

妈妈说,我在阁楼里的样子就像是在筑一个小巢,让自己暂时逃离外面纷扰的世界。

小时候,我的精神栖息地是校园里的操场。

下课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跑到操场上。

在那里奔跑、嬉戏,就像是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

操场是我释放孩童天性的乐园,让我在假期里幻想自己是个ubro无所事事的小野人。

现在,我的精神栖息地更多了。

有时是公园里的一条长椅,有时是书店的某个角落,偶尔也会是河边的一株老树下。

哪里安静祥和,就是我暂时栖身的地方。

我会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整个人放空,把灵魂暂且寄存在那一方世外桃源。

对了,你有没有自己的精神栖息地呢?也许是家里的一间小房,也许是学校的天台,又或许是一个偏僻的小巷子。

不管在哪里,只要是能让你静下心来,暂时忘掉烦恼的所在,就是你独一无二的精神家园了。

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很重要哦。

就像小鸟需要一个可以栖身的巢穴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有这么一处心灵的避难所。

那里是我们暂时逃离纷扰的港湾,是让内心得到慰藉的一片淨土。

当生活的压力太大、烦恼太多时,就让我们暂离开喧嚣,来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小住几天吧。

待到身心重新得到充电,我们就可以重新振作,继续面对这个世界啦!唔,就写这么多吧!希望我这篇小学生式的作文素材,对你复习高考语文有帮助哦。

加油,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篇2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精神栖息地。

什么是精神栖息地呢?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天堂,可以让我在这里放松心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的精神栖息地是我家后院的小花园。

虽然它不大,但是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8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18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18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18年高考作文篇一当夜幕降临,城市里亦如白昼,霓虹流离,灯火通明,像一个钢铁机器,以电为食,永不停息。

许多人被卷进不停转动的轴承,不断转动自己的发条以配合上每一个精确的时机、精准的动作。

但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关上灯,关了手机,望着满天星辰,与自然相依相偎。

时代夹流中的人们享受着先进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也承受着信息光速更迭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是的,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或许可以给人类更多可以超越过去、征服自然的砝码,却永远无法替代自然带给人们内心的慰藉和踏实。

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的远比人们自认为的多,毋庸置疑的是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无数种可能,人们依赖它,从它身上汲取信息和便利,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信息共享和资源一体化,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但同时,它给人类优越感,驱使人类不断加快发展步速,给人类超越自然的野心以及越来越无法满足的欲望。

尽管如此,很多人对科技毫无敬畏可言,只有成就感,他们认为科技是人类创造并突破的,科学是人类探索和发展的,他们认为是人类掌握着科技从而控制着世界。

所以有了争执、有了战争、有了反叛。

一些人的心理变得扭曲,法律的约束,道德的准绳已无法将他们从欲望的边缘拉回来。

于是,有了高智商犯罪手段,有了令人震惊的信息窃取案件,有了商业操纵丑闻。

很多人被自己局限在自己设定的躯壳里,按部就班,无法自拔。

很多现代化设备有自动定时功能,它们在固定的时间响起,催促你,提醒你,你觉得自己天天忙得团团转,却不知道究竟做了什么。

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通讯设备功能齐全,社交软件像病毒一样爆发,你觉得你无时无刻不在和人打交道,却找不到人谈谈理想。

科技本身没有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禁锢在了科技织成的网里,我们以为自己可以和机器一样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运行,高考满分作文无休无止,不会疲倦;我们以为自己逻辑思维强,思路清晰,理性可以帮助我们成事。

2018国考申论写作范文

2018国考申论写作范文

2018国考申论写作范文2018国考地市级申论写作网络“范文”点评安徽华图宋国栋今天,有一位考生发了一篇 2018年国考地市级申论文章让我点评,打开该网络文章,发现好评如潮。

该文能够收到大家的追捧,肯定有其可取之处,因此我怀着敬畏之心,仔细阅读。

此文封面用了即为醒目的标题,吸引着我的眼球(如下图:)【2018年国考地市级申论写作题目】(五)给定资料 6 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

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为题写一篇文章。

(40 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 1000 字左右。

【给定资料】资料 6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

那里地上道路平整,天空没有一张“蜘蛛网”,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潜力倍增。

这让人想到《老子》里的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以人们居住的屋子为喻,他说一间屋子,开凿门窗,修建四壁,只有形成虚空部分,它才具有一间屋子的良好功能。

据此,老子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强调“有”与“无”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瑞丽花园小区的李奶奶,离开广袤的田野,住进了单元楼,总觉得“喘不过气来”。

看来,李奶奶虽不是哲学家,但在感觉上与老子“有”“无”之用的理念暗合。

【题目分析】命题作文,核心是“有”和“无”,题干中提到,是关于老子的“有”和“无”的观点,这是一组辩证词语,把握辩证统一关系,是此篇文章的核心。

写作要求中“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写,实质是结合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论证“有”和“无”辩证思想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这就必须明确城市建设中的“有”是何内涵,“无”是何内涵,这里的“有”“无”需要从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分析出来。

结合“给定资料6”,老子用比喻的方式,间接给出城市建设的“有”如同屋子的墙壁和门窗,城市建设的“无”如同屋子中虚空的部分,“有”和“无”的结合才能形成完善的功能。

独家】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Ⅲ解析(带范文)

独家】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Ⅲ解析(带范文)

独家】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Ⅲ解析(带范文)独家】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Ⅲ解析(带范文)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为:“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考生需要根据材料要求,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明确文体,选好角度,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套作,不抄袭。

审题分析:本题为限制性命题,要求围绕三个标语写作,考生需要理清三则材料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辨,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三个标语所反映的事件或背景作为写作中心,需看出三个标语所代表的时代内容及其精神内涵,是三个,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必须整体关照。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考生以三个标语为线索,展开议论或抒情,既回顾历史,又立足当下,还展望未来。

从横向看,标语与时代的关联,从纵向看,标语内容的演变,从本身来看,标语的思维模式。

考生可以从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入手,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

范文:三则标语,三个时代,三种精神。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效率、环境、责任、科学、思维和发展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传奇。

三则标语,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代的风向标,更是未来的指南针。

第一则标语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它诞生于1981年深圳特区,是XXX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思考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个标语告诉我们,时间是宝贵的财富,效率是珍贵的生命,只有把时间和效率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生命的价值。

这个标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则标语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诞生于2005年XXX的一篇时评文章。

这个标语告诉我们,绿色环保和经济发展是可以兼顾的,环保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实现金山银山的梦想。

2018高考作文主题大预测与范文

2018高考作文主题大预测与范文

2018高考作文主题大预测与范文1.时代变局与传统坚守2018高考作文主题大预测与范文2芳华与新时代与梦想2018高考作文主题大预测与范文3中学生的人文底蕴2018高考作文主题大预测与范文4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2018高考作文主题大预测与范文5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8高考作文主题大预测与范文1.时代变局与传统坚守优秀作文范例守住城市的温情文|张文康中国进入商品化社会后,物质资料急剧丰富,大城市层出不穷,彰显出蓬勃而又雄劲的活力。

一方面,我们的城市设施优良、资源丰富、靓丽清新而富有活力;而另一方面,高楼林立,改头换面的城市,连地名也渐渐被“普罗旺斯”“SOHO”们占领,它们缺乏个性、直白浅露而又千城一面。

城市地名洋化成为潮流,既是借开放之东风“另开生面”,同时也显示出传统地名及其背后传统文化的落寞。

地名陌生化,城中人也陌生化了,城市的温情渐渐消解,物化的现代生活中充斥着资讯焦虑与心绪焦灼。

地名洋化,其因有三:首先作为城市建设主体的政府过于重视城市经济而忽略城市精神文明。

城市中名称洋化的同时也就借用其知名度,或可达到吸引资本的功效,或经济可借此推动,政绩自然也有了。

再者,作为市民的开发商与普通居民,前者趋利,后者盲信,诸如“SOHO”“卡布奇诺”等地名应运而生,既符合商人借此吸引客源的心理,也契合大众“外国的便是最好的”以及热衷追赶潮流的心态。

其三,城建设计者大多着眼于实用,重物质性而轻视精神性,这就导致了承载城市历史情怀、人文气息的故居、民巷化为大厦高楼,传统地名借以栖居的旧所没了,洋名自然借机“上位”。

就短期来看,城市地名洋化不过是名称更替,似无需为“被历史淘汰”的故名惋惜;而长远观之,洋化的地名映射出的是归属感丧失与文化自信的没落,文化的没落必会峥嵘于各种社会弊端之上,直至发展的剧痛隐疾并发,避无可避。

守住城市的温情,应守住传统地名地标。

保留传统地名,为青年留住一份乡愁。

上世纪70年代,叶圣陶先生泛舟游于故乡甪直镇,经老苏州之宝带桥、黄天荡、金鸡湖与吴淞江,他在日记中感叹蟹簖渔舍也有当年之兴味。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2018年高考浙江卷)一、高考作文题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二、审题立意浙江今年的高考作文表面看是一道政治性很强的题目,其实它是一道关于“文化现象”分析的题目,所给的整个材料都暗示了这这一点,因此,题目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水平的要求很高。

审题时要抓住“浙江精神”这个核心概念来立论。

要围绕这一这个核心概念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的分析,使“浙江精神”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时空中站立起来。

第一,我们从“浙江精神”的内涵入手,界定好实干和争先的概念,辨明其关系;第二从时间维度——“浙江精神”的形成、发扬和发展入手,分析浙江历史上人文精神家国天下的情怀的影响,它赋予当代浙江精神以灵魂,再加上当今形成的争先创新精神,就形成了三位一体即实干、争先和家国情怀的“浙江精神”。

第三,从空间维度分析,即个人、浙江、中国和人类的层面展开,要把小我的青春融入服务浙江、振兴中华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我中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厘清了这些概念及其关系、分析切入的角度,对“浙江精神”就有了一种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的审视,“浙江精神”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就凸显出来,这样就就打通了古今中外、个人和时代,突破了平面化、肤浅化和政治化。

文章就有了思想的高度和思维的深度。

三、范文示例实干争先,弄潮涛头浙鳌高中赵善立“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句歌颂钱江弄潮健儿的诗句,用来形容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大潮中,弄潮争先的浙江人再恰当不过了。

浙江之所以能够走在中国的前列,进而走向是世界,凭借的就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我们要有胸怀家国天下的情怀,学习、继承和发扬这种浙江精神。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不灭的灯火”审题指导及佳作展示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不灭的灯火”审题指导及佳作展示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不灭的灯火”审题指导及佳作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江畔,一盏渔火,闪烁在烟雾茫茫的江面,点亮了远游者思乡的眼眸;绝境,一束灯光,照射进漆黑一团的洞穴,燃起了濒死者求生的希望……灯火给人们送来光明、温暖,也给人们送来了丰富的生活、美好的情怀、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启迪。

请以“不灭的灯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题目“不灭的灯火”的中心词是“灯火”,起修饰限制性的作用的是“不灭的”一词。

审清题意,首先要理解“灯火”的含义。

“灯火”首先是生活中每一个人都熟悉的,但在这里,它又由具体的灯火而容纳更多的内涵,它应该具有了一定的比喻义、象征义。

从所给材料看,灯火能够点亮一种情感(思乡、思人、思家、思国等),也能够给人以希望(生存的希望、美好未来的昭示)等,所以,这里要写的灯火一定是充满了光明、温暖、爱意的,是能够给人以美好的情怀、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启迪的。

古往今来的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思想、品质、精神等,也如那“灯火”一般照耀后人的心灵,只有这样的灯火才是永远“不灭的”。

写作时,不应仅停留在表层的具体的灯火的记述上,还要挖掘其比喻义、象征义等更深层次的内涵,这样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来。

【佳作欣赏】不灭的灯火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绕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念着它。

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

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惦念它。

离得久远了,使人愁肠百结。

不论历史的车轮如何转动,故乡永远是人心中不灭的灯火。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故乡告别,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外面漂泊久了,无间断的辗转也使他的心疲倦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作文押题:精神地标,每座城市里
的指明灯
精神地标,每座城市里的指明灯
一、作文素材
新华社消息,偌大的北京城,从第19个世界读书日起,终于有了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三联韬奋书店。

国务院总理xx2017年4月22日专门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赞赏该书店推出的“深夜书房”“很有创意”。

总理认为,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在回信的最后,xx总理鼓励三联的全体员工,“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


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樊希安坦言,能够有这样一封信很受鼓励,“不仅是对书店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民族提出的希望”。

在台湾极具知名度的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成为许多书店模仿的对象。

书籍用来吸引人气,文化创意产品则产生利润,即使身处闹市区,诚品书店依然有着可观的利润。

受访者普遍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随着时代变迁,书店应该改变“卖书的地方”这样一个固有印象,而应该变成一个交往的公共空间。

1 / 3
二、构思点拨
阅读,是爱书人共享的爱好。

而书店,则是数百年来爱书人在城市中的精神地标。

爱书人通常都有一长串与书店有关的故事。

城市里通常都有几个书店,成为当地甚至外地爱书人心中的精神地标。

翻开一张中国地图,我们很容易发现,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经常与城市里久负盛名的书店密不可分。

尽管互联网之风扫过,书店行业一片萧条,但其在城市文化中的地标作用,却远未被取代。

渴望触底反弹、绝处逢生的书店,正在经历凤凰涅槃一般的转型。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可以有优美的环境、精致的建筑、便利快捷的交通、现代化的设施,然而,真正体现一个城市灵魂与内涵的,却是它的文明开放程度和人文精神。

精神地标不仅仅是一种城市摆设,也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和识别。

精神地标其实往往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

分析一下一些著名的城市文化精神地标,会发现它们都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含义。

这些含义有的来自城市历史,譬如天坛、卢浮宫、金字塔。

有的来自城市的文化建设,譬如雅典神庙、悉尼歌剧院。

有的来自城市现代化建设,譬如东方明珠、帝国大厦。

无论是何来源,这些地标都蕴含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比如古老东方文明、时尚浪漫精神、文化艺术崇尚、财富与成就等等。

同时,它们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一件将城市文化精神艺术化了的精神雕塑。

“北有大裤衩,南有小蛮腰”,开的是北京和广州的笑话。

不同2 / 3
城市,才有不同心态!我的城市,咱有过“精神地标”吗?
精神地标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精神的炫耀。

应该说,敢于和乐于炫耀文化、标榜文化、宣示城市文化精神的城市,是真正成熟的城市。

这种“炫耀”不仅仅有力提升着城市的文化精神影响力,同时也不断增强着对城市居民的精神暗示,增强着城市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

有没有文化地标可能不直接影响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影响其文化心理和精神感受。

有没有文化地标可能不直接影响城市的gdp,但是影响其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努力创造条件,将城市精神地标——书店建设纳入文化建设的实事,纳入城市建设的大格局,百姓幸甚,城市幸甚。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